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初,剛入學的孩子們,第一次經歷和爸爸媽媽分離,獨自學習適應新的環境,大部分孩子都會哭鬧而不願入園。為了緩解孩子們的入園焦慮,老師們使出渾身解數來轉移孩子注意力。經過一個周的相處,老師找到了安慰小朋在的好辦法:不哭的小朋友會給他獎勵一小餅乾,這個方法出奇的有效,正在哭泣的孩子臉上即使掛著淚珠,也會期待地盯著老師手裡的餅乾袋,吃到一片餅乾就會露出會心的微笑。在之後的幾個周的觀察發現,吃午點環節中,有的小朋友將餅乾放進牛奶裡蘸吃,有的小朋友把餅乾當做小汽車的輪子在桌子上滾動,有的小朋友喜歡把餅乾咬成不同形狀。孩子們有時會自發的對吃過的餅乾的味道進行討論。《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教學活動要自然地融入幼兒的生活,強調以幼兒為本,讓幼兒自由、自主、快樂地參與活動」基於以上理解,全面實行幼兒遊戲以及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組織靈活的班本課程。根據小朋友在討論中的興趣點我們決定圍繞餅乾開展班本課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對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超市裡各種各樣的餅乾」引起孩子們極大的認識興趣。於是,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一起去超市進行他們的餅乾小調查。
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完成了「玩轉餅乾」調查表。
繪本故事《要是你給老鼠吃餅乾》講述了小老鼠吃餅乾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事件,「要是你給老鼠吃餅乾,它會想要一杯牛奶;要是你給它一杯牛奶,它會想要一根吸管.」由小小的餅乾引出喝牛奶、剪頭髮、打掃衛生、睡覺、畫畫等一系列活動。小朋友們通過繪本故事對餅乾所引發的一系列活動充滿興趣,他們很好奇餅乾會引出哪些好玩的事情,甚至發揮想像,創編了一系列由餅乾引發的情節,孩子的那些稀奇古怪、天馬行空的想法打破了我們老師的思維局限。
語言活動《餅乾圓圓》,引導幼兒觀察餅乾的形狀,餅乾圓圓像個月亮,啊嗚一口吃掉,變成香蕉。孩子們仔細的觀察,盡情想像,大膽地表達。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我的餅乾圓圓像個太陽、我的像個皮球,我咬一口像個籃子.不如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啊嗚一口圓圓的小餅乾會變成什麼呢?孩子們盡情的發揮,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經驗。
小朋友們對餅乾的形狀感到十分的好奇,說到餅乾時孩子們總會說到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餅乾。根據小朋友們的興趣點生成了數學活動《餅乾王國》。活動中提供了各種形狀的餅乾,孩子們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認識常見的餅乾形狀,並嘗試著將形狀一樣的餅乾放在同一個盤子裡。加深了對圖形的認知,提高了物體分類的能力。
關於包裝袋孩子們有很多想要了解的地方:為什麼要用包裝袋?包裝袋上的有草莓,那餅乾是不是草莓味的?隔著包裝袋能不能聞到餅乾的味道?社會活動《餅乾包裝袋的秘密》帶孩子們了解餅乾包裝袋的作用、包裝袋上的圖案、包裝袋上的小鋸齒。
孩子們仔細觀察著不同餅乾包裝袋,袋子上畫著圓圓的餅乾形狀,打開袋子裡面真的裝著圓圓的餅乾;袋子上有草莓的圖案,打開袋子嘗一嘗真的是草莓的味道;袋子上一排小鋸齒輕輕一拉就打開了袋子。
圖圖小朋友發現袋子上的一排數字,它們是什麼意思呢?
「揉一揉、團一團、餅乾餅乾圓又圓,搓一搓、捏一捏,餅乾餅乾扁又扁」。跟著音樂律動《餅乾圓圓》一起來做餅乾吧!
五彩小餅乾,給小餅乾圖上好看的顏色,小朋友們可認真啦!紅色的是草莓味的、黃色的是香蕉味的、綠色的是獼猴桃味道的.
看看孩子們自己設計的餅乾袋吧!
香香甜甜的餅乾小朋友們最愛吃了,可是平時孩子們吃完餅乾衣服上、地板上、桌子上掉滿了餅乾屑;還有的小可愛吃餅乾時塞滿嘴巴,很容易把自己噎住。健康活動《好吃的餅乾》引導幼兒吃餅乾時要用小手接著,細細嚼慢慢咽,幫助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好衛生和飲食習慣。
要把箱子裡的餅乾運送到對面的盒子裡,怎麼來做呢?孩子們想了很多的辦法。
用盤子來試一試,盤子可以穩穩地把餅乾運送到箱子裡。
放在頭上試一試吧。
用手臂試試看吧
看,我用下巴夾住小餅乾呀
「老師,老師,我們有這麼多的餅乾,能不能在墊子上做一個餅乾超市呢?」,孩子們的這個想法真是奇妙呢!說幹就幹,孩子們你搬箱子,我搭建,擺上各式各樣的餅乾,小二班的「餅乾超市」開業了,來買餅乾的小朋友們可真不少呢?
「小爸爸、媽媽」們從餅乾超市裡給「寶寶」們帶回來許多的餅乾,他們正在耐心地給孩子們餵餅乾吃呢!
孩子們對用彩泥做餅乾非常感興趣,我們將製作的流程圖投入美工區。孩子們先揉成一個球,有的能夠在手心裡揉成球,有的在桌子上揉成球再用手掌壓扁。在壓扁的過程中有的寶寶能夠壓成一個圓形有的寶寶壓成別的形狀,最後再在壓好的餅乾上放一點彩泥進行裝飾。通過這次彩泥活動小朋友也知道了餅乾如何變成圓形。小朋友們做出了各種各樣的餅乾:有的細細長長像棍子,有的圓圓的像個太陽,有的彎彎的像個月亮。
手工摺紙在孩子們的手裡,折一折、粘一粘、畫一畫,變成了一個簡易的餅乾包裝袋。
彩泥捏餅乾活動結束後,不少孩子總會好奇地問「老師,我們吃的餅乾是怎樣做成的呀?」,孩子們對餅乾的製作過程如此的好奇,不如就去「蛋糕工坊」一探究竟吧。來到工坊,孩子們發現了蒸箱、烘培機等專業機器;了解到做餅乾需要的材料;還在師傅的帶領下製作了餅乾。
做餅乾要用到的材料有:麵粉、雞蛋、黃油、糖,特製模具。
做餅乾的步驟:將揉好的面放進特製模具裡,用刮板刮去多餘的麵團,用模具壓出花型,脫模,餅乾就做成了。
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動手操作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與生活的美好。
從蛋糕工坊參觀回來後,孩子們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準備運用所學的經驗一展身手,親子共做餅乾的活動應運而生。
小廚房裡,老師們準備了發好的面、各種模具、烤箱;家長們拿著擀麵杖出場了;小小廚師們穿上圍裙、帶上袖套、戴上廚師帽,挽起袖子開始做餅乾吧!
小廚房裡忙的熱火朝天,奶奶們幫忙擀麵皮、孩子們用各種模具做出各種各樣的餅乾、烤箱、電餅鐺不停地運轉著。
「哇,好香呀!我聞到香香的味道啦!」、「快看,快看,餅乾鼓起來了」,圍著烤箱觀看的孩子們興奮地討論著。「叮」的一身,烤箱裡散發出來的蔥香味更加濃鬱了,餅乾烤好了,快來嘗一嘗。
在奶奶和媽媽的幫助下,烤出了滿滿兩大盤餅乾,孩子們驚喜不已,爭相品嘗。勞動果實共同分享才會更加香,孩子們小心翼翼將餅乾放進自製的袋子裡,送給小朋友們共同品嘗。
我們的課程還在繼續,我們可以深入地了解餅包裝袋上數字的秘密?家長帶領孩子在家裡再去做一做小餅乾,在家裡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畫畫自己設計的餅乾包裝袋,和爸爸媽媽一起念念餅乾兒歌。在幼兒園裡可以和老師一起做更多關於餅乾的遊戲。同時在生活活動中進一步養成吃餅乾的好習慣!
源於幼兒生活和興趣,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產生的課程最有價值。《玩轉餅乾》從餅乾這個角度做出了孩子所需要的課程,以一個微小的視角蘊含著廣大的世界,從餅乾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活動。比如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看看貨架上不同種類的餅乾,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會觀察很多的餅乾,學會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餅乾。在建構區「餅乾超市」中孩子們賣餅乾,他們知道了如何向顧客介紹自己的餅乾以及如何將餅乾賣出去。在數學活動中幼兒不僅認識各種形狀的餅乾還認識不同形狀的其他物品。孩子們在完成自己的美術作品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情感上有所發展。幼兒也能夠在這個課程中培養好好吃餅乾的習慣。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將幼兒平時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探索,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