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好校友」給母校捐款最慷慨?清華大學累計受捐最多

2020-12-15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哪家「好校友」給母校捐款最慷慨?

與美國私立大學的校友捐款有百年傳統不同,中國富豪「好校友」向母校捐款起步較晚。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總額、校友個人捐贈金額、單筆捐贈金額、校友捐贈率等多項紀錄屢創新高,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正在步入常態化階段。

6月2日,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宣布向母校中國人民大學捐款3億元。5月20日,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校方已獲捐超過10億元。

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發現,以校友名義捐款的企業家馬雲、雷軍、史玉柱等為母校豪擲千萬甚至上億元的不在少數,近年來高校捐贈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哪些大學的校友捐贈最多?哪些大學校友商業成就最高?哪位校友捐款最慷慨?

獲校友捐款最多

清華大學累計受捐25.29億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統計,清華大學校友累計捐贈25.29億,問鼎2017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冠軍。

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大額捐贈總額突破230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五校突破10億,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10億俱樂部」;天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39所高校校友捐贈突破1億,躋身「億元俱樂部」。

清華大學累計接收校友大額捐贈25.29億元,刷新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總額最高紀錄;北京大學為21.44億,屈居第二;武漢大學16.41億,蟬聯第三;電子科技大學15.73億,躍居第四;復旦大學11.45億,列第五。上述五校校友累計捐贈均超10億,堪稱中國校友捐贈最慷慨的大學。

校友捐款最高紀錄

復旦盧志強捐款7億

全國高校累計捐贈在1億以上的校友(含集體)有50多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數最多;捐贈1000萬以上的校友有360多人,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人數最多;捐贈100萬以上的校友人數高達1300多人,武漢大學、清華大學人數最多。

2015年12月21日,中國泛海控股集團、復旦校友盧志強通過泛海公益基金會向學校整體捐贈7億元,創下了復旦大學校友單筆及累計捐贈金額的紀錄。

按照協議,5億元用於「復旦泛海中心」的基本建設項目,以支持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籌)、復旦大學創新創業學院、社科交叉研究中心以及若干其他教學科研機構的發展;5000萬元用於設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泛海發展基金」,支持經濟學院的高級人才引進、學術研討、獎學、獎教以及經濟學院國際諮詢委員會建設等教育事業的發展;5000萬元用於設立「復旦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發展基金」。

國內高校最高受捐紀錄

浙大校慶獲贈11億元

5月20日,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浙江大學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金德水表示:「這段時間籤了很多捐贈證書,大的籤了很多,100多萬捐贈的也籤了不少,都是心意。」

漢鼎宇佑37歲的王麒誠和36歲的吳豔夫婦,在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6胡潤80後富豪榜》中成為中國最富有的80後白手起家富豪,二人豪捐母校1億元,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漢鼎宇佑發展基金」,並將設立「王麒誠吳豔獎學金」,助推教育事業發展。

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向浙大捐贈11億元人民幣,刷新國內最高金額紀錄。巨人集團董事長、1984屆數學系畢業生史玉柱向母校一次性捐贈了5000萬元,支持浙大數學科學學院新大樓建設。

浙大管理學院科技創業中心發布的《浙江大學創新創業生態藍皮書》顯示,浙大系上市公司(包括A股、新三板上市公司、海外上市公司)達393家,浙大畢業生現任上市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級別的有402人,總市值65856.41億元人民幣,橫跨浙大36個學院,縱越56屆畢業生。

「隱形富豪」熊新翔

10年將給母校捐10.3億

2016年9月,低調的隱形富豪、博恩集團董事長熊新翔在母校電子科技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捐資10.3億元設立「博恩教育發展基金」,以支持母校在環保、食品安全、大數據等多領域、跨學科的創新研究。

不過,10.3億捐贈並非一次性完成:3000萬是「校長基金」,分3年到帳;10億的「博恩基金」每年投入1億,為期10年。為確保捐贈不出任何意外,熊新翔已經跟兒子談妥,即便自己在這10年間出現意外,也將確保捐贈如期完成。

劉強東捐3億

是人民大學獲得最大筆校友捐款

今年 6月2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回母校捐款3億,主要用於中國人民大學的東校區建設以及該校法學、新聞、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金融、競技等專業學科的建設研究,並用於提升該校的助學金、獎學金,激勵更多優秀學生和教師。

其實,早在2013年他已向人大捐款1000萬,表示是母校給了他知識,改變了他的人生。在《201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劉強東以身家462.4億美元排名第16位。

馬雲捐1億

給杭州師範大學設教育基金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2015年4月3日向他的本科母校杭州師範大學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杭州師範大學馬雲教育基金」。

據媒體報導,馬雲當時表示,「老師是最了不起、最偉大的職業。老師的價值就是讓別人比自己強。一位好的老師,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馬雲表示,希望能支持一萬名老師的成長。

公開資料顯示,馬雲參加了三次高考才考上杭州師範大學英語專業,後來畢業在杭州電子工學院當了7年英語老師。

2017年2月其通過馬雲公益基金會向澳大利亞紐斯卡爾大學捐贈2000萬美元。

馬雲以身家1917.6億美元排名《201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二位。

雷軍設獎學金

給武漢大學捐款近1億

小米創始人雷軍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專業。 2012年,雷軍向母校武漢大學捐贈1000萬設立「雷軍獎學金」,支持母校的人才培養。2016年,他又向母校捐贈99999999元,差1元達1億元,用於該校建設科技樓。 雷軍在《201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排名12位,身家84億美元。

此外,武漢大學還有一位好校友累計為武漢大學捐款1.5億——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漢大學1979級校友陳東升已累計給母校捐款1.5億元。其中,2011年6月,陳東升為母校捐贈1億元建造該校博物館,包括現金8000萬元。

段永平累計捐4.47億

給浙大和人大

段永平曾以創立「小霸王」和「步步高」兩個知名品牌而聞名全國,現任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現在手機界風頭正盛的VIVO和OPPO都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本科就讀於浙大,碩士畢業於人民大學。截止到2011年。段永平累計向浙大、人大捐款4.47億。

4位騰訊創始人

捐助深圳大學3000萬

騰訊公司擁有10億以上的用戶,目前市值大約為2000億美元,其創始人馬化騰的個人財富為161億美元。馬化騰畢業於深圳大學,是深大引以為傲的「土豪」校友。2008年,深大25年校慶馬化騰捐款1000萬。2013年,深大30周年校慶,馬化騰等4位騰訊創始人向深大捐贈3000萬元。

李彥宏捐北大1000萬

設立「回報基金」

李彥宏是百度公司創始人。百度是我國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是網際網路BAT三巨頭之一,李彥宏身家153億美元。李彥宏畢業於北京大學,2009年其向母校北京大學捐贈1000萬元,同時設立北京大學「李彥宏回報基金」。

中國「好校友」

美國名校捐款

擁有香港上市公司恒隆集團和恒隆地產的陳啟宗、陳樂宗兄弟,通過家族基金「晨興基金會」向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捐贈3.5億美元(約27億港元),創下哈佛大學378年校史上金額最大的單筆捐款紀錄。

2014年,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與哈佛大學籤訂了金額為1500萬美元(約9300萬人民幣)的「SOHO中國助學金」協議,但潘石屹此舉一度受到網友質疑。

去年,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和雒芊芊夫婦向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捐贈1.15億美元。

熱點關注

高校回應捐助管理質疑 民政部會有年度檢查

針對有聲音質疑中國大學對捐款的管理和應用都缺乏經驗和透明度,會影響基金、校友捐款的熱情的問題,某高校教育基金會相關人士回應說,根據《教育部、財政部、民政部關於加強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教育基金會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高校每年3月底前都會向民政部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接受年度檢查。民政部在年檢時也會索要每一筆收入和支出的清單。

不過北青報記者查詢數家高校的基金會網站看到,有些學校針對捐款的支出明細表只有籠統的分類,例如獎學金、獎教金、助學補助、國際交流補助等,但每一項只有總數,缺乏明細和對支出作出解釋。

新聞內存

企業慈善行為將享更多稅收優惠

2017年3月,我國企業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已獲表決通過,在原第九條規定的允許企業捐贈進行稅前扣除的基礎上,增加了允許結轉到以後三年扣除的條款,這意味著企業開展公益捐贈行為將享受到更大的稅收優惠。

其中,現行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草案將此條修改為: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後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需憑藉捐贈發票實現稅收優惠。

財經觀察

高校捐贈不能只靠富豪校友

2015年,財政部、教育部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的通知》,提出要引導和激勵中央高校吸引社會捐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也指出,要把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目標,並且給予大學更多的自主權,包括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自主使用學校財產和經費。這些相關政策的頒布,正顯示出社會捐贈制度性建設背後的深層次訴求乃是高校體制的轉型與變革。

據統計,國內2000多所高校中,有426家成立了教育基金會,設置了專門的捐贈和校友工作部門。但在基層部門中,相關工作的開展力度卻遠遠不夠,這就使得吸收捐贈的途徑方式單一,募款對象僅限於少數富豪校友,個人和組織參與度與積極性低,高校自身又缺乏完善的捐贈體系約束捐贈資金的管理使用。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助理黃真平指出,高校能給予捐贈者的「回報」形式並不多,常見的有捐贈人冠名建築、講席教授席位、獎學金,或者授予校董等榮譽職位。強烈的市場需求和供給的稀缺性也是導致企業大額捐贈流向一流高校的原因之一。

黃真平認為,首先高校基金會應著手進行專業人才配備;其次,捐贈不單是基金會的事情,無論是校領導、基金會、校友會、各個學院都非常重視;三是對一流大學而言,有很多大額捐贈是一任或幾任校長持續努力的結果,是校友多方面聯繫和溝通的結果。

本組文/本報記者 藺麗爽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捐贈榜發布 浙大校友捐最多
    其中,浙江大學校友段永平「最慷慨」,累計捐贈2.48億元,榮膺「2010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捐贈排行榜」榜首,創中國大學校友捐贈之最;清華大學四位校友聯合捐贈母校2.2億元,名列第二,是中國大學最大的一筆校友捐贈;北京大學校友黃怒波捐贈1億元地產,名列第三。「校友捐贈」在歐美世界著名大學當中十分常見,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的年度收入當中校友捐贈甚至佔據相當大比例。
  • 強東捐2億給清華,彥宏捐6億6給北大,你有錢會捐多少給母校?
    近日,劉強東夫婦向清華大學捐贈2億人民幣,用於用於支持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及清華大學量子計算、AI研究、供應鏈和物流等項目。那麼,這次李彥宏、劉強東兩位網際網路大佬分別向北大、清華捐款6.6億元和2億元,在校友的捐贈中處於什麼水平呢?如下是近些年向高校捐贈最多的校友名單,可以看出,清華、北大、復旦、浙大、南大等名校都有慷慨的校友,累計10億級的校友捐贈就有三個,紀錄仍在保持著。
  • 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捐贈榜出爐 浙江大學校友第一
    其中,浙江大學校友段永平「最慷慨」,累計捐贈2.48億,榮登排行榜榜首,創中國大學校友捐贈之最;清華大學四位校友聯合捐贈母校2.2億,名列第二,創我國大學最大的一筆校友捐贈;北京大學校友黃怒波捐贈1億地產,名列第三。
  • 2019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武大第4,第一名捐款高達31億
    校友對母校的捐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反映學校的管理和培養能力。向母校捐款的校友越多,說明該校的培養人才模式上更可取。那麼哪些大學的校友捐贈最多呢?今天我們一起看看。排在第二名是清華大學,其校友捐款金額有28.9億,也是相當高了。而武漢大學則是以18.36億的金額排在第四名,和北大的31億比起來差了十幾億,不過武大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 2020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清華大學47億創中國大學捐贈最高紀錄
    中國哪所大學校友最慷慨?最近40年來,中國哪些高校接收的校友捐贈總額最多?最引人關注的是,清華大學校友、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向母校捐贈10億,創2019年中國大學校友單筆捐贈最高紀錄。校友捐贈是評價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指標,連續11年獨家發布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傑出校友是大學最傑出的產品、最得意的佳作、最自豪的財富。
  • 國內高校如何用好校友資源
    捐錢、捐樓,是大多數人印象中校友回饋母校的一種方式,捐「人才引進基金」的方法,則讓人眼前一亮。近年來,從少到多,從個人到群體,從被動到主動,校友們的心態在不斷發生轉變。 根據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全國高校累計接收校友大額捐贈總額突破230億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復旦大學等5校突破10億元,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10億俱樂部」;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等39所高校校友捐贈突破1億元,躋身「億元俱樂部」。
  • 母校情節到底哪家強?馬雲:杭師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沒有之一
    2014年,清華大學:清華是中國最了不起的一所大學之一,但在我心裏面中國最好的大學是杭州師範大學。網友:可以說是曬校狂魔了。除了曬校狂魔之外,當然捐贈也是少不了的。再早一點,2006年初,事業初有成就的馬雲就悄悄捐了100萬元,啟動「杭師大中國新農村教師專業發展計劃」。當然,除了馬雲之外,給母校捐款上億級別的網際網路大佬也不少。
  • 任正非母校找到他,要他捐100萬,任正非五個字讓校長啞口無言
    尤其是自己的母校,是培育自己的地方,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給母校捐款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比如阿里的大佬馬雲,在自己事業做起來之後,就給母校杭州師範大學捐了很多的錢。而當初華為老總任正非的母校找到他,開口要他捐100萬,任正非五個字讓校長啞口無言。
  • 重慶大學90周年校慶,校友任正非捐了什麼?網友:這贈品很有新意
    為慶祝好90周歲生日,重慶大學去年下半年就啟動了籌備工作,成立了專門的工作機構,開通了專門的官方網頁,一系列籌備活動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我們知道,高校每逢大的慶典,都會有一大批有作為的校友回校,通過向母校捐贈錢款或者物質,或以其他方式支持母校的建設與發展。
  • 為何美國大學捐款動輒上億,國內大學捐款卻無人問津?
    文/滬江網校留學   美國時間上周三,休斯頓大學醫學院的同學們迎來了一個爆炸性的好消息。   一位校友,捐出了一筆高達300萬美金的巨款,他將用這筆捐款cover這一屆入學的所有三十名醫學院學生的全部學費。
  • 「校友創業基金」也眾籌,校友小額捐贈新渠道!
    近日,清華大學獲捐一億元的新聞,將校友捐贈話題再度炒熱。母校,充滿著理想與回憶的地方。
  • 2012中國最受媒體關注獨立學院排行榜100強
    報告顯示,北京大學問鼎2012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這是北大連續第5年蟬聯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居第二;復旦大學升至第三;浙江大學列第四;上海交通大學居第五;中國科技大學進入前十強;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和海南大學三亞學院名列中國獨立學院前三甲;北京城市學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和仰恩大學位居中國民辦大學前三名;報告公布了2012中國一流大學名單,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等兩岸四地
  • 攀比「最牛校友」,中國學生從不認輸
    幾年前,中國人民大學的校友劉強東、張磊接連向母校捐款三億後,人大學子見面的第一句調侃問候,是「捐三億了嗎?」卓爾公益基金會向華中科技大學捐款一億,大眾的關注點全是基金會創始人是武大校友,鋪天蓋地的新聞標題都是「武大校友給華科捐了一個億」。
  • 陳天橋夫婦寧願捐7億給國外大學,為何也不願捐母校復旦一毛錢?
    陳天橋夫婦寧願捐7億給國外大學,為何也不願捐母校復旦一毛錢?「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我國,很多企業家「發達」之後都會選擇回饋母校,如博恩集團董事長熊新翔向母校電子科技大學捐資10.3億,劉強東捐給母校中國人民大學3億等,有的企業家雖然不像劉強東那麼出名,但是也加入了為母校捐款、捐物行列。但是,有一位出名企業家夫婦,在功成名就之後寧肯將大筆資金捐給國外名校,卻沒有選擇捐給母校一毛錢,這是為何?
  • 2015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
    為了給2015年全國高考的考生、外國留學生看就業挑大學選專業提供權威參考指南,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最新公布《2015中國大學教學質量評價報告》,發布最新2015中國大學教學質量排行榜、2015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2015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2015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和2015中國考生最青睞大學排行榜等榜單,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和武漢大學雄居2015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排行榜前
  • 哪些大佬最熱心?這些校友圈最多金 _ 證券時報網
    捐資成立3000萬獎學金「近日欣聞您攜校友,慷慨捐資逾三千萬元,設立北京大學秦宛順靳雲匯獎學基金(簡稱「秦靳獎學金」),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您表示衷心感謝!」北京大學黨委書記、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邱水平在致高善文的感謝信中寫道。
  • 任正非為母校重慶大學捐100臺鋼琴,馬化騰、李彥宏、劉強東、雷軍...
    任正非為母校重慶大學捐100臺鋼琴,馬化騰、李彥宏、劉強東、雷軍都捐了什麼?其實,很多企業家在離校後一直心繫母校,以各種方式回饋母校對自己的栽培,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大佬們都給母校捐了些什麼吧!
  • 石室校友唐立新:每個人的好,都來自母校潛移默化的影響丨70年70人...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校友既是石室的驕傲,又是寶貴的資源。1977年,出身於教育世家的唐立新進入石室中學。從全省各地考入石室的同學都非常優秀,唐立新在裡面是理科很好的學生,「我的物理、數學都非常好,」每每考試,他總是和另外兩名學生輪流當前三名。石室的學習生活在唐立新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以至於工作、創業後,他一直與母校保持密切的交往。
  • 【120年校慶】海內外70餘地校友理事榮歸母校話情緣
    「雙甲子」校慶是全體北洋人、天大人共同的節日——這一天,全世界的校友心中鳴響著激昂的校歌旋律,祝福母校的未來;這一天,數萬校友回家團聚,暢想美好未來。他希望各位校友理事進一步加強和學校的聯繫,將母校的發展喜訊、美好藍圖和校友工作的經驗傳遞、擴散給各地校友,使大家沐浴母校的榮光、激發奮進的力量,一心一德、共揚校譽,展現 「興學強國」的家國情懷,為實現母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天大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
  • 《猛獁新聞客戶端》對母校的愛!畢業了,鐵塔牌學子捐出一元錢傳遞...
    可「鐵塔牌」學子對母校的深情纏綿且長,如高山大川,綿延不斷。2019年畢業季期間,河南大學1400名餘學生和39個集體共同參與了「畢業季1元捐,說出你對母校的愛」捐贈活動,用「1元捐」的方式感恩成長,感恩母校。此次畢業季捐贈活動共收到線上線下捐款共計23237元,所有捐贈都將用於對貧困學生大病救助進行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