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教育,是一個普遍的教育問題,而創造性思維教育,更多地為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國家所關注。
經過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已經由高增長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的供給側要依靠創新驅動,而創新最重要的要素是具有創造力的人才,即創造性人才。
中國教育的優勢表現在學生整體水平比較高,但是中國教育的弱點是突出人才太少。
在經濟發展的創新驅動階段,缺少突出的、有創造力的人才,對經濟發展會很不利。
這就是為什麼
培養創造性人才在今日中國
受到前所未有重視的基本原因。
創新的核心是創造性人才,
而創造性人才的核心是人的創造性思維。
人的創造性思維是指新的思維、
與眾不同的思維,它是產生創造力的源泉。
創造性思維
與批判性思維相關,但不完全相同,
因為創造力的核心是「新」,
發現新規律,發明新產品,
運用新方法,解釋或解決新問題。
2005年,錢學森向溫家寶總理提出一個問題,後來被稱為「錢學森之問」: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雖然當時只是針對科學研究而言,
但這個問題可以推廣到很多領域。
比「錢學森之問」更具準確性的問題是:
相對於我們的人口規模,
相對於我們的經濟總量,
相對於我們的教育投入,
從我們的教育體制中
走出來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
不是沒有,為什麼這麼少?
因為,體制中的王校長和汪主席太多了!
毛洪濤投河又成就了一次王校長上熱搜,雖然被一遍遍撤下。
這期間,成大的訃告早就出來了。
10月17日上午10時,毛洪濤的遺體告別儀式於北郊殯儀館舉行。
斯人已去,音容猶在。訃告中寫道:
「他是一名好幹部,全身心投入工作,夙夜在公、殫精竭慮、務實篤行、忘我工作,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擔當;
他是一名好老師,以高尚的師德、紮實的學識、無私的奉獻教育和引導學生,深受學生愛戴……」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國慶活動,領導席位上,只有他像個孩子一樣,揮舞國旗,興致高昂,跟著學生們唱。」公開簡歷顯示,毛洪濤,男,漢族,1970年11月生,河南武陵人,本科和研究生一直都在西南財經大學完成,畢業後留校任教,後走上行政崗位。之後2014年05月一2016年09月,出任四川旅遊學院副院長、黨委常委(其間:2014.05一2014.08,四川省委黨校第二期省優秀幹部和人才遞進班培訓),之後到政府部門工作。2016.09一2016.11,眉山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2016.11一2018.12,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2018.12—2019.03,眉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在他寫下絕筆信後,他的微博只有1800個粉絲,卻收穫了近20萬條留言。成大學子留言懷念毛洪濤,他是真的愛這個國家才會這樣吧。在現在的大學校園裡很少能見到這樣簡單少年氣的老師,他的靈魂還沒有粘上成年世界的汙濁。這樣一個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誰再污衊他畏罪自殺、死了替校長墊背,港真不是人!壓死駱駝的絕不是一根稻草,而是千千萬萬,日復一日的碾壓與掙扎。從2012年,毛洪濤的父親也去世了,他每年都清明節回老家祭拜父母。可從2019年3月,毛洪濤擔任成都大學黨委書記後,已經連續兩個清明節,都沒有再回過老家。在最近一次交流時,毛洪濤對堂兄說:「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其他方面,我都不會犯錯誤的。」今年10月1日適逢中秋節,毛洪濤曾給老家堂妹致電問候,並說:「好好做你的事業,對我也是一種鼓勵,我已經糟透了。」毛洪濤多次表示自己已經崩潰到快承受不住了,身體也出現狀況,今年做過兩次體檢。家人對毛洪濤的異常狀態已有警惕,事發前一天晚上,毛洪濤非要出門,被妻子叫了回來。得知毛洪濤去世的消息後,堂兄十分沉痛,「這些年的書都是白讀了,爸媽白培養了,想不通毛洪濤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方式,難道就沒別的辦法了嗎?想不通。」毛的堂兄表示:「他工作上比較清高,脾氣太直,很倔強。」一個高校六年換了三任黨委書記,前任們都能以大局為重,忍辱負重,敗走麥城,但後來的毛書記脾氣倔如牛,不願同流合汙,血濺官場?唉,毛洪濤同志,工作上的爭執是在所難免的,可以好好商量嘛,都是為了辦好學校,怎麼就想不開了呢?如此奸詐,王校長很可能正在瑟瑟發抖,他會儘量減輕輿論壓力,作降溫處理。從15、16兩天的校方通報的措辭與禁止評論來看,似乎正吻合他是「奸」的假設。王清遠到任之前,屠火明在成都學院(成都大學)書記的位置已經9年了。期間還經歷了成都教育學院、四川省成都衛生學校、四川省成都幼兒師範學校併入成都學院。屠火明此前一直是成都市級高校教育的領頭人,順理成章的成為院校合併後的成都大學黨委書記。而在王清遠來到8個月後,屠火明不再擔任,另有任用安排。蹊蹺的是,屠火明這另有任用安排,一待就是半年,候任等缺。9年書記屠火明在王清遠上任後8個月的火速去職,表明王清遠確實不簡單,手段了得。當時的官方任職說法是:「毛志雄、屠火明兩位同志的職位調整是成都市委從大局出發、根據工作需要和成都大學領導班子的建設實際,經過通盤考慮、慎重研究後做出的決定。毛志雄同志長期擔任區市縣和市級部門主要領導,經驗豐富,大局意識、黨性觀念強,工作思路清晰,考慮問題穩妥全面,宏觀思維和綜合管理能力較強。市委認為毛志雄同志擔任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是合適的。」2017年3月,羅波接替毛志雄,羅波之前曾在四川師範大學任教、也曾任成都市文聯黨委書記,去成都大學之前,更是成都市委副秘書長。接任者就是毛洪濤。在任命大會上,上級尤其強調毛洪濤,說:「....守規矩,熟悉高等教育規律,教育教學理念先進,教學研究和實踐成果豐富,在高校教學管理以及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都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型領導幹部。」4任書記的經歷,實在不得不令人懷疑王清遠是不是大權獨攬、排除異己。也決不能石沉大海,敷衍了事!希望中紀委介入調查,孰是孰非,定能查明,相信我黨!究中,他設計並實現了五套超長壽命超聲疲勞試驗系統。
其二,對10餘種汽車、高速列車和航空航天用合金材料進行了大量疲勞斷裂實驗研究和分析,突破了現有的疲勞極限存在性理論。
2001年歸國後,王清遠回到四川大學工作,學術成績迎來大爆炸。
先是實施他的鴻圖計劃,申請科研基金,爭取建立研究小組和實驗室;
後接受邀請出訪日本,以四川大學數名發表了研究論文10餘篇,並5次在國際會議上報告論文和擔任大會分會主席。
從1986年起,王清遠參與過的項目包括: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宇航局、鋼鐵公司及阿爾斯通公司的《高性能金屬和合金材料的超高疲勞研究》項目;
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NASA研究項目三個;航空材料及構件腐蝕疲勞分析模型;骨疲勞損傷模型研究等,如今累計也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論文150篇,專著5部。
而個人身上的榮譽同樣星光熠熠:
2006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4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2017年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入選國家傑青、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百千萬國家級人選和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等。
學術成就不凡,教育事業也沒閒著。
2014年6月,王清遠被調任成都大學(時名為「成都學院」)校長。
當時,成都各大媒體對他的印象是「舉止溫文爾雅,談吐自然平和」。但也有人質疑其年紀輕輕,資歷不足。
上任伊始,王清遠就推出了「十年跨越三步走」的戰略規劃:
2014-2019年,通過優化結構,重點突破,初步實現城市融合發展的特色大學;
2019-2021年,通過整體推進、跨越發展,力爭躋身高水平城市型特色大學;
2022-2024年,繼續推進,穩步前行,爭取成為與成都相匹配的城市型綜合大學,進入全國大學100強。
後來看,成都大學基本是按照這個規劃前行的。原本目標之一是2017年實現學校更名,後2018年成都學院完成更名「成都大學」。
王清遠對「計劃式」目標也有執念,針對學校師資薄弱問題:引進100位特聘研究員、特聘副研究員,100位學科、專業帶頭人,100位高端教授特聘(海內外),100位創新創業導師特聘(校內外),100位優秀青年教師名師名校訪學,引進100位海內外優秀青年博士、100位公共課和藝體師範類青年教師等。
許多見證過2014年前後變化的學生都承認,從人資到校園的「大拆大建「,的確帶給學校肉眼可見的提升。
據說王清遠曾向學生許諾,「我知道你們夢想過你們的學校成為人們仰視的名校,所以我們更加用心投入工作,不斷提升學校品質,賦予你們更多力量。」
而大概因為這一重因素,在毛洪濤老師出事前,許多學生對王清遠持肯定態度。
王清遠這樣描述過他心目中的大學:
大學是一個社會良知和思想的發動器,文明和進步的推動器,理想和智慧的集散地,其核心職能是為這個社會培養具有正義、勇氣和智慧的有識公民,並承擔起文明興衰之責任。他還曾這樣要求畢業生:
2015年4月,他還曾代表成都大學,參加「第四屆學前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談到他對學前教育的理解。
他特意提到「錢學森」之問,並以「牛頓把手錶當雞蛋煮」、「陳景潤撞電線桿」為例說:
至少就科學領域的傑出人才而言,合作交流、專心如一、強烈的求知慾、堅忍不拔的毅力、質疑批判的精神等,都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品質。而這些品質的形成,絕不是到大學才開始。學前教育對於造就傑出人才,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義。2014年6月大學生畢業典禮上,美女大學生獻吻王清遠一時紅遍網絡。
王清遠事後說,這是學生的情感表達,說明她的母校情結很深刻,也是他到成都大學上任後的一份特殊禮物,很珍貴。
但風光之中,也有質疑。
大概出於「擴大影響力」、多方引資的需要,成都大學近年在「商業化」方面也開始大刀闊斧。
有關信息顯示,王清遠到任後,成都大學的高校產業經營開始提速。
天眼查顯示,成都大學實際控制企業23家,其中有10家成立於2014年王清遠上任之後,另該校2020年的招投標信息達到490餘條。
2019年初,成都大學迎來發展重大紅利:2021年舉行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選址成大。
由此,大運村建設成為成都大學最緊要的工作,也引發了該校一輪風波。
今年4月,學校部分寢室需要改造,因在疫情期間,學生也無法返校,學校便由老師成立搬遷小組,強行打包學生東西,由搬家公司統一搬到新寢室,由此引發「侵犯學生隱私」的重大輿情,後輿論降溫,不了了之。
但窺斑見豹,不難看到成大在相關工作推進中簡單粗暴、組織混亂的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運會成都大學項目指揮部中,毛洪濤與王清遠均位列「總指揮長」。
毛老師離世後,知乎上曾有高贊回答說二人紛爭或與「大運村項目」有關,後相關回答已刪,具體情形不明。
翻看王清遠履歷,我想你會和我一樣,面對這樣一個尷尬的現實:
這是個有能力的學者和校長。
而另一方面,毛洪濤同樣是有口皆碑的優秀師長。
這樣兩個人「生死相搏」,無論王清遠有無「自甘沉淪」「營私舞弊」,今天的結果都是雙輸。
難道我們屈指可數的傑出人才,就要在墮落、互害的生態中相互湮滅?
毛洪濤自盡、王清遠失聲,其實指向同一種痛點:
我們的大學,我們的學術圈,已病的深沉!
100年前,梅貽琦說,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之大,而在於大師之大。
今天,我們的許多三四流大學,也有了富麗堂皇、鱗次櫛比的大樓;
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總數已達256.67萬人,可有多少人敢說,能夠當得起陳寅恪先生所說「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當「三無教授」屠呦呦落選院士,當饒毅實名舉報學者論文造假,當丘成桐炮轟北大教學亂象「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我們舉目四望,甘坐冷板凳、「諍言逆耳」的學者竟然屈指可數,還有多少人當得起竺可楨所言「只問是非,不計利害」?
當校園淪為權力與功名的鬥獸場,象牙塔還能否擔當人類智識的聖地?
當它大快朵頤,吞噬一個個校長和教授、教師,也必將貽害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和孩子。
上個月,浙江大學一名女博士被曝寢室燒炭自殺,而後,南京大學一位女博士宿舍跳樓;
10月12日,江蘇大學一學生墜樓,13日,又有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紅燒土豆葉」在實驗室身亡。
「紅燒土豆葉」留下一封絕筆信,談到實驗室設備正常工作的概率不超過三分之一,
談到「老師授課質量差到了酸奶沒吃完放垃圾桶裡一周的地步」,
談到本希望評審老師給自己開題答辯給出更具體的意見,然而沒有,談到最後的絕望。
這個善良的孩子,沒有責怪任何人,他的語氣始終淡淡開著玩笑,最後他許了個願:
「我確實盡力了啊……想起以前做公益捐過一塊錢,希望能實現我一個願望,讓我下輩子變成一隻貓吧,野貓也行。希望家人朋友今後順順利利,祝願國家一直繁榮昌盛。」18日,是人們告別毛老師遺體的日子。
成都北郊殯儀館前,記者描述了這樣一個細節,這些毛洪濤的同事和學生,
這淚水是對毛老師的認同,更讓我們觸動,這世界終究少了一位心中有熱火的赤子。
我想問問缺席的王老師:
假如你葆有初心,我想你也一定認同:
不能再這樣了,擁抱理想、正直敏感的身影,一個個轉身,離去或者消失。
而厚顏多姿、長袖善舞的丑角,一個個混的風生水起。
而成都這兩位主角算不算被內卷了呢?
那,當今世界,還有多少人正被內卷中?
成都大學一定不是現實中最不堪的,只不因一位一把手的奮死,被推到歷史前臺。
它被撞開了冰山一角。
那是教育的傷口,良知的傷口。
這難道不是全社會的傷口?
這難道不是封建和資本主義對人的異化?
這也是通往未來的一扇門?
那又希望誰,能勇敢走進去呢?
至少巡視組是勇敢的!他們已經到了湖北!
那下一個,會是那好幾天不露面的汪主席嗎?
打賞小編
註:文章中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有些來源自網絡,若有相關權益事宜請儘快通知我們,客服電話:18600669519內容都看完了,也不差這一下了
請您抬貴手,輕輕的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