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界法師聚首上虞 現場演繹俱舍論示範教學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2018俱舍論義理教學研討會,再度在上虞多寶講寺開演。研學俱舍不僅是佛教界對俱舍這一根本教典的「絕學重光」,更是多寶講寺對恩師敏公上師表達憶念、承繼上師住持整體教法精神的特別法行。

2018年的研討會延續2017年首兩品的研討,主要圍繞《俱舍論》之世間品、業品、隨眠品三品展開。這三品總括惑、業、苦義理,對應佛法四聖諦中的苦、集二諦,闡述了佛教各宗派所共許的世界觀、人生觀、輪迴觀和業果觀等。本次研討會示範教學環節,共有六位法師,分別是:中國佛教協會理事、福建佛學院副院長振宇法師,中國佛學院源流法師,多寶講寺宗振法師,福建佛學院訓導長妙演法師,多寶講寺證果法師,多寶講寺宗勝法師。

示範教學一:振宇法師《世間品中的「十二因緣」》——學習法相要結合我們的身心!

中國佛教協會理事、福建佛學院副院長振宇法師示範教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虞多寶講寺)

振宇法師首先介紹了佛學院課程的主要參考書籍和課件編撰思路——以《俱舍論》本論和《頌疏》為主幹,主要參考引用《光記》《寶疏》《順正理論》,難點則參考《法義》,以「科判長行加評註」的方式編述了「科釋」,以此,有論、有綱、有釋,進行教學。教學示範後,現場各位法師居士提出了十餘個問題,既有與《世間品》緊密相關的十二支、三世兩重因果、四種緣起等義理的詳細探討,還有關於學習方法及學習俱舍與當下時代關係的思考。

有觀眾問,在教學中如何教授以十二因緣結合我們的身心?振宇法師回答,他會在教學中不斷提醒學者,因為在俱舍的學習中會遇到大量的法相名詞,這些名詞都是詳細闡述我們的身心相續,也就是關乎我們自身的。不管是在講五蘊,還是十二因緣,乃至講說一些非常繁瑣的名相的時候,要把名相的學習跟自己的身心結合起來,用來了解自己的身心的狀態、對治煩惱。比如說我們是開心的還是煩惱的?是貪婪的還是嗔恨、嫉妒?……等等,這些都是在講我們的身心。所以要在學法的過程中把握這一點,才能夠對我們的修行有幫助,否則就很容易變成一種學術的學習。

示範教學二:源流法師《說一切有部業的自性概說》——表業和無表業,分不清楚?

中國佛學院源流法師示範教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虞多寶講寺)

源流法師先後在斯裡蘭卡、泰國、新加坡和中國的佛學院都有過學習和任教經歷,他在南北傳佛教的對比視野的觀照下,以《業品》中的「業」這個佛教非常核心的概念為主題作教學示範,講授了業的分類、經部有部的爭論、有部與犢子部等關於身業是運動的爭論以及各部派概念的比較。

「業」是一個世間哲學宗教都有探討的概念,在佛教看來,「業」的「自性」或者「自相」是什麼?佛陀非常明確地界定,業不是別的東西,就是思心所——業不僅是行為,而且是指我們的起心動念、用心的地方。其中,關於「表業」「無表業」的內容引發了現場眾多提問,法師為大家做了解答——

所謂表就是能表示,「表示自心令他知故」,就是通過身、語表示。比如說,你對別人表示善意、善的姿態,或者你對別人不滿,使一個非常不滿的表情,別人一下就領會到了。但是意做不到,如何讓別人領會你的意?我們有時候會著急,我對你這麼好,你為什麼不理解,我把心掏給你看吧?善業或者惡業,它不能直接表示出來,必須通過身語的行為。什麼叫表業?比如說去打一個人,給他一巴掌,你可能覺得沒事了,但你造下一個業因,果結到哪裡去?要感果,就需要通過無表業。無表也會在律儀,也就是行為規範中體現出來。比如說受過戒和沒有受過戒的兩個人在一起,言談舉止、行住坐臥氣質就不同,這就是那個力量顯示出來。所以有部認為,無表不僅是真實的,而且是非常重要。

示範教學三:宗振法師《順三分善》——功德和福德有什麼區別?

多寶講寺宗振法師示範教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虞多寶講寺)

什麼叫功德,什麼叫福德?宗振法師直接切入《俱舍論頌疏》的原文,參考《大毗婆沙論》講說了《業品》末尾的偈頌所詮釋的「三善根」——「順福順解脫、順決擇分三、感愛果涅槃、聖道善如次」,也就是順福分、順解脫分和順決擇分,從中給出了佛法的解答。

「順福分善者,謂感世間可愛果善。」就是感招世間三界裡面有漏的可愛的果的因,叫順福分善。而順解脫分善,「謂定能感涅槃果」——可以出離三界的,「所造功德,回求涅槃者是也。」這裡出現了「功德」,——能夠回求涅槃,就可以說是功德,因為將來要出三界。布施一口飯或者一個刷牙的楊枝這麼一點東西,有的人就能種下順解脫分善根,因為他的作意是通過這個布施的行為願得解脫,這跟他的回向和動機有關。而有的人雖然布施了很多,也不能種解脫的種子,為什麼呢?他的願望是求世間的富貴、求做生意發財,所以他們就算有所布施的話,也是種下的是順福分的善根,不能稱為順解脫分的善根。順福分善,還談不上是功德。

那麼怎樣才能種下順解脫分善根呢?要有「增上意樂」,肯定是有強烈的心、強烈的意樂,欣求涅槃,厭離生死,不是隨便想一下。這就告訴我們培福時回向、發心的重要性,前面要調整動機意樂,後面要回向,能夠讓這個事成為我們解脫的資糧,如果沒有做,培了福可能就不知道去哪裡去了。《大智度論》也提到回向的重要性,就像牛車如果沒有駕車的人,那漫無目的的不知跑哪兒去了,如果有駕車的人,那他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所以我們就是要回向解脫、回向涅槃,那就目的很明確地種下了順解脫分的善根。

示範教學四:妙演法師《世間品的三觀》——修行要髮長遠心!

福建佛學院訓導長妙演法師示範教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虞多寶講寺)

妙演法師的講說圍繞《世間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時間量度」和「空間量度」兩大類,從法義的具體闡釋中,引申到這些對物質、對世界的認知都將影響我們如何看待整個外部世界,如何形成對環境、對社會的認知,從而導向於生命存在的目的以及價值。這三觀對於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俱舍六百頌中《世間品》99頌、《業品》131頌,這兩品雖然是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希望學人能對於重視起來,並且準確地把握,這對出離心、菩提心的修持都會有很好的增進。

在《世間品》時間量度中,從剎那、怛剎那、臘縛、牟呼慄多、晝夜到月年乃至於「劫」這樣非常大的數字,依次擴大。比如人壽從十歲,每百年增加一歲,增至八萬歲,再從八萬歲每百年減一歲,減至十歲,這一增一減,就是1599.8萬年,是一小劫的時間。這個數字乘以二十,等於3億1996萬年,這是一個住劫(或成劫、壞劫、空劫皆相同)的時間。再乘以四,就是一個大劫的時間了。以這樣的算法,一個大劫是12億7984萬年……

「你如果真正體會了這個量度,你對佛陀的不可思議的功德的感恩心,就會升起——佛陀是多長時間修行的?三大阿僧祇劫!那我們現在修行,發大菩提心,想成就佛道,只想這一生簡單地做一些事,糊弄一下,我就成就了,這種想法是不太現實的。還有我們經常說髮長遠心,這個長遠心是從今天算到命終,還是從今天開始算到這一劫?——真正的長遠,非常長、非常長,並且中間要保持一種很好的狀態。這也是拿出來時間量度來說,那一大劫相當於12憶,億萬年,你就想我們的時空觀不是一個很小的範圍,而是一個非常長的總結出來。

示範教學五:證果法師《十二因緣概述》——佛法的「無我」——「我是誰?」

多寶講寺證果法師示範教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虞多寶講寺)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證果法師主要講述了《世間品》有關十二因緣、四有輪轉的課題,從世間和出世間二個角度講解,講述「我」如何而來?以及如何通過五蘊相續來成就這個假我?我們所說的「我」是誰?「無我」又從何而來?講說了佛法「無我」的正知正見,同時介紹了《世間品》「中有」的概念,揭示了生命輪迴流轉的真相,令聽聞者生起了想要進一步了解什麼是我的希求心。

法師總結說,十二因緣主要是因為無明而建立,五蘊本來如夢幻泡影,沒有實在的「我」存在,只是「無我唯諸蘊」。正如阿含經所說的:「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示範教學六:宗勝法師《業道三果》——家是我的,還是眾生的?

多寶講寺宗勝法師示範教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虞多寶講寺)

宗勝法師首先介紹了選擇本次教學主題「業道三果」——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的緣起。法師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就在探究,為什麼十惡業道會感招這三個果?沒有成就十惡業道的話,是不是就不感三果了?法師主要從《俱舍論》中不善業道的三果和善業道的三果兩方面為大家講述,每一個業都能對應到三種果的具體情況,這些跟我們的實際生活都能配的上,很實用。總的來講,業果決定,因果相稱,而一般人往往僅僅局限於現在所觀察到的情況,才會感到矛盾,而這些從三世來看是完全相順的。

法師提到了一個「蟑螂公案」引發了大家的興趣。事件緣於法師在住處發現了一個不喜愛的對境——蟑螂,對蟑螂的存在感到糾結,並對它造作了諸如請出住所「遷單」等種種業行。因為蟑螂會把經書弄髒,也經常會跑到碗裡面,給你留點垃圾……對此就很不高興起嗔心了,經常趕它們走。有一次法師到另一位師父房間,看到這位師父的抽屜裡有蟑螂爬進爬出,法師就問他說你怎麼不給弄走,而他反問道,這有什麼關係?這就讓法師有了「我們的家是誰的?」「是我的、眾生的、還是三寶的?」的思考。法師感悟到:當我們用更大的心量,更為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時,我們就能看開一些,身心就會更為自在。

相關焦點

  • 2018俱舍論義理教學研討會在上虞多寶講寺開幕
    7月21日,2018俱舍論義理教學研討會在浙江上虞多寶講寺隆重開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虞多寶講寺) 7月21日上午,2018俱舍論義理教學研討會開幕式在浙江上虞多寶講寺隆重舉行。 浙江上虞多寶講寺宗宙法師致辭中表示,在2017年的俱舍論首屆俱舍論義理教學研討會之後,多寶講寺開放了智敏上師《俱舍論頌疏》學習視頻、重新開講《俱舍論頌疏》、並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督促學修活動,使學人在便利學修的同時,學習效果也得到一定的保障。
  • 絕學重光 智敏上師《俱舍論略注》出版發布
    新書發布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多寶講寺) 新書發布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三門縣委統戰部、民宗局等領導以及四川省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成都昭覺寺方丈演法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名譽理事、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所長淨因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理事、閩南佛學院常務副院長界象法師,中國佛教協會理事、福建佛學院副院長振宇法師,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陳永革等來自全國各地的法師、專家學者、居士代表等約300餘人。
  • 永本法師示範講經講解「如何依教修學——《妙法蓮華經》」
    示範講經現場示範講經現場示範講經現場佛教在線山西訊  2016年8月29日下午,2016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舉行了第五場示範講經活動。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從法華經的思想特點、法華經的經題、法華經的說法、法華經的法師、法華經的戒律、法華經的菩薩行幾個方面向聽經法師和信眾開示「如何依教修學——《妙法蓮華經》」。第五場示範講經活動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靜波法師主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如瑞法師作為評議嘉賓,對永本法師的示範講經作了精彩的評議。
  • 宗宙法師:《俱舍論略注》《俱舍論頌疏表釋》特色及俱舍之弘揚
    》特色及俱舍之弘揚——宗宙法師在2016年5月1日敏公上師《俱舍論略注》新書發布會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法師們、居士們:上午好!不僅如此,《略注》還有一個特點:它是師父的教學經驗,可以說是一種結晶。
  • 《俱舍論略注》《俱舍論頌疏表釋》特色及俱舍之弘揚
    2016年5月1日敏公上師《俱舍論略注》新書發布會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法師們、居士們:        上午好!        不僅如此,《略注》還有一個特點:它是師父的教學經驗,可以說是一種結晶。
  • 湖北鹹寧佛教界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祈福活動
    升旗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周江佑)祈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周江佑)2019年9月29日,鹹寧市佛教界在鹹寧市潛山寺舉行升國旗儀式,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升國旗儀式後,鹹寧市佛教界舉行祈福法會。法會恭請隆醒大和尚、妙量法師、果浩法師、心平法師、覺心法師、智維法師、悟證法師、果勤法師、悟心法師、延嵩法師、果喜法師、證覺法師、法印法師、智傳法師、聖智法師等大德主法。鹹寧市佛教界四眾弟子共同祈願人民幸福,民族團結。
  • 我們記憶中的智敏法師
    http://www.duobaojiangsi.com/智敏法師是當代弘揚俱舍第一人,將畢生精力用於弘揚《俱舍論》和培養僧才,一生堅持不做經懺佛事,實行持午,不設晚餐。智敏法師的修為學養,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學人,堪稱當代中國的國寶級高僧。2017年8月5日在多寶講寺安詳示寂。世壽91歲。鳳凰網佛教特別編發這組珍貴影像,以此緬懷智敏法師!
  • 廈門佛教界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四愛主題圖片展揭幕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2019年9月7日上午,四愛同行、禮讚華誕,廈門佛教界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四愛主題圖片展正式揭幕,成功舉辦以「愛國家、愛佛教、愛大眾、愛生活」為主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
  • 南嶽高僧記 | 紀念道安法師誕辰113周年
    一日,有祝聖寺佛學講習所的學僧登峰採筍,與道安法師相遇,告訴法師講習所授課的情形,道安法師決定進入講習所研究教理,於是到南嶽祝聖寺報名,考試入學。當時講習所教授有靈濤法師、善因法師、空也法師、明真法師等大德。
  • 聖凱法師:佛教界人才輩出 祖庭後繼有人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陝西省組委會承辦、北京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協辦,以「祖德流芳 共續勝緣」為主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代表、知名學者兩百多人與會。會議上,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聖凱法師在會議分論壇上進行了觀點總結,以下是全文:
  • 五部大論之一的俱舍論,「俱舍」是什麼意思?多少人沒看懂
    這個俱舍論完全引發智、六足當中的對法而造的這部論,我們這個論就好比刀藏一樣,刀藏是刀的所依。以對法藏,名對法藏。這個是《順正理論》的解釋,這個藏當中有發智六足的對法藏故,所以叫作對法藏。光法師釋雲,下面普光法師就解釋《順正理論》的原文,鞘名刀藏,就是刀鞘名刀藏,刀所依故,這個刀鞘是刀的所依,刀是能依。言刀名藏,取鞘藏名。他把刀叫藏。為什麼?
  • 中國佛教界愛國情感、愛國思想和愛國實踐的統一
    紀念南嶽佛道救難協會成立80周年學術研討會現場。在戰爭時期,南嶽的僧道兩界颳起了一陣颶風,改變了風氣,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佛教的積極作用,是近幾百年來佛教界「最清越的晨鐘」。南嶽佛道救難協會主要策劃人和領導人巨贊法師後來提出的「新佛教運動」改革思想,就與他這段時期的抗日工作有重要關係。80年前的南嶽佛道救難協會給當代佛教界發揮積極作用提供了模本,仍然值得總結與借鑑。
  • 四川佛教界舉行為汶川地震遇難者百日超度大法會
    法會現場永壽法師(左)致追思詞;素全法師(右)誦讀超度文書 什邡市委常委、副市長蔣明忠(左),四川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宗教局局長王增建(右)講話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峨眉山方丈永壽法師,寶光寺方丈意寂法師,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師,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師等諸山長老率領四川省百餘位僧人共聚於此,為遇難同胞超度,為四川、中國祈福。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有關領導出席活動,萬餘名群眾參加。14時25分,羅漢寺千年古鐘鳴鐘100響,陣陣鐘聲悠遠綿長,寺內頓時變得莊嚴肅靜。
  • 「如是雅集」 | 靈山法師、大任居士書畫清賞南京開幕
    雅集開幕式及研討會展覽現場江蘇佛教界的傑出居士代表劉大任由於受家庭氛圍的影響,自小就喜愛書法,現在的他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堅持每天寫書法。展覽現場本次雅集開幕式與佛教書畫研討會同期舉行,來自江蘇佛教界的14位高僧大德,及青年藝術家盛文錦、錢鵬出席了雅集開幕式和研討會。
  • 中國三大語系佛教界慶祝2017年佛誕節
    來自中國三大語系佛教界人士、中外嘉賓及佛教信眾千餘人共同參與。  當天,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胡雪峰喇嘛、帕松列龍莊勐長老、演覺法師先後率領藏傳、南傳、漢傳佛教僧眾在佛牙舍利塔下誦經禮佛,祈願正法久住,佛日常輝,風雨以時,國泰民安,世界和平。柬埔寨、寮國、緬甸、尼泊爾、斯裡蘭卡等五國駐華大使及泰國、越南駐華使館代表出席活動。
  • 妙一法師致講經法師:一定不要說「我不行」
    妙一法師現任廣東省佛教協會辦公室主任、廣東佛學院教務長,他2009年在第二屆全國講經交流會中獲一等獎,多年來持續參與全國性和省級講經交流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講經交流會給妙一法師帶來了哪些改變?妙一法師自己總結了三個方面的改變,他告訴鳳凰網佛教:第一,在過去,佛教以禪堂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到了近現代,佛學院開始成為佛教界培養人才的陣地。
  • 中國佛教界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歷任院長和副院長名單
    中國佛教界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歷任院長和副院長名單中國佛學院創辦於一九五六年,學院設在北京法源寺。中國佛學院是中國佛教界的最高學府,是專門培養中國佛教專門人才的院校,它為中國佛教事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由國家宗教事務局批准設立,它是全國漢語系最高級別的佛學院。中國佛學院由中國佛教協會領導,由中國佛學院院務委員會專門負責學院的教學事務、行政事務。中國佛學院的文化教育層次分為本科、碩士兩種。
  • 學誠法師:努力開創「人間佛教」更宏博的未來
    學誠法師對進一步辦好講經交流活動提出幾點意見,原文如下:今天,2016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在這裡莊嚴開幕。來自全國三大語系佛教的大德法師、青年僧才,相聚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法身道場、漢藏佛教界共同尊奉的清涼勝境——山西五臺山,大開法筵、宣流妙音,交流切磋、互相增上,可謂因緣殊勝、善妙吉祥。
  • 《俱舍論》大義
    《俱舍論》為佛說一切有部的論典,全稱《阿毗達磨俱舍論》,由世親菩薩造。全論貫穿說一切有部學說「以四諦為綱」的傳統精神,體現了佛教「諸法無我」的根本主張。此外,又總結性地把構成宇宙萬法的基本要素歸納為五位七十五法,即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不相應法十四,無為法三。這個五位七十五法,成了佛教教義的基礎,具有小乘佛學概論和佛教百科全書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