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享雲上終期丨戲劇魅力,線上綻放

2021-03-03 京師學工

       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深化活動意義,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美育中心主辦,聯合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新聞中心進行進一步宣傳推廣,讓兩地學生都能第一時間收到美育資源,同時也面向社會,讓優質美育資源惠及美育愛好者。每逢秋季學期,北京師範大學美育公益演出季都將帶來眾多精彩展演,本次將線下活動延展到線上舉行,是北京師範大學美育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

歷經兩個餘月的陪伴,「藝享雲上」系列活動走進終章,本期是藝上雲享系列活動的最後一期,我們為大家帶來了眾多優秀戲劇資源合輯,讓戲劇魅力延續陪伴、線上綻放。

《雷雨》是曹禺於1934年創作的話劇,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劇中以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三十年的恩怨為主線,不論是家庭秘密還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發,在敘述家庭矛盾糾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頑固的同時,反映了更為深層的社會及時代問題。

《雷雨》幾十年的演出一直把原來遙相呼應的「序幕」和「尾聲」刪掉了,而正是這兩部分讓萬方產生了續寫《雷雨》的想法。當《雷雨》的故事過去幾十年後,該死的都早已死去,活著的人度過了漫漫人生。這時候,歲月和時間賦予了《雷雨》另一副面目。複雜的人性、無常的人生,一切經過時間的海浪日復一日地衝刷和洗滌之後露出更深的一層,那些埋藏得很深的真相顯露了出來。

為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央華戲劇將《雷雨》與曹禺女兒萬方編劇的《雷雨·後》製作成連臺戲,並邀請法國戲劇導演埃裡克·拉卡斯卡德執導,創造經典劇目的全新觀劇體驗,12月24日可以登陸騰訊視頻觀看高清直播。

《雷雨》《雷雨·後》

微博「騰訊藝術」主頁

12月24日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進入

《原野》是曹禺先生的經典名著,創作於1937年,其風格不同於他的其他代表作,這部作品已經和現實主義有了區別。這個冤冤相報、看似簡單的復仇故事,蘊涵著闊大淵深的人物情感、展現出複雜鮮明的人物性格:它不僅僅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表現被壓迫、被摧殘的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更深地發掘了人性的複雜多面性。

通過一個復仇的命運悲劇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對「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對神秘宇宙的哲學思考。為了戲劇化地傳達這種認識,《原野》借鑑了西方表現主義的藝術手段,參考尤金·奧尼爾的戲劇《瓊斯皇帝》,並結合本民族的欣賞習慣,成功地對戲劇文本的敘述方式進行了新的探索。

 2010年是戲劇大師曹禺誕辰100周年,北京人藝將《原野》進行了復排,不僅演員陣容耀眼,還被安排在紀念的「正日子」首演,在紀念意義和藝術價值上都十分可觀。小編特為大家選取此版本的演出,快快觀看一飽眼福。

《原野》

2010北京人藝復排版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

《茶館》是老舍於1956年創作的話劇,劇作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雲變化。故事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揭示了近半個世紀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光怪陸離,以及在這個社會中的芸芸眾生。

劇中出場人物近50人,人物眾多但性格鮮明,能夠「聞其聲知其人」,「三言兩語就勾出一個人物形象的輪廓來」。作品通過茶館老闆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澹經營,描寫他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於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贏得了較高的評價,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

       1992年北京人藝四十周年紀念演出版本的《茶館》演員陣容強大,多年來一直作為經典流傳,成為眾多戲劇愛好者的「必看劇目」,是觀看老舍先生戲劇作品不容錯過的選擇。

《茶館》

1992北京人藝40周年版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

《李爾王》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悲劇之一,故事來源於英國的一個古老傳說,講述了年事已高的國王李爾王退位後,被大女兒和二女兒趕到荒郊野外,成為法蘭西皇后的三女兒率軍救父,卻被殺死,李爾王傷心地死在她身旁。從擁有到失落、被剝奪,到最終的放棄,李爾王完成了他的淪落與蛻變。

故事投射出極強的現實意義,大段人物對白的悖論背後隱藏的是社會的秩序、人物的情感、甚至莎士比亞本人對劇中人物或當時的社會的情感傾向。莎士比亞在創作《李爾王》時,正值他藝術生涯的最高峰,他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徹,更關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英國詩人雪萊評價道:「《李爾王》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戲劇詩的樣本。

       《李爾王》憑藉其極強的影響力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上演過各種版本,本次與大家分享的是伊恩·麥克萊恩主演版。

《李爾王》

2008伊恩·麥克萊恩主演版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

莎士比亞最長篇幅的作品《哈姆雷特》是他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極為深刻的悲劇意義。全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的故事。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鬥爭,象徵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鬥爭。通過這一鬥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本次分享的是1990年林兆華導演的版本,作品一反傳統,沒有強調傳統的「篡位復仇」,而是定主題為「人人都是哈姆雷特」,對劇目進行再創新,帶來全新的觀感。

《哈姆雷特》

1990林兆華導演版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

《櫻桃園》是契訶夫創作的一部四幕喜劇,講述了出身於俄羅斯貴族家庭的加耶夫和郎涅夫斯卡雅兄妹繼承一個祖傳的櫻桃園。加耶夫是個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缺乏生活能力的「敗家子」,由於不會經營,不久便欠下了大筆債務。郎涅夫斯卡雅從巴黎喬遷故居之後,依然貪慕虛榮,沉醉在享受之中。

全劇圍繞著「櫻桃園的易主與消失」這個核心,寫出了貴族退出歷史舞臺的必然性和新興資產階級的興起,以細膩的筆觸集中地描寫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貴族莊園徹底崩潰的情景。同時,正劇與喜劇因素在《櫻桃園》中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了一起,將封建貴族家庭的衰亡史以及貴族和其僕人們腐朽的生活方式完整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本次選擇的是莫斯科藝術劇院排演的《櫻桃園》,帶領大家品味原汁原味的經典之作。

《櫻桃園》

2011莫斯科藝術劇院版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

《浮士德》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是他畢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結晶,作品的構思和寫作貫串了歌德的一生。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浮士德》構思宏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像、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糅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法國作曲家古諾創作的五幕大歌劇根據歌德的悲劇《浮士德》第一部所改編,1859年3月19日於巴黎的抒情歌劇院首演,本次分享的是2011年演出版本。

《浮士德》

2011年大都會歌劇院版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觀看

藝上雲享系列活動半學期的相約到這裡全部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讓優質藝術資源延續溫暖陪伴,期待以更優質的內容和更新穎的形式與大家再相見!

「北京師範大學美育公益演出季」是由北京師範大學美育中心傾力打造的美育品牌,至今已經成功舉辦數屆,收穫了校內外師生的積極反響。校內音樂會、名家進校園等展演活動為同學們帶來了眾多優秀藝術資源、提供了藝術實踐機會,也收穫了豐富的美育成果。

作為北京師範大學的美育特色品牌,北京師範大學美育中心積極響應相關號召,依託於藝術與傳媒學院的資源優勢,致力於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積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主辦單位

北京師範大學美育中心

宣傳支持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新聞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

「京師學工」新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終期論壇,大咖來襲 | 管理科學暑期線上系列學術論壇
    9月4日 終期論壇管理科學暑期線上系列學術論壇自推出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為了響應學界青年學者們的求知熱情,提供更多學習相關領域研究方法與交流的機會,組委會在既定八期之後特別推出第九期。北京時間 09:45-11:30線上平臺:
  • 藝享雲上丨「北京師範大學美育精彩劇集」系列開啟,首期劇目概覽搶先看
    藝享雲上丨「北京師範大學美育精彩劇集」系列開啟,首期劇目概覽搶先看!在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師範大學美育中心特別策劃了「北京師範大學美育精彩劇集」系列活動,通過對於線上優秀展演資源的搜集和推介,將美育實踐搬到雲端,每周通過線上直播平臺把更多生動多彩的藝術資源帶到同學們身邊,讓大家不出校園也能欣賞優秀藝術作品、暢享藝術盛筵!
  • 戲劇教育是什麼——淺談戲劇教育的魅力
    眼下就有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讓孩子接受戲劇教育。今天,就讓我們認識一位老師,並走進她的課堂,一起來探討戲劇教育的魅力。她便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博士、深入戲劇創始人,早藝網平臺合作人李析靜老師。作為早期藝術教育的倡導者,李老師早已把戲劇教育深深地融入到她的課堂之中。
  • 線上還是線下,這對戲劇是個問題嗎?
    最近,一場由導演王翀執導的戲劇《等待戈多》,吸引了不少戲劇愛好者的目光。與以往戲劇不同的是,這部劇採用的是直播的形式進行線上演出。《等待戈多》的第一幕演出吸引超過18萬觀眾同時在線觀看,第二幕也有超過11萬觀眾觀看。看劇新形態引來了眾多觀眾,也引起了劇迷中的廣泛討論——看戲劇是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兒,而通過屏幕看「線上戲劇」,和看網劇有什麼區別?
  • 「在現場」感受戲劇文化魅力
    除了走進劇場觀演外,本屆戲劇節希望通過「戲劇茶館」文化活動,營造真實的、充滿人氣的「在現場」氛圍,呈現戲劇獨特的「在現場」魅力。從2020年10月23日至12月底,戲劇節推出了「在現場」和「現場放映」多場主題活動,為觀眾們打造多元的戲劇感受方式——在劇場之外的空間通過對談沙龍、主創見面會、劇本朗讀、主題講座等活動形式感受戲劇文化魅力。
  • 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線上開幕
    與往屆有所不同的是,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戲劇節的所有活動全部採取線上模式進行。雖然不能走進劇場進行戲劇實踐,但是豐富的線上活動、重量級的名家薈萃,依然令本屆戲劇節具有十分可觀的「含金量」。同時,主辦方也力求通過精心的策劃,引導大學生們把抗擊疫情中體現的主流價值觀、文明習慣、文明新風融入戲劇創作中,引導校園戲劇發揮應有的作用。
  • 貴州省「十三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終期評估暨「十四五」婦女兒童...
    貴州省「十三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終期評估暨「十四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業務培訓研討班在築舉辦 2020-12-23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人戲劇導師計劃」線上公益課首秀
    本文轉自【新華網】;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青少年戲劇教育專項基金支持、北京醜小鴨劇團承辦的「千人戲劇導師計劃」線上公益課,近日在直播平臺首秀。第一期直播邀請了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林喜傑深入解讀青少年劇場教育和教師劇場培訓模式,為戲劇教育從業者提供在線教育。
  • 體會戲劇深刻的快樂!王曉鷹創辦「鷹劇坊」線上開講戲劇課
    著名話劇導演王曉鷹雖然退休了,但是普及戲劇的腳步卻沒有停下來。近來他最上心的,就是在自己創辦的「鷹劇坊」給大家上《推開戲劇之門》的線上戲劇課。他說:「戲劇是我最愛做的事,也是我唯一會做、唯一能做好的事,我希望我所有的社會生活都跟戲劇有關。」
  • 讓教育戲劇之花在校園綻放
    不同於一般學校的教學方式,教育戲劇的課堂總能讓孩子們收穫新鮮、有趣,並於切身的體驗中探索真知、獲取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自從今年二月份我們在自己的微信號上發布了「聞是公益 | 「讓教育戲劇走進校園」!
  • 江南區菠蘿嶺丨百益丨上河城丨元宵花燈會,萬盞花燈齊綻放鬧元宵
    元宵節將近,年的壓軸氣息漸濃,江南區菠蘿嶺丨百益丨上河城丨2018元宵花燈會將於2月28日-3月4日舉辦,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本次花燈會將會持續五天,並且與以往單純的觀賞花燈有所區別,鬧元宵,賞花燈丨百益丨上河城丨2018元宵花燈會更具規模,在燈的造型上突破,十二生肖主花燈增加趣味性,上萬盞造型各異的花燈齊綻放,照亮整個街區。除此之外,還增加了特色美食街、創意商品市集、非遺文化展演、舞龍舞獅、財神派大禮等活動,讓您和家人在街區裡能將吃喝玩樂逛一網打盡。
  • 戲劇就是活在舞臺上的人
    這些傳統段子我們在另外一些場合多次看到或聽過,但這一次似乎不大一樣,因為我們是在首都劇場的舞臺上,坐在那裡,先有了觀賞戲劇的心理預期。我因此想到觀賞《尋源問道·裴豔玲》那一場演出的感受,二者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裴豔玲是著名戲曲表演大師,但在這場演出中,她奉獻給觀眾的並非完整的「戲」,而是一些唱段,其中包括4段崑曲「新水令」。
  • 「教育戲劇+學科」課程整合及調整線上專題研討會
    百姓生活網訊(李欣)2020年4月8日上午9:30,本學期第一次「教育戲劇+學科」課程整合及調整專題研討會通過成都市中小學繼續教育線上直播平臺「師培通」開展,主講人分別為成都市龍泉驛區特殊教育學校的劉友群老師、黃月蘭老師和王清秀老師。
  • 線上讀書會丨寒假來臨,讓我們用心溫暖心
    記得四月,我們以《非暴力溝通》和《斷舍離》兩本書為媒,開啟了相互鼓勵,重整生活,思考生命的線上共讀。那時我們和朋友們約定:讓三本書重新轉換升級我們的語言環境,家居環境與飲食環境。我們熱情的將此比喻為:用三本書,開啟言育、住育、食育的正能量的循環圈。讀完前兩本書之後不久,我開始帶領一所華德福學校的家長讀書會,9月份去了這所學校工作,便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完成第三本書的共讀和實踐。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為展示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7月16日晚,電影電視系教學匯報展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
  • 讓孩子在戲劇舞臺綻放潛能和天性
    後來,同學們便喜歡上了戲劇課,課上大家都很活躍,一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同學也會在課上表現得很積極。「我做過問卷調查,讓學生寫回信,幾乎百分之百的孩子都非常喜歡戲劇課,並積極跟我交流。因為戲劇學習本身很生動,孩子的天性本就是開放的,他們會覺得與自己的性情一拍即合。」張瀚倫說。   張瀚倫說:「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這個平臺非常開放,它不像芭蕾舞或鋼琴,需要較強的技術性。
  • 12月上話演出一覽 | 用戲劇告別2020,迎接2021
    但仇虎突然出現令焦母十分不安……《原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大師曹禺先生的經典名著。通過一個復仇的命運悲劇故事,深刻地展示出作家對「人生困境」的困惑以及對神秘宇宙的哲學思考。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優秀青年導演何念執導的現代版《原野》,以全新的理念與形式,讓經典煥發了新的魅力。演出至今,好評如潮。
  • 線上彩跑綻放青春 創新形式傳遞健康
    (原標題:線上彩跑綻放青春 創新形式傳遞健康) 近期,「中國女性宮頸健康促進計劃
  • 中國兒藝「六一」線上嘉年華呈現戲劇之美
    昨晚,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首次與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共同策劃推出了一場轉換時空、跨越地域的愛心匯「劇」 雲中送福——歡慶「六一」線上嘉年華「直播活動,通過戲劇奇妙夜、明星送祝福、愛心雲傳遞、線上匯歌聲等各種形式,多現場、多形式、多角度呈現了戲劇之美,讓大小觀眾在不能去劇場的特殊時期,也欣賞到了精彩的戲劇藝術
  • 中央戲劇學院:2021年本科招生考試主要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
    摘要中央戲劇學院2021年本科招生主要採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考試形式。表演專業、戲劇影視導演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通過遠程考試進行初試,通過初試的考生參加現場複試。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按相關科類統考成績進行初選,初選合格的考生參加現場考試。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戲劇學專業、戲劇教育專業、藝術管理專業,按普通類專業招生,不設藝術類專業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