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付出代價,天底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第一次聽到這個話時,覺得有些道理,但仔細一想,又不完全正確,至少我們常說的快樂,就是一種不需要付出代價,便能輕易獲得的東西,想要快樂只要保持本色就可以了,做自己應該會比戴上面具更舒適一些吧!
你只能唱你自己的歌,你只能畫你自己的畫,你只能做一個由你的經驗、你的環境和你的家庭所造成的你。不論好壞,你都得自己創造自己的小花園;不論好壞,你都得在生命的交響樂中,演奏你自己的小樂器,做自己才是生活當中最重要的課程。
在有些人的觀念中,想要快樂,就要改變,不斷的改變,讓別人滿意,自己才能快樂。其實,快樂是自己的事情,與他人無關,太過注重他人的眼光,有時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深淵,無法自拔。
伊笛絲·阿雷德太太從小就特別敏感、靦腆,她的身體一直很胖,而她的一張臉使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要胖得多。伊笛絲有一個很古板的母親,她認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總是對伊笛絲說:「寬衣好穿,窄衣易破。」而且母親總照這句話來幫伊笛絲穿衣服。所以,伊笛絲從來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動,甚至不上體育課。她非常害羞,覺得自己和其他人都「不一樣」,完全不討人喜歡。
長大之後,伊笛絲嫁給一個比她大好幾歲的男人,可是她並沒有改變。她丈夫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滿了自信。伊笛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一樣,可是她做不到。他們為了使伊笛絲開朗而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是令她退縮到她更深的殼裡去。伊笛絲開始變得緊張不安,不但躲開了所有的朋友,而且情形壞到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伊笛絲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但又怕她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都假裝很開心,結果常常做得太過分。事後,伊笛絲會為這個難過好幾天。最後不開心到使她覺得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道理了,伊笛絲開始想自殺。
後來,是什麼改變了這個不快樂的女人的生活呢?只是一句隨口說出的話。隨口說的一句話,改變了伊笛絲的整個生活,使她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有一天,她的婆婆正在談她怎麼教養她的幾個孩子,她說:「不管事情怎麼樣,我總會要求他們保持本色。」
「保持本色!」就是這句話!在那一剎那間,伊笛絲才發現自己之所以那麼苦惱,就是因為她一直在試著讓自己適合於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模式。
伊笛絲後來回憶道:「在這一夜,我整個改變了。我開始保持本色。我試著研究自己的個性,自己的優點,盡我所能去學色彩和服飾知識,儘量以適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動地去交朋友,我參加了一個社團組織——起先是一個很小的社團——他們讓我參加活動,使我嚇壞了。可是我每一次發言,就增加了一點勇氣。今天我所有的快樂,是我從來沒有想到可能得到的。在教養我自己的孩子時,我也總是把我從痛苦的經驗中所學到的結果教給他們:『不管事情怎麼樣,總要保持本色。』」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正是依靠著這些特點,他們才得以在這個星球上生存。在現代社會,每一種知名的商品都講究「品牌戰略」,有了品牌,這種商品才可以走得更遠。我們人自然也不例外。我們要在社會中生存、立足,要與別人相處、共事,就要發展自己,使自己也踏上成功之路,也要靠我們的特點、個性、風格和品牌。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功戰略。
海倫,一位普普通通的美國女性,她和她的尼泊爾丈夫,連同他們的兩個孩子,一起生活在尼泊爾的一座城市裡。夫妻倆是在美國讀書的時候認識的,海倫放棄在美國的生活,來到了相對貧窮的尼泊爾。
海倫說:「在尼泊爾,我們只買生活的必需品。因為沒有廣告推銷,沒有大減價,沒有垃圾郵件,也沒有信用卡,所以人們想不到去買並不需要的東西,而且,人們一次只買能夠提得動的東西回家,用完了之後再買。」
海倫認為,在美國這樣的商品國家,人們面對購物的宣傳衝擊雖然有很大的餘地,但為了使生活簡單而又豐富多彩,人們必須在選擇方面花費很多的注意力和精力。
在尼泊爾這樣的國度裡,海倫和她的家人們過著簡單卻有個性的幸福生活。她的這種選擇,有助於我們了解個性的魅力。
個性是你的特點與你的外表個性的總和,也就是你所以成為你而區別於他人的地方。你所穿的衣服,你臉上經常的表情、你臉上的線條,你的聲調、語氣,乃至於你的思想,以及你由這些思想所發展出來的品德,所有的這一切就構成了你的個性,而你的個性在生活中較穩定地表現出你自己的風格。當然,最重要的還在於你的生活方式!
顯然,你個性中的絕大部分,同時也是你個性中最重要的部分,你的風格所代表的那一部分,從外表上是無法看出來的。我們平時說某個人的個性如何如何,其實更多的來自於他的外表,來自於他性格中外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