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的一代念大學了,100%攜帶口罩,95%生活費在1000元以上

2020-09-1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王湛 通訊員 黃子洋 謝雨晴

近日,浙大2020級本科新生陸續到達紫金港校區,開啟他們的大學時光。這批新生被稱為「生於非典,考於新冠」。

經過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疫情波及,2020級本科新生也迎來了不一樣的開學季。100%的新生報導時都攜帶了口罩,70%會攜帶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溼巾、一次性手套等消毒用品。

錢江晚報發放了100份「2020級新生入學小調查」。結果顯示,在「報到入學時,您覺得哪三樣物品是最不可缺少的」一項中,95%的人同時選擇了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當季和下季的衣物這兩類物品,60%左右的人會帶上課外讀物、文具等。

在「基於與往年不同的疫情大背景,新生疫情後報到都會攜帶哪些必須的物品和日用品」一項裡,100%的新生都填寫了口罩,70%填寫了免洗洗手液、酒精消毒溼巾、一次性手套等消毒用品。

「您帶了大概多少行李入校」一項裡,50%左右的人帶了大包小包約3-5件行李,包括行李箱、日用具等,20%帶了超過5件的行李,僅僅不到10%的新生只帶了一件行李。

浙大廣播電視臺 王浩澤 攝

關於目前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90%的人傾向於微信支付,其次是佔比75%的支付寶,也有少量的人選擇用現金支付。但是,即使現金支付並不常用,也有一半以上的新生會隨身攜帶兩百左右的現金作為備用,30%左右的新生只帶50元以下的現金。

至於大家關心的生活費問題,95%新生的生活費都在1000元以上,約50%的新生擁有1000-2000元的生活費,25%的新生生活費在3000元左右。

浙大廣播電視臺 王浩澤 攝

通過「最常使用的三個手機軟體」選項可知,微信、QQ的使用率基本達到了100%,其次是微博,再次是如知乎、豆瓣等知識型軟體,也有不少新生填寫了Bilibili長視頻軟體。

在如何度過大學生活這一話題上,受訪新生基本達成了共識:學習第一,其次是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有部分人表示期待來一場單純的戀愛,交到幾個知心的朋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致高考丨生於「非典」,考於「新冠」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經歷不凡,也將註定不凡。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屆高考生註定不凡
    2003年非典,他們剛出生,2020年新冠肺炎,他們即將參加高考。非典與新冠,都被這一屆高考生趕上了!不禁令人感嘆,這群孩子,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屆高考生註定不凡!妹妹也一樣,即將參加今年的高考。2003年3月份出生的她,不懂得什麼是非典,什麼是病毒,咿咿呀呀、有驚無險地來到這個當時瀰漫病毒險情的世界,慢慢長大後的她,第一次面臨當年非典疫情的嚴重時刻,便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考驗。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最堅強的一屆考生,加油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2003年,你們破繭而出,2020年,你們成為高考的追夢人。你們是最難的一屆,也是最堅強的一屆考生,特別的年份,非凡的歲月,必將成就特別的你們。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正陽蘇寧快遞溫暖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這屆考生也是特殊的考生,他們生於非典,考於新冠。每當這個時候都會牽動著很多孩子和家長的心,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高考無異於是學子的人生分水嶺。特別是對於那些家庭貧困的學子,高考成功,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家庭。
  • 2020屆高考生:生於非典,考於新冠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了全球,這場疫情可謂是21世紀迄今為止人類面臨過的最大災難。社會停擺、經濟衰退……各行各業的人都受到了來自這場災難的巨大衝擊,其中最不可忽視的一個群體便是2020屆的高考生們。當國內疫情逐步被控制,越來越多人的生活重歸正規時,2020屆高考生的生活卻仍在被疫情帶來的餘波影響著。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不一般的後浪,其實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不過今年有些不同,受新冠疫情影響,整整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但即便推遲,也不會缺席,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年的高考如約而至。我們相信,此時此刻1071萬的高考生正在奮筆疾書,十二年的寒窗苦讀正為此時。對於高考生來說,推遲並不是問題,完成人生成年禮,走入理想的大學,並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你們註定不平凡,2020年高考,加油!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你們註定不平凡。加油,2020高考。
  • 「新三樣」已成「標配」 生活費平均1500元
    9月開始,重慶各大高校陸續開學,這一批被稱為「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的大一新生,因疫情影響,迎來的開學季和往年不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慶北站和各大高校迎新現場看到,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溼巾成為入學「標配」。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值得銘記的2020年高考
    今年4月27日,北京高三學生在距離寒假的第100天返校復學,彼時距離高考還有70天。然而,因北京疫情突變,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緊接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宣布,從6月17日起,中小學各年級一律停止到校上課。這屆高三學生只能在線上進行最後的衝刺。這半年,在校園裡讀書也變得奢侈。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值得銘記的2020年高考
    今年4月27日,北京高三學生在距離寒假的第100天返校復學,彼時距離高考還有70天。然而,因北京疫情突變,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緊接著,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宣布,從6月17日起,中小學各年級一律停止到校上課。這屆高三學生只能在線上進行最後的衝刺。這半年,在校園裡讀書也變得奢侈。
  • 生於非典,考於肺炎什麼意思什麼梗? 2020年高三學生的悲慘命運了解...
    生於非典,考於肺炎什麼意思什麼梗? 2020年高三學生的悲慘命運了解一下時間:2020-04-24 14:2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於非典,考於肺炎什麼意思什麼梗? 2020年高三學生的悲慘命運了解一下 指的是2020年的高三學生的悲慘命運。
  • 生於非典 考於新冠 他們帶著自信走上考場
    這次高考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圖為,今年高考與往屆不同的是考場前出現防疫提示,保持一米間距。網絡上盛傳,這屆考生是最特殊的一屆考生,他們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圖為,考生進入考場前有序排隊。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2020屆高考到底有多難?兩張高三畢業照登上熱搜;高考試卷已運至各考場,警察全程護送
    有人說他們是「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的最難考生。他們答:高考只能決定未來我們在哪裡,但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自己決定。對於這群即將邁入考場的「00後」來說,疫情下的高考究竟有何不同?他們如何備考和衝刺?南都記者帶你去看高三考生、家長、老師的考前故事。兩張高三畢業照登上熱搜兩張特殊的高中畢業照在網上火了。
  • 高考特輯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你們註定不平凡
    因為你們生於非典,考於新冠,踏著洪災,你們已經註定不平凡!這個習慣不僅讓他們實現了走上象牙塔的夢想,更是承載著一路風風雨雨的回憶,所以即使大學畢業,談起自己當年在「毛中」度過的歲月,他們仍然會熱淚盈眶。
  • 致敬1071萬高考生:生與非典,考於新冠,乘風破浪,祝凱旋而歸!
    entrance來自enter 表示「走進,進入」,走進一所大學,當然就可以引申表達「入學」。 另外,大學入學考試也可稱為college admission exam,admission對應的動詞是admit,表示「允許進入」,一所大學允許某人進入,其實就是「招生」的意思,比如She was admitted to Tsinghua University.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天降大任,註定不凡
    2003年,經歷非典他們在非典那年出生,新冠中高考,還要在暴雨中赴考...而且還史無前例地延期一個月考試。雖然2020大家都很難,但這屆的高考生無疑承載著更多的壓力與期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先說說這兩天考試期間發生的事兒吧。
  • 2020屆高考生: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一天發了很多事情
    2020年高考牽動無數人的心弦,根據官方數據顯示,超過1000萬學生,走進高考的考場。這也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組織的最大規模人數的活動。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仔細想一想的話,這一屆考生出生那一年,剛好是非典疫情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的那一年。但是的中國,在應對這樣的大型流行疾病方面並沒有很好的裝備和經驗,為此付出了極大的損失;但是在2020年的今天,中國面對新冠疫情展示了不一樣的實力和能力。
  •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2020高考倒計時80天」逆襲考生血拼高三攻略
    因為疫情的影響對於疫情陰影籠罩下的高三學生來說那是他們必須全力以赴的另一場挑戰各地學校均未正式開學高三學子們大多還在家中複習備考有人說這屆考生"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真的太難了!!(20:08預備)21:05~21:50 晚三(21:03預備)21:50 回宿舍22:00 教室熄燈22:08 進入宿舍22:10 晚休2、高考前100
  • 【說英語】可能更容易傳播新冠病毒?
    《福布斯》網站(Forbes)報導,由於新冠病毒會通過飛沫傳播,因此講一種語言時噴射飛沫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發病率。隨後,新冠疫情的到來引發了新的研究發現,不僅咳嗽和打噴嚏,僅僅是說話都會將病毒氣溶膠帶到空氣中——這是建議人們佩戴口罩、保持6英尺距離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 大學生活費,到底給多少合適?每個月1000元夠嗎?
    所以說,孩子上大學期間的生活費也是很多家庭非常大的一項開支。但是,作為準大學生家長,可能並不一定對孩子大學期間的生活費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畢竟,初高中與大學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這篇文章主要幫助家長們算一筆帳,看看一個月給孩子1000元的生活費到底夠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