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評論員 屈旌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30批次網售嬰兒床抽檢,發現近五成質量不合格,存在致兒童跌落、夾傷兒童四肢和頭部等各種安全隱患。(據12月13日央視新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家長為了孩子,大多都很捨得花錢,看上去可愛時尚的嬰兒床,近年來銷量持續上升。據行業統計,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童床和嬰兒床的使用率已經突破了50%,可以說是一款熱銷產品。雖然嬰兒床一般只能使用1-2年,但價格卻不便宜,稍有名氣的品牌,基本都在500元以上,如果要購買豪華名牌,價格上萬的都有。家長們花這個錢,是為了讓孩子有舒適安全的睡眠環境,卻沒想到,斥巨資購買的「護娃神器」卻成「傷娃兇手」,近五成的不合格率,各種潛在的安全風險,不可預計的嚴重後果,怎能不讓為人父母者提心弔膽?
這也不是媒體第一次聚焦嬰兒床安全問題了。去年11月,遼寧省遼陽市一名三歲男孩,玩耍時雙腿不慎卡入嬰兒床的欄杆,為了不傷到孩子,消防員徒手撐開木製欄,才幫孩子脫困;2018年,湖南長沙一名 11個月的男嬰,睡覺時不慎被卡在嬰兒床的床圍中間,窒息身亡。
在曝光相關品牌的同時,媒體往往會提醒家長注意、小心,但很多網友都表示,除了更加擔心害怕,並不知道該怎麼辦。被曝出不合格的嬰兒床品牌,有好幾個知名度頗高,卻已經不止一次被點名,如果說實力雄厚的名牌產品都有問題,那麼普通牌子問題是不是更多?家長究竟要多小心謹慎,才能花錢買一個安心?「注意「二字,說起來簡單,對於家長來說,要做到萬無一失,實在是太難了。
本應保護孩子周全的嬰兒床,不合格率如此之高,潛在的風險如此之多,除了一些常見原因,譬如商家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未按標準設計之外,大家更想知道的是,不合格產品為何會流入市場,如何倒逼生產企業提升產品安全係數,這種產品是否存在設計上的天然缺陷,種種隱患到底應該如何規避……對於這些大家迫切關注的問題,監管部門不應只是提醒,更應給出明確的答案,讓消費者至少有個權威靠譜的參考。
孩子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應該給予他們全心全意的保護,嬰幼兒產品的安全穩定性,應該要比一般產品更高,再怎麼周全細緻都不為過。而近五成的不合格率,讓國家標準被架空,消費者的期待被辜負,可以說是行業之恥。
要改變這一現狀,光靠家長注意實在不夠,對於企業的質量監管必須進一步加強,從原材料開始,每一個環節都應嚴格對標,全過程管理,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與此同時,對於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要周密考量,充分告知,不要再打著「護娃」的旗號傷娃,讓寶寶們能有張安心的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