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字經」流行有其存在的道理

2020-12-17 紅網

  東北花大襖讓毯星張馨予一穿而紅,九零後、零零後會說「城會玩」,意思是你們城裡人真會玩;反手摸肚臍、鎖骨放硬幣等最近流行的各種秀,一句「然並卵」足以秒殺你,意思就是努力做的這個事,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秀分快,直膝箭,前高能,快撤離,雖不明,但覺厲……這是最近網上流行的「新三字經」。所謂的「新三字經」作為當前部分青年中流行的一個段子,有其流行的小部分人群,並沒有在全部人群傳播,符合語言傳播規律。對於「新三字經」之類的網絡簡單詞語,如果有足夠的生命力,就可能流傳下去,而一旦失去了存在的環境,那麼可能就會很快消失、消亡。
  
  語言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東西,中國歷史上,匈奴、鮮卑、狄、羌、蒙古、滿等民族都有建立國家的歷史,有的民族還統一國家數百年,這些民族的語言甚至成為過官方語言,但是,最終流傳至今並成為官方語言的還是漢語,很多語言都消失了。之所以會如此,並不是說官方強制民眾去用什麼語言,而是民眾最終選擇什麼語言,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同意用強制方式限制語言的一個原因。
  
  如果說「新三字經」在部分青年中流行,是因為省力省事,我看未必。倘若談文字言簡意賅,現代漢語顯然沒有古漢語有優勢。像歐陽修說的「逸馬殺犬於道」,而用現代漢語,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達到六個字能說明如此豐富信息的。在「新三字經」裡,文字雖然簡單,但是,如果沒有註解,一般人初次看到,還是沒法弄明白什麼意思,和古漢語的言簡意賅無法相提並論。
  
  談起網絡語言,讓我想起了前些年的流行語「大哥大」、「BB機」,這些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開始流行的通訊器材,當時基本是家喻戶曉,而現在的90後、00後青少年,已經根本不知道這些名字,更沒有見過實物。時代的變遷,引發了通訊工具的變化,最終一些語言文字逐漸從流行變成了歷史,這就是一個語言文字盛衰的過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有其存在的道理。青年們使用「新三字經」只是在特定環境下,偶爾用之。就像初學英語的學生,用漢語交談過程中,突然蹦出一句英語或者一個英語單詞,而整個對話則無法用「新三字經」的體式完成。所以說,對於這些語言,大家無需特別關注與擔憂。
  
  文/張洪泉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注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來源:紅網

作者:張洪泉

編輯:夏熊飛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5/07/30/4681623.html

相關焦點

  • 《三字經》通篇解讀(新)
    本解讀純屬個人理解,由於受到個人學識、能力的不足,會存在解讀的誤解,歡迎留言討論。《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王應麟,修訂者是章太炎。三字一句的格式使得其文字通俗,朗朗上口;被認為是傳統的啟蒙教材。但閱讀《三字經》後,可以知道它前半部分是在講解關於教育當中存在的客觀事實以及教育的注意事項;而後半部分則是教育的摘要和目錄,所以也可以認為《三字經》是一本學習目錄和學習的注意事項摘要。這個結論可能與以往對三字經的定義有所不同,但是從內容上來看,確是如此。
  • 文化部原副部長創作新三字經出版發行(圖)
    700年前,一部《三字經》以其自然流暢的文筆和深入淺出的道理,成為啟蒙讀物的經典之作,芳澤百世,流傳至今;2008年,《新三字經》出版面世,將人們生活的日常行為,以「三字」的形式進行演繹,承載了21世紀的時代脈搏。
  •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300字
    >【三字經】三字經讀後感300字2012-07-04 09:22:3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三字經》是一部古代的書,它三個字一句,我覺得挺有意思,而且裡面還有很多的道理!它的意思是說:「玉器不打磨就難以成為好玉,人不學習,就不能掌握知識,懂得道理」。這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另外還有「融四歲,能讓梨 弟於長,宜先知」,「香九齡,能溫席 孝於親,所當執」等等都有一些很有趣的故事和很深刻的道理。  我要繼續學習《三字經》,學習讓梨的孔融和溫席的黃香,學習他們做人的道理。
  • 《三字經》成為幼兒園和小學教材,不合適
    相比同時代的蒙學識字教材,《三字經》是最優秀的《三字經》的作者為誰,自明代起即存在爭議,迄今仍無定論。這並不影響其作為一本蒙學教材,在中國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該書在明清兩朝流傳甚廣,其核心作用,是充當兒童最基礎的識字課本。因普及性高,19世紀的西方來華傳教士也視其為重要的漢學入門書籍,曾將其翻譯成多國文字。
  • 廣東這村是《三字經》作者故鄉?遊客:粵語念《三字經》更押韻
    佛山文化根植嶺南的沃土,得益於母親河珠江的滋哺,有「粵劇發源地」、「美食之鄉」、「民間藝術這鄉」、「中國功夫之城」、「中國陶都」……等等的美譽稱謂。來佛山遊玩,一定要感受這裡的悠久歷史、人文薈萃……而讓佛山人引以為傲的是:佛山是中國古代經典的傳統兒童啟蒙讀本《三字經》的首撰作者區適子的故鄉,儘管目前《三字經》作者仍存在著爭議。
  • 國學三字經起名:120個三字經裡的名字,個個雅致脫俗有寓意
    《禮記》裡面有這麼一句話:「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人生就如同江河,在江河之上有百艘船競爭著向前行駛,然而只有奮力划動船槳的人才能走在前頭, 所謂天道酬勤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領悟人生奮鬥的內涵,希望寶寶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為此父母給寶寶取名絞盡腦汁,希望寶寶能有一個寓意積極向上的名字,助寶寶揚帆前進。
  • 《三字經》學習第一天
    今日終於邁出了去腐生新的第一步,開始學習打卡第一天,突然想到了《三字經》,那就從《三字經》開始吧!1、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解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2、三字經: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 精讀《三字經》:教育的可塑性
    教育心理學中的可塑性,主要指兒童在成熟過程中,其心理容易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可塑性也是教育的一個基本存在條件,如果人沒有了可塑性,教育就沒有意義,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我們經常說某人屢教不改,就是說這個人可塑性低,聰明人一點就通,就是可塑性高。
  • 《三字經》完整版及翻譯
    42、三字經:惟書學,人共遵。既識字,講說文。【解釋】在六藝中,只有書法現在還是每個人都推崇的。當一個人認識字以後,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這樣對於研究高深的學問是有幫助的。43、三字經:有古文,大小篆。隸草繼,不可亂。【解釋】我國的文字發展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這一定要認清楚,不可搞混亂了。44、三字經:若廣學,懼其繁。
  • 三字經的讀書心得感悟範文
    《三字經》內容十分豐富,而且能琅琅上口,像兒歌似的,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我被《三字經》這博大精深文字深深地吸引了。《三字經》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三字經》是一篇有勸學的,有講道德的,有講做人的等等。它是每三個字一句、四句一組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只有三個字,含意深刻,簡潔明了,能讓我們一讀就懂。
  • 不是只有然並卵 不知道新三字經是啥還敢出來混!
    什麼時候出了新三字經,我竟然不知道?求知慾旺盛的小編怎麼可以允許自己跟不上新時代的步伐!為此,深入各種網絡社區、論壇,終於取得真經。原來這些三字經都是網絡時代獨具特色的戲謔式用語,隨著使用範圍的漸漸擴大,被用來相互調侃甚至是問候,並且出現了各種玩法。事不宜遲!現在,小編就跟大家講講這些新三字經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玩。
  • 小議幼兒園中班讀誦《三字經》
    一、何謂《三字經》  一部不知出處的《三字經》為何會成為自南宋以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約定俗成的兒童啟蒙讀物?為何「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部中華傳統兒童啟蒙讀物中,只有《三字經》被後世奉為「經」?「經」即經典,它具有其獨特的教育價值和文化魅力。三字經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讀起來朗朗上口。
  • 山東禁止全文閱讀三字經被質疑為推銷教材
    有些裡面的內容,像字詞不理解不知道,裡面有些道理我都不懂。  目前,山東各地中小學校都在轟轟烈烈地推進傳統文化教育。至於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都沒有個明確要求。因此,很多學校都在探索適合自己的方式。長期從事語文教育的韋冠南老師告訴記者,他們學校目前並沒有嚴格要求學生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主要還是按照山東省教育廳統一規劃建設的課程科目《傳統文化》來開展國學教育。
  • 道理的存在及其邏輯:道理只為那些懂道理、講道理的人而存在!
    這句話也因此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做人做事要懂理、講理和以理服人,否則,不懂理、不講理甚至無理取鬧,其人生之路就會寸步難行。然而,現實生活並沒有完全讓每一位懂理、講理的人走遍天下時都那麼如魚得水,暢通無阻,高歌猛進,甚至某些時候有人反而因為懂理、講理而蒙冤吃虧。在這種情況下,不講理的人反而一時間成了席上賓、座上客,「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則告訴人們另外一個歪理。
  •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為什麼讀三字經?三字經的啟蒙意義?
    這個故事一定是驚心動魄的,非常吸引人的,但是《三字經》在這裡錯了,在這裡犯了一個和史事實不相符的錯誤,也許《三字經》在這裡沒有太嚴格的考察,用了一個民間傳說,忘了這個故事實際上是見於史籍的。而錢文忠先生對此處的《三字經》重新做了解讀,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讓小編對常熟的《三字經》有了新的認知!
  • 普法「三字經」有趣簡短易記
    為加強未成年人的普法及精神文明建設,東莞市司法局專門編寫《未成年人普法三字經》向廣大中小學生發放。因其將枯燥的法律知識和道德修養變得生動有趣且簡短易記,讀來朗朗上口的普法「三字經」深受學生們喜愛。該普法「三字經」全文分五段,共324字,既涵蓋了與未成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又包含了尊師重道、愛國守紀等內容和道理,語言精練,易懂易記。
  • 新《三字經》全文解釋,
    新三字經全文120句共1440字。新三字經全文解釋,為方便閱讀,每兩句三字經原文為一段,共計60段原文及三字經解釋譯文。
  • 高佔祥《新三字經》:更適合現代兒童啟蒙教育的新經典
    2017年,山東省教育廳要求加強對傳統文化等專題教育的管理,以取其精華為原則,不可不加選擇的全文推薦如《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錢文忠教授曾說:「在當下社會,完全按照《三字經》培養出來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不能適應社會」。
  • 讓孩子讀《三字經》,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圖: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官網披露的「全系列傳統文化教材目錄」(部分)截圖時下,許多幼兒園和小學,將《三字經》列為了教材(如上圖)。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一般認為,《三字經》成書於南宋時代,其作者為誰迄今仍無定論。該書在明清兩朝流傳甚廣,其核心作用,是充當兒童最基礎的識字課本。
  • 易中天:《三字經》是「毒藥」,給孩子讀《安徒生》
    去粕取精,不盲目追趕流行  在不斷提高的素質教育水平和日益豐富多彩的文化給養的環境下,讀書更需要用與時俱進的方法來充盈自己。  當然,除了領會其中的規律和道理,誦讀經典也有著其他的作用。  面對一個懵懂純真的兒童,很難解釋清楚所謂誦讀經典的好處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