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孩子們多煎熬了一個月,而等待高考結束後離婚的父母們,也同樣多了一個月的同床異夢。隨著高考的結束,相信莘莘學子們都收穫了自己滿意的成績,而民政局也迎來了一波離婚的高峰。一名在民政局工作多年的女士苦笑搖頭:「年年如此」。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今天就來說說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表面看似風平浪靜的家庭,其實有不少已經存在了感情破裂的痕跡,但是中國人傳統的內斂,只是沒有直接說出來。選擇在高考結束後才去行動,是因為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前途,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才不會影響到孩子。
其實很多時候往往是一方的隱忍,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天。一場婚姻,等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等孩子高考結束。當孩子還在初中甚至更早的時候,夫妻雙方就沒有了感情,也曾想到過要分開,但每次談到孩子的問題就妥協了,誰都不想放棄孩子,而兩個人又已經很難再回到以前那種親密恩愛的狀態。有時候並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問題,只是覺得已經懶得去互相取悅,互相遷就,乾脆就倔強著讓一個婚姻走到解體的結局。
婚姻這個東西,說到底也還是中國的一句老話,把它說的抽象又精緻,瀟灑也莊重,那就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到時各自飛」。而往往這個「大限」,只是我們人為造成的。緣分盡了就盡了,任你再怎麼努力也回不到從前了,但一說到被婚姻牽涉到的孩子,那就是一道坎了。婚姻裡無數的糾結和矛盾,也就因此而來了。很多家庭為了孩子,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那就克制、隱忍吧。等孩子高考結束之後,再把大人的問題提上日程。每年高考結束就是一年一度離婚高峰期,類似的新聞每年都在重複,年年都在刷新紀錄。
婚姻、家庭就像不可探測的迷宮,人們常常迷路,這才是婚姻的實質。有孩子的婚姻與沒有孩子的婚姻是截然不同的,大部分的婚姻都是為了孩子,所以一旦雙方感情出現的問題,首先顧及到的是孩子而不是其他。「孩子會不會受委屈?」、「孩子成長會不會受到影響?」、「萬一孩子不跟自己生活怎麼辦?」等等,等等。所以絕大部分名存實亡的婚姻都是為了孩子,而維繫著婚姻表面上的平靜。
孩子參加高考,那麼家長也都是中年人了。人生最難是中年。在30多到40多歲的這個時間段,孩子尚小,夫妻倆要麼忙於打拼事業,要麼漸漸失去了初婚時的激情,再怎麼驚天動地的愛情,也抵擋不住生活的消磨,天天面對柴米油鹽,車貸、房貸等壓力,愛,也就褪色了,剩下更多的是責任和咬牙堅持。
中國式婚姻家庭,都是捆綁了更多的親情和家庭的責任。也許有時候女人會懷疑自己婚姻的意義:「既然我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自己搞定,還要一個男人幹什麼呢?」男人也會躊躇滿志的臆想:「等我功成名就的時候,我什麼樣的女人找不到?」但真的能這麼灑脫的走出婚姻這個城堡嗎?事實上並不容易。我們常說:孩子是婚姻的紐帶。有了這紐帶,夫妻之間感情會更牢固,也更難以分開,很多夫妻在遇到同樣矛盾的時候,如果沒有孩子,也許早就分開了。
其實,一對能夠選擇離婚的夫妻,肯定會比互相煎熬著的夫妻要好。我們有時太注重形象和面子,太強調正確性,所以很多時候是委曲求全,而實際上到了高考年齡的孩子,他們已經能夠接受父母的自由選擇了。有時候我們只是低估了孩子的接受和抗壓能力,也是在強化自己的忍受能力。有了離婚的念頭,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形成,夫妻平時的冷戰、爭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看不見嗎?有時候覺得瞞住了孩子,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的演戲而已。
我們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要素構成,如果說每個家庭都幸福而美滿,沒有任何糾紛矛盾,這幾乎不存在,既然沒有我們渴望的神仙眷侶的婚姻,那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勞燕分飛的結果。也許夫妻雙方的其中一人,就是為了這一天等了十年,孩子的十年寒窗苦讀,就是他(她)十年的臥薪嘗膽。「等孩子高考結束後就離婚」,也許是當時的氣話,也許就是已經為離婚做打算了,所以才會有了高考結束後迎來離婚高峰這一情景。
餘生有你,太累。餘生沒你,何其快樂。已經走到民政局門口的父母們,唯願你們一別心寬,兩生歡喜,下半生可以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