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文理事會主席:吉隆坡華小校長荒8月將解決

2020-07-28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7月27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華文理事會主席王鴻財表示,吉隆坡地區6所華小沒有校長掌校的問題,將在8月中之前得到全面解決。

王鴻財表示,吉隆坡目前有6所華小沒有校長,11月之前還有3名校長將會退休。為了解決吉隆坡華小校長空缺的問題,他已與吉隆坡聯邦直轄區教育局長馬茲娜進行多次溝通。局長在確定了吉隆坡內符合資格的人選後,已即刻向馬來西亞教育部提呈填補名單。

他透露,在6所沒有校長的華小中,目前已確定公民華小、精武華小及中國小學的新校長將在8月1日上任,中國公學、僑南華小和甲洞三校的校長空缺則將在8月中左右填補。「所以我相信吉隆坡華小校長空缺未被填補的問題,將在8月中或更早能獲得全面解決。」

他指出,吉隆坡8月還有2名校長退休,10月則有1名校長退休。教育局長已承諾從現在開始規劃,避免校長空缺未能填補的問題再度出現。

根據當地教育局官員的說法,吉隆坡校長候選人選不足的問題,主要是因為華小副校長申請參與校長專業課程的人數不多,且在面試中的表達比國小和淡小的副校長弱。(練珊恩)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國民型中學鬧華文師資荒 沙巴州最嚴重
    馬來西亞國民型中學鬧華文師資荒 沙巴州最嚴重
  • 打算讓孩子在大馬讀華小嗎?推薦四所吉隆坡華小名校!(內附報名方式)
    在馬來西亞的國家教育體系下,小學分為國民小學(SRK)和國民型小學(SRJK)兩類。國民小學是以國語,即馬來語作為主要教學媒介語;而國民型小學則是華文小學和泰米爾語小學。華文小學向來是華裔子女選擇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近十年來,進入華文小學的華裔學生維持在 90% 以上。另一方面,隨著華文經濟價值的提升以及華小良好的校風,越來越多非華裔家長也將孩子送往華文小學。
  • 馬來西亞政府撥出1.8億元發展本國華文小學教育(圖)
    馬來西亞政府撥出1.8億元發展本國華文小學教育(圖) NEWS.SOHU.COM  2004年10月28日09:31  來源:新華網 點擊進入>>>   中新社吉隆坡十月二十七日電(記者蘇祥新)馬來西亞政府業已撥出一億八千萬馬幣來發展本國華文小學教育
  • 申請馬來西亞紅卡,子女就讀馬來西亞華文獨中
    2017年8月7日 寬柔中學弦樂團30名學生日前參加新加坡萊佛士國際青少年藝術節  馬來西亞華文學校簡介  移民馬來西亞,擁有紅卡、居住10年籤證和第二家園籤證的客戶,可以申請讓子女入讀公立學校(國民中學&國民型中學),需要向當地教育部門提交申請,就近安排學校。  獨立中學即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簡稱獨中,目前共有61間獨立中學,分布在馬來西亞各個州。
  • 馬來西亞通過華文小學數理英文授課折中方案
    中新網11月1日電 馬來西亞執政聯盟國民陣線(國陣)最高理事會31日舉行會議,採納在華文小學用英文教授數理課的折中方案,從而解決了紛擾多時的這一問題。  據新華網報導,國陣最高理事會曾於10月22日開會,討論從明年起在國民小學、華文小學和泰米爾小學實行英文教授數理課的問題。
  • 馬來西亞雪隆董聯會:教育部應設校長培養計劃
    中國僑網7月3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雪隆華校董事會聯合會就吉隆坡華小缺乏9名校長一事,要求教育部鼓勵各校副校長參加「全國教育領導者專業資格課程」(NPQEL),並建立有效機制,秉持客觀公平的原則來測評及儲備更多合格的校長人選。
  • 馬來西亞雪隆董聯會:教育部應設校長培養計劃
    中國僑網7月3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馬來西亞雪隆華校董事會聯合會就吉隆坡華小缺乏9名校長一事,要求教育部鼓勵各校副校長參加「全國教育領導者專業資格課程」(NPQEL),並建立有效機制,秉持客觀公平的原則來測評及儲備更多合格的校長人選。
  • 馬來西亞學者:馬來西亞華教面臨多方面新挑戰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1月21日電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華教向來是馬來西亞華社熱切關注的議題,從國家獨立至今,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各界人士付出不少努力,只為堅持保存華文教育,好讓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下去。
  • 馬來西亞僑領籲政府關注華教 維護多源流教育體系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日前,馬來西亞馬六甲日間師訓同學會顧問顏天祿出席馬來西亞日間師訓同學會聯誼會,指出儘管馬來西亞教育事業發展良好,然而學校師資短缺、推行單一源流體制,甚至課綱內容變質等的問題,依然屢屢出現。
  • 申請馬來西亞紅卡,子女就讀馬來西亞華文獨中,六年級學生不應該錯過
    2017年8月7日 寬柔中學弦樂團30名學生日前參加新加坡萊佛士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並於樂隊比賽組別中成功榮獲金獎。弦樂團當天呈現了由Gustav Holst作曲的《St. Paul Suite》以及Wolfgang Amadeus Mozart作曲的《Eine Kleine Nachtmusik, Allegro》。
  • 馬來西亞董教總:教育部應正視華小師資調派問題
    中國僑網9月18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華小師資問題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長久以來所面對的困境。今年由於疫情影響,有約60名已完成師訓班課程的華小臨教尚在等待當局的面試,不能成為正式教師。日前,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和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主席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將促請教育服務員會(SPP)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受影響的準教師進行面試。
  • 獻身教育界38年 馬來西亞甲洞華小二校校長榮休
    中國僑網8月21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日前,獻身教育界共38年的馬來西亞甲洞華小二校校長黃孝居在一片來自老師、學生及家長的祝福下榮休,告別服務長達12年的甲洞華小二校。甲洞二校在學校校園內為黃孝居舉辦一場溫馨的榮休儀式,感謝他在這些年來為學校及華文教育的付出。
  • 馬來西亞謀殺華語!華人抗爭40年
    50年代起,殖民地政府便開始有意識打壓華文教育,規定教學媒介語必須是英語和馬來語。對此,馬華社會在50年代初開始系統整合教育力量。吉隆坡華校教師會於1951年8月召開馬來亞華校教師代表大會,決定成立馬來亞華校教師的聯合組織。同年12月底,馬來亞聯合邦華校教師聯合會總會(簡稱教總)正式成立。
  • 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大揭秘
    馬來西亞的尊孔學堂創辦於1906年,坤成女子中學及育才學堂分別創辦於1908年。此後,新式學堂取代了私塾,而現代化華文學堂隨著歷史的推移,形成了今天華文獨中由來的基礎。但從1961年起,政府不再舉辦以華文為媒介的中學公共考試,只以官方語文——馬來文或英文作為考試媒介;在中學方面,規定只有「全津貼中學」,即國民中學(馬來文中學)與國民型中學(華文中學),和不受津貼的「獨立中學」兩種,並由1962年1月1日起,停止對不合格(不接受改制)的局部資助學校的津貼,而獨立中學可以繼續存在,但須受到政府教育條例之限制。
  • 馬媒:馬來西亞巫裔女孩愛上華文 延續種族融合共存情誼
    自小擁有語言天賦 老師推薦到華小念書若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娜迪亞一口流利的華文,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名華人,但其實上她卻是出生在普通馬來家庭的巫裔女生。這名包著頭巾的的女孩,一年前剛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工商管理學士學位,隨後畢業回馬來西亞工作。
  •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概況
    這期間《星洲日報》曾兩度被迫停刊:第一次是在1942年至1945年,由於日軍相繼佔領新馬兩地而中輟出報;第二次是1987年10月27日,馬來西亞政府以違反出版法與印刷法而吊銷了《星洲日報》出版準證。1988年4月8日,在常青集團領航人張曉卿及高層人士奔走力爭下,《星洲日報》成功復刊,歸在常青集團旗下。
  • 反對華小強化馬來文 大馬教總主席籲增英文課
    反對華小強化馬來文 大馬教總主席籲增英文課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1月05日14:54   中新網1月5日電據馬來西亞《中國報》報導,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教總)主席王超群認為,華小現在已有足夠的馬來文節數,因此政府在強化馬來文及英文的政策中,應只是增加華小的英文節數。
  • 【華僑華人】逆流而上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
    馬來西亞的華文學校因此危在旦夕,華人為了維護母語發展和文化傳承,一起組建了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簡稱「教總」),成了馬來西亞第一個捍衛華文教育及其體制的民間組織;1954年,華人為了彌補辦學缺乏的資源和資金又成立了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簡稱「董總」) 專門負責華校的建立和發展。這樣一來,馬來西亞有兩大機構「教總」和「董總」來維護華校的權益。
  • 海外置業馬來西亞房產的理由
    巨大的經濟上漲空間 馬來西亞政治溫和,注重長期發展,新領導上臺以後更傾向於國內的經濟穩定,對華關係將有更大的提升,政局穩定;增長速度亞洲第一。 世邦魏理士報告顯示:馬來西亞租金回報全球排名第六,房價全球排名第99位。
  • 馬來西亞大選12人競選雪隆國席 馬華8名新兵上陣
    馬來西亞大選12人競選雪隆國席 馬華8名新兵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