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戲劇深刻的快樂!王曉鷹創辦「鷹劇坊」線上開講戲劇課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著名話劇導演王曉鷹雖然退休了,但是普及戲劇的腳步卻沒有停下來。近來他最上心的,就是在自己創辦的「鷹劇坊」給大家上《推開戲劇之門》的線上戲劇課。他說:「戲劇是我最愛做的事,也是我唯一會做、唯一能做好的事,我希望我所有的社會生活都跟戲劇有關。」

聯合兩大機構 打造「新平臺、新實驗、新經典」

「鷹劇坊」坐落於北京CBD的時尚網紅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郎園Vintage內,由王曉鷹導演、國家話劇院演員王曉梅以及美連數字文化平臺和首創郎園共同發起,成立於2019年4月27日,而這個日子也恰好是王曉鷹的生日。

曾經是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的王曉鷹,退休之後有了更多時間和自由,但他依然選擇了戲劇,只不過如今是以民營戲劇文化機構的方式去傳播和推廣戲劇。他說:「生活中有很多快樂,戲劇能帶給我們深刻的快樂,能時常提醒我們選擇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生活。『鷹劇坊』就是讓大家一起來感知戲劇藝術豐富深刻的快樂,有所獲得、有所啟發,還要扶持年輕人的創作,因為年輕人的戲劇是中國戲劇的未來!」

「新平臺、新實驗、新經典」,是王曉鷹對「鷹劇坊」的定位。他希望通過美連的文化運營理念與方法、首創朗園的文化園區硬體支持,再加上鷹劇坊的藝術判斷與創作引領,共同構成一個鼓勵青年戲劇人藝術追求、孵化青年戲劇人戲劇創意的全方位支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進行的戲劇「新實驗」,應該是以表達青年戲劇人敏銳的人生觀察、真誠的社會態度和純粹的藝術創想為基本價值觀的實驗性戲劇創作。「新經典」則是在「新平臺」和「新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更高品質的劇目創作和項目運營。

從「稜鏡」MINI戲劇節到網課《推開戲劇之門》

「鷹劇坊」成立以來,除了上演了王曉鷹自己的兩部代表作《紅色》《哥本哈根》,還主辦了以青年人創作為主的「稜鏡」MINI戲劇節和青年戲劇人沙龍。「稜鏡」MINI戲劇節的名字是王曉鷹給起的,他說:「戲劇是生活的鏡像,稜鏡是鏡像的集合,象徵著多面的生活與豐富的戲劇種類。」

原本今年「鷹劇坊」還有一系列新的演出計劃,然而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切都被迫擱置了。但王曉鷹沒有閒著,他推出了在線上進行的系列網課《推開戲劇之門》,通過一部部鮮活的戲劇作品,為大家介紹戲劇。

網課的內容雖然很專業,但王曉鷹卻將其做的深入淺出,「這個網課不是只面向專業人士,而是面向大眾的,甚至包括從來沒有接觸過戲劇的觀眾。我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形式,讓大家對戲劇有更多的了解和興趣。等到疫情結束、劇場開門的時候,有更多的觀眾能夠走進劇場欣賞戲劇。」

《推開戲劇之門》的第一期系列課程,王曉鷹從自己導演的戲劇作品中精選了十部:《失明的城市》《薩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紅色》《簡愛》《理查三世》《荒原與人》《伏生》《蘭陵王》《趙氏孤兒》,主題為:中外戲劇經典解讀與欣賞——好的戲劇是「人性實驗室」。每兩周推出一期,如今已經對外直播到了第三期。其中第一期內容,他特意選擇了涉及到「瘟疫與人性考驗」的《失明的城市》,和當下的環境也形成了一種呼應。「戲劇是生活的實驗室,而瘟疫是生活中的特殊情形,是戲劇實驗室裡需要深入研究的對象。」

最喜歡和觀眾互動交流 疫情結束依舊繼續辦下去

《打開戲劇之門》每期網課內容直播之後,大家還可以在「鷹劇坊」的微信號公眾平臺上看到回放。為了讓網課更有重複傳播性和保留性,王曉鷹不是簡單的口頭講解,而是利用「融媒體」的形式,通過豐富的演出劇照、視頻片段等手段,對劇情進行濃縮且生動的介紹和闡釋,再通過直播的方式和觀眾在線互動,還會請來一些演員、嘉賓和大家一起探討溝通。

和觀眾互動是王曉鷹最喜歡的環節,他總是很積極地去面對觀眾們提出的各種問題。他說:「我從很早以前就很喜歡跟觀眾做現場交流,包括後來帶戲進校園,都會跟觀眾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他們會問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對我也是種刺激,讓我能夠思考更多。現在在網絡上互動,雖然不是直接面對面交流,但是能夠聽到的受眾更多了,會有更多觀眾參與到我們的交流當中。這種和大家一起探討戲劇的狀態,讓我既熟悉又興奮,感覺特別嗨!」

王曉鷹表示,《推開戲劇之門》還將陸續推出更多的戲劇專題講座,除了他講自己的作品,還會邀請更多著名戲劇人前來授課。「即使疫情過去了,網課依然可以繼續。我們希望能夠將其打造一個具有專業性而又能被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欄目,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以深度了解戲劇藝術、喜愛戲劇藝術的平臺,為他們打開厚重而又充滿新奇內涵的戲劇之門。」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王潤

編輯 關一文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團長親測:帶娃上「兒童戲劇課」是什麼樣的體驗?
    對於我家還在上幼兒園的寶貝,我現在只希望他每天過得開心快樂,感覺未來有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課……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帶他去上「兒童戲劇課」,結果無比歡樂。 /// ▲課堂視頻集錦 以前在時代天街逛街,我就留意過重演青少年國際藝術中心,這次受湯圓媽媽的邀約來上「兒童戲劇課」,才知道這裡是重慶演出公司運營的藝術類綜合教育中心,可以學主持、表演等等。
  • 下班了,去上一堂戲劇課
    陌生人之間也毫無戒備,課堂上激情洋溢,時而傳來笑聲,時而是一浪高過一浪的朗讀聲。  「零基礎戲劇體驗」課是「戲劇東城」建設推出的一項戲劇普及活動。2007年,中國話劇100年,紀念雕塑和話劇主題公園在北京市東城區青年湖公園落成。這一年,北京市東城區提出建設「戲劇東城」。
  • 教育戲劇大咖張彬:戲劇讓教育變得深刻、有趣
    張彬是國家二級導演教育戲劇示範公開課的「總指導」,是一個叫張彬的青年,還是國家二級導演。張彬200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次年成立張彬教育戲劇工作室。從教育戲劇+文化課程的應用到區級層面的教育戲劇+校園防欺凌的應用,標誌著他的工作室又向新領域邁出重要一步。張彬說,這次參加示範公開課的中小校學校將加入創造性戲劇聯盟。不過,示範公開課的內容目前還需要保密。
  • 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線上舉行 劇目徵集聚焦現實
    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本屆戲劇節所有活動全部採取線上模式進行。戲劇培訓課:名家開講網上授課培育未來戲劇人31日上午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表演系副主任楊揚的《從肢體語言看戲劇創作的歷史變遷》課程在網絡平臺開講,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也隨之正式拉開帷幕。
  • 「英美當代戲劇研究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召開
    王曉鷹從《理查三世》的文本分析講到舞臺呈現,其文本分析邏輯縝密,思想深刻,對理查三世這個人物形象見解獨到。王曉鷹認為理查三世應該被認為是一個外部健全而靈魂殘疾的人,因此在舞臺呈現中,王曉鷹改變了理查三世外在的身體形象,以便於更加集中表現其內在的靈魂。
  • 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線上開幕
    與往屆有所不同的是,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屆戲劇節的所有活動全部採取線上模式進行。雖然不能走進劇場進行戲劇實踐,但是豐富的線上活動、重量級的名家薈萃,依然令本屆戲劇節具有十分可觀的「含金量」。同時,主辦方也力求通過精心的策劃,引導大學生們把抗擊疫情中體現的主流價值觀、文明習慣、文明新風融入戲劇創作中,引導校園戲劇發揮應有的作用。
  • 兒童戲劇,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這幾天的學習讓我從一個「兒童戲劇小白」進階到了「兒童戲劇萌新」,讓我對兒童戲劇產生了更大的興趣,讓我認識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讓我深感兒童戲劇以後大有作為!若想了解兒童戲劇不得不從了解戲劇開始,中國著名戲劇導演藝術家羅錦麟從導演藝術的特性與職能角度教會了我一個新詞「卡塔西斯」。
  • 疫情當前,上一堂戲劇課,建立病毒科學防護生活常識
    病毒防護教育戲劇課同時,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使用這套教案,七順老師在千聊和荔枝平臺上開了「病毒防護教育戲劇系列課「教學指導線上課,千聊平臺搜索「病毒防護教育戲劇課」,即可進入課堂學習。特別強調一下,這套線上課程的所有收益,都將捐獻給「藍寶寶」公益項目,用於腦癱及唐氏症孤兒的救治。
  • 「戲劇東城」體驗課 幫普通人圓表演夢
    我本身就很喜歡戲劇,自從知道有這個體驗課,每周四一下課我就過來參加。」男子笑著說,「馬巖老師講課很有意思,不但學習了戲劇知識,還能把他幽默的上課風格融合到我的課堂中,讓歷史課不再枯燥。」不一會兒,一個小男孩剛下電梯就蹦蹦跳跳地直奔排練廳,迅速甩掉鞋子後,便爬到壓腿的木桿上。「別淘氣,注意安全,聽老師話!」跟在他身後的母親喊道,原來,他們也是這裡的常客。
  • 「千人戲劇導師計劃」線上公益課首秀
    本文轉自【新華網】;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青少年戲劇教育專項基金支持、北京醜小鴨劇團承辦的「千人戲劇導師計劃」線上公益課,近日在直播平臺首秀。第一期直播邀請了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林喜傑深入解讀青少年劇場教育和教師劇場培訓模式,為戲劇教育從業者提供在線教育。
  • 中國的獨立戲劇及劇場
    ,更多地依靠戲劇創作者和參與者自身的力量運作的戲劇製作或劇場,所演出的劇目大部分都不屬於商業性較強的劇目。  在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實驗戲劇浪潮以及國有劇院團市場乏力的大背景之下,獨立戲劇一直是戲劇演出、創作和市場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力量,而一些獨立於官方或資本體系的劇場在嚴肅戲劇的生存環境當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 創新課 | 寓教於「戲」:通過戲劇實踐全人教育
    為何要上戲劇課?戲劇課上的孩子們,圖片來源:自由戲劇「學戲劇有什麼用啊?」在自由戲劇創始初期,經常有家長這樣問創始人蔡潔。即使是送孩子來上戲劇課的家長,開始時也會擔心地問「我的孩子沒有表演基礎,不知道能不能演好啊?」
  • 故事屋孩子一生受用的戲劇表演課
    原標題:故事屋孩子一生受用的戲劇表演課美國的雷夫.艾斯奎斯曾經說過,再多掌聲也比不上孩子們所經歷的探索,以及為了使每一個演出不同凡響所付出的努力。戲劇為孩子們帶來的快樂與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 戲劇翻譯家胡開奇:中國當代戲劇大部分尚停留在娛樂階段
    《哥本哈根》搬上中國舞臺後,導演王曉鷹將篇幅刪節至兩個半小時,至今常演不衰,成為嚴肅戲劇在中國成功的典範。    2 你是何時確立自己從事戲劇翻譯的職業目標的?     初一那年開始學英語,老師送我一本《天方夜譚》英文原版簡易讀物,我把其中《歐拉丁和神燈》及《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譯成中文,還記得小夥伴們爭著傳閱,那是我翻譯生涯的「開始」。
  • 共探戲劇教育產業新發展 首屆小鎮戲劇論壇在杭召開
    近日,以「戲劇的文藝復興」為主題,首屆小鎮戲劇論壇在杭州舉辦。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對於戲劇教育的見解。本活動由國際戲劇&教育研究院、浙商新經濟委員會聯合主辦,樹影文化承辦,實現了戲劇界+教育界+產業界的對話,通過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跨界聚力戲劇教育產業新發展。
  • 聚焦全球中小學都在上的教育戲劇課,離你還會遠嗎?
    但這只能在知識上滿足這個學員。相反,你如果回答說:「把你的眼睛閉起來,想法走出這間房間或這棟大樓。」那麼你讓他切身體驗了瞎了眼睛的感受。這樣做,你不僅僅在知識上,而且在情感上給了他啟發,或許你可在他身上注入能和盲人共鳴的感情。他就有可能記得並體會到做一個盲人所處的境地,培養與人共鳴的思想感情。
  • ——繪本戲劇課《野獸國》
    我們的官宣第一講《野獸國》   本周日14:00,正式開講!   記得帶上你的社員手冊來打卡喔~   主辦單位:   浙江圖書館   活動時間:   2020.10.11(周日)14:00   活動地點:   浙圖二樓2057教室   參與對象:   僅面向社團成員   社團導師:葉琪   兒童戲劇教育導師
  • 教育戲劇課絕不僅僅是遊戲課
    在教育戲劇體驗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們一開始不太願意參與,而後來在活動中卻格外興奮,以至於家長會有疑問:「難道戲劇課就只有遊戲,只有活動,都是這麼熱鬧嗎?」其實,教育戲劇有很多的面向可以深入,但是面對第一次接觸教育戲劇的孩子,我們通常會讓孩子先放鬆。不僅如此,在每一節戲劇課的主題活動開始前,都會先進行暖身活動。
  • 英國孩子是怎麼上教育戲劇課的?
    在課堂中,Louis運用了六種教育戲劇課堂的上課技巧,而學校的教育負責人Teresa Grainger 也深入解釋了這麼做的好處。孩子們的表現讓我們更直觀地看到教育戲劇課給孩子帶來的影響。Louis: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體驗戲劇,學生們也都認為戲劇體驗帶給他們很多幫助。
  • 「戲弄英文」:魔力老師讓學生愛上戲劇
    開課3個多月、總共10餘節課,唐鎮中學的學生卻已能自如地用英語表演戲劇《智慧出售》和《霧都孤兒》。昨天下午,數百名來自新區乃至全市教育界的嘉賓,和唐鎮中學的家長、學生一起,在唐鎮文體中心見證了這樣一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