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看過小說和電影的,也經歷過校園欺凌的來寫一下觀後感

2020-12-17 廖總說娛樂

作為一個看過小說和電影的,也深深經歷過校園欺凌的普通觀眾。來寫一下觀後感。

一、故事構架

優點:我認為電影的劇情把更多的重點放在了校園欺凌上,原著中的女主最開始的墮胎情節和糟糕的家庭氛圍都被弱化了,把導致易遙自殺的原因都堆在了校園欺凌上。其實這樣也好,更容易過審,也更有教育意義,畢竟對普通少年來說,墮胎、出生在糟糕的家庭裡的概率還是小於校園欺凌的。所以我認為這個改編是優化了悲傷逆流成河的這個故事,更現實更貼近生活。原著讀起來,就是由狗血、中二堆砌起來的故事。

缺點:仍然過於中二,臺詞矯情。我覺得很多矯情的描述可以用一個旁白的聲音讀出來,而不是從易遙的嘴裡說出來。效果會更好吧。有時候臺詞矯情的,都影響故事發展了。。。

二、演員

易遙:易遙的選角真是完美,我看到那張海報,我就覺得這是易遙,小說裡的那些事情確確實實的發生了在這個女孩的身上。長相、眼神,讓我相信,真的有一個普通的女學生叫易遙,她痛苦的生活著,最後勇敢地走向了死亡。其實我已經很久不看言情電影了,也開始討厭郭敬明的小說了,可是就是這個女演員,這張海報,讓我想去看,買電影票,去看看易遙的生活。

不過可惜的是,我認為演員在表達的過程中,把易遙表演的更加柔弱化了,我大膽的猜測,女演員可能成長的過程中是沒有被欺凌過的,家庭關係也很好。電影裡易遙遭遇很多事情的時候,演員表達出來的的第一感覺是委屈,往後的更多情緒成分也是委屈。

其實小說裡的易遙是個很倔的人,拒絕解釋,要齊銘離自己遠一點,有點自我封閉。因為易遙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所以我認為易遙被欺凌、被母親罵的時候,應該是憤怒抗拒的情緒大於委屈,故事發展往後慢慢的絕望, 心灰意冷。可能易遙的演員還沒有表達出這種感覺,但是也很棒了。尤其是那張海報,面無表情的才是真正的易遙。

顧森西:長得帥, 演得好,臺詞有點尷尬。不過還是把皮皮的森西活化了,元氣男孩。

齊銘:長得帥,但是不是我想像中的齊銘,可能是我個人和落落和郭敬明的審美有點差距吧。總體來說,齊銘在原著裡是一個完美溫暖的標杆,他身上最大的特點也是他在故事裡最大的意義,就是完美溫暖明亮。可能演員的帥和我想像中齊銘的帥不一樣,所以看齊銘的時候總是有一點點脫戲,加上演員的臺詞,嗯。。。就那樣吧。

顧森湘:選角也很完美,森湘在小說裡就是一個和齊銘相對應的角色,完美明亮溫暖,兩個人簡直就是菩薩座下託生來人世間的金童玉女,符號感很強的人物。女演員很漂亮,長相也親和,看著電影代入感很強。

總體來說,感覺還是可以的,相比原著,是一個有意義的電影。建議去看看,關注校園欺凌。如果落落和郭敬明下次還拍這種有社會意義的電影,建議不要這麼中二,可以稍微拍的現實感一點。

相關焦點

  • 悲傷逆流成河:校園欺凌不是小說不是故事而是現實,就像熔爐
    本人並沒有看過他的書,或者對於我這樣的成年人小四所寫的書並不和胃口,更的多是感覺到他把悲傷無限放大,對於我們這些步入社會見識過這個大染缸之後,感覺他所書寫的故事真的很平常,更不要提引起共鳴了。在18年除了小時代還上映了一部校園欺凌題材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首先說明這部電影並不是有小四所拍攝的,而是用他的書由落落執導改編而成。稱之為票房口碑雙豐收也不為過,但是個人而言,全劇並沒有出彩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很平淡。《悲傷逆流成河》是國內第一部以校園欺凌為主題的影片,非常的難得。
  • 校園欺凌的劇《少年的你》和《學校2015》
    大家好,我是八卦小h,今天我又來給大家分享娛樂新聞大事了!今天,也就是2020年5月6日,讓大家期待已久的第39屆金像獎名單終於新鮮出爐了!看完獲獎名單,大家應該都震驚地發現了,一部去年由易烊千璽,周冬雨主要的校園欺凌題材電影《少年的你》榮獲了八大獎項!
  • 《悲傷逆流成河》:一部緬懷青春的國產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不得不說郭敬明作為一個以青春疼痛言情類小說出名的知名作家,拍出來的電影還是有很多人買帳的,作為一部沒有知名主演小成本投資的電影,能取得3.57億的票房,可以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影版的《悲傷逆流成河》小編一共看了兩遍,第一遍是在影院看的,當時是在電影院出來沒有想過它是好片還是難片,只記得看電影的過程中好幾次哭的稀裡譁啦的,而為了寫影評,小編再次重溫了一遍片子,現在來說說觀後感吧!
  • 那些關於校園欺凌的電影
    1、《少年的你》這無疑是2019年度最火爆的電影之一,現累計票房超15億,男女主角為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兩人將所有的無助、互相取暖演繹的淋漓盡致。獲得多項獎項與獎項提名。影片講述的是女主因一場跳樓風波而被捲入校園欺凌,謾罵、毒打、錄像等等,讓女主的內心多次受到傷害,在男主的保護下,施害人尋求女主原諒,最終女主失手將其推下樓梯致死的故事。在影片中,男主也是一位孤苦無依的「孤獨患者」,再遇到女主後,他才有了真正要捨命保護的人。
  • 如何寫好一篇觀後感?從火爆的電影《哪吒》寫起……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很多學校都布置了1份特殊的家庭作業,那就是寫一篇觀後感。何為觀後感?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電視連續劇,或一個電視節目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文章。⒉第二段 選擇一個比較重要的點,用自己的話加以表達。⒊第三段 抒發一下真情實感,生活中怎麼樣,我覺得應該怎麼樣,我學到了什麼。
  • 小學生看愛國電影寫觀後感贏電腦(圖)
    看電影寫觀後感得電腦  本報海口3月11日訊(記者許欣攝影報導)看過愛國電影後寫觀後感參加徵文比賽,一、二、三等獎得主分別贏得品牌電腦、電動自行車、自行車等豐厚獎品。  海口市2006年度中小學開展愛國主義電影教育暨「銀龍杯」觀後感徵文比賽頒獎大會3月10日隆重舉行,海口市文明辦、海口市教育局、共青團海口市委、海南省電影公司授予瓊山區教科局等15個單位「開展愛國主義電影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王秀凱等20人「開展愛國主義電影教育活動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對海口市實驗中學等12個單位、梁雲等16名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 校園欺凌 防微杜漸 ——電影《少年的你》觀後
    搶橡皮的事也沒有再發生過。「摸臉」和「搶橡皮」讓我有了這樣的決定,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末尾抽出三兩分鐘,問問班上有沒有欺負同學的事,如果有,就在課堂處理,講評。    低年級學生的欺凌老師能制止,但學生到了五六年級、七八年級,校園欺凌就沒有這麼容易解決。
  • 日本校園欺凌有多嚴重?通過這幾部電影可以看出來!
    在當今社會,校園欺凌作為一種惡性行為依然廣泛存在。受害者往往會在一場深刻的欺凌行為中遭受身心的巨大打擊,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否定自己的存在,結束生命。即使人們對欺凌者深惡痛絕,但由於一方圍牆的阻隔,第一時間難以制止欺凌行為,很多悲劇悄悄上演,挽救為時已晚。
  • 深挖電影《少年的你》,校園欺凌的背後,凸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的一部電影《少年的你》,從上映開始,就引發廣泛討論。導演曾國祥把別人不敢輕易觸碰的校園欺凌題材搬上了大熒幕,之所以很少有導演觸碰這個題材,是因為這個事情太敏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屢禁不止。
  • 《少年的你》票房將突破12億,反校園欺凌小說《罪案迷城》走紅
    與此同時,「反校園欺凌」小說《罪案迷城》也迅速躥紅,揭開了「一場校園霸凌引發的連環血案」,長期佔據噹噹小說新書榜前列,豆瓣評分高達8.8,盡顯書市黑馬姿態。 《少年的你》票房口碑俱佳,校園欺凌現象引關注數據顯示,電影《少年的你》總票房已經達到11.88億元,奪得內地青春題材影史票房第一名。
  • 那些需要呵護的心靈——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
    那些需要呵護的心靈——防校園欺凌主題班會校園暴力事件,從來都不曾淡出過視野,每個成年人在學校的經歷中,多多少少都會有所感受,有些是被欺凌者,也有欺凌者,更多的是旁觀者,一部《少年的你》,以極其細膩的手法描述了一起校園暴力事件,在帶給觀眾感觀刺激的同時,也嘗試揭露校園暴力背後的纏繞不清的因果關聯,也力圖給予校園拒絕暴力事件的有效措施
  • 預防校園欺凌?父母一定要這樣做!一位經歷過母親的肺腑之言
    近年來,校園欺凌這個詞頻繁上了熱搜,面對視頻和圖片中的一幕幕,公眾幾乎難以置信,這些我們祖國的花朵何時變成惡魔?其實世界上從來不缺少惡,只不過是人們難以把這個字眼安到十幾歲的孩子身上,有欺凌者就有被欺凌者,每位家長把自己視若珍寶的孩子送到學校,都希望孩子能學到知識,能健康快樂。我也如此,我的兒子曾在小學六年級遭遇了欺凌,至今回想來,我仍然會心痛,會自責,作為一名寶媽,必須把我的一些看法寫出來,讓所有的家長作為借鑑。
  • 樹立正風正氣 防止校園欺凌——本溪明山實驗小學開展反校園欺凌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預防校園欺凌,不斷增強學生防欺凌意識,營造輕鬆快樂的校園氛圍,本溪明山區關工委聯合明山區檢察院的「明明未檢團隊」,為同學們錄製了一期關於反校園欺凌、反校園暴力的訪談節目。,並教給同學們防範此類犯罪的方式方法,讓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校園欺凌根本沒有真正的贏家,被欺凌對象身心受到嚴重傷害,施暴者也將自食其果,身陷牢獄。
  • 經歷了校園欺凌的人,會是什麼樣的?
    又憑藉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獲得第39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周冬雨在這部戲裡的演技確實精湛。《少年的你》是一部關於校園霸凌的電影,好學生陳念遭到了欺凌,在一次次的磨難中,她遇到了小北(易烊千璽飾),他們彼此守護,為了更好的未來走去。
  • 《少年的你》一部校園欺凌的電影
    然而,好的演員不能拯救一個虛無的劇本,整部影片從服裝到色彩都偏日系,毫無共鳴。但真正的日劇墊底辣妹,反倒能引起我這個中國人的共鳴,所以,還是編劇和導演的鍋?(當然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鳴並不重要,每個人的個人經歷也有差異)無法入戲的原因如下:第一,影片開始背景設置在高三,就與中國的大環境不符了。不是說高三就沒有校園暴力,只是說很少,不夠典型不夠普遍。
  • 極其虐心的5部校園欺凌電影,請善待每一個人的青春
    《大象》該影片講述了,美國一所普通高中普通的一日,逃課未果的John,在父親的逼迫下回到校園;喜歡攝影的Elias,在校園內外拍過一些人物和風景後,來到學校暗房衝洗照片;新交了女朋友的Jordan,正被與他有過關係的女孩紛紛議論著;被人冷落情緒異常低落的Michelle,來到學校圖書館幫助做工…… 校園高牆之外,時常受人欺負的「患難兄弟」Eric和Alex正在家裡午睡
  • 還有一種校園欺凌,仿佛成人世界的預演 ...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看到,中關村二小,這所京城排名靠前的牛逼小學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時,最初是有些疑惑的。在那篇題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王朔小說和姜文電影看一些,基本就能理解。當年北京大院子弟之間的互毆,大院子弟和平民子弟之間的群架,文革前後登峰造極。到處都是欺凌,比今天還要赤裸裸的欺凌。
  • 「校園欺凌」考場作文導寫及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在處理校園暴力可以借鑑此做法。法律應達到的效果是讓犯罪者受到懲罰,讓受害者感到正義的伸張,讓其他人看到犯罪的成本。對於未成年人涉案可以從輕處罰,但並不能如材料中校方定性的「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來搪塞,這種推卸責任的態度只會讓校園成為法外之地,為類似的事件的再次發生提供可怕的「溫床」。
  • 校園欺凌的危害,不止是生理和心理,還可能毀了人生
    最近上演的郭敬明導演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可謂成了公眾眼中一個十分有話題度的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強大的明星陣容和他的劇情,更是因為它其中所涉及的校園欺凌的內容,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和社會的關注,更讓校園欺凌這個話題作為一個熱門話題,重新被公眾進行了討論。
  • 國產的十大青春催淚校園電影,總有一部你沒看過的!
    2015年電影《左耳》風靡市場,這個講述李珥,黎吧啦等這群少男少女的愛情故事,被稱為難得的青春疼痛類電影。這部極具日系風格的電影,從畫面和劇情,都十分的催淚。作為導演蘇有朋的處女作,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它精彩的詮釋了在青春最美好的年紀,他們的敢愛敢恨還有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