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明確文言文中意動用法的概念和類型。
2.結合語境,準確判定和翻譯意動用法。
一、知識梳理
1.意動用法是指某些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時其動作屬於主觀上的感覺、看待或評價。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
2.指出下列句中意動用法的實詞,並準確翻譯全句。
第一組: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王安石《傷仲永》)
(2)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前赤壁賦》)
第二組:
(3)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桃花源記》)
(4)且庸人尚羞之,況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問題探究
3.(2009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兇其身
C.吾薄富貴而厚於書
D.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的區別主要有三點:
(1)活用的詞類不同。名詞、形容詞既可以活用為使動,也可以活用為意動。動詞只能活用為使動,沒有意動用法。
(2)主賓關係不同。使動謂語動詞具有「使之(賓語)怎麼樣」的意思,即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出的,而是由賓語發出的。意動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
(3)事件的時態不同。使動敘述的是一種既成的或將成為事實的客觀事實,側重於客觀行動。意動敘述的是一種主觀認識,更側重於心理意念的感受。
第3題考查意動用法與使動用法的區別,C項的「薄」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其餘三項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A項「悅」譯為「使……高興」,B項「兇」譯為「使……受到傷害」,D項「全」譯為「使……保全」。C項「薄」理解為「認為……很薄」,譯為「認為……輕」或「把……看得輕」,也可譯為及物動詞「輕視」。
參考答案:
第一組: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即把賓語當作謂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評價。可理解為「以+賓語+為+(名詞)」,譯為「把+賓語+當作什麼……(名詞)」
(1)中名詞「賓客」活用為意動詞,意思是「以……為賓客」,可譯為「把……當作賓客」。全句譯為「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
(2)中「侶」「友」都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侶」、「以…為友」,可譯為「把……當作伴侶」、「把……當作朋友」。全句譯為「何況我與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打漁砍柴,以魚蝦作伴,以麋鹿為友」。
第二組:
形容詞用作意動,是主觀上認為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或狀態。即主語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謂語自身所代表的性狀。可理解為「以+賓語+為+形容詞」,譯為「認為/覺得+賓語+怎麼樣(形容詞)」或「對……感到+形容詞」。
(3)中「異」是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意思是「以……為異」,可譯為「對……感到驚異、詫異」。全句譯為「漁人對此感到十分詫異。便繼續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4)中「羞」是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意思是「以……為羞」,可譯為「覺得……讓人感到羞恥」。全句譯為「連平庸的人都覺得羞恥,更何況是將軍和丞相呢?」
文言文意動用法能力檢測
1.下列各組成語,與例句中加點詞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前赤壁賦》)
A.幕天席地 草菅人命
B.魚肉人民 厚此薄彼
C.不遠萬裡 是古非今
D.梅妻鶴子 幸災樂禍
2.(2017年高考山東卷)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舅尚書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B.工草隸蟲篆 工:擅長。
C.唯貞與卓獨不坐 坐:受株連而獲罪。
D.貞累啟固辭 啟:稟告。
3.指出下列句中意動用法的實詞,並準確翻譯全句。
(1)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2)成以其小,劣之。(蒲松齡《促織》)
(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4)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晁錯《論貴粟疏》)
(5)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句中出現的詞類活用現象。
(1)(2009年高考江蘇卷)方罷巡撫家居,獨聞而異之。(3分)
(2)(2017年高考天津卷)其論說始若詭於眾,極聽其終,眾乃是之。(3分)
(3)(2009年高考江西卷)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3分)
(4)(2011年高考江西卷)愈賢黯,數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加於平日。(4分)
參考答案:
1.A項(「侶」「友」都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侶」「以…為友」。A項中幕天席地:把天作幕,把地當席,形容在野外作業的艱苦生活。「幕」「席」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分別是「以……為幕」「以……為席」。草菅人命: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形容官吏草率處理案件,使無罪者屈死。也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草菅」是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草菅」。B項魚肉百姓: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殘害無辜的人們。「魚肉」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魚肉」,喻指受宰割者。厚此薄彼:比喻對人、對事不同看待。「厚」「薄」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厚」「以……為薄」。C項不遠萬裡:不以萬裡為遠,形容不怕路途遙遠。「遠」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遠」。是古非今:對古代的事物採取肯定的態度,對現代事物採取否定的態度。「是」「非」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是「以……為是」即「認為對」;「非」是「以……為非」,即「認為不對」。D項梅妻鶴子:宋代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鶴,清高自適。後比喻隱逸生活和恬然自適的清高情態。「妻」「子」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妻」「以……為子」。幸災樂禍:指人缺乏善意,在別人遇到災禍時感到高興。「幸」「樂」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幸」「以……為樂」。)
2.A項(A項中「王筠」是人名,「其」指代謝貞,「奇」位於主語與賓語二者之間,應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可理解為「認為……奇特」,翻譯可換成及物動詞「看重」。)
3.(1)「少」「輕」都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少,認為……輕。而且我還曾聽說過認為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節義太輕的話語,開始我不敢相信。
(2)「劣」形容詞活用為意動詞,認為……不好。因為蟋蟀的個頭小,成名就認為它不好。
(3)兩個「小」都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變小。孔子登上東山後,便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後,便覺得天下都變小了。
(4)「貴」「賤」都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珍貴,認為……不值錢。因此,賢明的君主重視五穀而輕視金玉。
(5)「魚肉」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看成)魚肉。現在我還活著,而人們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後,都會把他當作魚肉了(任意宰割)。
4.(1)剛剛不做巡撫待在家裡,唯獨他聽到這件事而感到驚奇。
[評分標準]獨聞而異之(省略句,補出省略成分應是「獨(其)聞(之)而異之),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驚奇)每譯對1處得1分,譯出句子大意得1分。
(2)他的論說初聽似乎與大家的看法相違背,但聽到最後,大家就會認為他的觀點是對的。
[評分標準]詭(違背),詭於眾(狀語後置句,〔於眾〕詭),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是」即「認為……是對的」),每譯對1處得1分,譯出句子大意得1分。
(3)天氣非常寒冷,不以博弈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評分標準] 寒甚(狀語後置句,甚寒),名(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名),每譯對1處得1分,譯出句子大意得1分。
(4)越發覺得汲黯賢明,多次向汲黯請教國家和朝廷的疑難大事,對待他比平日更為尊重。
[評分標準] 賢(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賢能),數(屢次,多次),加(超過),每譯對1處得1分,譯出句子大意得1分。
往期回顧:
關注微信公眾號「珏哥講語文」,查閱全部歷史消息,或搜索「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可閱讀到近期相關內容:
推送日期
目錄
期數
2018年3月15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1)|判斷句導練
第549期
2019年3月21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2)|被動句導練
第554期
2019年3月27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3)|賓語前置句導練
第560期
2019年4月03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4)|定語後置句導練
第566期
2019年4月10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5)|狀語後置句導練
第572期
2019年4月17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6)|省略句導練
第578期
2019年4月22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7)|固定句式(1)單句
第583期
2019年5月31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8)|固定句式(2)複句
第588期
2019年6月06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9)|名詞作狀語導練
第594期
2019年6月23日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10)|名詞作動詞導練
第6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