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國支線航空的機遇以及破局之路

2020-12-25 中國航空新聞網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了重大的衝擊和挑戰,支線航空在疫情恢復階段為保障生產運輸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更多航空公司計劃引進和運營支線飛機。後疫情時代,我國的「雙循環」發展戰略和民航強國建設,將為我國支線航空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現狀:支線航空的發展困境

中國民航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航空旅客運輸量達到6.6億人次,保持7.9%的增速;機隊規模達到3818架,機場總數238個;國際國內航線共5155條。我國的航空運輸規模已經連續15年穩居世界第二位,但如果將支線與幹線分開看,就可以看到幹支線發展不均衡的狀況極為嚴重。

4家航空公司(華夏航空、幸福航空、成都航空、天驕航空)、3種機型(ARJ21、CRJ900和「新舟」60)、84架支線機隊、165個支線機場,這是我國支線航空的全部家當。支線航線運輸的旅客中有90%以上是由幹線的波音737和空客320系列飛機完成的,支線飛機在整個運輸量裡面佔的比例極低。按照全民航的機隊數據來看,平均每個機場擁有16架飛機提供航空運輸服務;而從支線角度來看,平均每2個支線機場才有1架支線飛機。根據《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至2025年全國規劃新建民用運輸機場132個,總數達到370個。新機場建設完成將進一步提高我國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機場密度。

機遇:大眾化航空服務

2018年12月10日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提到,推進航空服務大眾化,大力發展支線航空,建立通達、通暢、經濟、高效的航線網絡;全面實施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實現老少邊窮地區航線網絡基本通達,打造更加協調的「民生航空」服務體系。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到,推進出行服務快速化、便捷化。構築以高鐵、航空為主體的大容量、高效率區際快速客運服務,提升主要通道旅客運輸能力。完善航空服務網絡,逐步加密機場網建設,大力發展支線航空,推進幹支有效銜接,提高航空服務能力和品質。鑑於上述政策的出臺,我們認為支線航空發展機遇在於我國推進的「航空服務大眾化」。

從三個典型支線航空運營模式,我們來進一步分析我國支線航空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是環渤海快線。「環渤海快線」是2008年由渤海灣地區相關機場提出的支線航線網絡的發展設想,指以天津、大連、煙臺等環渤海地區骨幹城市為節點,以民航運輸的空中優勢為基礎,通過參與運行的機場、航空公司之間的資源整合,建立的一種支線快速運輸體系。「環渤海快線」是通過優化地面流程,縮短旅行時間,體現民航運輸優勢的區域性空運體系,從而對環渤海經濟圈產生積極的影響。「環渤海快線」航線開通後,區域內的航班和旅客流量大幅增長。在大連-煙臺航線上,航空運輸旺季航班頻次甚至達到每日10班,形成「空中公交」式的航班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環渤海快線旅客運輸量的逐年增長,渤海灣各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2019年,該區域吞吐量超過200萬人次的機場達到了5個,其中:大連和天津均已突破2000萬人次,濟南和煙臺吞吐量在1000萬人次以上,威海機場也超過300萬人次。

二是黑龍江支線。黑龍江省支線機場眾多,擁有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雞西、撫遠、建三江、佳木斯、伊春、黑河、五大連池、漠河、加格達奇共13個機場,是我國第四大支線航空省份,非常適合支線航空運輸發展。2011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採用「政府購買航空運力」方式,與奧凱航空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引進新舟60支線飛機進入黑龍江省支線航空市場。在該種合作模式下,黑龍江省以哈爾濱機場為樞紐,建立起了「支線通支線,支線連幹線,幹線通全國」的航線布局。

三是阿拉善通勤。目前阿拉善逐步開通了多條通勤航線,盟外通達城市9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阿拉善機場公司共保障運輸起降5770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9.11萬人次,其中左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5.60萬人次、右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35萬人次、額濟納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15萬人次。阿拉善通勤航空試點將原來旗與旗之間公路6~8小時的車程縮短為航空出行的1~1.5小時,在方便百姓出行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改變著當地百姓出行方式和生活節奏,讓我國民航「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惠及大漠百姓。

破局:雙循環下的民航強國建設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運輸業,全球航空業需求減少,國際航空運輸市場進入了冰封期。航空公司已經停飛大量老舊機型和大型寬體客機,當前全球停運的幹線飛機數量仍有6700多架,佔機隊總數的30%,其中停運的單通道佔其機隊的27%,停運的雙通道佔其機隊的41%。相比較之下,各區域內的支線航空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小,支線飛機的停場比例更低一些。統計數據表明小機型更適合於疫情期間緊縮的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國內華夏航空的航班恢復速度領先並在第二季度率先實現盈利,也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由於需求強烈,且競爭較小,航空公司均把目光瞄向了支線航空市場,這或將為國內支線航空和國產民機帶來一線發展曙光。

一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我國支線航空的巨大影響。今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二是支線航空的發展還需要更大的突破。公共航空運輸服務具有天然的基礎設施屬性,支線航空發展遲滯是典型的「市場失靈」現象。對於航空運輸企業來說,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行為目標;而對於運營支線航線的航空公司來說,中西部地區、老少邊窮地區以及一些交通不便的區域基本又很難實現商業盈利目的。多年的支線航空發展結果表明,市場機制並不能很好的解決支線航空面臨的問題,作為市場制度合理的調節者和幹預者,適當的政府主導和國家幹預才是支線發展的出路。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航空業帶來了重大的衝擊和挑戰,支線航空在疫情恢復階段為保障生產運輸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更多航空公司計劃引進和運營支線飛機。後疫情時代,我國的「雙循環」發展戰略和民航強國建設,將為我國支線航空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現狀:支線航空的發展困境

中國民航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航空旅客運輸量達到6.6億人次,保持7.9%的增速;機隊規模達到3818架,機場總數238個;國際國內航線共5155條。我國的航空運輸規模已經連續15年穩居世界第二位,但如果將支線與幹線分開看,就可以看到幹支線發展不均衡的狀況極為嚴重。

4家航空公司(華夏航空、幸福航空、成都航空、天驕航空)、3種機型(ARJ21、CRJ900和「新舟」60)、84架支線機隊、165個支線機場,這是我國支線航空的全部家當。支線航線運輸的旅客中有90%以上是由幹線的波音737和空客320系列飛機完成的,支線飛機在整個運輸量裡面佔的比例極低。按照全民航的機隊數據來看,平均每個機場擁有16架飛機提供航空運輸服務;而從支線角度來看,平均每2個支線機場才有1架支線飛機。根據《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至2025年全國規劃新建民用運輸機場132個,總數達到370個。新機場建設完成將進一步提高我國西部地區、東北地區的機場密度。

機遇:大眾化航空服務

2018年12月10日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提到,推進航空服務大眾化,大力發展支線航空,建立通達、通暢、經濟、高效的航線網絡;全面實施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實現老少邊窮地區航線網絡基本通達,打造更加協調的「民生航空」服務體系。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到,推進出行服務快速化、便捷化。構築以高鐵、航空為主體的大容量、高效率區際快速客運服務,提升主要通道旅客運輸能力。完善航空服務網絡,逐步加密機場網建設,大力發展支線航空,推進幹支有效銜接,提高航空服務能力和品質。鑑於上述政策的出臺,我們認為支線航空發展機遇在於我國推進的「航空服務大眾化」。

從三個典型支線航空運營模式,我們來進一步分析我國支線航空發展面臨的機遇。

一是環渤海快線。「環渤海快線」是2008年由渤海灣地區相關機場提出的支線航線網絡的發展設想,指以天津、大連、煙臺等環渤海地區骨幹城市為節點,以民航運輸的空中優勢為基礎,通過參與運行的機場、航空公司之間的資源整合,建立的一種支線快速運輸體系。「環渤海快線」是通過優化地面流程,縮短旅行時間,體現民航運輸優勢的區域性空運體系,從而對環渤海經濟圈產生積極的影響。「環渤海快線」航線開通後,區域內的航班和旅客流量大幅增長。在大連-煙臺航線上,航空運輸旺季航班頻次甚至達到每日10班,形成「空中公交」式的航班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環渤海快線旅客運輸量的逐年增長,渤海灣各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2019年,該區域吞吐量超過200萬人次的機場達到了5個,其中:大連和天津均已突破2000萬人次,濟南和煙臺吞吐量在1000萬人次以上,威海機場也超過300萬人次。

二是黑龍江支線。黑龍江省支線機場眾多,擁有哈爾濱、齊齊哈爾、大慶、牡丹江、雞西、撫遠、建三江、佳木斯、伊春、黑河、五大連池、漠河、加格達奇共13個機場,是我國第四大支線航空省份,非常適合支線航空運輸發展。2011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採用「政府購買航空運力」方式,與奧凱航空籤署合作框架協議,引進新舟60支線飛機進入黑龍江省支線航空市場。在該種合作模式下,黑龍江省以哈爾濱機場為樞紐,建立起了「支線通支線,支線連幹線,幹線通全國」的航線布局。

三是阿拉善通勤。目前阿拉善逐步開通了多條通勤航線,盟外通達城市9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阿拉善機場公司共保障運輸起降5770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9.11萬人次,其中左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5.60萬人次、右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35萬人次、額濟納旗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2.15萬人次。阿拉善通勤航空試點將原來旗與旗之間公路6~8小時的車程縮短為航空出行的1~1.5小時,在方便百姓出行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改變著當地百姓出行方式和生活節奏,讓我國民航「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惠及大漠百姓。

破局:雙循環下的民航強國建設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運輸業,全球航空業需求減少,國際航空運輸市場進入了冰封期。航空公司已經停飛大量老舊機型和大型寬體客機,當前全球停運的幹線飛機數量仍有6700多架,佔機隊總數的30%,其中停運的單通道佔其機隊的27%,停運的雙通道佔其機隊的41%。相比較之下,各區域內的支線航空市場受疫情影響較小,支線飛機的停場比例更低一些。統計數據表明小機型更適合於疫情期間緊縮的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國內華夏航空的航班恢復速度領先並在第二季度率先實現盈利,也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由於需求強烈,且競爭較小,航空公司均把目光瞄向了支線航空市場,這或將為國內支線航空和國產民機帶來一線發展曙光。

一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我國支線航空的巨大影響。今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二是支線航空的發展還需要更大的突破。公共航空運輸服務具有天然的基礎設施屬性,支線航空發展遲滯是典型的「市場失靈」現象。對於航空運輸企業來說,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的行為目標;而對於運營支線航線的航空公司來說,中西部地區、老少邊窮地區以及一些交通不便的區域基本又很難實現商業盈利目的。多年的支線航空發展結果表明,市場機制並不能很好的解決支線航空面臨的問題,作為市場制度合理的調節者和幹預者,適當的政府主導和國家幹預才是支線發展的出路。

相關焦點

  • 破局:在線職教在疫情下的困境與機遇
    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讓K12體系在線教育公司一時間成了香餑餑,2020年Q1季度,K12在線培訓在整個在線教育市場佔比達到前所未有的31.4%,而與K12在線教育的境遇完全不同,職業資格教育則因為疫情導致考試延期,造成用戶抱怨,投訴不斷,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的消費力與投資預期直線下降,尤其非剛需類在線教培項目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
  • 什麼是支線航空——對支線航空的界定研究
    ·2008年3月,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下發《支線航空補貼管理暫行辦法》(民航發〔2008〕17號),該文件指出:支線是指從支線機場始發或到達支線機場的省(自治區)內航段,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但距離較短或運量較小的航段。
  • 三大航喜提國產ARJ21客機 「中國製造」助力探索支線航空市場
    如今,擴大國內航空需求已經成為了中國民航發展的重要戰略基點,「小機型飛短航線」的國產支線客機ARJ21入編三大航後,將對推動支線飛機運營、探索國內支線航空市場發揮積極作用。圖片來源:南航提供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支線客機,ARJ21飛機也將承擔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幹線支線相結合的航空發展模式的重任。
  • 如何找到支線航空的正確打開方式?
    民航資源網2020年12月14日消息:受新冠(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旅客出行需求大幅衰減,航空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 被疫情打開的新風口:「大」支線客機迎來機會了
    支線飛機在中國不斷變化的定義與持續的激勵政策「支線飛機」(regional aircraft)這一概念來自美國,由於我國民航產業鏈起步較晚,其中支線航空發展更為遲滯,民航局對於相關概念的規定也一直在持續的修改中——2017年3月,中國民航局下發《關於對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民航發[2017]30號),文件中對支線航空、支線航線、支線飛機的定義進行了明確
  • 三大航喜提ARJ21 我國支線航空市場將迎爆發?
    6月28日,國航、東航(一二三航空)、南航在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接收首架ARJ21飛機。這標誌著ARJ21飛機正式入編國際主流航空公司機隊。先進的21世紀支線客機ARJ21是Advanced Regional Jet for 21st Century的縮寫,是中國按照國際標準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短航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其標準航程型滿座航程為2220公裡,增大航程型滿座航程為3704公裡,主要用於滿足從中心城市向周邊小城市輻射型航線的使用要求。
  • ATR王旗: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民航資源網2021年1月7日消息: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舉辦,本次論壇以「育新機·開新局 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民航業相關人士,共同探討疫情對航空業的中長期影響,思考行業格局戰略調整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航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 中國廉價航空市場崛起 機遇與挑戰並存
    網易航空訊(餘吉) 2014年年初,很多人都認為,這將是中國廉價航空大爆發的一年,原因很明顯,2013年國家對成立新的航空企業的開放態度以及明確表態扶植廉價航空等多重利好政策,對中國的廉價航空發展無疑是帶來了一股強有力的東風,「東風好借力送我上青天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務航空發展如何破局
    覆巢之下無完卵,我國公務航空在艱難求生存的市場震蕩期內遭遇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面臨重重挑戰,未來一年將是企業優勝略汰的關鍵年,公務航空企業如何突破困局,生存與發展的出路何在?在疫情蔓延初期,「恐慌式」出行使得首都機場公務航空活動量出現小幅上升,北京公務航空市場一度呈現運力緊張的局面,但此後,公務航空活動量迅速萎縮,尤其是境外公務航空來京旅客數量持續降低。
  • 打通雙循環 找到新機遇——湖南民企疫情下的轉型之路
    新華社長沙10月2日電 題:打通雙循環 找到新機遇——湖南民企疫情下的轉型之路  新華社記者張玉潔、席敏  連日來,位於湖南省醴陵市的精陶瓷業有限公司車間裡一片忙碌景象,一批批動漫馬克杯、餐具等瓷器正等待裝貨發往全國各地。  今年以來,精陶瓷業在國內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幅達四成。
  • 復盤美國支線航空發展,我國細分市場潛力大,幹支結合有望促雙贏格局
    我國核心支線運營公司為華夏航空、幸福航空、北部灣航空、多彩貴州、天驕航空,以及天津航、成都航幹支結合的公司,整體不到10家,相比較美國支線航空66家公司,明顯更為集中。我們此前報告中多次強調未來中國行業格局會是超級承運人+超級樞紐的方向,此次「疫情」衝擊後預計行業集中度會有所提升,大型航空公司可以與支線航司合作,加強樞紐基地的建設。
  • 河北機場集團對支線機場開展疫情防控安全服務評價工作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衛微 報導:近日,河北機場集團對支線機場開展2020年度疫情防控安全服務評價工作。評價工作圍繞疫情防控、綜合安全、航空安保、空管安全、飛行區安全、機坪運行、應急管理、消防安全、客貨運輸危險品和服務質量等方面開展。質量安全部、航空安保部、服務品質部、航務管理部、運行控制中心、飛行區管理部等多個部門參與評價工作。
  • 疫情下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與機遇
    疫情下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與機遇 2020-06-27 14:55:46 疫情之下的中國經濟走勢,關係到中國發展大局,也關係到全球經濟穩定性。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因此,客觀辯證地認識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影響,在看到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同時,也要看到中國應對疫情衝擊所具有的雄厚經濟基礎和顯著制度優勢,特別要看到疫後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背景下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新機遇。
  • 奧凱航空再換帥?
    由此,奧凱航空總裁、董事長以及法定代表人都由胡和平一人擔任。 2005年,民航局出臺《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放開民航業投資準入,首批民營航空奧凱、春秋、吉祥等公司相繼成立。 2005年3月奧凱航空成功首飛,成為國內首家飛起來的民營航空企業。 但奧凱航空成長之路並不如成立之路那麼順利。
  • ICY全球設計師平臺董事長顧瑩櫻:疫情之下,新消費品牌如何破局
    其中ICY全球設計師平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顧瑩櫻發表了主題為「疫情之下,新消費品牌如何破局」的演講,其核心觀點為巨大的社會事件和變化會帶來新舊交替,新品牌有更強的變通能力,因此疫情對於新消費品牌是巨大的機會,可以通過產品、渠道、品牌破局來抓住機遇。以下是顧瑩櫻演講速記,經億歐編輯整理:各位好,我是顧瑩櫻!這次跟大家分享在疫情之下的新消費品牌如何破局。
  • 航司在疫情下該如何自救?從加拿大航空一季度財報中所得到的啟示
    Andy Xiong /文最近,裁員、破產、政府援助成為了全球航空新聞的高頻詞。從澳洲第二大的維珍航空(澳洲)到全球歷史第二悠久的哥倫比亞航空,一個個熟悉的身影紛紛在疫情面前堅持不住,也確實讓人唏噓。生存,成為了2020全球航空企業的首要任務。
  • 成立6年的泰國酷鳥航空宣布停業清算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疫情影響下,全球航空業面臨著嚴峻挑戰,近期又一家國外航空公司宣布清算並停飛。6月26日,泰國酷鳥航空發布聲明稱,低成本航空市場競爭激烈,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進一步加劇了經營困難,公司董事會決定結束酷鳥航空的營運,並進行財務清算。
  • 共話「疫後民航」|王均金:疫情推動航空出行全流程的無接觸化技術...
    緊抓貨運市場機遇 將儘快開拓北美等市場  王均金介紹,疫情期間,吉祥航空航班班次、旅客運輸量、營業收入與利潤率等都受到較大影響。由於收入銳減、預售客票退票、同時保持部分航班運行、以及員工工資、租金、貸款利息等固定成本支出因素,吉祥航空疫情期間的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受到了較大衝擊。「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雖然重重困難,但我們依然堅定信心,對內積極採取成本管控的有力措施,對外積極尋求合作單位的支持,並順應市場需求和行業需求採取創新措施拓展收入來源。」
  • 十大關鍵詞盤點中國航空貨運現狀及未來機遇
    十大關鍵詞盤點中國航空貨運現狀及未來機遇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劉海明 2015-03-06 18:05:51     ——2014年中國航空貨運市場總結及十三五機遇挖掘  轉眼間2014年已經成為「過去」,回望走過的一年,雖然貨機運力增加了十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