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萬噸!進口肉數量創新高,為啥在市場和超市裡很難見到?

2020-12-12 鋤禾園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肉類進口741萬噸,同比增長72.1%,比2019年全年的總進口量高19.9%,預計全年進口總量將突破950萬噸,創歷史新高。進口肉的多數來自於歐洲國家。僅豬肉來看,截止9月份從歐洲進口的豬肉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7.3%,其中西班牙的豬肉進口數量增長135.9%。

2019年,我國豬肉消費的總量為3800萬噸,而2020年預計豬肉消費總量將會降低,進口肉佔豬肉消費總量的25%左右。豬肉經過海運進入我國在會後,先要進行檢疫,檢疫合格之後通過港口流入我國。

從國外運來的豬肉,以及牛羊肉和雞肉等,都經歷哪些監測檢疫的關口?疫情防控上,又是如何做的呢?

在前不久召開的進博會上,就能找到答案。所有的冷凍食品,全部集中統一存放在冷庫總倉中,在冷鏈食品的監管中,實施分批入庫,統一進館模式。通過核酸檢測之後,冷凍食品就可以進入指定冷庫了。在冷庫內,冷鏈食品分垛堆放,保持間隔,並登記報備。

進口豬肉的去向主要有三個方向。一個是國家或者地方的儲備庫裡當做儲備肉,另一個是被深加工企業購買後用於深加工,再一個就是被學校、食堂和飯店用較低價格採購後,流入終端市場。

不過,我們在超市裡和市場中,並不能隨意的買到進口肉,連看見的機會都很少,為啥?

首先,進口的肉類中,很多並不是實打實的豬肉,有很大一部分屬於「豬雜碎」。像是豬頭、豬蹄、尾巴、內臟等,外國人不喜歡食用豬肉的這些部件,所以出口到我國的價格就會相當便宜。我們在購買豬雜碎時候,通常就不會要求多新鮮了,平時滷肉店裡看到的豬頭肉、豬腳、豬尾巴,可能就是這些豬雜碎的一部分。

其次,很多凍豬肉經過海運到達我國的時候,並沒有流入普通市場裡。而是被當成儲備肉存了起來,在市場需要的時候,才會被投放。這時候它的名字也從「進口豬肉」變成「儲備豬肉」了。大家以前還時常說,買不到進口肉,其實很多的儲備肉是來自於進口肉的。

再次,經過長途運輸來的豬肉,幾乎全都是凍豬肉。受到飲食習慣的影響,我國更喜歡吃鮮豬肉,對於凍豬肉並不是特別感冒。如果說凍豬肉也有「春天」的話,可能近幾年豬肉的價格整體偏高,從而顯得凍肉價格相對低廉,這才有部分消費者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凍肉。

最後,就是安全的話題了。每次都能看到網友們的留言,說不要進口外國豬肉了。且不說病毒的問題,很多國家的瘦肉精在我國都是禁用藥物。雖然說外國提供給我國的豬肉中,理論上不會使用瘦肉精,但從海關的檢查中,還是能看到有某些國家進口肉類中檢測到瘦肉精成分的報導。並且最近海關檢疫中,還發現了凍肉裡帶的病毒核酸陽性問題。

相關焦點

  • 歐洲進口肉便宜吃 26.2噸進口肉昨日「坐火車」抵蓉
    原標題:歐洲進口肉便宜吃 26.2噸進口肉昨日「坐火車」抵蓉   成都人的餐桌上的肉類將更加豐富。5月7日,26.2噸進口豬肉搭乘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順利抵達青白江的成都國際鐵路港,今日將開始掏箱。這是成都國際鐵路港第二次通過國際鐵路運輸方式進口歐洲高品質肉類產品。
  • 疫情難擋進博會溢出效應 綠地貿易港進口規模創新高
    今天下午,綠地貿易港集團交上了一份「進口答卷」:今年前三季度,綠地貿易港集團國際貿易銷售營收達到43.66億元,同比增長215%,預計全年銷售營收將突破55億元,在疫情蔓延、國際貿易投資大幅下降的嚴峻形勢下,實現了進口規模和銷售營收同創新高的好局面。
  • 進口奶粉數量持續下降是什麼狀況?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哪個更適合...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進口奶粉數量持續下降是什麼狀況?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哪個更適合中國寶寶 孩子買奶粉的時候自然要買最好的,很多家庭都會覺得進口奶粉比較好選擇購買進口奶粉,但是目前為止進口奶粉數量持續下降,這是什麼原因?到底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哪個更適合中國寶寶呢?
  • 超市裡進口牛肉賣出豬肉價 業內人士:是"凍化鮮"牛肉
    「超市裡的進口牛肉只要20元一斤。」近日,記者在朋友圈看到這條信息,高大上的進口牛肉居然賣出了豬肉價。昨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進口牛肉的品類日趨多元化,其中有不少品種的進口牛肉,其市場價格確實比寧波本地產的牛肉還要便宜不少。
  • 超市裡的凍排骨,為啥比鮮豬肉還便宜?能不能吃?建議你看完再買
    超市裡的凍排骨,為啥比鮮豬肉還便宜?能不能吃?建議你看完再買前陣子去超市買菜,逛生鮮區的時候,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超市裡面賣的凍排骨,竟然比瘦肉還便宜。為啥這些凍排骨這麼便宜?究竟能不能吃?今天,懶喵就和大家聊聊有關超市凍排骨的話題。凍排骨的來源目前市場上賣的凍排骨,一部分是國內產的凍排骨,另一部分是進口的凍排骨。
  • 【食品安全】超市裡的冷凍雞腿為啥從不斷貨?是否含有激素?
    【食品安全】超市裡的冷凍雞腿為啥從不斷貨?是否含有激素?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超市裡的冷凍雞腿為啥從不斷貨
  • 進口美國牛肉會賣什麼價?
    前不久,國內有關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即使加上運費、關稅、增值稅等,美國牛肉零售價也不會高於我國牛肉價格,稱「每斤10多元的牛肉在美國超市裡很常見」。  事實究竟如何?記者近日聯繫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中國留學生郝先宇,請他協助對美國超市牛肉價格信息進行了搜集。
  • 進口奶粉數量持續下降 國產奶粉正加速贏得中國媽媽的信任
    【進口奶粉數量持續下降!國產奶粉,正加速贏得中國媽媽的信任】海關數據顯示,嬰幼兒進口奶粉數量2018年約為41.7萬噸,2019年進口數量為34.5萬噸,同比下降17%,其中2019年1-8月份,奶粉進口數量約為23.2萬,2020年1-8月,進口數量為22.4萬噸,下降幅度為3%,延續了之前下降趨勢。進口奶粉數量下降,影響到了國內主要經營進口奶粉的母嬰店,反而國產奶粉銷量有了提升。
  • 蘋果期價再創新低!為啥超市售價變化不大?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蘋果期貨價格破位下行、再創新低,明年1月份交割的2001合約期貨價格,連續二個交易日大幅下探,最終錄得1.87%的周跌幅,創出今年5月以來最低價格,9月20日報收7750元/噸,自9月份以來跌幅為9.92%;臨近交割的1910合約跌勢更為劇烈,進入
  • 菜場的生牛肉很貴,為啥超市的醬牛肉,一斤只要20多元那麼便宜?
    菜場的生牛肉很貴,為啥超市的醬牛肉,一斤只要20多元那麼便宜?前不久,偶爾去一趟超市,碰到特價的醬牛肉特別便宜,甚至比市場上的鮮牛肉還便宜,常識都知道生牛肉煮熟也就出五六兩的肉。超市的肉特別入味,並且肉質鮮嫩,是有原因的。1、不會選用當地的牛肉,一般都是進口的牛腱子,都有合格的手續,也是非常便宜。
  • 海鮮市場鱈魚差價懸殊 超市裡賣的都是"假貨"?
    水產銷售商:「那是進口的,那是進口貨,那個是印尼的。」   而當記者來到另一家銷水產銷售店鋪打聽鱈魚價格的時候,老闆告訴記者,他們並不銷售切片的的鱈魚,只有整條的鱈魚賣,並稱市場賣鱈魚切片的全部為假貨。   記者:「切片咋是假的呢?」   水產銷售商:「切片都是拿那種(劣質)不是鱈魚。」   記者:「那是啥魚?」
  • 居民不願買冷凍肉,而我國還不斷的進口?內行人透露其中「秘密」
    儘管豬肉市場供應不足,但是,市民們還是不太願意購買冷凍豬肉(國內儲備肉+進口豬肉),多數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寧願多花點錢,也要吃新鮮的豬肉。其實,居民們不願意買冷凍肉也情有可願:一方面,冷凍肉由於長期低溫儲藏,沒有新鮮肉營養價值高,口感也不如新鮮豬肉鮮美。所以,儘管冷凍肉價格只有十六七元錢/斤,但是居民們並不願意接受。
  • 同樣是肉,為何超市賣的冷凍肉那麼便宜?難道有什麼貓膩不成
    同樣是肉,為何超市賣的冷凍肉那麼便宜?難道有什麼貓膩不成?平時我們到超市或者菜市場買肉類食品的時候,主要能見到兩大類肉。一種是新鮮的,另一種就是冷凍的。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超市裡的冷凍肉,揭開它價格便宜的真相。換句話說:同樣是肉,為何超市賣的冷凍肉那麼便宜?難道有什麼貓膩不成?
  • 誰在執掌進口肉的天下?我國十大進口肉企業
    隨著2016年進口肉的大增,食品企業一窩蜂湧向了採購進口的凍肉,而屠宰企業也增加了與豬場博弈的籌碼。當下已經是2017年2月份,進口肉在今年將繼續作為重要因素影響市場。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誰在執掌進口肉的天下?
  • 為什麼在超市裡雞腿從來沒有斷貨?冰鮮還有冷凍雞肉?在閱讀明白
    別擔心,叔叔要和你好好聊聊超市裡的雞腿,讀完後,你會知道如何選擇他們!超市雞腿是從哪裡來的超市雞腿來自大型養雞場和加工企業。為什麼貨物源源不斷?中國有大量養雞嗎?是的,不多,是號碼巨多,請看下面的數據。
  • 為啥批發市場整箱的速凍去皮五花肉那麼便宜?
    批發市場整箱的速凍去皮五花肉那麼便宜主要是以下幾種原因:進口冷鏈肉和國產冷鏈肉價格相差很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從正規渠道進口的冷凍肉,都是經過了海關免疫檢測,和食品安全檢測,比較安全,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比國內豬肉價格便宜的因素主要是這三個原因:1、國外的畜牧業養殖規模都比較大,同時養殖成本也比國內低,單純從養殖飼料上來講,飼料來源主要來自於自己農場的農作物。
  • 浙江寧波查獲6600噸走私進口白糖,查獲數量為單次最多
    浙江寧波查獲6600噸走私進口白糖,查獲數量為單次最多
  • 元旦前後,我國將從進口美國37700噸豬肉,你願意購買嗎?
    導讀:近幾天生豬價格止住了上漲的步伐,並且我國進口美國豬肉37,700噸,主要是投放市場,用於調節市場上的高價豬肉,滿足市場的豬肉消費需求。進口的美國冷凍豬肉,你願意購買嗎?國家為了調節豬肉價格上漲過快的步伐,保障消費者對於豬肉的基本消費需求和消費者的利益,於是國家開啟了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肉。12月17日投放了2萬噸的中央儲備肉,緊接著又投放了1.6萬噸的冷凍肉來緩解市場上的豬肉的需求壓力。至少短暫性的調節了市場上的生豬價格,生豬價格上漲速度有所緩和,或者說抑制了豬價的上漲。當然,這也控制住了豬肉價格的過快上漲。
  • 上海速凍牛肉市場貓膩:國內肉冒充進口
    店家三 整個市場要沒有都沒有  在記者跟隨林榮泉走訪的第三家凍品店內,店老闆在追問之下,顯得有些急了:「整個市場要沒有都沒有,如果一家有,我們肯定都有。」該店老闆稱,自己店裡的牛肉來自美國,分為帶骨頭和不帶骨頭兩種。不帶骨頭的售價160元/公斤,帶骨頭的售價78元/公斤,買多買少都是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