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香港小夥風雨兼程騎行2900多公裡,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

2021-01-10 澎湃新聞

中國香港青年阿毛從廣東出發,風雨兼程騎行了2910公裡,於2021年1月1日到達北京,在天安門前觀看了新年升旗儀式。當國歌響起時,阿毛熱淚盈眶。之後他登上了長城,參觀了故宮。阿毛在1月6日離開北京前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說:「我們是很幸福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有那麼多歷史可追溯。」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行動增進香港和內地青年朋友們的溝通和了解,希望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決心騎行到北京

元旦觀看升旗儀式

「看得我熱淚盈眶,現場太震撼了。」 2021年1月1日,24歲的香港青年阿毛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新年第一次升旗儀式。他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騎著山地自行車從廣東出發,風雨兼程,於2020年12月31日下午趕到北京,他統計了一下,行程共計2910公裡。一路上有很多困難,尤其最後4天遇到寒潮,他還是堅持了下來。這一路領略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對於5000年的歷史和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當五星紅旗飄揚在天空的時候,那一瞬間就覺得我2910公裡的努力和堅持是有意義的。」

阿毛和他的「騎行小夥伴」山地自行車

阿毛出生在內地,小時候跟著父母去了香港,後來在內地讀大學,在香港和內地都有很多朋友。為了增強自己對祖國的了解,同時增進兩地青年的溝通交流,他很早就想騎行到北京,在新年第一天觀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

阿毛不是第一次長途騎行,2018年大學畢業後,他給自己定了一個旅行計劃,利用假期打工掙來的錢騎行川藏線。當時他從成都出發,騎了26天,行程大約2100公裡。西部壯麗的風景和善良的人民,給阿毛帶來巨大的衝擊和觸動。

阿毛騎行所用的山地車

阿毛旅行結束後回到香港,沒過多久香港發生「修例風波」,他看到一些香港青年受到謊言蒙蔽,對內地產生很大的誤解,感到很痛心。阿毛希望能用個人的微小力量,增進香港青年對內地的了解,同時也改變一些內地青年對香港青年的刻板印象。

2020年5月,阿毛決心沿著祖國東海岸騎行到北京,在2021年的第一天到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他告訴記者說:「我之所以選這條路線,也是因為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是從東部沿海開始的,很多外國人看待我們的目光仍然停留在20年前,相當一部分人沒有看到我們的變化。騎行這條路線,既能親身領略沿途的發展變化,也能向外界講述所見所聞。」

阿毛原打算8月份從香港出發,但是因為香港疫情不穩定,所以行程不斷往後推遲。「最後實在不能等了,下決心先到內地隔離,11月23日正式從廣東出發。」

阿毛說,家裡人起初不太理解,覺得大學畢業以後,應該正正經經地找一份工作去賺錢,結婚生子。另外,他們也擔心安全問題。還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在夏天或者秋天騎,一定要在這麼冷的時候往北方騎?阿毛說:「人不是每一天都有勇氣的,如果當下想做一件事,那就要去做,不要想著等到什麼時候,顧慮太多,永遠都沒辦法完成一件事情。」

阿毛在途中與當地居民的合影

最後階段遇到寒潮

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堅持

阿毛從廣東河源出發,大致沿著海岸線北上,一路經過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河北、天津等地,歷時39天,最後到達北京。

在2910公裡的騎行過程中,阿毛遇到過很多人,得到過很多幫助。「導航時常會把我帶到一些鄉道,會遇到當地的一些村民,他們看到我的樣子,感到很好奇,我也對他們很感興趣。中國960萬平方公裡,有14億人口,能夠相遇是一種緣分。如果我不是騎行的話,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去這些地方,不會遇到這些人。我會跟他們聊天,了解到他們的生活在這些年發生的巨大變化,他們也會問我是哪裡人,從哪裡來。雖然那種交集是很短暫的,但是很美好。」

出發的時候,阿毛穿著短袖短褲,越往北騎天氣越冷,穿的衣服越來越多,特別是最後4天從濟南到北京的幾百公裡路程,遭遇了入冬以來最強寒潮。

阿毛說:「那幾天可能是我在生理上遇到的最大挑戰,我在跟家裡人聯繫的時候,用幾句話帶過去了,其實當時的環境是非常惡劣的。那幾天的氣溫最低在零下十五六攝氏度,風力最低4級,最高達到6級。因為我在國道上是沿著非機動車道騎的,車道上會有金屬隔離護欄。我的自行車馱著行李,負重30多斤,但是瞬間風力能把我連人帶車吹撞到護欄上,在這種環境裡騎上七八個小時,真的是冷,真的騎不動,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堅持,手腳被凍得失去了感覺。」

阿毛(右)和沿路遇到的騎友

2020年12月31日是計劃的最後一天,也是氣溫最低的一天,阿毛咬牙騎行了90公裡,終於在當天下午4:00到達北京。

「想不到有一天會站在那裡

成為現場的參與者」

阿毛在酒店洗漱一下,剪了一下視頻,只睡了3個小時,就趕到天安門廣場排隊看升旗。「我大約在夜裡3點左右過去排隊,原來以為不會有多少人,沒想到排隊的人還挺多的。」

「在廣場上等了4個多小時,腳都凍麻木了,但是心裡是熱的。」儀仗隊在軍樂隊的伴奏下排著整齊的隊伍出來時,阿毛的睡意和寒意一下子就消失了。他全神貫注地觀看,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阿毛在天安門前

7時30分左右,2021年天安門廣場第一次升旗儀式開始,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阿毛熱淚盈眶,以前電視上看了無數次天安門升旗儀式,現場近距離觀看還是第一次,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天安門看升旗,氣氛非常震撼,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站在那裡,成為現場的一個參與者。」

阿毛拍下了升旗儀式現場

接下來的幾天,阿毛在北京朋友的陪伴下,參觀了首都博物館,登上了長城,逛了故宮。親臨以前只在書上和電視上見到的地方,這位香港青年感到很激動,「我第一次去長城,北京的朋友覺得我在逗他們,覺得我經常問他們一些奇怪的問題。我說我是第一次登上長城,肯定是很激動的,想不到我有一天能夠站在長城腳下。」

阿毛打卡北京的萬裡長城

在首都博物館,阿毛遠遠就看到商代青銅禮器四羊方尊。雖然在書本上看過很多次這件文物,但沒想到有一天能夠站在它面前,阿毛的感受是「驚訝!驚豔!」

阿毛參觀首都博物館

阿毛說:「我覺得在歷史書上看到那些東西,和親眼見到,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那種視覺和心靈的衝擊是文字不能代替的。這些地方歷史感特別厚重,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國5000年的歷史。」

真正的「香港未來主人翁」

他的堅毅能感染香港人

阿毛在抖音上發布騎行的動態,起初只有幾十個粉絲關注,發一條視頻點擊量只有兩三百,現在粉絲已經有了一萬多。「雖然不算太多,但我覺得夠了,覺得我的目的達到了,至少有一部分朋友聽到了我的聲音。」

阿毛騎行期間,香港媒體進行了關注。很多香港網友表示為他感到驕傲,稱讚他是真正的「香港未來主人翁」。一位網友說:「要向這位充滿陽光的年輕人學習,並且感恩他的堅毅能感染香港人。」

1月6日,阿毛乘飛機離開北京,「在萬米高空看著祖國的大山大河和道路橋梁,想到那些城市和鄉村也許我都曾經路過,覺得挺奇妙的。」

他準備先休息一段時間,畢竟騎行2900多公裡,身體消耗挺大,最後4天更是竭盡全力,真把「油門」踩到底了,才卡著時間趕到北京。對於未來的計劃,阿毛希望回內地發展,「我覺得內地機會更大,因為我們國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紫牛新聞記者|宋世鋒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原標題:《【紫牛頭條】香港小夥風雨兼程騎行2900多公裡,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看升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香港小夥風雨兼程騎行2900多公裡,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看升旗
    中國香港青年阿毛從廣東出發,風雨兼程騎行了2910公裡,於2021年1月1日到達北京,在天安門前觀看了新年升旗儀式。當國歌響起時,阿毛熱淚盈眶。之後他登上了長城,參觀了故宮。阿毛在1月6日離開北京前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說:「我們是很幸福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有那麼多歷史可追溯。」他希望通過這樣的行動增進香港和內地青年朋友們的溝通和了解,希望祖國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 39天騎行2910公裡 香港小夥新年第一天到天安門看升旗
    2021年1月1日,24歲的香港青年阿毛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新年第一次升旗儀式。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騎著山地自行車從廣東出發,風雪兼程,於2020年12月31日下午趕到北京。 經過這次長達2910公裡的騎行,阿毛說他對祖國5000年的歷史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 他用39天騎行近3000公裡,原來是為了……
    (來源:新華社)1月1日清晨當五星紅旗隨著國歌在天安門廣場緩緩升起時人群中的香港青年阿毛熱淚盈眶「現場太震撼了」這個24歲小夥的新年願望就是在天安門廣場看今年第一場升旗儀式香港青年阿毛(來源:大公文匯網微博)願望很簡單但實現願望的方式一點也不簡單:
  • 24歲香港男子騎行39天到北京,終於實現一個心願
    歷時39天,穿越9個省市,騎行近3000公裡從廣東赴京,這一切為了什麼?24歲的香港青年阿毛給出的答案是:只為看2021年天安門廣場第一次升旗。2021年元旦當天,他終於實現了這個心願。他從廣東騎行到北京的故事,也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讚。
  • 【紫牛頭條】60名外國音樂家候機大廳突然上演新年音樂會,鹽城機場...
    維也納管弦樂團成員在演奏鹽城市民嚴先生昨天坐19點鹽城飛昆明的MU5750的航班,他下午5點鐘就來到了鹽城機場,看到一群外國人坐在候機廳裡,他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當時看到這麼多外國人在鹽城坐飛機還感到很驚訝。
  • 紫牛頭條:素昧平生,熱心大爺召集夥伴跨越2500多公裡護送「沉睡...
    2500多公裡外的貴州。然而,北京懷柔到興義有兩千五百多公裡的距離,怎麼送女兒過去?「我當時真不知道該怎麼辦?萬萬沒想到,會有四個素未謀面的好心人幫我解決了這個難題。」郭科勤對紫牛新聞記者說。在認識郭科勤母女前,吳學寶就常年致力於公益事業。64歲的他曾是河北省絲弦劇團的一名演員,二十多年前從劇團辭職,在石家莊市工商聯殯儀服務行業商會擔任會長。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身高一米七,體重55公斤,看似瘦弱的少年,身體內卻蘊藏著大能量。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   原標題:這也太酷了吧!
  • 【紫牛頭條】律師8個月騎馬旅行3000公裡:我太難了,還有5000公裡到家
    他告訴記者,畢業後在西藏工作的日子裡,經常接觸到馬,這也讓他更嚮往「在馬背上自由馳騁」的生活。3000多公裡的行程,鄭景泰帶著帳篷,伴著夕陽,騎著馬兒,看似充滿了浪跡天涯的浪漫和瀟灑,實際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 兩90後維吾爾族小夥41天從浙江騎行回烏魯木齊
    沒有騎行經驗,也沒有做過體能訓練,兩名新疆90後小夥愣是從浙江義烏出發,一路騎行,途徑武漢、西安、蘭州、西寧、全程6000多公裡回到老家新疆烏魯木齊市。今年9月,米爾和伊力亞爾萌發了騎行回烏魯木齊、沿路宣傳民族團結的想法,由於自行車不能走高速公路,從義烏到烏魯木齊市騎行路程大約有6000多公裡,大多自行車能夠通行的路段需要穿越無人區,兩人計劃用兩個月時間完成這趟回鄉之旅。
  • 【寫在新年上班第一天】一路風雨兼程 一路歌聲嘹亮
    一路風雨兼程   一路歌聲嘹亮——邵東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給您拜年了!
  • 牛!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網友:這樣的學校精神值得敬佩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 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 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 【紫牛頭條】六旬奶奶背腦癱孫女上學8年:為了娃的夢想,不辛苦
    紫牛新聞記者也聯繫上了這位奶奶,聽她講述8年陪伴孫女上學的感人故事。為了向這位了不起的奶奶致敬,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堅強奶奶汪桂月正能量特別獎及一萬元獎金。同時希望這份正能量獎勵,能帶來更多愛心助力,一起為女孩的夢想保駕護航,讓老人肩上的擔子稍微輕一點。 在安徽銅陵義安區鐘鳴中學,常常能看到一個特殊的身影,一位老人佝僂著身體,背著一個女孩上下樓梯。
  • 90公裡暴力騎行全球首款變速共享單車,還上了頭條,WHY?
    這兩項升級使得bluegogopro在騎行體驗方面得到極大的升級。先看一下bluegogopro升級後的牛逼之處:1.三級變速。全球首款內置禧瑪諾(Shimano,來自日本的頂級自行車零件製造商)內三速變速器的共享單車。也是 Shimano 首次準專業級的變速器植入到民用級產品上。該變速器具備三檔。其中輕踏擋踩踏力度變輕27%,輕鬆應對爬坡、逆風等路況。
  • 「紫牛新聞」素昧平生的熱心大爺召集夥伴 跨越2500多公裡護送...
    素昧平生,只因得知一位媽媽要帶著已成「植物人」狀態的女兒從北京遠赴貴州康復療養,石家莊的熱心大爺吳學寶便喊上3位夥伴,自掏腰包,從石家莊趕到北京,又一路護送至2500多公裡外的貴州。「唯一的女兒是媽媽的依靠,我們當時就想,不管多困難路途多遙遠,也要想辦法把這名『沉睡姑娘』安全送到貴州。」
  • 【紫牛頭條】哆啦A夢同款!老師通宵做記憶麵包,有同學高考後驚呼:吃到了考點
    陳老師送給同學的書籤能拼成一個「we are forever class 9」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其實在此之前,陳老師就是一名「網紅」老師。編輯|張冰晶剪輯|萬惠娟主編|陳迪晨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 【紫牛頭條】盱眙有個「沐浴之王」,搓澡工成炫酷曳步舞王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最近熱映的電影《沐浴之王》裡面澡堂搓澡工的絕技驚豔眾人,在江蘇淮安也有一位身懷絕技的搓澡工
  • 268天29576公裡!眉山青神小夥騎行環遊中國
    268天 29576公裡 30歲的青神小夥沈洪 騎著自行車 他最難忘的是從雲南丙中洛開始的進藏路線,這條經察瓦龍鄉再到察隅縣的路,全長300公裡,被稱作「丙察察」。 10年前,剛剛接觸騎行時,沈洪就知道了這條路,這是一條經典的進藏之路,沿途風景美不勝收。沒想到10年後,他才第一次踏上。 路面崎嶇不平,沈洪卻高興不已。
  • 騎行300多公裡,95後女醫生趕回武漢上班,網友感動
    近日,就發現了這樣一件感動人心的溫暖之事:有位95後女醫生騎自行車從荊州趕到武漢,花了4天3夜,騎行了300多公裡,為的就是要去一線上班幫助病人。這樣的堅韌和無私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敬佩,讓無數網友為這位白衣天使的行為而感動。
  • 24天2300公裡!19歲小夥騎著自行車,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
    從四川什邡老家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近2300公裡的路程,是19歲少年李治亨的上學路。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今年第一次來學校報到,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自行車。一路上,遇到過狂風暴雨舉步難行,也曾登高望遠,領略山花爛漫。實現騎行到學校的夢想,李治亨用了24天。
  • 【我的2020】既然選擇了遠志,就要風雨兼程!
    【我的2020】既然選擇了遠志,就要風雨兼程!朱元祥,男,漢族,1998年9月出生,畢業於甘肅省警察職業學院治安管理專業,2020年11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涇川縣公安局汭豐派出所見習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