志願填報過程中,與父母發生矛盾怎麼辦?看看過來人的建議

2020-12-25 志願資訊

隨著高考的落幕,接踵而來的便是出成績之後填報志願了。相信很多家長和考生都較為填報志願而頭疼不已。尤其是考生與其家長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方面出現分歧、意見不一致時,更是會出現矛盾。那麼,當你在填報志願過程中與父母意見相左發生不愉快時,你該怎麼辦?請注意查收過來人為你準備的錦囊妙計。

一、換位思考,想想父母這麼做無非還是為了你好

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衣食無憂,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最優秀的,可以上最好的大學,學最熱門的專業,畢業後不用愁找不到工作。這應該是天下所有的父母的共同心願吧。父母會把這種願望在孩子填報志願時發揮得淋漓盡致。部分父母可能還會有點專權主義,替孩子決定所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

當時我高考結束填報志願時,父母就直接明確地告訴我志願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地域,只能選擇省內的,還不能離家太遠,主要是怕我暈車的體質受不了長途勞累。二是領域,只能選擇師範類或者醫學類,在父母看來,這兩類領域未來畢業之後不用愁找不到工作;三是所選專業必須畢業後能夠考事業編或者公務員,總之是要穩定。在他們眼中,教師和醫生簡直就是女孩子人生的最好職業,尤其是教師,他們覺得有周末和寒暑假,有充分的時間陪伴家人,而且還相對輕鬆、穩定。

所以,你看父母所有的決定都是他們以為對你好的方式罷了。或許有時候他們只是不太知道你到底需要什麼?這種愛是不是你需要的?誠然,或許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不對,但是他們對你的愛都是真的。所以,有時候先不要去埋怨他們,或者與他們對抗,換位思考一下,或許你就理解他們了。

二、填報志願是關乎考生未來的事,把決定權還給考生

高考關乎著每個考生的命運和前途。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就體現在高考了,能否「鯉魚躍龍門」也就看填報志願了。究竟能夠進入什麼樣的大學,學哪一類專業,未來從事何種職業,這些都是考生需要考慮的事,而且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作為父母最多只能建議一下,而不能替孩子做決定。畢竟上大學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父母沒有辦法替他學他不喜歡的專業,也無法替他畢業後從事他不感興趣的領域。

倘若父母全權替孩子做了決定,選擇了孩子不喜歡的專業,那麼在將來的學習中孩子是完全被動的,甚至有可能會產生厭學心理。所以,父母在孩子填報志願的這件事上,最多就是幫孩子做參謀,還是要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切不可一意孤行替孩子做決定。家長應該學會適時放手,將主動權還給孩子。

三、聰明的父母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選擇不會錯

作為父母,擔憂孩子的未來,關心孩子的前程,這些都沒有錯。但就怕「關心則亂。」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父母可以有一個規劃,但前提是要和孩子商量,共同決定。在孩子填報志願的過程中,父母想插手做決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在父母眼中,考生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而父母也會自認為閱歷豐富、富有經驗,孩子可能毫無經驗可談,但是他們有一顆敢於追夢的心,有夢想、年輕就是最好的資本。

聰明的父母,應該是和孩子與朋友般相處,儘量幫他分析利弊及優劣勢,讓他自己做決定,培養孩子的主見與獨立性,更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夢想與意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致高考生:過來人志願填報的四點經驗,句句肺腑之言
    經驗之一:志願填報應堅持以我為主、家長為輔很多高考生在志願填報時,意見會與父母發生分歧甚至是比較嚴重的衝突。雖然父母是過來人,有著更為豐富的社會閱歷,但畢竟大學是高考生去上,而且未來的路也是自己去走,所以建議高考生在填報志願,尤其是專業選擇時,應該堅持以我為主,重點選擇自己偏好的專業,同時兼顧父母對專業未來就業前景的判斷。如此,才可能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 來自不知名校友的志願填報建議
    首先沒必要花錢買各種花裡胡哨的志願卡和報考書,過來人表示這個坑️很多同學已經踩過了(還白花,);學校發的兩本書才是正確的參考書,合理運用效果很大。再者合理運用各種網絡資源,每個學校官網裡都有招生官網的入口,裡面有招生簡章,歷年分數線和錄取計劃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點。 其次可以適當結合周圍人的建議,老師的,甚至父母的。
  • 填報志願引發家庭矛盾?專家建議:綜合評估孩子個人職業需求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李曉姍 田乃偉隨著高考各批次分數線陸續出爐,考生和家長們開始為填志願犯愁。由於角度和觀念不一樣,不少孩子和家長在志願的選擇上出現極大分歧,引發了家裡兩代人的「戰爭」。心理學專家建議,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其專長、性格,綜合評估職業需求,科學選擇未來發展方向。
  • 志願填報:選擇985的冷門還是211的優勢專業,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
    志願填報:選擇985的冷門還是211的優勢專業,看看過來人怎麼說的2020年高考結束一個多星期了,沒多久高考成績就將發布,很多學生家長依舊緊緊心繫著填報院校選擇專業的事情。作為一位參加過高考的過來人,小編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其實有時候選擇專業要比選擇學校還要重要。
  •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父母如何處理?以下幾個建議家長要記牢
    隨著孩子的成長,各位父母你家孩子有沒有和同學、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呢?搶玩具、鬥嘴等一系列問題,必然會導致孩子之間產生衝突。那麼,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衝突呢?許多家長可能會說,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當然要教他「打回去」;也有一些家長會告訴孩子打人不對,下次別再和對方玩了;還有一些家長說,這是孩子之間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就好了……但是,實際上,如何處理同伴之間的矛盾,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課。
  • 高考志願填報——軍隊院校篇,我以過來人家長分享乾貨,值得收藏
    導讀:我以過來人家長的身份分享一下去年我兒子報考軍校的所有心路歷程,對於想報軍校的家庭和孩子或許有所幫助!千萬別和我家一樣,沒做一點思想準備,等分數出來之後聽家人建議之後才去報的,由於時間緊迫,孩子又沒做好思想準備,所以志願完全憑孩子的意念填得一塌糊塗,本來可以填10個志願的,結果他都只填了除海陸空火箭軍四所工程大學外,還填了國防和戰略這兩所軍校,共計6所學校,順序也沒按錄取分數的高低來填,我家兒子只報了指揮類,所以我介紹的也是關於指揮類的。
  • 請問:填報志願時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看看過來人給你的建議
    高考重頭戲已落下帷幕,不過高考卻遠未結束,對於高考生來說,只要當你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你的高中生涯才算是真正的結束,而在拿到錄取書之前,填報志願又是一項看起來「費時費力」的浩大工程,那麼問題來了,填報志願的時候,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 高考:出分在即,如何填報合適的志願
    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說,高考是大多數學生中一生中只有一次的是情也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選擇,再加上新高考逐漸推行全國多個省市的錄取批次發生了變化,這對一些考生來說,是難得的紅利,但對另一些考生來說,卻成了不知道怎麼辦的困境。
  • 高考填報志願重大提醒: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家長切忌"三亂"!
    在每年的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由於家長的不正確,或者不恰當的行為和做法,給孩子填報高考志願造成重大大的損失和無法彌補的遺憾,屢見不鮮,不勝枚舉。在此,陝西省目前唯一正規註冊的,經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張帆)高考志願填報質詢服務中心的首席專家張帆老師鄭重提醒,家長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千萬不能亂問,亂聽,亂說。
  • 填報志願如何避免網絡擁堵?志願填報錯誤錦集
    本文接上文,填報志願出現錯誤怎麼辦?3、系統給出「填報有誤」提示或不能正常操作怎麼辦?(1)當填報志願中系統給出「填報有誤」提示時,考生應從批次、計劃性質、科類、院校代號或專業代號和本人情況等幾方面逐一查找出錯原因。
  • 我教考生填報志願選專業
    是擺在考生面前的難事,志願填報搞得好,可以彌補考分的不足,填報不好,就相當浪費了考分,影響專業選擇的因素很多,我一一幫你分析。三、填報志願選專業時,考慮與專業所對應的行業發展趨勢在現代化進程中,不同時期不同行業發展要求不同,而行業的發展要由人才支撐,人才培養是按專業進行的,發展迅速的行業對人才需求量大,一般由新技術支撐引導的新型產業或改造的傳統產業是有前景的。與此相關的專業應該是重點考慮的。
  • 一言難盡,高考志願填報那些事
    ,家長電話滿天飛,這個當口兒能想到的資源都想到了,能諮詢的過來人一個都不能少,招生簡章也不知道翻了多少遍,還有一些家長實在弄不明白,「花錢走順溜道」——直接花錢找報考專家……幾天時間,又一撥家長「被動」成了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 關於志願填報的小建議
    志願填報總要面對一些選擇,如何在這些選擇中做出最優的抉擇,我就說說我的意見。興趣與家長要求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如果家長要求填報一些高薪專業,而忽視了孩子的選擇,以後就只能大學中混一混,離開學校之後就沒有多大成就。
  • 關於志願填報的一點建議
    2.各批次填報時間考生志願在網上填報,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在6月25日—28日,填報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專科隨該批)、國家專項計劃本科批、專升本志願和對口招生志願;第二次在7月2日—7日,填報本科一批、地方專項計劃本科批、本科二批志願;第三次在7月9日—13日,填報專科提前批和高職高專批志願。
  • 高考分數超一本線38分,志願填報被父母毀了,浪費1.5萬多名
    每年高考結束之後,考生們最關心的就是報考志願了,考生和家長們也都抓緊一切時間開始為報考志願做準備。考生們也都在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和學校,但是有部分家長態度很堅決,什麼事情都要幫孩子出主意,要求孩子們聽自己的,他們認為自己是過來人,有經驗選擇的一定沒有問題。
  • 高考填報志願,我為什麼建議你考慮法學
    高考填報志願,我為什麼建議你考慮法學最近高考出分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都畢業6年了還有人問我填報志願的建議,具體說是建不建議學習法律,一方面害怕以後不好就業,一方面看你們律師啊法官啊還都挺光鮮的,不知如何是好。一時間回憶湧上心頭,我也真的是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是把自己的過往略做分享,以供參考。
  • 高考志願填報小建議
    1.徵集志願2.基本概念3.政策解讀二、填報志願1.網上錄取程序2.老師建議3.思維導圖4.往屆成績分數線(尤其要按照自己的成績篩選出能夠報的學校,查詢此學校近三年的專業分數線,查詢方法就是進入該學校的官網,選看招生就業面頁)
  • 志願填報,請收好這些建議
    □ 本報記者 劉一穎 王原今年志願填報基本單位和數量發生變化,並新增選考科目要求。志願填報有哪些注意事項?記者採訪省招考院專家團隊及高校招生辦主任,為考生解答分析。認真分析位次及往年數據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副院長張志剛建議,選報志願首先查詢高考分數及位次,關注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各類別錄取分數線等信息,合理定位;根據報考資格,匯總、分析志願填報需要參考的政策信息和數據信息;結合考生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等,對照成績位次和選科情況,分梯度選擇足量院校專業志願。往年院校的錄取數據仍是重要參考。
  • 過來人建議搶先看
    還有不到兩個月,2019年高考將正式拉開大幕,很快考生和家長朋友們要開始操心志願填報事宜了。從過來人的經驗來看,此時的家長,除了要做好小孩的後勤保障和壓力疏導工作外,還需要提前收集了解志願填報信息了,比如說高考平行志願填報規則,投檔線、錄取線之間的區別等。
  • 高考分數是籌碼,志願填報關乎人生決定,生涯規劃刻不容緩
    分數只是籌碼,是考生志願填報的底氣,而志願填報才是對考生人生的決定。在得到分數後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很容易沉浸在高分的喜悅或低分的失落中,快速走出分數的困擾,投入志願填報才是最重要的,高考是敲門磚,門敲開了,怎麼進需要謹慎的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