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1)|判斷句知識導練(第549期)

2021-02-20 珏哥講語文

學習目標:

1.明確文言文中判斷句的概念和常見的文言文判斷句式。

2.結合語境,準確判定和翻譯文言文中的判斷句。

一、知識梳理

1.文言文中的判斷句,從內容上看,和現代漢語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對人、事、物、情況、原因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從形式上看,最大的區別就是一般不用「是」作判斷詞。

2.指出下列判斷句的格式,並準確翻譯全句。

第一組

(1)亞父者,範曾也。                        (司馬遷《鴻門宴》)

(2)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歸有光《項脊軒志》)

(3)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第二組

(4)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司馬遷《陳涉世家》)

(5)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司馬遷《鴻門宴》)

(6)夫六國與秦皆諸侯。                          (蘇洵《六國論》)

(7)(項)梁父即楚將項燕。                                  (司馬遷《項羽本紀》) 

(8)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範仲淹《嶽陽樓記》)

第三組

(9)此亡秦之續耳。                                            (司馬遷《鴻門宴》) 

(10)劉備天下梟雄。                                      (《三國演義》)

(11)況劉豫州王室之胄。                                        (《赤壁之戰》) 

第四組:

(1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13)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司馬遷《鴻門宴》) 

二、問題探究

1.「……者……也」句式中的「者」都表示判斷嗎?

(14)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司馬遷《鴻門宴》)

(15)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司馬遷《鴻門宴》)

2.「……者也」句式中的「者」都表示判斷嗎?

(16)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司馬遷《鴻門宴》)

(17)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3.「……是……」句式的「是」都表示判斷嗎?

(18)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燭之武退秦師》)

(19)汝是大家子。                                                  (《孔雀東南飛》)

(20)不知木蘭是女郎。                                            (《木蘭詩》)

4.怎樣判定一個文言文句子是否是判斷句?

參考答案:

一、知識梳理

2.指出下列判斷句的格式,並準確翻譯全句。

第一組

(1)……者……也。亞父就是範曾。

(2)……也。項脊軒就是原來的南閣子。 

(3)……者……。(同遊的)四個人是廬陵的蕭君圭,長樂的王回,我的弟弟王安國和王安上。

第二組

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為」等。

(4)……乃……。應當繼位當皇帝的是皇帝的長子扶蘇。(5)……為……。現在人家是菜刀和砧板,我們是放在砧板上的魚和肉。(6)……皆……。六個國家和秦國都是諸侯國。(7)……即……。項梁他父親就是楚國大將項燕。(8)……則……。這就是嶽陽樓的雄偉景象。

第三組: 

(9)—(11)都是名詞直接充當謂語的意念判句,也叫名詞謂語句。

(9)這就是滅亡的秦國的後續者啊。(10)劉備是天下的梟雄。(11)何況劉豫州是漢王室的後代。

第四組:

(12)中判斷句「此……也」,與表原因的的固定句式「所以……」組合在一起,構成「此所以……也」,譯為「這就是……的原因」。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得不深入思考而要謹慎採取傳聞材料的緣故。

(13)句中判斷句「……也」,與表原因的固定句式「所以……」組合在一起,構成「所以……者,……也」,譯為「……的原因是……」。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和意外的變故。

二、問題探究

1.「……者……也」句式中的「者」都表示判斷嗎?

(14)中「動詞短語+者」,「……者」不表判斷,譯為「……的人」。奪取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啊。

(15)句中「名詞+者」,「……者……也」表示判斷。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叔。

2.「……者也」句式中的「者」都表示判斷嗎?

(16)句中「名詞+者也」,「……者也」一起表示判斷。是沛公的參乘樊噲。

(17)句中「形容詞+者也」,「……者」不表示判斷,譯為「……的人」,此句中「……也」表示判斷。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3.「……是……」句式的「是」都表示判斷嗎?

(18)「是」充當主語,譯為「這」。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由於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19)「是」充當謂語,表示判斷。你是大戶人家的孩子。

(20)「是」字在「木蘭是女郎」句中充當謂語,表示判斷;而「木蘭是女郎」這個判斷句充當「不知」的賓語,全句是一個由判斷句充當賓語的陳述句。「是」雖然表判斷,但整個句子不是判斷句,而是一個陳述句。

4.怎樣判定一個文言文句子是否是判斷句?

(1)抓標誌:抓句中表示判斷的標誌詞「者、也、為、是、乃、皆」等來辨析。                        

(2)看語氣:審讀句子是否含有肯定或否定語氣。                        

(3)明詞性:如「形容詞(動賓短語)+者也」,或「形容詞(動賓短語)+者……也」中的「者」不表示判斷的。

(4)析結構:分析「是」在句中是在謂語位置,還是在主語位置。  

    

文言文判斷句能力檢測

1.下列句中的虛詞「者也」全都表示判斷的一項是(       )

   A.蓮,花之君子者也。

  B.菊,花之隱逸者也。

   C.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D.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下列句中的動詞「是」表示判斷的一項是(     )

A.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汝是大家子

C.是亦走也                                   D.是寡人之過也

3.下列句式中,不同於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

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C.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D.勿從俱死也

4.指出下列判斷句的標誌,並準確翻譯全句。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張衡傳》) 

(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竊符救趙》)    

(4)荀卿,趙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5)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5.分析下列文言句子在句式上的特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1)(2001年高考上海春招卷)(王)烈使推求,乃先盜牛者也。

(2)(2005年高考湖北卷)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3)(2009年高考山東卷)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4)(2009年高考湖南卷)賜之車馬而辭者,不畏步者也。

(5)(2007年高考天津卷)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6)(2011年高考廣東卷)(羅)並請文人歷敘其事,洵奇男子也。

(7)(2008年高考浙江卷)(居易)既復用,又皆幼君,仕情頓爾索寞。

參考答案:

1.設計意圖:檢測易混知識點,「……者也」句式中的「者」並不都表示判斷。

解析:在「形容詞+者也」或「動詞性短語(動詞)+者也」的句式中,「者」不表示判斷,與前面的形容詞或動詞性短語構成了名詞性短語。在「名詞+者也」句式中,「者」與「也」字都表示判斷。據此B、C、D三項中的「者」都不表判斷。

答案:A

2.設計意圖:檢測易混知識點,「……是……」句式中的「是」並不都表示判斷。

解析:如果「是」位於謂語動詞位置,「是」就是判斷動詞;如果「是」位於主語位置,「是」就是代詞「這」。據此確定A、C、D三項中的「是」都應譯為代詞「這」,不表判斷。

答案:B

3.設計意圖:檢測易混知識點,「……也」句式並不都是判斷句。

解析:A項「……者……也」表判斷,B項「非……也」表示否定判斷,C項「此……也」表示判斷。D項是省略句,補充出省略成分就是「勿從(之)俱死也」。

答案:D

4.指出下列判斷句的標誌,並準確翻譯全句。

(1)……者……也。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軍。

(2)……也。 張衡字平子,是南陽西鄂的人。

(3)……乃……。我本是街市中一個拿刀的屠夫。  

(4) 名詞直接充當謂語的判斷句,即名詞謂語句。荀卿是趙國人。

(5)……者……。……也。 魏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

5.分析下列文言句子在句式上的特點,並翻譯成現代漢語。

(1)王烈派人尋找,就是那個原先偷牛的人。

  [評分標準]「求」譯為「尋找」;(1分)「乃……也」是判斷句,譯為「是……」。(1分)

(2)李超,字魁吾,是淄西部邊遠地方的人。

[評分標準] 「鄙」應是「邊遠地方」,(1分)聯繫「鄙」《燭之武退秦師》中「越國以鄙(邊邑)遠」。全句是名詞直接作謂語的意念判斷句,譯為「……是……」。(1分)

(3)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評分標準]「信」譯為「相信」;(1分)「非……也」否定判斷句,譯為「……不是……」。(1分)

(4)賞賜給他車馬卻推辭的人,是不怕步行的人。

[評分標準]「賜」譯為「賞賜」;(1分)「……也」判斷句,譯為「……是……」。(1分)

(5)這是愚蠢的人犯大錯誤的原因。

  [評分標準]「所以……」表示原因的固定句式,譯為「……的原因」;(1分)「此……也」判斷句,譯為「這是……」。(1分)

(6)(羅提督)並且延請讀書人一一記敘那些事情,實在是個不尋常的男人。

[評分標準]「洵」譯「誠然,實在」;(1分)「……也」判斷句,譯為「是……」。

(7)(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後,(由於)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頓時消沉。

[評分標準]「……用」意念被動句,譯為「被重用」;(1分)「……皆……」判斷句,譯為「……是……」。(1分)

相關焦點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12)|使動用法(第617期)
    (1)(2011年高考重慶卷)此輩迫饑寒為盜,撫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分)(2)(2015年高考湖南卷)汙者潔之,堙者疏之,缺者補之。(3分)(3)(2016年高考山東卷)公乃願致諸侯,不亦難乎?公之言過矣。(3分)(4)(2011年高考安徽卷)有運餉官以棄運走,道死,其孫以賄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13)|意動用法導練(第623期)
    (1)(2009年高考江蘇卷)方罷巡撫家居,獨聞而異之。(3分)  (2)(2017年高考天津卷)其論說始若詭於眾,極聽其終,眾乃是之。(3分) (3)(2009年高考江西卷)天寒甚,不名博,客將不肯大飲啖。(3分)(4)(2011年高考江西卷)愈賢黯,數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加於平日。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47)|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識清單——偏義複詞和同義複詞(第748期)
    期2019年08月05日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19)|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實詞訓練(三)《語文③》第三單元第644期2019年08月11日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20)|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識清單(四)《語文④》第四單元第650期2019年08月12日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21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18)|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識清單(三)《語文③》第三單元(第643期)
    >期數2018年03月15日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1)|判斷句導練第549期2019年03月21日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2)|被動句導練第554期2019年03月27日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03)|賓語前置句導練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82)|2020年高考文言閱讀題實詞填空(新高考全國卷(山東省))(第1087期)
    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高考常考的22個中國古詩中常見意象,即月亮、杜鵑鳥、流水、落花、夕陽(落日)、楊柳、燕子、芳草、落葉、菊花、梅花、荷花、大雁、黃鸝、孤舟、翠竹、松柏、青山、白雲、美酒、風、馬。分別從稱謂、表達的思想情感兩個方面深入挖掘這22個意象的內涵,並舉詩詳細分析。每個精講意象的後面配有精選的試題,用來鞏固知識點。注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全書61194字,共96頁。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90)|高考文言文閱讀題實詞填空(10)2018年全國Ⅲ卷(第1182期)
    高考文言文閱讀題重點實詞填空(10)|2018年全國Ⅲ卷純禮字彝叟,以( )父仲淹蔭(   ),
  • 珏哥講語文原創精品課件(17)|意動用法精講精練(第1093期)
    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高考常考的22個中國古詩中常見意象,即月亮、杜鵑鳥、流水、落花、夕陽(落日)、楊柳、燕子、芳草、落葉、菊花、梅花、荷花、大雁、黃鸝、孤舟、翠竹、松柏、青山、白雲、美酒、風、馬。分別從稱謂、表達的思想情感兩個方面深入挖掘這22個意象的內涵,並舉詩詳細分析。每個精講意象的後面配有精選的試題,用來鞏固知識點。注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全書61194字,共96頁。
  • 高考文言文知識點精講精練(78)|高考文言文閱讀題實詞訓練(04)2019年高考文言閱讀題實詞填空(全國Ⅰ卷)(第1042期)
    《高考古詩表達技巧30講》全書共66049字,共104頁,分類詳析了高考古詩閱讀題中常考的25種古詩表現手法,每個古詩表現手法都分別從概念、分類、特點和表達效果四個方面舉例分析,對高考必備知識點進行了全析式的解析和梳理,並且講練結合,每個講座後面都配有典型的鞏固訓練題,做到精講精練,精準實用。3.
  • 高考文言知識點精講精練(02)|被動句知識導練(第554期)
    學習目標:1.明確文言文中被動句的概念和常見的文言被動句式。2.結合語境,準確判定和翻譯文言被動句。一、知識梳理1.文言文中的被動句是指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承受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 珏哥講語文原創精品課件(16)|賞析詠物詩(第1090期)
    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高考常考的22個中國古詩中常見意象,即月亮、杜鵑鳥、流水、落花、夕陽(落日)、楊柳、燕子、芳草、落葉、菊花、梅花、荷花、大雁、黃鸝、孤舟、翠竹、松柏、青山、白雲、美酒、風、馬。分別從稱謂、表達的思想情感兩個方面深入挖掘這22個意象的內涵,並舉詩詳細分析。每個精講意象的後面配有精選的試題,用來鞏固知識點。注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全書61194字,共96頁。
  • 高考經典作文素材(117)|心理學家榮格的名言(第1127期)
    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高考常考的22個中國古詩中常見意象,即月亮、杜鵑鳥、流水、落花、夕陽(落日)、楊柳、燕子、芳草、落葉、菊花、梅花、荷花、大雁、黃鸝、孤舟、翠竹、松柏、青山、白雲、美酒、風、馬。分別從稱謂、表達的思想情感兩個方面深入挖掘這22個意象的內涵,並舉詩詳細分析。每個精講意象的後面配有精選的試題,用來鞏固知識點。注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全書61194字,共96頁。
  • 珏哥講語文原創精品課件(23)|賞析古代送別詩(第1123期)
    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高考常考的22個中國古詩中常見意象,即月亮、杜鵑鳥、流水、落花、夕陽(落日)、楊柳、燕子、芳草、落葉、菊花、梅花、荷花、大雁、黃鸝、孤舟、翠竹、松柏、青山、白雲、美酒、風、馬。分別從稱謂、表達的思想情感兩個方面深入挖掘這22個意象的內涵,並舉詩詳細分析。每個精講意象的後面配有精選的試題,用來鞏固知識點。注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全書61194字,共96頁。
  • 文言文語法(句式):判斷句
    (司馬遷《史記·荀卿列傳》)這種「者」、「也」全不用,純靠語意、語序表示判斷的句式,是古代漢語判斷句中判斷意味最弱的一種。這種句式在現代漢語中還有所所殘留,如講「今天陰天」、「明天勞動節」、「我太原人」等,限用在判斷日子、天氣、籍貫等。如果要進一步加強斷定的語氣,可在上述各種判斷句中,在名詞謂語前加上「乃」、「即」、「則」、「必」、「為」等詞語。
  • 高考英語——母題,精講精練,共21個專題
    針對怎樣能把高中英語拿高分這個問題,我整理了《高考英語——母題,精講精練,共21個專題》,希望能夠對現在迷茫的你有所幫助。由於文章篇幅有限,如果需要完整電子版,可以通過點讚、關注後私信學長,發送關鍵字【高考英語母題,精講精練】,即可免費獲得一份!
  • 閱讀百家講壇(115)|畫梁春盡落香塵——秦可卿(陳維昭)(第1148期)
    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高考常考的22個中國古詩中常見意象,即月亮、杜鵑鳥、流水、落花、夕陽(落日)、楊柳、燕子、芳草、落葉、菊花、梅花、荷花、大雁、黃鸝、孤舟、翠竹、松柏、青山、白雲、美酒、風、馬。分別從稱謂、表達的思想情感兩個方面深入挖掘這22個意象的內涵,並舉詩詳細分析。每個精講意象的後面配有精選的試題,用來鞏固知識點。注重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全書61194字,共96頁。
  • 中考文言文複習資料整理:判斷句與倒裝句
    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期中考試專用!八年級生物上冊知識點歸納,期中考試專用!八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歸納,期中考試專用!部編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知識點歸納,期中考試專用!(電腦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
  • 小學英語:語法知識點匯總(精講+精練),熟練掌握,英語不下98
    但是鑑於不少家長在英語學科的輔導上找不到好的資料和方法,老師這一次就把小學英語6年的語文知識點(精講+精練)整理分享給大家,用這份資料給孩子輔導,孩子英語成績一定遙遙領先!建議家長朋友們可以收藏一份,今天先分享整理了英語學科的內容,但由於內容過多,本文只放了小部分,「完整版」點擊頭像進入主頁面——底端獲取。
  • 高考英語(2008)第十一、十二期
    )第十一、十二期 2008 年 11 、 12 期英語版 餘慶農 舊詞新義 周衛國 王秀蘭 高考中形容詞和副詞知識點複習
  • 2019年成考高起點《語文》文言文句式例解:判斷句和被動句
    2019年成考高起點《語文》文言文句式例解:判斷句和被動句下文是2019年成考高起點《語文》文言文句式例解:判斷句和被動句,供參考。判斷句:(1)用「者……也」表判斷「廉頗者,趙之良將也。」(2)句末用「者也」表判斷「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 中考文言文複習題型之判斷句
    (電腦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