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臺灣醫院的成本控制手段(極品乾貨)

2020-12-19 健康界

01

臺灣地區從1995年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之後,政府擔任唯一的保險機構角色,除加強對醫療費用與質量的審查外,對於醫療服務的各項給付標準更是嚴格控制,甚至是逐年調降。另一方面,臺灣各大小醫療機構遍布於各社區中,數量之多堪可比擬便利商店或連鎖藥店。

因此,醫院內部除須面對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之外,來自外部的經營競爭更是非常激烈。在這「內憂外患」之下,如何有效的「開源節流」,便成為臺灣醫院管理的重要課題,使醫院管理的重要性在臺灣受到相當高的重視與發展。至於大陸地區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化,也從多方面對醫院收支加大控制力度,醫療單位幾乎沒有可能再像醫改前那樣靠大檢查、多用藥等來增加收入。而醫藥分開核算、調整藥品價格(藥費比例)等改革力度也將使過去「以藥養醫」的弊病得到有效改善。因此,醫療單位今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也更多著重在內部成本的控管上。

醫院是社會關係極為特殊的一個組織,除了需要投入大批專業人才外,還需要採購各種昂貴精密的儀器和裝置以及各類特殊的設備,投入在固定成本的支出相對於其它行業均較高,如以損益兩平點的觀念來看,醫院營運必須達到某一相當水平,才能完全吸收固定成本,有效創造利潤,因此其經營風險也遠較一般生產事業為大。

雖然大陸衛生事業近幾年多一味強調增加營收為目的,但實際情況卻是多數醫院儘管營收大幅成長,卻仍面臨實際經營虧損的問題。尤其是現今的大陸醫療政策在國家財政補助逐年降低、醫療服務收費定價不合理,藥品材料差價收入減少,降低醫療檢查費用等管制越來越嚴苛的大環境下,對於如何補償醫療服務中的各種成本支出,往往沒有及時的應對與控制手段,真正實現營利的醫院將越來越少,並造成收不抵支而出現持續虧損現象。

另一方面,近年醫療單位為適應醫療競爭的要求,紛紛將職工的獎金分配與成本掛鈎,實施所謂全成本核算制度,寄望能達成院內或科室成本的控管目的,但實際結果卻是全成本核算制度更多只是淪為醫院發放獎金的工具,仍遠遠未能以企業經營發展的角度,實際掌握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合理分配原則,造成虛盈實虧的矛盾現象(科室或個人盈收持續增加、醫院卻仍虧損)。

因此,筆者認為全成本核算制度體現的是一種事後的管理手段,也就是利用科室收入減去支出的核算機制同時進行獎金計算併兼顧成本的控管,這種期待「一網打盡」式的管理手段,往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績效管理層面

全成本核算往往只是為發放獎金而服務。醫院甚至採取「成本讓利」、「分攤加成」、「考核係數」、「調整獎金提撥比率」等等手段,逐年(月)進行科室獎金高低的調節,如此過多的人為因素,相對缺乏科學性與說服性。

醫、護、技不分離,醫療人員的實際貢獻無法區分。不同的工作價值如何進行有效的量化與評價,缺乏有效的評估與計算,相對也使獎金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進而形成大鍋飯的平分形式。

缺乏對科室實際成本及風險係數的區別與界定。許多科室皆強調自己的「勞苦功高」,都期望醫院能採取傾斜政策。如此不但造成科室獎金的起跑點不公平,相對也帶來管理的混亂。

收減支制度存在著到底是要「鼓勵科室」或「控制科室」兩相矛盾的效應,其結果就是鼓勵科室創收效果不佳,成本控制成效不彰的兩難境地。

2.成本控制層面

科室往往認為醫院的成本分攤存在巨大不合理。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都要科室承擔責任,直接影響到科室對分攤成本管控的積極性。造成科室對成本管控「有心無力」,甚至「有權無責」等問題。

各類高低值耗材(如棉花紗布、針管、試劑、球管、心臟球囊等)皆由科室依據經驗自訂領用計劃。醫院缺乏監督機制,造成領用與實際耗用之間存在管理漏洞,即使醫院對科室的成本控制效果存在不滿,卻又無計可施。

全成本核算制度是落後指標。全成本核算是所有費用發生之後才開始進行核算,期待透過獎金核算機制來約束科室少耗用。但對於費用發生的合理成本卻沒有評估基礎,多餘成本的支出與浪費還是得由醫院負擔。

02

臺灣醫院經營管理模式

臺灣醫院在激烈的經營競爭中,對於管理與信息化的投入發展相對較更為重視與成熟。其中與大陸醫院的差別可以體現在下列兩個觀點:「管結果不如管源頭」、「控制比核算更重要」。對於成本管理更多傾向在於計算合理成本,並採取預算成本的管控方式落實責任中心制度,建立一套從標準、發生、評估、改善的循環管理機制。筆者進一步比較兩岸醫院之間主要的經營效益,可以發現兩岸醫院主要成本結構雖然互為顛倒(臺灣醫院人事費成本約佔45%~50%,藥品耗材約佔25%,大陸醫院人事費成本約佔25%,藥品耗材約佔45%~50%),但臺灣醫院一般還能維持10%左右的經營利潤,而大陸醫院則幾乎處於持平或虧損狀態,兩者對成本管理的成效明顯造成經營效益的差別。

臺灣醫院具體經營管理模式:

1)醫院組織-成本中心、責任中心;

2)成本管理-單項成本、藥品(材料)收支差異管理;

3)醫師費(PF)設計;

4)工作量績效管理;

5)專科經營助理(職業管理人制度);

6)質量管理-醫療質量審議委員會、全面質量管理、品管圈、病人為中心;

7)網際網路(Internet)-掛號、員工教育、員工管理、衛教知識提供;

8)訊息化醫院(E-Hospital)-無紙化、無片化;

9)營銷模式-醫訊、專題報導。

臺灣醫院管理的精髓是所謂「開源節流」,強調內部管理在於追求合理化,外部發展要深具前瞻性的兩大原則。除落實以工作量計算各類職系人員的貢獻與價值外,同時配合在節流手段上,將醫院單一中心分解成數十到數百個不等的責任中心,建立各類合理成本的標準,細化成本責任,將成本控制的責任同時落實到科,組,人。醫院實施責任中心的目的不外乎在於促使各科室收支責任劃分及明確歸屬、呈現臨床科室實際經營狀況以供決策之參考,便於了解醫院經營現況與徹底實施成本控制等方向。

一般常分為內部分成本中心與利潤中心兩大類。其中成本中心泛指以對醫院內部單位提供服務為主要功能,無任何收入來源的部門。此類部門的管理以控制費用為手段,至於利潤中心則只部門對醫院內、外部單位或人員提供服務,各項服務可由服務對象依據院外支付標準或內部轉撥價來計算部門收入。此類部門的管理以增加收入與控制成本雙管齊下為主。臺灣醫院飛快發展的20年期間,此管理模式也經歷不斷調適與完善,同時也印證此管理模式的非常效果。因此筆者在融合兩岸醫療管理優勢下,針對未來大陸醫院內部的成本控制管理改革重點,提出幾點建議方向與作法:以科室可控成本為目標的臺灣模式。

醫院成本管理範疇包括藥品成本、工資與獎金、購置費、材料費、檢驗檢查成本和手術成本等,前4項成本之和一般達到醫院總成本的80%以上。而其中藥品成本,材料成本,員工獎金,維修費用是醫院變動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至於工資和購置費是醫院固定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因此對於醫院而言,只要針對科室的藥品,材料,維修等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整個醫院的成本就自然會獲得滿意的效果。

03

醫院成本管控方法

1、藥品成本具體管控辦法

實際收支消耗控管,即醫院根據實際收支,給於一定損耗容許值後,依據實際消耗進行採購。

實施源頭手段管控。有效降低藥品浮(濫)用。如減少開藥日數、門診醫囑預設開藥日數、各科門診無法開立別科藥品。

實施信息監控。如以處方單張費用進行同儕比較檢討、不同科醫師重複開藥給於權限管控,鎖檔管制、管控單張藥品最高品項數、公費醫療病患藥品費用上限限制等。

降低藥品單價作法。如增加複方藥,以減少開藥品項、水劑藥品改以小罐裝進貨等。

2、工資獎金具體管控辦法

將全成本獎金核算制度更改為以工作量為基礎的核算制度,讓收入與獎金比例成平行曲線,避免背離。

實施醫、護、技全面分離,全面分析醫,護,醫技的每個行為,根據行為的工作強度,風險性和投入成本(科室可控成本),變簡單的收減支為更加合理細化的行為獎金考核。

對醫技人員的工作做確認和區分,從而明確界定其獎金績效的設立標準,避免獎金只體現設備與儀器價值,不能客觀反映人員勞務貢獻。

3、維修費具體管控辦法

預算管控法:透過設備年限、使用率、以同期的年限遞減維修費用的85%~90%作為今年的目標值,加以管控。

維修管控法:計算設備產值與設備殘值,當維修預算高於產值或產值低於殘值時,則不必發費維修成本。

4、材料費具體管控辦法

針對器械,衛材,低值,後勤物資分系統(低值、高值)、分類(收費、不收費)、分項(可計量、不可計量)管制。

計價計量:材料可計數,且可向病人收費。此類需採用材料計價數量和收入與科室領用數量和金額對比審核管控。具體將材料管控從經驗式預測管理(科室領用計劃)走向數位化實務管理(科室耗時撥補)。避免材料漏費或跟病患超收。

計價不計量:材料可向病人收費,但每次使用的精確數量不易統計。如:滌綸編織線,手術線,縫合線,尼龍線等。此類需採用標準用量管制。建立常見或主要治療(手術)項目,材料標準用量(可改變型號規格,不可變動\n數量)。以包盤或數量管制,將材料轉以同計價計量管控手段。

不計價計量:材料不向病人收費(通常包含在其它收費項目中),但材料每次可以精確計數。如X光球管,CT\n球管,檢驗試劑等。此類一般採用設定使用標準次數管控。

不計價不計量:材料不向病人收費,且材料每次使用的精確數不易統計。如棉花等低值易耗材料,辦公耗材,採用支出預算比例管控。

從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

從全院管理擴展到科室管理-甚至項目管理;

從經驗式預測管理走向數位化實務管理;

從結果管理走向預算管理與績效關鍵指標(KPI)管理;

從傳統「收減支」財務會計管理,走向「收支兩條線分離」的管理會計;

從單一院區管理走向部門責任中心管理。具體而言,醫療機構的管理制度主要還是必須著眼在環境的變化與機構的發展目標而定。臺灣對於大陸而言雖是一個小島,但其醫院管理制度的發展,卻是在深刻具有市場競爭的實戰經驗下不斷演進改善,其主要精神乃在於透過責任中心制度的建立,結合目標管理、績效獎勵等三套制度相輔相成,同時實施來達成機構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而依據我們在大陸10多家醫院的實施成果,如此的管理制度與信息化導入後,一般醫院皆能達成營收增加25%而至少20%的總成本下降的雙向效益。臺灣醫療市場的生態,醫療政策雖然與大陸不盡相同,但兩岸不論是在語言、生活、就醫上卻都又具有高度的相同文化與習慣。因此仍然可以找到許多足以借鑑的成功與失敗經驗,都是可以相互比較學習的。


相關焦點

  • 醫院成本控制方面的幾個問題和解決辦法
    成本控制是醫院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直接影響到醫院的整體收益,根據上級年度公布的成本核算歷史數據來看,我院的院級收益率一直不高,在本地區同級別醫院綜合排名中名次靠後,主要原因在於人力成本高、後勤成本高,管理細節方面有待改進,現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成本控制的解決方法,以供參考。
  • 園林景觀工程成本造價控制,乾貨,建議收藏
    園林景觀工程成本造價控制,乾貨,建議收藏!建立景觀的面積指標模型是保證景觀品質、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首先是軟硬景面積比,在景觀中,軟硬質景觀造價相差很多,硬質景觀單方造價一般是軟景的兩到三倍。通常是按照7:3或8:2控制。
  • 職場pua慣用手段揭秘
    職場PUA簡單來說就是職場上級對下級的精神控制,用否定你的方式,忽悠你為公司奉獻你自己,任勞任怨,職場pua慣用手段揭秘你還不想了解一下,看看你有沒有遭遇職場PUA!職場PUA的危害又有哪些?其實很簡單,「職場pua」通過不斷否定、人身攻擊、製造焦慮等手段,讓員工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辦法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只能像社畜一樣拼命幹活。所以只要肯定自己,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特長就可以了。
  • 揭秘大S產女醫院 大S產女費用是臺灣普通人20倍
    導語: 4月24日下午,大S(徐熙媛)在臺北西園醫院順利生下3公斤重女兒。大S為何選擇在西園醫院生產,在臺灣,又有哪些產子醫院最受女星青睞? 揭秘大S產女醫院 鳳凰親子獨家連線:西園醫院在臺灣不是主流醫院 受訪者:黃女士,高級白領,女, 35歲, 年收入合人民幣30-40萬 「西園醫院在在臺灣西區,經濟比較不發達,在臺灣不是主流醫院, 我身邊朋友沒有在西園醫院生孩子的。」黃女士介紹說,「不過西園醫院的永越健康管理中心人脈較廣,服務質量也很好。」
  • 九龍營養課堂:臺灣烏龍茶如何泡?臺灣烏龍茶和極品烏龍茶冷泡?
    臺灣烏龍茶不但是臺灣當地最有名的茶葉品種,也中國名茶之一,它是烏龍茶的一種,茶香濃鬱,營養價值很高,口感出色。不過想品嘗到臺灣烏龍茶的最好滋味,掌握正確的泡法是很重要的,今天在這裡小編會針對臺灣烏龍茶的泡法做一個專門的介紹,喜歡喝茶的朋友快來學習一下吧。
  • 臺灣長庚醫院管理經驗:近距離感受長庚特色
    編者按  臺灣長庚醫院成立至今,用不到40年時間,成長為臺灣最受百姓歡迎的醫院,分院遍布臺灣全島。近日在並舉行了中國醫院院長高層論壇,臺灣學者、臺灣長庚醫院行政總監龔文華先生專題介紹了長庚醫院的管理經驗,引起與會人員關注。
  • 臺灣、新加坡醫院考察筆記
  • 成本觀念的更新和現代成本控制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企業帶來了生產和管理的手段,也使全球經濟一體化,企業因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企業正努力尋求更好的成本控制方法,以便更準確地計算產品成品成本,並且要求成本的控制系統有更強的功能。這種背景下,現代的成本控制系統應運而生,無論是在觀念還是在所運用的手段方面,都與傳統的成本控制系統有著顯著的差異。  一、成本動因不只限於產品數量。
  • 如何控制採購成本?專家教您幾個採購成本控制措施
    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學習改變命運,是凡人逆襲的真理,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請立即購買!
  • 一家臺灣醫院引發的思考
    在「2014清華長庚醫療改革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報》記者獲悉,清華大學新建附屬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將於年底正式運營。歷經10年,這所由清華大學與華陽電業有限公司(臺塑關係企業)共同建立,由臺灣長庚醫院創始人王永慶捐贈的新模式公立醫院,即將敞開大門。
  • [兩岸婚戀原創] 極品臺灣婆婆
    [兩岸婚戀原創] 極品臺灣婆婆 2016年07月04日 13: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老外眼中的臺灣十大夜市極品小吃(圖)
    老外眼中的臺灣十大夜市極品小吃(圖)     大腸包小腸(左上(圖自臺灣東森新聞網)   中新網5月4日電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臺灣夜市可是國際聞名,甚至成為每位到臺灣的觀光客指定必去的景點之一。臺灣有哪些夜市小吃是必吃的極品呢?CNN舉出了10樣老外認為到臺灣夜市一定要吃的小吃,舉凡臭豆腐、棺材板、涼圓都上榜,那你吃過幾樣?
  • 臺灣有哪些夜市小吃是必吃的極品呢?
    臺灣有哪些夜市小吃是必吃的極品呢?臺灣夜市可是國際聞名,甚至成為每位到臺灣的觀光客指定必去的景點之一。臺灣有哪些夜市小吃是必吃的極品呢?臭豆腐臺灣家喻戶曉的一道小吃臭豆腐基本上是臺灣家喻戶曉的一道小吃了,遠處聞著臭,但嚼進嘴裡卻還是有香氣,這麼特殊的小吃一定會讓各國來臺的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臺灣的各大夜市基本上都有賣臭豆腐。
  • 「經營之神」旗下臺灣長庚醫院印象
    「經營之神」王永慶經營的長庚醫院果然不同凡響。剛剛公布的一份「臺灣醫學中心獲利率排名」顯示,長庚醫院的獲利能力在臺灣醫界遙遙領先。  根據臺灣醫改基金會公布的數字,臺灣33家醫院在2002年的營業收入,長庚醫院以稅前純收入67.4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7億元)拔得頭籌,獲利率達20%。
  • 成本控制方法有哪些_2020年成本控制方法有哪些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即優化不充分。隨工程成本還是反映施工企業工作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從廣義上說,成本控制是對工程的壽命周期費用進行控制。這裡討論的是對生產施工費用的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對工程成本形成的預防、監督和及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費用被限制在成本計劃範圍內,以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 成本控制有哪些方法_2020年成本控制有哪些方法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即優化不充分。隨工程成本還是反映施工企業工作質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從廣義上說,成本控制是對工程的壽命周期費用進行控制。這裡討論的是對生產施工費用的控制就是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對工程成本形成的預防、監督和及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使施工成本費用被限制在成本計劃範圍內,以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 臺灣醫院資材管理 3大將把門「拎得清」
    臺灣資材成本比率高,僅次於人事成本,約佔醫院成本的三成。做好醫院資材管理,要做到確保品質,符合保證患者安全的規定;品項不能太多;量保持在恰到好處,既減少成本,也不短缺,使用量若需要10個,加上安全存量後,準備12個、13個即可;成本降低。要做好醫院資材管理,事前準備必須要做一次「苦工「,對醫療資材進行分類、編碼,集合資訊化,盤點時才能省工且準確迅速。
  • 向管理要績效--臺灣長庚醫院印象
    新華網臺北10月9日電(記者胡創偉茆雷磊)「經營之神」王永慶經營的長庚醫院果然不同凡響。剛剛公布的一份「臺灣醫學中心獲利率排名」顯示,長庚醫院的獲利能力在臺灣醫界遙遙領先。  根據臺灣醫改基金會公布的數字,臺灣33家醫院在2002年的營業收入,長庚醫院以稅前純收入67.4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7億元)拔得頭籌,獲利率達20%。
  • 臺灣極品Showgirl網曬泳裝照 好害羞快點結束吧!
    臺灣極品Showgirl網曬泳裝照 好害羞快點結束吧!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來自臺灣的極品SG小安柏兒Amber。與此前不同的是,平常拍比基尼都希望快快結束極度害羞的她,最近的誠意非常滿點啊!
  • 【價值觀】QCY T1C真無線藍牙耳機成本揭秘:低於成本價銷售為何不虧本?
    集微網消息,我們已【價值觀】QCY T1C真無線藍牙耳機 BOM表揭秘:百元產品都有哪些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