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暨《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首發...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圖為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

  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暨《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首發儀式11月8日在北京科學出版社舉行。平頂山學院校長蘇曉紅、副校長張久銘,景德鎮陶瓷大學原校長、博士生導師寧鋼教授,特邀專家、協會專家,《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編委會委員、作者代表,科學出版社副總經理胡華強等參加活動。

  首發儀式上,全集主編梅國建教授介紹,早在2010年平頂山學院就開始著手對中國陶瓷雕塑進行系統性研究,並於2014年9月舉辦「陶塑千秋——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2016年3月,《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的編撰工作啟動,以科學技術視角,較為系統地整理、介紹了散落在各地的20世紀陶瓷雕塑作品,先後在上海、景德鎮、德化、佛山、宜興、潮州、平頂山等地進行作品拍攝,精心篩選4000餘件作品編入全集。全集共12卷,第1卷為總論,其他11卷根據年代、品類設分卷。目前,該全集已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圖為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上的展品

  平頂山學院蘇曉紅校長表示,中原是中國陶瓷的重要發源地,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及文化資源優勢。《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正式出版發行,是平頂山學院陶瓷學科專業建設結出的重要成果,是研究、傳承陶瓷文化的一次突破。全集對進一步了解、研究中國近代以來陶瓷雕塑的發展多有助益。

  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呂品昌教授表示,全集記錄了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的內涵與特徵,從多角度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可以說是集史料性、學術性、科學性為一體的重要著作。景德鎮陶瓷大學原校長、平頂山學院陶瓷學院名譽院長寧鋼教授表示,全集是首次系統著錄20世紀陶瓷藝術大家和民間藝人陶瓷雕塑的一套圖書,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成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世界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張夫表示,在所有的藝術品類中,陶瓷最能代表中國的特點,是我國靚麗的藝術名片。這套書填補了我國在陶瓷研究領域的某些空白。

圖為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上的展品

  談及全集的出版發行,科學出版社副總經理胡華強表示,中國陶瓷聞名於世,數千年的陶瓷發展凝縮了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史,中國陶瓷是民族藝術與科學發展交融的見證者和承載者,這一寶藏需要我們今天不斷研究、繼承、發展、創新。科學出版社將以全集的出版為基礎,持續推出兼具學術探索性和藝術鑑賞性的成果,做好中華傳統文化的記錄和傳播工作。

  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同期舉辦。展覽呈現了漢、魏、唐、宋、元、明、清及近現代,產地遍布東、西、南、北的代表性窯口近三百件陶瓷雕塑精品,造型各異、釉色豐富。本次展覽還展出了平頂山學院陶瓷學院部分教師的陶瓷雕塑作品。

相關焦點

  • 《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在京首發
    本網訊 (記者王坤寧)11月8號,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暨《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以下簡稱「全集」)首發儀式近日在科學出版社舉行。與會者一致認為,全集堪稱是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的斷代史,填補了中國陶瓷雕塑研究領域的空白,全集的出版對於進一步了解、研究中國近代以來陶瓷雕塑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正式發行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 通訊員曹萍 陳留彪  11月8日,《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首發儀式暨第二屆中國歷代陶瓷雕塑藝術展在北京舉行,由平頂山學院陶瓷學院團隊帶頭人梅國建、孫曉崗主編的《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全集》正式公開發行。
  • 第二屆上海中心關寶琮陶瓷藝術展舉行
    「文化復興--第二屆上海中心關寶琮大師陶瓷藝術展」日前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展會上展出多年精心創作和收藏的繪畫和陶瓷藝術精品,與人們相約「中國第一高樓」,共同分享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創作成果。來自京滬浙等地的文化名家和媒體代表應邀出席了展覽開幕式。
  • 中國近代陶瓷雕塑的傳承與發展
    中國近代陶瓷雕塑沿襲了明、清的制陶技術,在悠久的文化薰陶和師徒制下出現了一批身懷絕技的代表性人物,他們以強烈的求生欲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在動蕩不安的前半世紀中取得了令人稱道的進步和成就。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繼承和發展,形成德化瓷塑精雕細刻,衣紋圓潤,疏密均勻、柔和典雅的風格特色。這一時期的瓷塑名人有孫為創、顏桂堂、顏晴山、蘇學金、許友義等。
  • 匠人|陶瓷雕塑大師——熊鋼如
    匠人:熊鋼如職業:陶瓷大師師承:景德鎮陶瓷學院出生地:江西省豐城縣出生日期:1941年2月主要成就:曾任中國陶瓷協會理事兼陳設藝術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西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理事長從藝經歷他先後擔任過景德鎮雕塑瓷廠廠長,景德鎮陶瓷館館長,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副總經理,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所長等職務。由於繁忙的行政工作佔用了大量的時間,使得自己心愛的雕塑藝術不得不降居次要地位。只在一些零碎的時間,進行雕塑瓷創作。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陶瓷雕塑造型分類及尺寸把握
    本文乃作者屌人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小編和大家說說陶瓷雕塑造型藝術從功能上分類吧,陶瓷雕塑從造型功能上可以分為實用陶瓷雕塑與陳設陶瓷雕塑兩大類。陶瓷雕塑藝術是陶瓷雕塑家傳達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再講講陶瓷雕塑造型藝術從裝飾上分類吧,陶瓷雕塑從裝飾上劃分為澀胎陶瓷雕塑、澀胎加彩陶瓷雕塑、顏色釉裝飾陶瓷雕塑、釉下彩陶瓷雕塑、釉上彩陶瓷雕塑五大類。陶瓷雕塑在民間也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陶瓷雕塑通過加彩裝飾,可以豐富陶瓷雕塑視覺效果,更好地展示藝術效果與生活氣息。
  •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類)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1993年評出, 共評64人,其中陶瓷類17人。分布在七個省份。他是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景德鎮古陶瓷研究學會會員、景德鎮雕塑研究會理事。曾擔任市政協第七屆於第八屆委員。1990年被評為景德鎮市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 中國傳統文化,景德鎮陶瓷彩繪雕塑,紋樣裝飾效果
    龍紋紋樣陶瓷彩繪雕塑藉助裝飾紋樣除了造型的外觀審美外,其圖飾化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雕塑彩繪上,福、祿、壽的彩繪基本為紅、綠、黃三大主色塊,對應圖案分別是蝙蝠、銅錢和壽桃。在中國傳統吉祥概念中,有福有壽加之有錢,那就是福壽雙全了,因蝠代表福,桃代表壽,錢代表祿,錢又諧音全,福壽雙全之意由此產生,這是中國傳統禮儀中的一種美好祝願。
  • 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啥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什麼嗎?其實,陶瓷雕塑屬於雕塑的一個分支,陶瓷雕塑的製作也有不少講究。現代陶藝講究「三玩」,即「玩泥、玩釉、玩火」。這一個「玩」字含義頗深。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陶瓷雕塑的製作過程。
  • 第三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選結果出爐
    2015年12月6日,由中國陶瓷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第三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選活動特別增設了實際操作考核項目在宜興開考,來自19個省、市的183位省級工藝
  • 世界上有名的雕塑城,長春世界雕塑公園,現代城市的雕塑公園
    長春素有「喜都、北國春城」之稱,現吉林省會長春又被稱為中國汽車城(中國一汽車集團公司)、電影城(長春電影製片廠)、雕塑城、森林城(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我第一次很難理解「雕塑城」這個美稱。,促進了長春「中國雕塑城」的流行,羅丹的作品只有70多釐米高,然後法國人把它們放大了三倍,做成模具進行有限的鑄造,所以公認原模鑄造的作品是真品,世界上只有幾十部原著,長春是中國唯一的原著。
  • 中國傳統文化,陶瓷雕塑造型,仿實物造型和抽象造型形式
    仿實物造型形式仿實物造型陶瓷雕塑根源於與我們生活密切聯繫的自然生活環境,是對生活中我們所利用、觀賞的食物的再現,這樣一種情趣與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審美趨向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陳景亮創作的仿實物造型的作品《橋》講一講抽象造型形式,抽象造型形式的塑造是對各種有規則形體的創作,它的運用拓展了陶瓷雕塑的基本詞彙與表現方式。
  • 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香山藝術展暨首屆香山論壇圓滿結束!
    7月20日,為期3天的生態香山,仙境人間,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香山藝術展暨首屆香山論壇在濟南香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隆重開幕。此次藝術展由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主辦,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生態文化委員會、香山國際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濟南市萊蕪區大王莊鎮人民政府、株式會社國際藝術交流中心、中國國際文化促進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山東省旅遊攝影協會、《山東商報》社、舜網協辦。來自包括四川、廣東、廣西、吉林在內全國各地的近百位藝術家參展。
  • 束博|第八屆「明天雕塑獎」入圍藝術家
    ●亞當與夏娃 陶瓷 大理石 50x50x100cm 2014///《亞當與夏娃》為組相互呼應的蘋果造型,陶瓷象徵泥所制的亞當,2017第二十三屆瑞士 Sur En 國際雕塑創作營(作品私人收藏)第八屆德國Moritzburg 國際雕塑創作營(政府收藏)2016第十五屆義大利Antonio Berti 國際石雕創作營 第一名(政府收藏)展覽·活動
  • 80後陶藝雕塑家,精美的陶瓷工藝品從此有了故事,陶藝雕塑工藝
    ▼陶藝家 Dai Li是著名的陶藝雕塑家,他1987年出生於中國四川,目前在澳大利亞生活和工作。他的陶瓷藝術以人物為主表情詼諧幽默,是十分有代表性的陶藝工藝品。是現代陶瓷所表現的主題作品,有創新精神的作品由此推向前進的腳步。
  • 雕塑界的一朵奇葩 專訪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韋毛華
    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學會會員,高嶺陶藝學會理事,景德鎮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景德鎮市陶瓷藝術研究社副社長,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廣西民間工藝大師。作品多次參加各類陶瓷展示展評會屢獲金獎,深得海內外收藏家的好評和喜愛。長期從事陶瓷設計工作,為自己取得高薪收入,間接為各廠家帶來數百萬經濟效益,解決了500多人次的工作崗位,還長期無償地教導了一批批陶藝新秀。           2002年10月,作品《雄霸天下》先後榮獲江西省第四屆百花獎金獎和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銀獎。
  • 預告丨第十屆全國陶瓷人大會暨2020中國陶瓷品牌大會即將開幕!
    此外,備受關注的「2020陶業長徵Ⅴ——中國瓷磚產能調查」大數據亦將於本次大會上首發,涵蓋全國1155家陶瓷廠最新的產能數據、主打品牌、燃料結構、用工數量等20餘項數據指標。這是陶瓷行業最權威、最精準的產能大數據,亦對近年來陶瓷企業及生產線數量的增減變化、產品品類更迭及轉型升級成果進行了權威細緻剖析。
  • 2020全國陶瓷人大會暨2020中國陶瓷品牌大會成功舉辦
    今天(1月11日)下午,陶瓷行業年度重磅思想盛宴「2020全國陶瓷人大會暨2020中國陶瓷品牌大會」在佛山華夏明珠大酒店盛大開幕,現場高朋滿座、智慧碰撞、思潮湧動,助推中國陶瓷重塑格局、重構生態、重生價值。
  • 陶瓷雕塑藝術大家——劉傳
    陶瓷雕塑藝術大家劉傳,在一九七九年九月間於北京召開的全國工藝美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上,榮獲中央輕工部授予工藝美術家的稱號。他住在古鎮佛山,進行艱苦的藝術創造,新作不斷湧現。看過他的作品的,總是贊口不絕....銷婚最近,我們前往佛山拜訪劉傳。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12月7日上午,「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本次藝術展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主辦,惠安縣人民政府、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北京藝人行文化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