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婚姻結束,真的一切是為了孩子?

2020-08-28 齊家家事


「孩子考完了,我也終於可以離婚了,這次是徹底的解脫……」這是張女士坐下來跟齊家律師說的第一句話,她面露悲傷,但也有種徹底的釋然,她開始娓娓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01


高考結束,張女士道出自己婚姻悲劇

四年前,我就想和他離婚了,當時孩子馬上要中考,為了不影響孩子中考,就沒有去辦手續,就這樣一直忍受著。


終於等到孩子中考結束了,結果閨蜜勸我,說高考是決定孩子人生未來的關鍵節點,反正就三年,為了孩子再緩緩。


我仔細想想,如果因為我自己影響了孩子的一生,那真是太對不起孩子了。


沒辦法,我決定忍到孩子高考結束,於是每天和自己討厭的人在一個屋簷下,從最初的無法忍受到最後的麻木。每天重複計算著高考倒計時,別的父母是為了提醒孩子好好學習,而我是為了提醒自己還有多長時間才能解脫。終於今年孩子高考結束了,這次我絕對不能再忍,請你們一定幫幫我,我要離婚!


張女士是高考結束後來齊家諮詢的當事人,每年高考前就會有一些準高考生父母來諮詢,等孩子高考後立即啟動離婚程序,高考後離婚的小高潮維持了一整個暑假。

02


離婚大數據,凸顯現代人婚姻的脆弱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近40年,中國結婚率不斷下滑,離婚率持續上升,在離婚率不斷上升時,每年高考前後還會出現離婚率上浮趨勢。


與此同時,齊家律師也有一組數據分析與大家分享。


在齊家創作的《深圳離婚大數據報告》1時間篇裡,齊家律師統計了子女處於不同年齡階段時兩性提出離婚的比例。


當子女處於0-5歲時,是女性提出離婚的高發期。而隨著子女年齡的不斷增長,女性提出離婚的比例大幅下降,直到子女年齡18歲以上時,男性提出離婚的比例大大高於女性。

而這一數據與齊家創作的《深圳離婚大數據報告》1時間篇的另一組數據得比相印證。


根據齊家大數據報告顯示,不同年齡段,兩性提出離婚的比例有很大不同。其中,40-50歲年齡段中,兩性提出離婚的差距逐漸減少,但總體而言仍是女性比例略高。但50歲之後,男性提出離婚的比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超過女性。

從這兩組數據中不難看出,當孩子高考結束後,中年人的離婚比例出現了強烈的反轉和衝突,而這一衝突的背後,是中年人無盡的煎熬和痛苦。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來說,不離婚,是無止盡的隱忍;而離婚,又包含著對未知未來的焦慮。


而這個年齡段的男性呢?當事業日漸成功,進入事業和心智的雙成熟期後,更像是漫長理性之後的爆發,也許是渴求刺激,來打破長久平淡婚姻的衝動。

03


離婚理由多樣,但唯獨無關孩子本身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究竟離婚的原因有哪些呢?


根據齊家創作的《深圳離婚大數據報告》4理由篇,離婚理由包括了:



在以上這些離婚理由中,齊家律師進一步分析,對於原告離婚理由中的男女比例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在眾多的離婚理由中,只有一組理由與子女有關,就是生育糾紛。

而生育糾紛項下,男性提出離婚的比例高於女性。除此之外,無論是男性,亦或是女性,最終都敗給了婚姻中的「一地雞毛」。最終我們發現,離婚理由與孩子無關!


那麼,為什麼離婚理由與孩子無關,但要不要在高考之後這個時間點離婚,卻與孩子息息相關呢?


在傳統家庭觀念中,孩子一直處於「被愛」與「關懷」中,婚姻中的血緣關係甚至比婚姻關係本身更加重要,子女被牢牢的鎖在了家庭最核心,父母的情感和感受被遺忘,甚至被掩蓋。


於是,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高考後離婚這個話題,甚至出現了「高考離婚潮」這類詞彙。


該不該選擇離婚,這是個人問題;「高考離婚潮」合不合理,這是社會問題。但,選擇締結一段婚姻是神聖而謹慎的,選擇結束一段婚姻看似容易,但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法律問題,並沒有那麼容易解決,比如:


1、對方是否同意離婚?

2、孩子滿18歲了,還需要考慮撫養權問題嗎?

3、孩子考上了大學,大學期間的撫養費誰來出?

4、對方不同意的情況下,財產怎麼分割呢?

04


結束一段婚姻,你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切記感情用事,對「只要對方同意離婚,一切都可以不要」say no!


為了讓對方儘快配合辦理離婚手續,迫切想要離婚的一方往往會無底線的對離婚條件作出讓步,衝動之下同意並辦理了離婚手續,反悔卻為時已晚;如果對方是過錯方,那我方一定要在財產分割和撫養權方面爭取自己的權益,為自己提前做好合理規劃,因此,事前諮詢專業家事律師,可以更好的避免因一時衝動造成的利益受損。

二、全面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


很多家庭主婦會認為自己沒有掙錢,是不是沒有權利爭取孩子撫養權,甚至沒有權利分割財產?實際上,法律並不這樣認為。根據即將在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智慧財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因此,為了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律師的指導下提前收集有利證據變得尤其重要。

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好離婚方式


我國法律規定,離婚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協議離婚,另一種是訴訟離婚。其中 ,協議離婚是指對於離婚沒有爭議,雙方可就離婚方案達成一致,其中具體包括了:是否離婚、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等都達成一致。協議離婚中至關重要的就是擬定離婚協議,這是非常專業的法律文書,委託專業家事師擬定可以更好的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


相反地,如果雙方無法就離婚方案達成一致時,則可能要選擇訴訟離婚方式解決。此時,委託專業家事律師提前做好訴訟規劃、設計訴訟策略方案等等,關乎地都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四、成年子女撫養費如何支付


如果孩子考上了大學,大學期間的撫養費用如何承擔?一般情況下,孩子讀大學期間已年滿18周歲。按照傳統觀念,父母理應承擔孩子大學期間的撫養費。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對於這一問題的答案,網上眾說不一。


事實上,父母為成年子女在大學期間主動支付撫育費雖然是一種常態,但這只是父母在道德上的義務,並不是法定義務。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對於何為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最高院有兩個不同的解釋,一個是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2條規定;另一個是《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規定。第一個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新《婚姻法》實施之前作出的,第二個司法解釋是在新《婚姻法》實施之後所作出,且對於在校就讀的成年子女已經明確限定範圍在高中及以下學歷。那麼,根據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應當適用最高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規定。


法律依據: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2條規定,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條規定,「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34;,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心理學家黃維仁曾說:「父母離婚,如果處理得當,原本黑暗冰冷的事情,也能變成孩子獲得成長的轉機。」


齊家律師認為:


離婚,並不是斬斷一切的終點,孩子更不應該成為離婚與否的決定點。真正對孩子造成傷害的並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本身。在沒有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孩子學不會愛別人,不知道如何跟別人相處,孩子很敏感,隱忍終將爆發,受傷的一定是孩子。類似的社會悲劇,近年來不斷上演。


所以,與其以愛之名離婚,不如思考如何用心經營一個有愛的家庭。這個家可以是,父母琴瑟和鳴、美滿和睦的幸福之家;也可以是,離婚後,依然給孩子愛與關懷,讓孩子知道,即使離婚父母仍然愛自己的幸福之家。


一直以來,齊家秉承著「不錯誤引導一例不該離的婚「的價值觀。每一位來齊家的當事人,他們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背後的一個個鮮活的家庭。自古以來,幸福不只有一個標準,婚姻亦是如此。因此,無論是月滿而圓,還是殘缺之美,請別忘記愛本身的真諦!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年高考離婚潮,高考結束,婚姻也結束了
    每年的高考季結束後都是離婚高峰期,這種離婚潮,會一直持續到9月份。有民政局的工作人員說過:「如果遇到年輕人來離婚,我們還會勸勸,但如果遇到孩子高考完離婚的,不用勸了,那一定是心死了。」因為等到孩子高考後離婚的夫妻,大多都是在婚姻中隱忍了好久,掙扎了好久,痛苦了好久,最後無可挽回了。
  • 高考結束後,離婚高潮接踵而來,父母:為了孩子而隱忍
    選擇在高考結束後才去行動,是因為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和前途,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才不會影響到孩子。一場婚姻,等了這麼多年,就是為了等孩子高考結束。當孩子還在初中甚至更早的時候,夫妻雙方就沒有了感情,也曾想到過要分開,但每次談到孩子的問題就妥協了,誰都不想放棄孩子,而兩個人又已經很難再回到以前那種親密恩愛的狀態。有時候並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問題,只是覺得已經懶得去互相取悅,互相遷就,乾脆就倔強著讓一個婚姻走到解體的結局。
  • 孩子高考結束了,咱們離婚吧
    ,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來,孩子走出教室,等著外面的父母著急地問:「考試怎麼樣?」每年高考季,我們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高考結束後,學生輕鬆了,父母卻在民政局排隊離婚。但是現實從來不是童話故事啊,年輕人經歷過暗戀、早戀、曖昧、地下情、異地戀、父母反對、 裸婚等一系列的艱難險阻而終於許下諾言,甚至步入婚姻殿堂之後,才會發現青春愛情文學的結束只不過意味著家庭倫理劇的開始。
  • 孩子高考結束了,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離婚了
    我是@家庭教育讀書會,今天我們來討論:高考完離婚,對孩子到底好不好呢?「孩子高考結束了,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離婚了!」 結婚要挑日子,那麼離婚呢?孩子高考結束了,我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離婚了!近些年來,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所謂的「高考後離婚潮」,即很多原本很早就有離婚打算的夫妻,為了使孩子順利參加完高考,而在高考後選擇離婚,從而使得高考後的一段時間出現離婚高峰期。其實,有關「高考後離婚潮」這個說法的準確性還有待商榷,但它的確解釋了一個家庭現象:孩子高考結束後,父母就離婚!至於為何會選擇在高考後給孩子攤牌呢?理由也很簡單:為了孩子好!
  • 高考結束後,你以為一切都結束了?
    高考終於結束啦! 相信此刻考生們的內心OS都是這樣的 但是,你以為高考結束 一切就都結束了嘛?
  • 高考過後,真的結束了嗎?真的可以放空一切了麼?
    2020年疫情持續了六個月的時間,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我們今年的高考生仍然披荊斬棘,克服一切困難面臨人生中的轉折點。在終於挺過來疫情的恐慌和高考的殘酷之後,即將影響一生的問題來了:高考過後,面對各種專業應該如何選擇?
  • 「孩子高考結束了,咱們離婚吧」高考之後,將迎來離婚高潮
    高考考驗的不僅是學生,還有父母,高考結束了,父母也選擇了重新來過。「高考完事了,咱們終於可以去離婚了,誰也別委屈誰了。」小文的父母為了孩子能安心高考,一直隱忍著對方。兩個人早就沒有感情了,不是為了孩子,早就離婚了。高考一結束,倆人就商量起來離婚事宜。現在孩子也大了,也許會理解父母的。
  • 高考結束,廣州離婚預約爆滿:一場考試,散了600多個家庭
    2020年的高考,在今天(7月8日)結束了。對於學生來說,這是12年寒窗苦讀的釋放,對於部分父母來說,也是婚姻的解脫...或許讓你意想不到的是,高考結束後,除了旅遊出行的需求增加,離婚率也相應攀升了。現在孩子考完了,我們不用再撐了。」一邊是無法挽回的婚姻,一邊是面臨高考的孩子,許多家庭選擇「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的完整」的自我犧牲。一年一度高考後湧現的離婚潮,為我們暴露了中國式婚姻的最大謊言。
  • 高考結束後,民政局再現「離婚熱潮」,家長:終於解脫了
    高考結束之後,民政局排起了長龍,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離婚人群,在湖北襄陽,甚至因為場面過於壯觀而引發了大眾關注。,所以許多婚姻裡並不圓滿幸福的兩個人,都願意為了孩子的成長做出自己的犧牲,保持著貌合神離的相處方式。
  • 高考結束了,爸媽你們不要再「演戲」了!
    據某地民政局數據統計,自2009年以來,每年中高考結束後20天,辦理離婚登記的人都要比高考前
  • 所有為了孩子而繼續的婚姻究竟是不是真的對孩子好了?
    中國婚姻裡總是有太多的忍耐,為了父母忍耐,為了將就忍耐,為了孩子忍耐。總有一方在忍耐的婚姻裡耗盡力氣,受盡委屈。然而這樣真的值得嗎?為了孩子,耗在沒有任何意義的婚姻裡;或者為了孩子,維持一個只有爭吵,冷漠的婚姻,這樣的意義究竟何在?
  • 高考結束後,女兒給我寫了一封信,看完後我哭了
    高考結束後,女兒給我寫了一封信,看完後我哭了現代人的婚姻真的很脆弱,都說婚姻是墳墓,很多進去的人都想盡辦法想要掙脫出來,所以就離婚了。離婚大人是解脫了,可傷害最大的卻是孩子,很多的父母,為了孩子,都委曲求全的忍著一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其實這才是最大的錯誤。
  • 顧城殺妻自縊的背後: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善良溫柔的謝燁為了讓顧城專心創作,不但包攬了所有家務,而且還包容了顧城所有的缺點。她愛他,就像愛一個孩子。1988年,顧城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遠赴紐西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也是這一年,顧城和謝燁的兒子小木耳出生了。顧城和他的情人經歷了什麼?
  • 暑假離婚率激增,家長離婚只因孩子高考結束,工作人員稱中考也會
    高考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現在高中畢業的學生們都陸陸續續接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學校也放暑假了,校園看上去特別冷清,可是婚姻登記處卻變得熱鬧起來。有記者來到安徽淮北一個民政局的婚姻登記處了解到截止6月28日,淮北當月已有586對夫妻辦理離婚手續。而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表示,每年離婚率高發期分兩個階段,一個是大型節假日後,一個就是中高考後的這個暑期。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還說每年中高考後離婚率都會上漲,可能就是有的夫妻考慮到孩子上學的因素或者考試的因素。
  • 「爸媽,高考結束了,你們離婚吧。」
    感情好不好,孩子都知道作家池莉曾經也是孩子考後離婚的那一撥人。為了孩子,她在婚姻裡一忍再忍,甚至給了自己一個八字豪言壯語——「忍字當心,白頭到老」。中考結束後,她決定跟女兒攤牌,沒想到還沒說出口,女兒就大方地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她告訴母親:「我沒有告訴你,是因為我看你不願意讓我知道。我就成全你們的苦心,就當我不知道吧。」池莉聽完面紅耳赤。在孩子敏感的心面前,父母的偽裝顯得很可笑。
  • 高考結束以後的離婚潮:成年人的世界,有選擇就會有傷害
    伴隨著高考的結束,各地民政局開始排起了長隊,隨著高考的哨聲結束,那些早已等候多時的家長們,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卸下偽裝,放下演技了,不需要再繼續在孩子面前演戲了,現在可以將離婚的消息正式告訴孩子們了。
  • 失敗的婚姻該不該為了孩子而維持?
    離婚的原因千萬種,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失敗的婚姻都會以離婚而結束,擺在他們面前的有一個重要的「坎」就是「孩子」,我們是否該為了孩子而維持失敗的婚姻?性是婚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中年人的婚姻卻大多數沒有性,可是,那又怎麼樣呢?你也不得照樣過嗎?婚姻更高的價值是孩子,有了孩子,那麼就請你為了孩子而多想想,就算兩人過不下去,就算兩個人已經沒有太多共同語言,那麼,請讓孩子能夠順利成長到18歲,夫妻再分手。為了強化自己的觀點,吳小平還拿企業家曹德旺舉例。
  • 電影《婚姻故事》講述婚姻的結束,卻感動得我們淚流滿面
    在這裡,我們會看到有關愛情的一切甜蜜和爭吵,或哭或笑,好的愛情電影,就是讓我們感同身受,如同自己在戀愛一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電影,是《婚姻故事》這部由」寡姐「斯嘉麗·詹森和亞當·德賴弗主演的愛情電影,既悲傷又溫情,細膩真實的故事敘述,把一對普通夫妻的感情生活向我們娓娓道來,看完會覺得,愛情婚姻依舊是美好的,即便充滿瑣碎的爭吵。
  • 2020年高考結束——考場一切順利 考生未來可期
    市教育考試院表示,高考期間,南通市20個考點839個考場一切順利,未發生失密洩密事件,未發生安全責任事故,未發生群體違紀舞弊事件,考生和社會反應良好。據了解,今年我省高考所有科目繼續實行計算機網上評卷。目前,網上評卷工作已全面啟動,預計7月25日向社會公布考生成績。7月28日至8月2日,考生將網上填報第一階段錄取院校志願。
  • 高考結束是否意味著壓力消失?
    ,可實際上,這不過是緩兵之計,是為了達成短期目標的善意謊言。因為高考結束往往不是壓力消失,而是更多挑戰的開始。可有些學生真的相信了,並堅定地去貫徹落實。於是在高中階段,他們一直幻想著高考結束,因為那代表著自己完成了一個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在大學階段,他們開始像那些長輩描述的一樣瘋狂地玩樂、貫徹落實著「沒有人再管你的」生活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