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張人們排隊登上一輛「倫敦-加爾各答-倫敦」巴士的照片在社交網站上火了。
有人說這是假新聞,也有人說是影視作品中的道具。不過,這是一張真照片。
1957年4月15日,乘客在倫敦的維多利亞汽車站登上第一輛從倫敦到加爾各答的全球最長巴士路線 | @ Fox Photos / Hulton Archive / Getty Images
對於那些真的乘坐過照片中這輛 Indiaman 巴士、或者其他類似洲際巴士的人來說,這場奇特旅程此時才受到世人驚嘆,其實有點後知後覺了。
巴基斯坦的旅行作者、同時也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成員的 Salman Rahisd 寫道:每天放學後,他都能看到這輛老舊的奶油色與綠色相間的彩色巴士停在拉合爾塵土飛揚的 Lawrence Road 上。
這輛車擁有一個輝煌的名字:the Waltzing Maltilda,車上寫著它承諾將帶乘客去往的目的地——倫敦、巴黎、加爾各答。
「我於1979年離開拉合爾去了喀拉蚩,在1979到1984年的某個時刻,這輛車消失了」。
1979年同時也是伊朗革命與俄羅斯佔領阿富汗的時期,地區地理政治劇變。
到了1980年代,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邊境線又變得緊張,於是這條巴士線就消失了。
這些洲際巴士全程車票的費用在85到145英鎊之間,雖然並不便宜,但顯然比當時同航程的機票或者船票便宜多了。
Indiaman 由倫敦的 Garrow-Fisher Tours 公司運營,是第一輛連接倫敦和東南亞的巴士,啟運於1957年4月。
它的廣告以「兩萬英裡的興奮」作為賣點,承諾可以攜帶20多名旅客途徑法國、義大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1957年9月的 The AEC Gazette 雜誌刊登的 Indiaman 倫敦-加爾各答運行路線圖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其他32家運營商也陸續加入,包括 Swagman Tours、Tentrek Expeditions、King Kong、Crazy Bus、No Sweat Overland Tours 等,他們採用重新設計和改裝的老巴士、消防車或雙層巴士作為運營工具。
1960年代,從倫敦經印度達到加德滿都的 Asian Greyhound 洲際巴士,由 Swagman Tours 運營 | 圖片來源:Overland India
「這條路線其實並不新,路線與著名的東方快車差不多。」
前 BBC 記者 Nazes Afroz 回憶道他的兩個朋友——來自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 Mandira Sen 和劍橋大學的 Amit Jyoti Sen,曾在1978年乘坐過這趟巴士從英國回到加爾各答。那是在蘇聯幹預阿富汗之前。
但當時的巴基斯坦邊境已關閉。所以他們只能乘巴士到喀布爾,再乘飛機到阿姆利則,再乘火車到達加爾各答。
這些巴士運營公司會安排好一切,他們會要求旅客帶好護照及10張證件照,有些還會幫你辦理籤證。
有些巴士會在車上提供足夠的起居空間,有些則是安排酒店住宿。
Penn Overland 提供「全空調」巴士,而 Albert Travel 則宣傳他們的巴士是「你旅途中完整的家」。
Albert Tours 的倫敦-加爾各答洲際巴士行程單
那麼,人們為何會選擇乘坐這趟行程至少長達20天的洲際巴士呢?
「在1950年代,很少有人能乘坐飛機。大多數靠乘船旅行。到了1960s年代,陸上旅行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像 Indiaman 這樣的固定路線巴士,二是那種不太正式的 Hippie Trail。」
Afroz 的另一個朋友 Nick 當時就買了輛巴士,和他在牛津大學的朋友們一起,從英國一路開到了阿富汗。
「他們的改裝巴士一直帶他們登上了開伯爾山口,但至此他們無法再前行了,因為那是1960s年代末。」
連接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要塞:開伯爾山口
「所以他們就將巴士留在了那裡,翻過山口進入巴基斯坦,然後再進入印度。Nick 之後去了加爾各答並留在了那裡,在 Ballygunge 教英語。」
圖片來源:Old Classic Car
這些傳奇旅程確實帶來過一些驚喜。
例如26歲的牛津大學畢業生 Roger Neave,在1950s年代末決定辭去他產品控制的工作,轉而成為了一名從倫敦到孟買路線大巴的司機。
在他給這一洲際巴士運營公司 Penn Overland 的求職信中,他深情款款地寫道:「畢業後,我曾與另外三個畢業生開了一輛蘭德路虎去往印度。當時,他們是為了回到班加羅爾和紐西蘭的家。我很懷念那次洲際旅行,並且無法忘記在德裡看到的 Penn bus。所以,你們能否僱傭我呢?」
這輛 Penn bus 從倫敦出發,通過陸路和擺渡,經42天到達斯裡蘭卡,路上遇到駱駝,大家開心了一把 | 圖片來源:Overland India
公司同意了,這一牛津大學高材生便如願當上了巴士司機。
Roger 的侄女 Christopher 告訴記者:「那時一輛車大約有15到20名乘客。巴士會停在乘客下榻的酒店,但叔叔大多睡在車上。」
「在某次旅程中,他遇到了一位年輕的澳大利亞姑娘。長話短說,他最終墜入愛河,並與她在澳大利亞結婚了。這才結束了洲際司機的工作,從此定居在澳洲。」
果然,能讓浪子安定的只有真愛。
Roger 去年去世了。但是他的冒險精神正是許多西方乘客對這條旅程的定義。
Swagman Tours 公司的 Asian Greyhound 穿越南斯拉夫的科託爾山口。這路巴士從1958年開始運營了20年。
住在倫敦的音樂作曲家 Richard Gregory 在1947年體驗過一次這樣的 Hippie Trail。
Richard Gregory
他表示:「對當時的年輕人來說,這條巴士路線並不異常,相反,這很時尚。我的巴士去過黎巴嫩、阿富汗、克什米爾和尼泊爾。而我對於這些地方的認知只有:那裡是我在倫敦吸的大麻的產地。」
在阿富汗公路邊停著的 The Silver Express | @ Jonathan Benyon
「對於我父母一輩來說,這樣的旅程很瘋狂...不過,我至今仍會偶爾哼唱『Dum Maaro Dum』這首1971年的寶萊塢嬉皮士神曲。」
1970s很火的「Dum Maro Dum」出自寶萊塢電影「Haré Rama Haré Krishna」,主題關於嬉皮士文化的式微,意在傳達抵製毒品,以及描述西方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離婚。
Gregory 承認,這條路線上南亞旅客的故事時常被忽視。而那正是「不同之處」的所在。
那些去往東方的人嚮往的是冒險,而西行的人們則通常是為了追求新生活。
Penn 公司的廣告,倫敦到孟買的洲際巴士運營商之一 | 圖片來源:Overland India
一位居住在孟買的投資經理 Anubhav Srivastava 告訴記者:「據我父親回憶,這條路線的終點站位於德裡的 Palika Bazaar。這是趟15天的旅程。他告訴我,乘客中大多是旁遮普準備移民的人。而倫敦始發站的乘客則通常是一群嬉皮士。」
一名伊朗裔美國作家則在 Twitter 上敘述了他當時只有六歲的父親於1958年從德黑蘭一路途徑伊拉克、土耳其、保加利亞和瑞士。
「對於那些西行的亞洲人,在去往歐洲的旅程中,他們可以瞥見西方的『進步』是如何與種族滅絕的工業化暴力交織的,戰爭的傷疤仍然近在眼前。」
許多東行的旅客通常是追尋「異域的」遠方——Penn Overland 的宣傳冊將「冒險」理解為「與形形色色的朝聖者打交道」,還提供了一種「流浪者」套餐,Indiaman 的宣傳冊則自由地使用了牛的照片和印度教元素圖案。
Penn 公司的馬可波羅旅行團宣傳冊,介紹從倫敦經印度到加德滿都的行程,總共72天 | 圖片來源:Overland India
相對的,那些西行的乘客中除了回程的西方人,則大多是學生或教授。西行的費用也更高,大約貴20英鎊。
那位牛津高材生司機的侄女 Christopher 還告訴記者:「Roger 在開車時需要武裝自己,由於文化差異的存在,有時他在穿越邊境時會遇到麻煩。」
如今,對於許多曾經常在所在城市、市場和汽車站看到過這些巴士的人來說,這條路線的消失意味著一種已經遠去的生活。
Rashid 回憶:「作為一個青年,我曾看著這些『倫敦-加爾各答-倫敦』巴士在拉合爾的 Nedous 酒店外停泊,就在動物園對面。他們會停留幾天然後離開。我最後一次見到它們是在1967或68年。」
拉合爾的老牌酒店 Nedous Hotel(現已拆除)| © Paper Jewels
大約在同樣的時間段,邊境另一邊的德裡,人們會在康諾特廣場聽到售票員大喊「倫敦,倫敦!」,如今仍迴蕩在他們的記憶中。
Meenakshi Sai 是一位住在 Coimbatore 的企業家,2017年,她從她的城市歷時70多天駕車去往倫敦,以紀念印度獨立70周年,她告訴記者:
「我的叔叔 GR Karthikeyan,也就是 F1 賽車手 Narain Kathikeyan 的父親,在我向倫敦進發前告訴了我這些。他現在78歲了。」
1968年從雪梨到倫敦的 Albert 巴士途徑印度的 GT Road | @ Highroad for Oz
康諾特廣場的巴士在當時到處可見。班加羅爾 NIMHANS 的教授 Dr Sanjeev Jain 回憶道:
「1960到70年代我在德裡長大。汽車站在 Scindia House 的後面,巴士通常停靠在那裡,偶爾有『花的力量』運動和60年代波普藝術繪畫活動」。
1967年反對越南戰爭遊行,Jan Rose Kasmir 手持花朵面對美國國民警衛隊 | @ Marc Riboud / Magnum Photos
但是然後,邊境局勢就緊張了。這些巴士線路也被迫停運了。Rashid 的一番話令人深思,他說:
「印巴邊境的悲劇在於:那些製造了這條邊境的白人可以自由雙向出入,而只有我們這些被分離的人,無法通行。」
位於Jammu 西南側的 Suchetgarh 印巴邊界,有著層層關卡和哨所 | @ Reuters
這條傳奇的洲際巴士路線,見證了195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東西方的地緣政治風雲,也見證了這幾萬英裡旅程中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與故事。
也許一切都會消散,但願所有人能夠放下恨,記得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