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自閉兒4個半月的康復實錄

2020-12-19 沃桑自閉輔導

大家好,我是來自北海沃桑健康科技的David,非常高興再一次與你們幸福的交流和學習,北海沃桑健康科技是一家針對自閉症兒童、發育遲緩兒童、智力障礙兒童進行康復的專業機構,經過我們大腦神經可塑性技術康復的孩子取得了巨大的改變,也深得家長們的認同和讚許,歡迎患兒的家長添加沃桑教育這4個字的全拼,跟我們的客服進行交流和溝通。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題是12周歲自閉兒迅迅(以下均為化名)4個半月的康復過程和康復結果。

迅迅是今年7月7日正式啟動大腦神經可塑幹預法的,這個孩子來這裡以前的康復工作一直是他媽媽在做,因為媽媽也是國內著名的語言康復師,她也有自己的康復機構,迅迅來到沃桑時候,我們對他進行了評估,發現幾點比較主要的問題。

第一,目光毫無對視、注意力障礙。他沒有一秒的注意力可以停留在你的臉上、手上或者是物體上。

第二,語言發育遲滯,自發性語言極其少,甚至可以說沒有自發性語言。模仿還處在仿音期,他模仿時發音極其不清楚,每吐一個字都非常困難,他想發出大點聲音的時候,會拍自己的胸脯。比如他打招呼的時候說話聲音特別小,根本聽不清楚,但是讓他大點聲說的時候,他就會一邊拍著自己的胸脯一邊說:「David老師,早上好,」所以,他的語言發育完全是停滯的。

第三,根本沒有人際互動,他甚至都不跟他的媽媽進行互動,可以這麼講,他就在一個沒張開的貝殼裡藏匿著。

第四,重複刻板行為嚴重,他特別喜歡拿著繩子來回的搖動,甚至刻板到只要見到繩子,就會拿起來搖動,他還特別喜歡球,見到球之後就會喊叫、跳動、拍打。

第五,嚴重的智力、認知障礙,沒有邏輯思維,大小、顏色一律不認識,一些簡單的認知都是零。

第六,衝動。在來北海的路上,他突然間從媽媽的身邊跑掉,然後衝到一個地方去做什麼事情去了。家長險些把他弄丟,所以,他衝動的行為是非常嚴重的。

在評估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孩子三歲就確診了,媽媽也一直在給他做康復,康復的結果就是有簡單的語言,比如「我要上廁所」,但是其它的訴求是沒有的。

我們要通過神經可塑性技術達到的目標是:

▓第一,要緩解他的自閉症狀,提升認知能力。

▓第二,增強語言使用、理解能力,提升專注力和執行力。教會他運用語言,甚至是簡單的使用。要讓他能夠理解我們所說的話,便於溝通和執行口令,有利於以後的訓練。

▓第三,要改善他的記憶能力。媽媽說他能背古詩,我就對他做了一個簡單的測試,問他吃的什麼?他就只能表達固定的形式說:「米飯,」因為之前訓練過回答米飯,然後我說:「你今天吃的麵條,」他就跟著我說:「你今天吃的是麵條,」等再問他今天吃的什麼,他又回答米飯。這是他語言提取的路徑出現問題,短時記憶力能力是有偏差的。

▓第四,教會他控制情緒和衝動行為。雖然媽媽說他沒什麼情緒,但是我發現他情緒上來之後會抓著我的手,然後摳我的手,眼睛裡也會有憤怒的眼神,甚至還會喊叫,不像其他孩子有撞頭或其他過激行為。但是也要緩解他亂跑、亂摸、亂跳的衝動行為。

▓第五,社交運用能力,要把前面所有的基礎都打牢固之後才能運用,這也不是主要目標,但是要把它定為一個目標方向。

經過媽媽同意之後,我們就開始了針對他自閉症的整體性康復訓練。

從7月7日到11月25日4個多月的時間,我們發現他在5個類別上已經有了改善。

第一類是語言理解上。

首先,聽到指令後可以迅速做出正確的反應。

舉一個很簡單例子,跟阿姨一起走路時,如果他走得比較快,或者跑到前面去,阿姨說:「你不要跑,站著等我,」他會迅速的站住等阿姨。

我們還做了一個測試,因為他特別喜歡拍球,就給了他一個球說:「你把這個球給蘇老師送過去,」蘇老師在隔壁的房間,他拿到球後沒有拍,而是直接拿著球給蘇老師送去了,這就是他在語言理解上做出了正確的反應,也說明他的衝動行為也已經減緩了。

剛才舉的這兩個例子裡,都說明當語言落地之後,他就會迅速的做出反應,不像以前一樣需要一遍一遍的喊。

其次,自主使用語言的越來越多,並且準確性增多。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他之前只會說:「我要尿尿,我要喝水。」有一天,阿姨帶著他到超市去,他看到超市有餅,他就跟阿姨說:「阿姨,我想吃餅。」語言使用的非常準確而且非常恰當,阿姨說買完餅回家,他就很幸福、很快樂的吃掉了。

★第二大類是他覺察力的改善。自閉兒是沒有覺察力,對爸爸媽媽在房間裡走來走去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是覺察不到的。

首先,我們發現他開始用眼睛觀察、追蹤周圍環境的變化。迅迅剛來的時候根本坐不住,也不會看周圍發生了什麼事情,嘴裡還不停的發出聲音。但是現在不同了。今天訓練的時候有個小孩子比較鬧,他聽見後眼神就看過去了,還有別的孩子在玩新玩具發出的聲音,他也用肉眼去看,機構來生面孔到教室參觀的時候,他也會觀察陌生人。

其次,就是對生活事務進行肉眼的觀察。在家裡的時候,阿姨或者媽媽做飯對他來講一點影響都沒有,他就在沙發上蹦,或者是拿一張紙在那撕。現在阿姨或媽媽做飯的時候,他會站在旁邊看,看她們在做什麼,這就是他覺察力在改善。

再次,就是興趣的多樣化。原先的迅迅刻板行為嚴重,拿著繩子不停的搖、看到球就一直拍、看書時快速的翻頁,然後拿書撕著吃,對其他東西都不感興趣。現在他的興趣多樣化了。機構裡有一些訓練性的玩具,他也會拿來玩一玩。例如小朋友都喜歡的切水果玩具,他也拿過來切一切;小朋友玩的一些小汽車,他也會拿過來看一看;看到卡片也過來摸一摸,由此,我們發現他的興趣趨於正常。

★第三大類是邏輯認知的改善,這對於他來講,是重中之重的改變,因為他有嚴重的認知障礙。

首先,他對10以內的計數已經沒有問題。現在伸出一根手指問:「他這是幾根手指?」他回答:「一根,」伸出5根手指在問,他會數:「12345,五根手指,」再也不像以前似的8根、3根、6根、2根的隨口瞎說了。

其次,有顏色識別的能力,甚至達到了會運用的程度。有一天他穿了一件像海軍衫一樣有白色、藍色、紅色條紋的T恤。阿姨指著上面的白色問他:「迅迅,你看這是什麼顏色?」他回答:「白色,」依次問剩下兩種顏色,他的回答的準確而迅速,當時我都驚呆了,這說明他對顏色的辨識能力可以學以致用,這是他認知的一個巨大改善。

再次,學習模仿複雜的動作。這是認知功能裡最重要的一點。有一些複雜的動作,智力障礙的自閉兒是做不了的,因為他們的大腦協調能力特別差,比如用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的動作,對迅迅來講都很難。但是現在,只要我做幾遍,他就能跟隨著模仿並且能夠順暢的完成任務,這就是他認知邏輯、認知能力的改善。

★第四大類是他的心理情志的發展。

首先,我們發現他的表情豐富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呆滯了。原先這個孩子連笑都不會笑,他所有的照片都呆若木雞,眼神非常空洞,沒有任何反應。但是現在會笑了,而且笑的很燦爛。肌肉群的活動也比較豐富,表達情緒的眼神也多樣化了。

還有一點就是他的情志開始發展,當問他:「你做訓練嗎?」如果他不喜歡做的時候就會說:「不做。」最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懷疑他是否能夠理解這句話。後來通過反覆的用其他方法來測試,發現他想做的事情他就說:「做,」不想做的事他就很堅決的說:「不做,」並且反抗的也非常嚴重,我認為,當出現反抗的時候,自我意識同時出現,跟隨著語言理解、認知理解方面的改善是有直接關係的,所以他的心理情志也跟著發展。

★最後,第五大類是他多動、衝動行為的改善。

首先,可以在家裡完成媽媽拿給他的一些數字描紅作業,之前他根本坐不住,更不用提描紅了。現在他可以描紅1234567這樣的數字,而且是獨立完成,就是說他現在可以安靜下來了。

第二,以前做一些運動訓練的時候,他就亂跑,在場地看見球就抓球拍,看見繩子就拿起來搖,根本抓不住他。現在他在訓練當中不再亂跑了,也不去抓那些東西了,衝動的行為在不斷減少。

最後一點,他現在可以在外面理髮,之前是他大姨、大姨夫、媽媽幾個人抓住他手和腳給他理髮。現在他可以到外面的理髮店去剪很漂亮的髮型,也不用人抓住他。

今天早晨阿姨又給我帶來好多好消息。

第一件事,就是阿姨看見他在那自言自語,就問他:「你在說什麼話呀?」他說:「普通話,」阿姨講完之後我們都樂了,他真是連笑話都會說了。

第二件事,之前他是不認識其他老師的,見到每個老師都需要告訴他這是誰,今天他見到蘇老師之後,直接就說:「蘇老師,早上好,」見到梁老師也打招呼說:「梁老師,早上好,」見到我也是說:「David老師,早上好,」

然後我問他:「早上吃什麼?」他回答完之後,我又問:「誰做的?」他回答:「阿姨做的。」現在他辨別人物的認知能力和語言對稱能力都是相當準確的,在語言反應能力上,看到他進步,我真是感到非常欣慰。

還有一點,就是他的發聲,我之前跟大家說過他需要拍著胸脯才能大聲說話,現在讓他大聲說話的時候已經不是那樣費勁了,也不用拍著胸脯說了,語言氣流發生的也很順暢。

回顧迅迅的整個康復過程,2020年7月7日正式啟動幹預,2020年11月25號做的總結,正好4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按以前的老觀念來判斷,這個嚴重智障的12周歲的自閉兒可能早就給判死刑了。

但是,通過我們4個多月的努力,發現他語言理解的改善、覺察力的改善、邏輯認知的改善、心理情志的發展、多動衝動行為的改善,這都預示著如果媽媽能夠堅持和努力給迅迅康復的話,他的未來會變得會越來越好。

如果想改善大齡自閉兒或者是重度自閉兒的現狀,那麼我還是看重語言理解方面,這個是大腦神經可塑性當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我覺得如果能理解語言了,那麼他與我們溝通,以及他的行為、心智、心理等各個方面都會相對的發展,會跟我們越來越融洽的相處。然後才能考慮讓他從自閉裡面一點點走出來。

相關焦點

  • 12歲重度自閉兒還能有效的幹預嗎?
    12歲之前的大F,不認識任何人,不認識這個世界。媽媽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在沃桑進行康復訓練,兩個半月過去了,大F在這75天裡,能找到自己嗎?雖然現在大F語言還不豐富,但是也懂得簡單的表達自己,晚上餓了,知道去放零食的地方找東西吃,早上來到中心上課,會和老師打招呼說:「老師,上午好,」下課後跟阿姨說:「阿姨,我要回家,」見到老師也能揮著手說:「老師,我下課了,拜拜。」
  • 3歲半還沒有語言的自閉兒,幹預12天後自主發聲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案例,一個3歲半的輕度自閉兒在12天發出自主語言。大家聽了這句話之後可能很詫異,包括我自己也很詫異,在我的康復案例中,這個孩子是見效最快的,這個孩子叫思思,他來自於遼寧省,他媽媽在他兩歲左右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些奇怪,因為思思沒有語言,情緒暴躁,但是家裡人覺得孩子長大就會好,快到三歲的時候,媽媽帶他去了當地的專業醫院,被確診為疑似性自閉症,當時媽媽幾乎就快崩潰了。
  • 3歲半還沒有語言的自閉兒,幹預12天後自主發聲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案例,一個3歲半的輕度自閉兒在12天發出自主語言。大家聽了這句話之後可能很詫異,包括我自己也很詫異,在我的康復案例中,這個孩子是見效最快的,這個孩子叫思思,他來自於遼寧省,他媽媽在他兩歲左右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些奇怪,因為思思沒有語言,情緒暴躁,但是家裡人覺得孩子長大就會好,快到三歲的時候,媽媽帶他去了當地的專業醫院,被確診為疑似性自閉症,當時媽媽幾乎就快崩潰了。
  • 其實,金庸小說中的獨孤求敗才是最好的自閉兒康復訓練師
    見那劍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更圓圓的似是個半球,心想:「此劍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靈便?何況劍尖劍鋒都不開口,也算得奇了。」看劍下的石刻時,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第三柄劍,楊過只道這劍定然猶重前劍,因此提劍時力運左臂。
  • 廣州自閉兒學校9月將掛牌 拯救自閉症孩子(圖)
    文仔今年9歲半,現在家中自學。3歲才學會說話,且時常以撞擊、拍打頭部的方式表達不滿情緒。主要症狀:多動、智力發育遲緩。特別愛好畫畫、拼圖、認圖,喜歡自言自語講普通話和玩電腦遊戲。家庭生活拮据,僅靠父親收入支持,無法參加收費昂貴的治療訓練班。  文仔家中,大廳不過十多平方米,四面牆壁上掛滿他的大作,大門關上,門背面上貼著的,還是他的畫。
  • 切忌讓自閉兒處在長時間恐懼中
    今天跟大家分享:關於自閉兒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對他的傷害。其實道理很簡單,自閉兒往往都是很恐懼的,他們對私密的環境,比如抽血,包括有的孩子甚至對聲音等等一些我們正常人都不害怕的東西,他們都會害怕,他們很恐懼。
  • 自閉兒也能和「孤獨」告別嗎?
    牽你的小手,和孤獨告別,是媽媽今生要做的一切……」---星星的孩子媽媽心聲——題記確實是既心酸又勵志的一段話,自閉症的孩子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孤獨、恐懼、渺小……但是,自閉兒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真的有希望融入社會,甚至懂得如何社交,為什麼這麼說,來看看小喆的故事。
  • 境界專訪方靜夫婦:「因為自閉兒,我才明白什麼是愛」
    歡迎給我們投稿並分享到您的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附上我們的二維碼。昨天,擁有十萬讀者的微信公眾號「境界」推出了他們對以琳自閉兒學校創辦人石貴成、方靜的採訪文章:「因為自閉兒,我才明白什麼是愛」—— 以琳學校創辦人夫婦的故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收看)此文在自閉症圈外引起了強烈反響,讀者們紛紛感動留言,今天我們特別轉發此文。
  • 青島自閉症研究會以琳自閉兒訓練部
    創建於2000年10月,是一家專門從事自閉症兒童和家長培訓的特殊教育機構,其前身是青島市市北區自閉症研究會自閉兒訓練部。以琳是經民政局登記註冊的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NPO)。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主要表現為社會交流、語言障礙、刻板行為等等,是一種嚴重的先天發育障礙性疾病,病因不明,也無有效治療手段。中國目前共有180萬自閉症患者,每年以10-17%的速度增長,已達人口比例的千分之一。
  • 課程實錄|發育遲緩孩子2個多月的進步
    出了月子,媽媽帶著小J去醫院檢查,康復訓練做了半年多,一直到小J會爬。一歲多時候小J做核磁,檢查結果是腦溝寬,也就是大腦發育不良。(腦溝寬不一定都發育遲緩,有的腦溝寬的孩子沒啥異常。大腦發育這事兒吧,看起來有點隨機)小J快5歲時候,還是和其他孩子差距很大,說話說5個字都費勁,媽媽又帶他開始做康復訓練,醫院康復、早教、感統等等一直沒斷過。
  • 自閉兒為什麼不願意剪頭髮?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個主題:自閉兒為什麼不願意剪頭髮? 自閉兒家長都知道,小男孩剪頭髮的時候又哭又鬧、又打又叫,家長形容像殺豬的場景,好像是要了他命一樣!為什麼講這個主題?
  • 自閉兒為什麼不願意剪頭髮?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個主題:自閉兒為什麼不願意剪頭髮?自閉兒家長都知道,小男孩剪頭髮的時候又哭又鬧、又打又叫,家長形容像殺豬的場景,好像是要了他命一樣!為什麼講這個主題?大家都知道在我康復的孩子裡面有個Peter,在上周的時候
  • 重度自閉兒媽媽的簡單願望,沃桑能幫助實現嗎?
    但在他們心裡始終有個擔憂,那就是當他們老了,帶不動孩子;當他們離開這個世界了,留下了孩子怎麼辦?大F的媽媽同樣也有這樣的擔憂,關注我們的朋友都知道,大F是12歲才開始接受康復訓練的,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都已經那麼大了,還有康復的必要嗎?但是大F的媽媽卻不這樣認為,作為一個母親,她深知等到她照顧不了大F的那一天,他將更加孤獨!
  • 《我想飛進天空》中文版上市 東田直樹講述自閉兒內心世界
    4月2日,第九個世界自閉症日,中信出版社聯合壹基金、中信書店共同舉辦了「我想飛進天空全民關注自閉症·新書分享會」,借新書《我想飛進天空》上市的契機,將自閉症家長、自閉症領域的專家、媒體代表以及普通大眾聚集在一起,呼籲全民共同關注並接納自閉症群體
  • 自閉兒隨班就讀荊棘滿路 特殊兒童融合教育憂思
    日,家住寶安區的9歲自閉兒因與同學發生摩擦,被校方建議回家休養。事件  被普校「流放」的「星星兒」  這幾天,15歲的孟星(化名)退學在家,不停有記者找上門來。有時候,這個鋼琴水平達到7級的自閉兒會給記者完整地彈唱一曲《回到拉薩》,歌詞一個字也不差。  此前,他和媽媽張女士的生活是另外一種節奏。
  • 康復自閉症孩子時,家長要注意些什麼?
    假如一個孩子4歲發現有自閉症,他的平均壽命能到73歲,你想想他還有多少年?大約還有70年的時間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他還有他的人生--他有求學的需求,他有工作的需求,他還有尋求配偶繁衍後代的需求。但是按照現在的康複方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把孩子們的康復變得越來越像是給老人康復,這個孩子現在沒有語言,家長就著急康復語言。比較單一,有點像什麼?像給成人康復。
  • 大齡自閉症還有康復的必要嗎?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大齡自閉兒50天的康復記錄。在7月初的時候,第一次見到大f,是媽媽帶著來的,今年已經12周歲了,見面的第一感覺是,高高大大的,壯的像牛一樣,他的面部表情非常呆滯,目光空洞,眼神飄忽不定。他媽媽說他分不清誰是媽媽、誰是看護他的阿姨。當問他問題的時候,例如問他叫什麼?他回答:「我叫大f,」但是如果要問他:「你是誰?」他答不上來。
  • 沃桑語言康復的三大優勢
    自閉兒特徵,有人說是目光不對視;有人說是沒有語言,語言的使用匱乏。其實按照現在的技術來講,我們很多孩子都接受了ABA結構化的語言康復師的一對一、一對二或一對多的強化語言的訓練,讓他們從啊到媽媽、到詞、到句子,表達出一些他們內心世界的想法。
  • 4歲自閉症兒童殞命康復基地 負責人養生書五年前已列黑名單
    網上傳的「天道正氣特殊兒童體質訓練基地收費標準」圖片今年4月27日晚,遼寧一3歲11個月的男童嘉嘉(化名)在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一家名為「天道正氣」的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基地接受訓練後,出現高燒症狀經送院搶救無效身亡
  • 哈爾濱一男子強姦4歲女童被判死刑,女童身體未康復仍需服藥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瑞明)8月29日,哈爾濱4歲女童圓圓(化名)被同村男子劉某國帶走後遭遇侵犯。8月30日,男子劉某國因涉嫌強姦罪被當地警方刑事拘留。12月2日,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劉某國姦淫幼女案。法院以強姦罪判處劉某國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