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 離病毒最近的時刻她...

2020-12-17 大河網

疫情期間,黃玉梅主動請求奔赴戰「疫」一線受訪者供圖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和同事們這麼努力地奮鬥,並不是想著去改變世界,而是不想讓世界改變我們原本美好的生活。」談及抗「疫」感受,5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安陽市腫瘤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黃玉梅對河南商報記者吐露心聲。

  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

  今年的春節,註定難忘,尤其是對於醫務工作者。疫情之初,黃玉梅就關注著事態發展。1月24日,她分別向醫院護理部和醫院辦公室提出申請,如果需要成立醫療隊,自己要加入;1月25日,河南省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後,她再次提出,要求加入醫療救援隊。

  2月19日,黃玉梅終於接到醫院下達的支援安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通知。安慰好父母雙親、叮囑好孩子,黃玉梅帶著領導和同事們的囑託,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一踏進隔離病區,現實的殘酷立刻擺在了我們面前。」黃玉梅說,當時防護物資還處於比較緊缺的狀態,為避免浪費,他們在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2個小時不敢吃喝,防護服一穿上就是六七個小時。防護服內汗如雨下,雙手被手套捂得脫皮發白,鼻梁、臉頰被口罩系帶勒出深深的痕跡。

  工作中,黃玉梅和同事不僅要為病人輸液、抽血、做心電監護、標本採集、發口服藥、霧化治療、氧氣吸入,還要負責病區所有清潔消毒工作……一個班次下來,防護服被汗水浸透,有人出現頭疼、頭暈等情況,險些虛脫,但即便這樣,也沒有一個人抱怨退縮。

  第一次近距離給患者採集咽拭子時,她感受到了恐懼

  黃玉梅所在的病區收治的是危重患者,在護理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最大。

  她還記得第一次給患者採集咽拭子時,需要與患者近距離面對面,還要面對患者張大的口腔,尤其是採集後病人乾嘔、嗆咳,分泌物四濺,「那一刻,我第一次產生了忐忑和恐懼的心理。我想起了臨行時年邁父母的含淚囑託,想起了10歲女兒送別時的眼神,不經意間,淚水浸滿了眼睛。」不過,從業多年的黃玉梅立刻就認識到,救死扶傷是醫務工作者的天職,只有他們衝鋒在前,患者才有信心去戰勝病毒,她需要用良好的心態,去幫助每一位患者。

  一直等到安陽患者清零,黃玉梅才走出了病區。經過隔離後,4月1日,黃玉梅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

  回想那段日子,黃玉梅很是感慨:「那是我此生最難忘的經歷,雖然充滿挑戰、充滿未知,但想到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所有病人痊癒出院,內心就會感到無比欣慰。」

  黃玉梅說,「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肩負著植根於民、服務於民的神聖使命;作為一名護士,我也誓言『要無怨無悔,奉獻一生』。」

相關焦點

  • 天使在人間|為省防護服,穿紙尿褲12小時不去廁所
    響應倡議後,她放棄回家,與70多位醫護人員一起加入「前線班」。「當年非典時,我才上初中,看到新聞裡衝上前線的醫生,心裡很感動,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立志學醫。」 蘇日嘎說。「醫生,我發燒了!39.2℃……」走廊裡,一個年輕女孩眼圈通紅,聲音哽咽。
  • 「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紙尿褲」
    新冠肺炎肆虐之時,曾有「醫療隊自帶紙尿褲出徵」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彼時,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紛紛收拾行囊前往湖北支援。在廈門市援鄂醫療隊發出的行李圖片裡,安而康的藍色包裝赫然在目——半個行李箱都是成人紙尿褲。此前,成人紙尿褲這個細分市場很少被大眾所關注 ,它以老人以及失禁人群為主要目標群體。
  • 最能打女人滯留美國80天後回家,一路穿防護服,十幾小時不吃不喝
    從北京時間4月20日凌晨從洛杉磯出發到晚上22點多入駐隔離賓館,20多個小時,張偉麗一直穿著隔離服戴著口罩,期間十幾個小時不吃不喝。為了趕上這次比賽,她在2月1日提前去泰國訓練,最後輾轉阿聯才到美國參賽。原本最初計劃,張偉麗準備於3月16日從拉斯維加斯出發,經加拿大溫哥華中轉返回北京。但出發前一天,新的防疫政策出臺,打亂了張偉麗的回國計劃。按照UFC相關規定,張偉麗這樣的冠軍選手要隨時接受尿檢,一旦尿檢不通過,有可能會取消冠軍頭銜。因此,她決定繼續留在美國。
  • 「不能上廁所,防護服和紙尿褲穿了15個小時……」他們接同胞回家
    客艙傳來幾聲嬰兒的啼哭聲,主任乘務長田靜的目光在機艙裡搜尋著。原來是小乘客拒絕戴口罩,用哭聲奮力抵抗。她調暗了機艙內的燈光,過了會兒,孩子們都睡著了,幾名乘務員迅速協助家長將口罩給幾個小傢伙戴上。第二天凌晨3點,順利結束航班任務的田靜終於回到廣州,但她的心仿佛還留在天上。1月31日,南航接到民航局的通知,執行接運滯留海外公民回國的包機任務。
  • 大男生也穿紙尿褲!24小時不眠不休,病房裡的他們閃閃發光
    幾天來,很多醫護人員用日誌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了隔離病房裡的點點滴滴,梳理這些日誌記者發現,在醫護人員領隊的筆下,男護士的表現閃閃發光。此次出徵,北京醫療隊共有136人,在名單上,男護士師或護士多達16人,這樣的比例並不多見,面對疫情,男護士的優勢到底在哪兒?
  • 病毒核酸檢測者陳鑫蘋: 離病毒最近的人
    不同的是,他們戰鬥在人們「看不見的戰場」上,病毒核酸檢測工作者,他們是一群離病毒最近的人。海南省人民醫院檢驗科中心實驗室副主任、黨支部書記陳鑫蘋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名女性代表。    近在「眼前」的病毒、手「握著」病毒、「環繞」著病毒,這是省人民醫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工作。
  • 病毒核酸檢驗員:離病毒最近的人
    楚天都市報2月4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蔣輝) 他們每日與病毒面對面,每一個「疑似」成為「確診」,最終由他們「蓋章定論」。他們是幕後的英雄,卻是離病毒最近的人。國藥東風總醫院醫學檢驗部的46名一線技師正是這樣的英雄,他們是這場病毒阻擊戰中冷靜的狙擊手,一份試劑就是一顆子彈,日夜守護在人民健康的高地上,精準狙擊每一個核酸分子,讓肆虐的病毒無處遁形,還健康的人民一份心安。
  • 頭一回穿防護服紙尿褲上班
    陳潔。她生著一張娃娃臉,一雙水靈的大眼睛,笑起來十分甜美。同事都親暱地稱她 「潔妹」。2月22日,她隨隊抵達武漢。 【日記】 我們早上7點起來,因為穿防護服工作,想儘量避免上衛生間,所以特地沒有吃早飯。
  • 穿紙尿褲審訊24個小時!她手腳紅腫、奇癢無比,全程只吃一桶泡麵
    在阻「疫」的40天時間裡,帶著尿不溼審訊嫌疑人;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她用盡了「洪荒之力」,與戰友們一起,用血肉之軀成功將疫情擋在城外。戴晶晶說:「『疫情面前,警察不退』這不是口號,因為我們身後是幾十萬群眾的健康安全!」
  • ...區醫學觀察點的女護士:為省防護服十幾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入隔離區,需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口罩、帽子、護目鏡和鞋套,為隔離對象測體溫、開展醫學觀察,還要做好房間消毒及特殊醫療垃圾裝袋處理。「今天感覺怎麼樣?有生活上的需要跟我說。」每天,在為隔離人員送餐的時候的時候,黎曉燕都會隔著玻璃窗跟他們聊上幾句,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 零距離探訪:「離病毒最近的人」——核酸檢測PCR檢驗員
    零距離探訪:「離病毒最近的人」——核酸檢測PCR檢驗員 每輪工作8小時 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
  • 7歲的她畫了一組畫:我穿新衣服,爸爸穿防護服……
    「我在貼福」「爸爸在治療病人」「我們在吃年夜飯」「爸爸一個人吃飯」「我穿新衣服」「爸爸穿防護服」 ……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和許多同學一樣,周文衍沒有出門走親玩耍,而是和媽媽一起回到了位於浙江衢州江山的老家,在家中度過一個別樣的寒假。不一樣的是,周文衍的爸爸卻沒有陪在她的身邊。原來,作為一名呼吸科的醫生,周文衍的爸爸也奔赴了防疫戰場的一線。
  • 抗疫日記|平時給女兒穿紙尿褲,竟然變成我工作時片刻不離的物資
    儀器不停歇的聲音,仿佛跟這座城市的心跳產生著共鳴,這是到武漢這段時間來聽到的最多的聲音,這座醫院也是疫情發生以來最為全國人民牽掛的地方。昨晚,我跟我的戰友們共同完成了一批加急病人血樣標本的檢測,檢驗結果輸送完成,大家總算鬆了一口氣。
  • 戰「疫」故事|隔離病區的保潔員:穿著尿不溼上崗 八小時不吃不喝
    她們每天穿著防護服給病房和病區清潔消毒,為了節省防護服,8、9個小時不吃不喝,至今已經10多天沒有回家。不懼感染風險,保障病房衛生在合肥濱湖醫院隔離病區,整齊地擺放著一排存放醫療垃圾的黃色箱子。64歲的保潔員王有蓮規範熟練地打包、貼標、裝箱,一切都井然有序。
  • 逆行戰士張穎:抗疫情一天工作15個小時,為省時間穿上了紙尿褲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洶洶來襲,他放棄休假,主動報名,與其他同事一起加班加點,克服困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不忘初心——我志願獻身醫學……當前疫情肆虐,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醫院就是我的戰場,作為戰士,哪有不衝鋒在前的道理?疫情戰鬥號角已經吹響,我牢記醫生的使命。
  • 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日記:穿上紙尿褲 我們依然是美少女
    令牛牛媽媽難忘的有一位危重的婆婆,由於志願者提供的救護車沒有氧氣,婆婆送來時氧飽和度已經測不出來了,沒有掛號、沒有繳費,醫護人員直接上呼吸機,推多巴胺。然而三個多小時的搶救沒能挽回婆婆的生命。家屬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的同時,仍不忘記雙手合十向醫護人員表達感謝。
  • 抗疫前線護士的9天:為了不脫防護服,用上了成人紙尿褲
    「聽隊友說,上了臨床科室後,4到6個小時才能換班一次,這期間壓根上不了廁所,一來是因為患者太多沒時間,二來是更換防護服容易暴露感染。所以我買了兩大包成人紙尿褲。」在董婷婷給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武漢日記中,她這樣寫道。但她後來發現,在重症室,一幹就是8個半小時,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超負荷工作狀態。
  • 我在防護服車間當了8小時志願者,發現了一個秘密
    據《新聞晨報》報導,自2月10日起,20多天時間裡,已有750人次的志願者到誠格參加生產,服務總時長已經超過7600小時,完成防護服質檢、貼標、整理、裝箱近4萬件。2月27日晚,零售君也以浦東新區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身份,參加了一次8小時的防護服生產活動。本文為作者體驗手記,文中涉及到的信息,請以官方發布的最新數據為準。
  • 「為了節約防護服同事穿上了紙尿褲」——湖南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
    1月27日下午,李婉貞和同事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室支援,她們的主要工作是為病人提供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李婉貞說:「為了節約防護服,我們在穿上防護服之前都要上廁所,並且少喝水,有的同事乾脆穿上了成人紙尿褲再穿防護服,這樣可以減少浪費。防護服一旦脫下來就不能再用了,少上一次廁所,就能節約一套,所有這一切只有一個目的:減少短缺的防護資源損耗。」
  • 淮南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人員:距離病毒最近的人
    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的重要診斷標準,淮南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承擔著全市各縣區疾控中心採樣標本的病毒檢測任務。從大年二十九接收第一個病例樣本開始,科室人員就24小時輪班堅守在實驗室裡,他們以快速準確的檢驗結果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