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經常調侃「女孩子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確,女孩子作為弱勢群體,在社會中稍有不注意便會吃虧、受騙。那麼,男孩子們就一定是受益的一方嗎?並不是。
(1)2017年常州市金壇區一中學女老師被曝,自2014年起,曾借用職務之便,與某王姓男學生多次發生性關係。女老師每次都以不正當的理由說服學生,以達到自己的意圖。該教師因猥褻兒童被判刑3年。(2)同年6月,遼寧瀋陽某學校的一名兼職老師被指控,在自己上課期間「看上」了幾名男同學,於是,他以「不喝酒就是不夠尊重老師」為理解,把自己的幾名學生帶到了自己家裡,強行將幾人灌醉,並侵犯了他們,後因猥褻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眾多鮮活的案例擺在我們眼前,但很多家長卻沒能及時醒悟,依舊盲目的覺得自己的兒子就是安全的。所以為什麼家長對女兒的性教育上心卻總忽視了兒子的性教育呢?
一、家長對青春期「性教育」的誤區
2017年的時候,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因為抑鬱而自殺了。究其本因,我們可以看到在他7歲的時候留下來的心理創傷。他告訴粉絲,自己在7歲的時候被侵犯了,而且長達6年的時間裡,都被對方糾纏。結果發現,該男子當初也是一名受害者。
在性教育的問題上,我們永遠都做不到十全十美,可是男孩子的「性教育」缺的不是一點點。青春期裡,家長們「性教育」的誤區,你犯了幾個?
① 女孩子才會吃虧,男孩子不會
很多家長認為自家孩子是男孩,無論發生什麼都不吃虧,於是不論在學校、家裡、外面,他們都會自覺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安全的,那麼在「性」方面的教育也就成了空白。
② 家長自身對「性」問題難以開口
什麼是性?這個問題對於許多家長而言也是一道難題,他們不知道如何告訴孩子,自己和其他人的區別,尤其是當孩子問到為什麼趴在身上、為自己和其他人和爸爸媽媽不一樣的時候,家長們顯得更加羞澀難堪。
但是悲劇之所以是悲劇,就是因為發生的時候我們無力阻止。家長的「性教育」缺席,導致自家男孩警惕性過低,悲劇發生。因為家長從來沒有告訴過孩子,哪些地方是外人不能觸碰的,哪些行為是不能接受的。
有些家長認為壞人只是陌生人,其實並不是,來自熟人的危險更加猝不及防,家長為自家孩子開展「性教育」的時候,警惕熟人也應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二、警惕熟人也是男孩「性教育」的一環
從開篇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被侵犯的男孩都是因為太過於信任自己身邊的人,才引火上身,留下了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陰霾。為什麼熟人的身份更容易「得手」呢?
① 信任機制在起作用
我們做任何的事情,處於任何的環境當中,都會不自覺的選擇信任自己比較熟悉,關係比較好的人。「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因而,對「熟人」的信任,是我們被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 戒備心比較弱
如果把孩子丟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周邊沒有一點兒熟悉的人或者場景時,那麼我們進行的安全教育等或許能夠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可是如果孩子是和熟悉的人一起呢?除卻信任的因素,我們對熟悉者的戒備心比較低,也是一個原因。
③ 習慣性依賴
以教師侵犯學生為例,不論是被騙至家中,還是因為各種原因做出了不正確的決定,我們都可以看到,孩子在遇到危險或者不可控場景時,對這些「好人」也就是熟悉的人會產生依賴的心理,這也影響了心中的信任度和戒備心的變化。
缺乏警惕性是導致許多未成年被侵犯的重要因素,家長要知道不僅是女孩子需要自我保護,男孩子也需要增強保護意識,拒絕「性危害」。
三、忽視男孩的「性教育」後果多嚴重?
紅黃藍幼兒園的事情直至今日,網友們憤怒的情緒都沒能很好的排解,大眾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的保護在一步步的加強。那麼,男孩子在「性」危害中,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① 嚴重的心理創傷
心理上的打擊是在所難免的,影視劇《麻醉風暴》中,一名麻醉醫生在中學的時候被同學欺負,強迫他趴在自己喜歡的女孩子身上,因為性格內向,比較膽怯,他從這件事過後就出現了失憶的情況,再也記不起來當時自己是如何處理的。
而十幾年過去了,他沒有一天是安穩的,每天都在失眠和失眠的過程裡掙扎,巨大的心理創傷讓他無法面對自己。在遭遇性侵事件的時候,男性也無法消化其惡果。
② 導致孩子性格自卑、懦弱
男兒膝下有黃金,說的其實是作為一名男性該有的姿態和尊重,那麼隨意被侵犯,卻又不能反駁、無力反駁,這對一位男孩子來說,也是尊重的踐踏,是對人格的毀滅。長期遭受這種壓迫,人的精神漸趨崩潰,性格會變得內向,自卑,甚至是懦弱。
四、給家長的3點建議
家長不要以為男孩子就不會吃虧!
2005年美國國家控制中心對全國的性侵情況做了一次調查和整理,結果發現全國超過16%的男性在18歲之前遭遇過性侵犯。也就是說每6個男性中,至少有1個在未成年以前曾經遭受過性侵。
很多人說那是在思想開放的美國的情況,那國內呢?答案是:同樣嚴重!
2005年,中國廣東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做了《中國青少年健康相關/危險行為調查綜合報告2005》,抽樣調查了廣東省10-20歲的青少年。報告中指出,「青少年中男生的性危害防範意識較缺乏。無論是高中、職校學生,還是大學生,每100個男生中,就有二、三個有被迫的性行為,是女生的2.2~2.3倍。」
2012年6月,香港護苗基金會發布了《高中生的性知識普查情況2012》,結果更讓我震撼。該問卷調查了5055位高中生,得出以下結論。下圖是報告人張錦芳教授的PPT。
根據這張圖片推演,男性受到侵害的總數比女性高了41%。其中參與調查的男生共計2462人,那麼他們受害的比例則大約為13%。也就是說,在香港,差不多每7個男孩中有1個曾經遭受過性侵。這是多麼可怕的數據啊,所以說家長不要以為男孩子就不會吃虧,在保護自己這件事情上,再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① 及早對孩子進行系統的「性教育」普及。和孩子一同觀看相關影視作品、教學課堂等,從切實的案例和理論知識中去體會性教育的內涵,系統學習是幫助孩子補救這方面知識空白的最佳途徑。
② 告訴孩子,無論是誰都不能觸碰他的「隱私」,即使是家長。看孩子的日記很容易被孩子拒絕,但是如果陪著孩子一起洗澡,或者看著孩子洗澡,卻是容易被接受的。同樣是被侵犯了隱私,前者被排斥,可是後者卻欣然接受,這便是家長們在孩子的性別意識教育中的缺失。這時候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們保護自己的隱私,無論對方是什麼人,都不能侵犯孩子們的隱私。
③ 大膽回答孩子關於「性」的問題。比如當孩子問我們,自己和女孩子之間的區別是什麼的時候,我們不能避重就輕,放心大膽的告訴孩子與女孩間性別上的直接差異,以及作為男孩子該有的自尊和自愛,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孩子對「性教育」的無知導致自己疏於防範,喪失了自我保護的機會,家長們應該在孩子遇到問題之前,解決這些潛在的隱患,為孩子上好人生的這堂「性教育」課。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