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上廁所,防護服和紙尿褲穿了15個小時……」他們接同胞回家

2020-12-17 騰訊網

2月1日晚9點,一架飛機正從泰國普吉飛往武漢。客艙傳來幾聲嬰兒的啼哭聲,主任乘務長田靜的目光在機艙裡搜尋著。原來是小乘客拒絕戴口罩,用哭聲奮力抵抗。她調暗了機艙內的燈光,過了會兒,孩子們都睡著了,幾名乘務員迅速協助家長將口罩給幾個小傢伙戴上。

第二天凌晨3點,順利結束航班任務的田靜終於回到廣州,但她的心仿佛還留在天上。

1月31日,南航接到民航局的通知,執行接運滯留海外公民回國的包機任務。

「我們決定面向黨員幹部和全體乘務員發出執行急難險重航班集結令。」南航客艙部黨委書記王薇告訴記者,第一次集結令發出後,很快就收到了421人的申請。而第二次,這個數字增加到1400餘人。

田靜就是眾多請戰者中的一員。她已經飛行了25年,又是共產黨員,率先被加入執飛名單做帶班乘務長,至今已執行了多次重要包機航班任務。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跨國飛行不是件容易的事,未知的風險隨時可能發生,保障旅客和機組人員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成了第一要務。

△田靜換好防護服,準備迎接武漢同胞回家。

最近一次執飛,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後,熟悉的不適感又一次襲來。田靜感覺到呼吸困難,只好坐了會兒,用力練習呼吸。

一個小時後,飛機停在外場,幾名乘務員下機協助醫護人員開展工作。因為疫情,安檢工作變得繁瑣。在上飛機前,所有旅客需再次測體溫、洗手消毒、換上工作人員發放的新口罩。

「靜姐,快堅持不住了!」佟浩鳴聲線都是抖的。異國的冬夜,氣溫驟降。即便裹著防護服,仍難以抵擋迎面灌來的凜冽寒意。露天工作一個多小時,這些年輕乘務員被凍得瑟瑟發抖。

「我去吧!」徐戎生主動請纓。隨後,他和兩個同事走下舷梯,去替換第一梯隊的同事。

徐戎生出生於1995年,在這趟航班的12名機組人員中,和他一樣的90後佔了一半。

「有的旅客好奇地問,你們為什麼不能喝水?不是不能喝水,而是不能上廁所。防護服和紙尿褲,上次我們穿了8個小時,這次穿了15個小時。」歸來後,在南航客艙部召開的團員視頻會上,徐戎生的講述,讓不少同事在電子屏幕前偷偷地擦拭眼淚。

△談及家鄉武漢,落淚的田靜。

十幾位年輕人登機後,把行李箱放在地上,對著乘務人員鞠了個躬,說「你們辛苦了。」這個舉動,讓正等在機艙門口對旅客們說「歡迎回家」的田靜和後區域乘務長張銘斌有點「懵」。

「這個齊刷刷的舉動說明,祖國的強大和擔當溫暖了年輕人們的心。」田靜說。

在赴泰國普吉島接武漢籍旅客的航班上,廣播之餘,田靜情不自禁地用武漢家鄉話說:「歡迎登機,歡迎回家!」在坐的旅客備受觸動,將這一幕發在社交平臺上。

「從封城到現在,我父母一直在武漢,所以看到這些旅客我就想到家人。因為疫情,大家上下飛機都要間隔很遠,但鄉音讓心的距離更近了。」田靜說。

事實上,在這趟飛往普吉的空乘人員中,也有黨委書記王薇的身影。她在做協調工作的同時,不厭其煩地為工作人員和旅客講防護常識。

△cz3002執飛乘務組,田靜(左三)帶班。

疫情期間第一次執飛包機,年輕的工作人員們心裡多少都有點兒沒底。王薇是一名資深乘務員,經驗特別豐富。有她在,就像一座燈塔照亮年輕人,讓他們勇敢前行,去做藍天逆行者。

經歷過這幾次「最艱苦、任務最重、風險最大、難度最高」的飛行,徐戎生感觸很深,回到廣州後,他第一時間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平時對父母工作「不上心」的兒子最近總是主動發來微信詢問媽媽是否安全。「兒子長大了。」田靜說,疫情改變了很多人,也改變了她的一些想法———她喜歡藍天,以前總覺得飛行是在探索藍天的高度,現在才知道是在探索生命的廣度。

記者:司晉麗

編輯:莫愁

審核:周佳佳

相關焦點

  • 逆行戰士張穎:抗疫情一天工作15個小時,為省時間穿上了紙尿褲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洶洶來襲,他放棄休假,主動報名,與其他同事一起加班加點,克服困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不忘初心——我志願獻身醫學……當前疫情肆虐,作為一名呼吸科醫生,醫院就是我的戰場,作為戰士,哪有不衝鋒在前的道理?疫情戰鬥號角已經吹響,我牢記醫生的使命。
  • 「為了節約防護服同事穿上了紙尿褲」——湖南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
    新華社長沙1月31日電(記者帥才)「今天,我看到了用盡全身力氣呼吸的感染患者渴望的眼神,這一刻感覺自己能為他們恢復健康獻出力量,覺得能來到武漢救治是非常正確的選擇……」這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血液淨化中心護士李婉貞的一線日記。
  • 穿上紙尿褲,以椅為床,以院為家……他們睡著了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杭州新聞客戶端訊戴口罩、戴帽子、穿防護服、護目鏡、戴手套、封領口......這是進入發熱病房的必備流程,如此繁瑣的流程卻是醫護人員的一道安全防線,而這一穿就要4到8個小時,對「前線」的醫護人員來說,防護服不可能經常穿和脫,這也意味著不能頻繁地上廁所,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在浙江醫院發熱門診
  • 天使在人間|為省防護服,穿紙尿褲12小時不去廁所
    已從醫三年的蘇日嘎很清楚,新型冠狀病毒,正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但她和同事們依然貼近患者,一絲不苟地完成操作,這樣的操作,每天要進行數十次甚至上百次。蘇日嘎原本不用做這些。這位「90後」醫生,原本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內科工作。
  • 「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紙尿褲」
    很多醫護人員說,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穿上成人紙尿褲,也給穿著防護服的他們帶來了一份心安。成人紙尿褲,特殊的戰疫物資由於醫院物資緊缺,防護服的膠是一次性的,上崗時如果去廁所,就需要重新穿脫一遍防護服。稍有不慎極易造成汙染,導致醫療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 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 離病毒最近的時刻她...
    防護服裡加穿紙尿褲、上崗前兩小時不吃不喝  今年的春節,註定難忘,尤其是對於醫務工作者。疫情之初,黃玉梅就關注著事態發展。1月24日,她分別向醫院護理部和醫院辦公室提出申請,如果需要成立醫療隊,自己要加入;1月25日,河南省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後,她再次提出,要求加入醫療救援隊。
  • 大男生也穿紙尿褲!24小時不眠不休,病房裡的他們閃閃發光
    病房中的他們「閃閃發光」此次馳援武漢,北京天壇醫院出徵的男護士是最多的,共有6人,領隊顧怡明醫生的一篇日誌,記錄下了小夥子們在首個夜班的點點滴滴。「艱苦的24小時,從昨天到今日凌晨,北京天壇醫院9名醫生護士完成了所有班次的工作。
  • 38歲一線醫護工作者為了節省防護服,穿上了成人尿不溼
    38歲,她第一次穿尿不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參與一線救援的醫護人員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按照醫院標準,醫護人員的防護用品每四個小時就要更換。她被分配到集中隔離區進行醫學觀察工作,戴口罩、戴帽子,穿防護服、護目鏡、戴手套、封領口……這是進入感染病區的必備流程。一般來說,每一班輪值是6-8個小時,但是目前疫情還處在緊張階段,加上醫療防護物質緊缺,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消耗,黃鋒主動提出申請,堅持24小時才換一次班。
  • 成都隔離觀察點戰「疫」故事:她們穿紙尿褲上崗 一站十多個小時
    在這個普通人無法涉足的隔離區,面對特殊的服務群體,醫護人員有著怎樣的特殊經歷和故事?記者走進了成都市成華區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在這裡,值班醫護人員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0個小時以上。出人意料的是,他們走出隔離區,脫下悶熱的防護服,摘下護目鏡後,第一件事居然是上廁所。
  • 「大男孩再次穿上紙尿褲」
    時隔26年,大男孩再次穿上紙尿褲!說出來也許有點難為情,但非常時期,紙尿褲成為我們的護身法寶之一。  由於我們是在武漢一線的隔離病區工作,為了做好自身防護,需要穿上防護服。而防護服是一次性連體設計,穿脫耗時長,如果上廁所,就意味著要重新換裝再返崗,就會多消耗一套防護服,也比較浪費時間。
  • 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日記:穿上紙尿褲 我們依然是美少女
    兒子不知道媽媽為什麼不回家,她在視頻通話時和兒子解釋:「武漢媽媽病了,媽媽要給她看病。「兒子懂事地回答:「希望武漢媽媽快點兒好,我也想讓媽媽早點兒回來陪我玩兒。「  在發熱門診,牛牛媽媽遇到很多令她難忘的場面。
  • 隔離病房一呆就是4-8個小時!奮戰在一線的這些青島醫生們紙尿褲都...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30日訊 「主任,請採購玻璃飯盒和成人紙尿褲,我讓小呂做那個物資採購表,一會兒過去,你現在安排採購。」在城陽區人民醫院發熱病房採購群中,出現了一項特殊的需求,成人紙尿褲。「防護服是一次性的,穿脫耗時長,一線的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工作4-8個小時,上廁所不方便,所以只能上班前少喝水、不喝水或者穿上成人紙尿褲。」發熱病房護士長董芝向記者介紹,「但為了患者,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 逆行者|一線護士的一天:4到6小時不能吃飯喝水上廁所,尿不溼終於用...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了無數生離死別和俗世的悲喜,也看到在疫情無情蔓延擴散的時候,總有一些人勇敢地朝著疫情中心的地方逆向而去。他們是醫護人員、是志願者、是滴滴司機、是快遞小哥,是無數個平凡又勇敢的靈魂。鳳凰網財經、鳳凰網健康推出《逆行者》系列訪談,傾聽他們背後的故事。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什麼理所應當,有的只是一部分人的義無反顧。
  • 頭一回穿防護服紙尿褲上班
    陳潔。 【日記】 我們早上7點起來,因為穿防護服工作,想儘量避免上衛生間,所以特地沒有吃早飯。隨後開始按三級防護要求,穿上防護衣服8:50,湖南養老服務支援湖北先鋒隊負責人帶領我們這些第一次正式進入住養區的隊員一起宣誓。自己舉起右手宣誓的那一刻,頓時有種「上戰場」的神聖感和使命感。
  • 微山20多位醫護人員兩班倒,一口氣上12個小時的班
    1月31日上午10點左右,姜文芝完成隔離病房的交接工作,脫下防護服,經過多個環節的清洗消毒之後,走出了科室。「本來是昨天晚上6點到今天上午8點我值班,但我得給其他護士辦好交接、安排好工作才能下班,所以就耽誤了一會。」姜文芝笑著說。
  • 一個規定最「奇葩」的工廠,員工上班要穿紙尿褲,上廁所自動離職
    從生活上而言,我國大多數家庭的工資收入都提高了不少,他們的消費能了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們在生活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同時還能滿足自己的精神享受類的要求,人們的生活直接從溫飽水平轉向了小康水平。但是你們知道嗎有這麼一家規定最「奇葩」的工廠,員工上班要穿紙尿褲,員工上廁所則視為自動離職。這是怎麼回事呢?雖然可能有一些工廠會對廠內的生物空氣環境要求嚴格,但是再嚴格也就是要人們入廠換衣消毒而已,怎麼還會有要求穿紙尿褲和不能上廁所的要求呢?
  • 醫護日記|為了避免上廁所,值班前儘量不喝水或穿成人紙尿褲
    醫護日記|為了避免上廁所,值班前儘量不喝水或穿成人紙尿褲 應佑國(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第二批上海援鄂醫療隊員)
  • 穿紙尿褲審訊24個小時!她手腳紅腫、奇癢無比,全程只吃一桶泡麵
    在阻「疫」的40天時間裡,帶著尿不溼審訊嫌疑人;每天工作長達15個小時,她用盡了「洪荒之力」,與戰友們一起,用血肉之軀成功將疫情擋在城外。戴晶晶說:「『疫情面前,警察不退』這不是口號,因為我們身後是幾十萬群眾的健康安全!」
  • 遼寧醫生戰地日記透露:紙尿褲溼冷,下夜班強迫自己睡覺
    2個醫生,4個小時,17位患者今天是武漢協和江北醫院改造後第一天值班。上午10:00就進入病房熟悉病例系統,準備各種備品,熟悉各種情況......基本完善後已經過了10多個小時了。晚上10點,通知發熱門診可以收治患者,忙了一天,來不及休息,僅僅4個小時,收住院患者17人。
  • 世界最奇特工廠:上班不能去廁所,不行就穿紙尿褲,員工卻很多
    今天我們就要和大家說一個工廠,這個工廠被很多人稱為世界最奇特工廠,為什麼奇特呢?因為在這裡上班不能去廁所,不行就穿紙尿褲,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儘管有這種奇特的規定,但工廠裡的員工卻很多。這是美國的一個加工廠,在這個加工廠裡工作,上班期間都是不允許去上廁所的。這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規定不會擔心沒有員工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