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一過,就算正式進入年關,可以說是一天一個風俗,雖然各地的風俗不盡相同,但大都與迎春有關。俗話說,「二十六,割塊肉」,意思就是說,到了臘月二十六這天,人們就開始忙著殺年豬割年肉,因為馬上就快過年了。
早些年過春節,老百姓盼的就是「過年解饞」,因為平時都是省吃儉用的,別說吃肉,就是吃白面饃饃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的,通常粗茶淡飯填飽肚子也就不錯了,所以,就等到過年時大開「葷戒」,打打「牙祭」。
可是今年的豬肉價格,從第一季度的「低迷」,到第二季度的「上漲」,再到第三季度的「暴漲」,最後到第四季度的「跌中有漲,漲中有跌」,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場過山車似的價格大戰,時時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截止到年根兒這幾天,筆者家鄉市場上的豬肉價格仍然持高不下,新鮮豬肉更是一直保持著「奔三」的趨勢。
所以說,今年過年別說大開葷戒了,就連解一下小饞都不敢放開手腳。往年過年,一千多塊就能把所有的年貨準備齊全了,可是今年的豬肉這麼貴,過年要是漲到30元,20斤豬肉都要600塊錢。這麼貴的豬肉,老農們割肉還真是有點割自己身上肉一樣心疼。
可能有不少人會說,元旦過後為了保障春節期間豬肉供給的儲備凍肉都去哪裡了?怎麼沒有發揮出他們應有的作用讓豬肉降價呢?其實,政府儲備、商業儲備和國家進口增加的豬肉已經都陸續投放各地市場,這才使得近段期間的豬肉供需總體平穩,並沒有出現大幅震蕩的趨勢。
雖然儲備肉價格比較便宜,甚至還不及新鮮豬肉的一半價格,但是,由於消費民眾對投放市場的儲備肉稍有「偏見」,老百姓們一致認為儲備肉存放時間過長,遠不及生豬豬肉的新鮮度。所以,這些儲備肉並沒有受到消費民眾的青睞,看著超市裡面的儲備肉,大多都是處於觀望的態度,下手買凍肉的並不多。
其實,廣大民眾的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這些儲備豬肉是在中央儲備肉冷庫-18攝氏度的環境下保存,存放的豬肉的保質期為6個月。注意這6個月指的是保質期,而非冷凍時間為6個月。換句話說,這些儲備豬肉其實還是在進貨和銷售過程中不斷更換的流動凍鮮肉。所以,對於儲備肉是否冷藏過長時間的問題,大家完全不必擔心,因為這些儲備凍肉絕不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殭屍肉」。
馬上就要春節了,按照現如今的豬肉走勢來看,老百姓們想要吃到20元一斤的新鮮豬肉已經是不可能了。筆者想說的是,肉貴了咱就少割點少吃點,從健康角度來說,雞肉、鴨肉、魚肉等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