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都知道,在寶寶生命最初的6個月,純母乳餵養是最佳的餵養方式。
但是很多新手寶媽也會經常困惑,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還需要餵水?寶寶喝水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寶寶喝水也有講究,如何才是正確給寶寶飲水?
掌握寶寶每天的攝水量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6個月以內,一般無需額外喝水,母乳和衝調好的配方粉足夠寶寶攝取水分。6個月以上,可酌情每天補充4~6盎司(大約117ml~176ml)水。
對於小寶寶來說,在沒有添加輔食前每天的食物就是液體,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其中都含有很多的水分。
因此,這一階段的寶寶如果是母乳餵養,通常無需補水;而當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可以酌情根據寶寶的情況適量補水。
寶寶喝什麼樣的水最健康?
寶寶最好是喝不帶甜味的白開水。如果寶寶長時間喝帶甜味的水,對寶寶生長發育不利。更不要給寶寶喝各種人工配製的飲料。
飯前不能給寶寶餵水
雖然說多喝水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有利健康,但是對於小寶寶來說,在不恰當的時間喝水反而容易影響身體哦!其中一個不適宜餵水的時間就是寶寶吃飯前。飯前喝水可使胃液稀釋,不利於食物消化,喝得胃部鼓鼓的,也會影響寶寶的食慾。
若要在飯前給寶寶餵水,可在飯前半小時喝少量的水,這樣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幫助寶寶消化食物。
注意控制好飲用水的溫度
新生兒非常脆弱,飲用水過熱或者過冷都是不好的。在夏天,不能直接餵他從冰箱裡拿出的冷水;過熱的水容易造成燙傷。所以,寶寶飲水夏天多以室溫為準,冬天應該控制在40℃左右。
大人每日喝很多的清水,是因為正餐的飲食內固體食物及鹽份較多,需要額外的水份來調適。另外,大人的活動量大、汗水出得多,所以喝水也要相對增多。而嬰兒應該通過平時的正常飲食來獲得他們所需的營養。奶水內含有嬰兒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寶寶靠吸取奶水內的熱量以及其它營養物質,來給身體提供營養、逐漸成長。
由於個體之間存在有差異,因而每個人嬰兒對於水的需求量也不盡相同,一般情況下,家長們可以從嬰兒的尿液中,進而來判斷嬰兒是否處於缺水的狀態。正常情況下,只要小寶寶的尿液呈現為淡黃或無色,此時則證明其體內的水分較為充足,沒有額外補充水分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