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看過小說和電影的,也深深經歷過校園欺凌的普通觀眾。來寫一下觀後感。
一、故事構架
優點:我認為電影的劇情把更多的重點放在了校園欺凌上,原著中的女主最開始的墮胎情節和糟糕的家庭氛圍都被弱化了,把導致易遙自殺的原因都堆在了校園欺凌上。其實這樣也好,更容易過審,也更有教育意義,畢竟對普通少年來說,墮胎、出生在糟糕的家庭裡的概率還是小於校園欺凌的。所以我認為這個改編是優化了悲傷逆流成河的這個故事,更現實更貼近生活。原著讀起來,就是由狗血、中二堆砌起來的故事。
缺點:仍然過於中二,臺詞矯情。我覺得很多矯情的描述可以用一個旁白的聲音讀出來,而不是從易遙的嘴裡說出來。效果會更好吧。有時候臺詞矯情的,都影響故事發展了。。。
二、演員
易遙:易遙的選角真是完美,我看到那張海報,我就覺得這是易遙,小說裡的那些事情確確實實的發生了在這個女孩的身上。長相、眼神,讓我相信,真的有一個普通的女學生叫易遙,她痛苦的生活著,最後勇敢地走向了死亡。其實我已經很久不看言情電影了,也開始討厭郭敬明的小說了,可是就是這個女演員,這張海報,讓我想去看,買電影票,去看看易遙的生活。
不過可惜的是,我認為演員在表達的過程中,把易遙表演的更加柔弱化了,我大膽的猜測,女演員可能成長的過程中是沒有被欺凌過的,家庭關係也很好。電影裡易遙遭遇很多事情的時候,演員表達出來的的第一感覺是委屈,往後的更多情緒成分也是委屈。
其實小說裡的易遙是個很倔的人,拒絕解釋,要齊銘離自己遠一點,有點自我封閉。因為易遙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所以我認為易遙被欺凌、被母親罵的時候,應該是憤怒抗拒的情緒大於委屈,故事發展往後慢慢的絕望, 心灰意冷。可能易遙的演員還沒有表達出這種感覺,但是也很棒了。尤其是那張海報,面無表情的才是真正的易遙。
顧森西:長得帥, 演得好,臺詞有點尷尬。不過還是把皮皮的森西活化了,元氣男孩。
齊銘:長得帥,但是不是我想像中的齊銘,可能是我個人和落落和郭敬明的審美有點差距吧。總體來說,齊銘在原著裡是一個完美溫暖的標杆,他身上最大的特點也是他在故事裡最大的意義,就是完美溫暖明亮。可能演員的帥和我想像中齊銘的帥不一樣,所以看齊銘的時候總是有一點點脫戲,加上演員的臺詞,嗯。。。就那樣吧。
顧森湘:選角也很完美,森湘在小說裡就是一個和齊銘相對應的角色,完美明亮溫暖,兩個人簡直就是菩薩座下託生來人世間的金童玉女,符號感很強的人物。女演員很漂亮,長相也親和,看著電影代入感很強。
總體來說,感覺還是可以的,相比原著,是一個有意義的電影。建議去看看,關注校園欺凌。如果落落和郭敬明下次還拍這種有社會意義的電影,建議不要這麼中二,可以稍微拍的現實感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