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豬肉價格上漲以來儲備肉就出現在我們老百姓的事業之中,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都認為儲備肉是凍肉,而且凍的時間還很長,但是實際情況卻和大家所想的大相逕庭。大家想知道儲備肉到底是咋回事嗎?為什麼儲備肉很多老百姓買不到呢?他們都被誰買去了呢?答案馬上揭曉,感興趣的朋友來看看吧!
東北農業觀察出品
我們先來給大家說明以下我們對於儲備肉其實是有一些誤解的,儲備肉並不一定就是冷凍肉,我們現在的儲備肉都是儲備的鮮肉,也就是儲備的活豬。
由於儲備凍肉的銷售不是很好而且儲備所需要的消耗的資金也是很大的,所以我們現在的很多政府就和企業合作來儲備活豬,我給大家大概的解釋一下這個儲備活豬是如何操作的。
政府要求生豬企業可以在任何時候都提供一定數量的活豬投放市場,政府出錢補貼企業然後企業把這些生豬廉價的活豬賣給屠宰企業,屠宰企業再以較低的價格投放市場,這就是目前很流行的儲備肉。
當然了我們也有很多地方的儲備肉是以冷凍的形式存在的,這也是我們儲備肉的重要來源。不過無論是活儲還是冷凍肉都是省級儲備較多,只有很少的市級儲備,再往下的行政區縣有多少儲備肉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老百姓要注意了,有很多的商家都說自己的廉價豬肉是儲備肉,其實這些廉價肉是否是儲備肉還真該打個大問號!因為根據我們上文所說的情況來看,國家的儲備肉並不都是凍肉,這些冷凍的廉價肉其來源都是值得質疑的,所以我們並不建議大家去購買沒有明確來源的凍肉特別是那些打著儲備肉名義的凍肉更應該值得警惕。
我們下面來說說儲備肉為什麼我們老百姓能夠買到的很少?
我們剛剛說了很多地區其實都是沒有儲備肉的,只有省級的儲備肉制度是比較健全的,其他地級市很少有儲備肉制度,這就導致了我們的儲備肉實際來說只能供應一些特定的城市而其他的一些城市的居民是吃不到儲備肉的。沒有儲備肉自然就吃不到儲備肉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當然了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說我們剛剛說了儲備肉其實也是通過屠宰企業投放市場的,那麼這中間是否會有一些關係戶提前就拿走了一些廉價的豬肉這個問題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這就導致了儲備肉的數量減少了很多。
而且在銷售的時候,銷售點的內部人或是一些合作店飯店等企業也會分潤一二,這就又消耗了一部分儲備肉,最後到了市民這裡肉的數量就又少了一些。雖然一些地區嚴格的管控儲備肉的投放,但是還是有一些地區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我們認為雖然儲存活豬的行為可以滿足消費者對於豬肉口感的需求,但是我們認為儲存活豬這種存儲行為是存在極大缺陷的。比如說如果企業遭受了疫情或是其他的生產事故大量的生豬死亡,我們的儲備肉的安全該如何保障呢?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我們的儲備肉是通過補貼企業的辦法經過屠宰企業進入市場的,實際來說這個時候的儲備肉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們的儲備肉的損失真的就少了嗎?
第三個問題我們和大企業合作那麼小的養殖企業該如何應對生豬價格波動的問題呢?我們的儲備肉如何起到低吸高拋的作用呢?這些問題都是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我們的儲備肉發放問題也是頗受詬病的,貧困地區的人更加貧困他們為何無法獲得儲備肉呢?越是有錢的大城市儲備肉投放到越多這合理嗎?大家認為儲備肉的問題還有哪些呢?一起來吐槽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