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關鍵詞盤點中國航空貨運現狀及未來機遇

2020-12-14 民航新聞

十大關鍵詞盤點中國航空貨運現狀及未來機遇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劉海明 2015-03-06 18:05:51 我來說兩句(3)

專業分類】貨運物流 文章編號】39-2015-0086

  

  ——2014年中國航空貨運市場總結及十三五機遇挖掘

  轉眼間2014年已經成為「過去」,回望走過的一年,雖然貨機運力增加了十多架,航線也增多了很多,總體航空貨郵運輸量會隨著運力的增加而略有增加,局部的產品創新也確實存在,但是感覺國內航空貨運市場並沒有太多「質」的變化,整體上還是一副「按部就班」的氣象。

表1 2014年中國貨航貨機保有量情況

(資料來源:民航小站)

 

  然而細細品味,會發現「變化」已經悄然臨近,有十個關鍵詞可以概括2014年航空貨運市場上不容忽視的一些特徵。如果說2014年是國內航空貨運轉型的關鍵基礎年,那麼2015年航空貨運的轉型將步入實質階段,不管國內貨航是否已經準備好,行業轉型的車輪已經開始向前滾動,民航「十三五」將會見證很多「質變」。

  關鍵詞一:兩端延伸

  經過幾年的試錯和實踐探索,2014年航空貨運企業轉型的方向在業內已經形成初步的共識——航空貨運企業要專注主業,並在主業做強的基礎上適當向上下遊延伸。

  關於貨航的這一轉型趨勢的必然性,中貨航黨委書記高才在2014年年底的一篇分析文章中做了詳細的闡述——「目前從各貨運航空公司(轉型升級)的探索實踐來看主要包括轉行、轉換不同細分市場、轉換經營模式三種類型。轉行就是離開航空運輸主業,『哪兒有錢賺就去哪兒』;轉換細分市場就是離開普貨市場定位,轉向快遞等細分市場;轉換經營模式就是要解決『貨源組織被代理被定價,運力資源被採購被整合』這一主要問題,從航空承運人轉型為航空物流商,從提供機場到機場運輸服務轉型為『門到門』物流服務,從『被組織被定價被採購被整合』轉型為航空物流鏈的掌控者。轉行解決不了問題本身;轉換細分市場不僅難以發揮優勢,而且難以建立快遞市場所需核心環節『最後一公裡』能力;轉換經營模式是符合市場需求和自身發展要求的轉型之路。」

  轉型的方向達成共識,但如何踐行這一轉型目標,不同貨航間的思路並不一致,目前東航物流旗幟鮮明地打出「快遞+電商+貿易」轉型目標,並通過設置「東航產地直達」、「因果關係」、「東航快遞」等業務單元, IT方面也與中航信的航空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簡寫為「CCSP」)展開深度合作……在實踐中不斷修正完善外,其他幾家航司也有了一些舉措,如國內端的陸空聯運和空空轉運等在2014年取得進展。

  貨航沿著產業鏈向上下遊延伸是必然趨勢,而這種延伸主要藉助「整合資源」實現也已成為行業共識,「十三五」貨航們將會著重解決如何「整合資源」的問題。

  貨航依靠自身資源的壟斷性進行強制整合是一種思路,但目前國內四大航的貨運業務規模都不大,話語權有限,如果真要按照這種套路整合,那麼在此之前圍繞三大航貨運業務的「超級承運人」還要再往前推進一步,如果這個超級承運人能落地,那麼貨航藉助「壟斷地位」進行整合的模式落地機會將大增。

  而當前條件下,藉助資本力量,以股權交易的方式進行上下遊業務的利益捆綁將更具可行性,具體操作細節筆者會在後面的內容中進行具體闡述。

  關鍵詞二:國際化

  2014年中國國際化進程取得巨大突破,絲綢之路經濟帶啟動、人民幣國際化推進、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落戶上海,APEC成功舉辦和亞太自貿區啟動等,中國在國際貿易領域的話語權不斷提升。

圖1:2014年中國國際化標誌性事件

(資料來源:網絡整理)

 

  與中國崛起相伴隨的是亞太地區在全球航空貨運行業的位置快速提升,2013年航空貨運總量排名前五的線路有四條與亞太相關,並且與亞太相關的線路總量還在快速提升中,預計再過3-5年亞太市場作為全球航空貨運樞紐的地位將會進一步得到鞏固。

  面對國際化的大趨勢,「十三五」期間國內貨航們有幾個問題值得重點思考:

  ★如何沿中國國際化「路線」進行運力和資源布局,如一帶一路、亞太自貿區等

  ★中國本土企業的國際化進程,以及與之相伴隨的國際物流需求,哪些市場是重點?本土企業國際化的運輸需求會呈現哪些新特徵?

  ★當前國內三大貨航的機隊以B747F和B777F遠程貨機為主,但3-5年後航空貨運的主場是亞太地區,現有機型並不是最理想選擇,貨航們機型調整時除了國內快遞因素外也應加入「亞太」這一參數,A330F,B767F是否可以進入備選項?

  ★亞太自貿區與國內自貿區會給現有運輸格局帶來哪些改變?貨航們布局應該作何調整和側重?

  關鍵詞三:順豐

  以順豐為首的民營快遞企業在航空貨運領域的布局是2014年航空貨運領域的「亮點」。

  順豐航空的機隊規模和航線網絡進一步擴張,並且從波音公司收購超過30架二手757和767客機的舉措更是引起業內外的廣泛關注,不僅如此,順豐在國內各類航空樞紐的建設也格外引人注目,如果再加一個類似EMS南京樞紐的Hub,國內布局就接近完美了。除此之外,順豐圍繞供應鏈的布局也有板有眼,中國版UPS的雛形已經顯現。

  此外,圓通航空也在2014年正式獲批籌建,將為中國航空貨運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面對民營貨運航空的不斷發展,「十三五」期間國內傳統貨航們將面臨兩點考驗:

  ★傳統貨航需要重新審視與順豐和圓通等快遞公司的合作關係,待後者的機隊成長起來之後,傳統貨航與順豐的競爭可能會大於競合,當前的深度合作是否是在與虎謀皮?

  ★面對民營貨航的崛起,傳統貨航的挑戰還不僅僅來自貨源,人才戰也將全面拉開,其實當前的挖角已經開始,只是還沒那麼明顯罷了

  關鍵詞四:二三線機場

  2014年二三線機場貨運迎來發展契機,鄭州、武漢、南京等依舊領銜,此外長沙、寧波、石家莊、瀋陽等機場也迎來發展契機,航空貨運設施不斷完善、貨量穩步提升,呈現多點開花的情景。

圖2:北上廣機場貨郵吞吐量佔比走勢(%)

(資料來源:民航局官網,羅蘭貝格分析)

 

  「十三五」期間國內機場貨運布局有兩大問題值得關注:

  ★一線城市內機場貨運的定位,如上海浦東與虹橋機場,北京首都與大興機場等,同時伴隨自貿區影響,深圳與廣州白雲機場間的關係也可能會出現微妙的變化;此外,一線機場與二三線機場的貨運協同也將是十三五航空貨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

  ★中國首家貨運樞紐機場有望出現,武漢和鄭州機會最大,但借鑑美國孟菲斯經驗,不排除黑馬出現的可能

  關鍵詞五:大通關

  為適應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戰略,2014年海關著力再造區域通關管理流程,當年7月份起先後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實施了通關一體化改革,建立起區域海關的統一申報、風險防控、專業審單和現場作業四大平臺。區域海關間通過改革實現了互聯互通,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申報、納稅、驗放地點,使得通關更便利、成本更節約。來自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海關通過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平臺共接受報關單近1800萬票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張廣志介紹,目前區域通關一體化報關量已佔同期全國報關單總量的80 %以上。2014年第4季度一體化作業的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比傳統的口岸清關進、出口平均通關時間分別節省9.18小時和0.31小時。

  海關2015年計劃繼續將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向全國海關推開,完善海關內部協作、互認共享機制,讓跨區域通關更便捷、物流更順暢。

  2015年和「十三五」期間國內機場貨運布局需要關注以下兩個問題:

  ★「大通關」下「二次轉關」瓶頸將有望突破,因此空空轉運將迎來發展契機,航空公司的貨運樞紐布局,尤其是腹貨聯運的效率將會大大提升

  ★「大通關」政策下,貨源區域的壁壘被削弱,原有的市場空運格局將會被打破,航空公司的產品設計和資源投放側重等都需要重新審視

  關鍵詞六: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對航空貨運的影響筆者在2014年年底時做過專題解析(詳見《淺析網際網路對航空貨運行業的影響》),這裡不再重複,只將部分要點重溫下:

  當網際網路「顛覆」無處不在時,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對於航空貨運也的影響早已開始,國內領先貨航依靠基於行業發展的「樸素的直覺」,也已圍繞潛在影響做測試性或防禦性的布局,在過去的2014年東航物流的「東航產地直達」、南航貨運的Cargo2000等均取得新進展,各類APP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此外,當前國內貨航面臨的很多問題未來都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尋求突破,如基於SaaS平臺的iTracing、訂單無紙化運作、電子報關,未來還會有擔保和融資相關的服務上線,甚至傳統貨航國有體制的弊端也可以藉助網際網路的應用予以緩解。

  2014年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在改變貨航營銷戰略和分銷手段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營銷方面,東航物流和南航貨運兩個企業黨委書記的微博已經變成企業品宣和業務交流的重要窗口,並且影響力著實不小。

  改善分銷方面,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在「去中間化」方面也有了一些嘗試,如官網直銷和東航的「東航產地直達」等。

  不過在「去中間化」方面有個問題有必要理清下——在航空貨運領域這個中間環節是誰?目前行業主流的看法是,這個中間環節是貨代,未來貨航面對直客是趨勢,而這個直客既包括製造企業,同時也包括電商等形態。

  這種觀點也對也不對,對的方面呢,當前航空貨運市場上貨代存在幾個級別,一級貨代憑藉自身集貨能力和對服務的掌控能力,能夠從航空公司那裡拿到比較具有競爭力的倉位,再將這些倉位層層外包,自身賺取差價,而在一級貨代之後還存在著很多二三級的貨代,其中有一定數量的貨代確實扮演著「中介」的角色,而這部分貨代確實是最容易被平臺取代的,這就是「貨代將被平臺取代」觀點對的地方

  然而與處於貨代食物鏈最末端,幹著最髒最累的活,拿著最低的收益,但卻與貨主直接對接的小貨代們是無法被取代的,原因有三個:其一航空貨運不僅僅是運輸,還包括報關、兩端配送、退稅等多個業務環節,這顯然不是國內貨航們可以全部搞定的,即使真的藉助資本的手段搞定了,效益也未必是最優的;其二每票貨個案性質非常強,平臺沒法全部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因為平臺立足的根基是「標準化」;其三每一票貨的源頭都包含著一些利益捆綁,比如某些小貨代的創始人可能本身就是某個製造企業運力採購部的家屬等,而這層關係是不容易通過服務直接置換的。這就是「貨代將被平臺取代」觀點不對的地方。

  因此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對貨航分銷手段的影響最大特徵就是減少貨代的代理層級,那些手頭沒有核心資源的貨代們將面臨最大挑戰。

  關鍵詞七:高鐵電商班列

  2014年早在7月,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地計劃開通3對6列「電商專列」,8月初,北京-上海、上海-北京、北京-廣州這3列高鐵一站直達式特快「電商專列」正式開通。這些「電商專列」將用特快旅客列車的速度,專門針對網絡購物商品進行運輸,並逐步形成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中西部地區的快遞鐵路運輸網絡。首批加入「電商專列」的公司包括京東、順豐等四家。

  雖然因為如鐵路分撥中心、貨物安檢系統等配套設施的確實,電商專列運營效果並未充分發揮,但是這一趨勢已經是無法迴避。

  國內電商專列,歐洲鐵路專線……未來憑藉其穩定的運行時間和成本優勢勢必會給航空貨運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並且影響不僅僅限於短途運輸。

  好在鐵路系統的轉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國內貨航企業還有至少3-5年的調整時間。

  關鍵詞八:3分錢補貼

  2014年5月份阿里巴巴國際平臺對外宣布對國內出口企業發放外貿服務補貼,每出口一美元最高獲得3分錢人民幣補貼。即一家企業如果通過該平臺完成了100萬美元的出口,那麼就可獲得由阿里巴巴發放的3萬元補貼。

  這一簡單的事件將會對國內航空貨運業產生巨大影響,其與「國際化」和「大通關」等將重塑國內貨航的國際競爭力。

  首先阿里利用深圳一達通跨境貿易平臺積累下來的數據構建一個信用體系,形成更為完善的外貿生態圈。

  這一體系建成後,國內貿易商/貨代企業國際業務CIF的風險將會大大降低,進而推進國內貿易商國際貿易交易方式從FOB向CIF的轉換,提升國內貿易商和本土貨代企業在國際物流方案選擇方面的主動權,進而帶來國內航空貨運客戶結構和貨航競爭力的質變。

  關鍵詞九:投資

  過去1-2年國內物流領域備受資本青睞,零擔、快遞、冷鏈、最後一公裡投資案例不斷,然而作為物流分支的一個重大組成部分,航空貨運領域與資本的結合也有了一些實踐,如河南航投對盧森堡貨航35%股權的收購,以及南航貨運對圓通的戰略入股等。

  不過筆者認為航空貨運與資本的結合還有一盤更大的棋可下,國內傳統貨航轉型,以及醞釀幾年仍無果的「超級承運人」構建(國內三大航貨運業務整合),甚至是當前國家正在積極推進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都可以藉助資本力量一戰解決——由國字頭的產業基金,如中信產業基金或民航產業基金等牽頭,成立一家國家級航空物流控股公司(職能設置借鑑新加坡淡馬錫模式),通過股權收購或者行政劃撥的方式將產業鏈關鍵環節企業進行整合,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可以有三大航(貨運業務)、還可以包括中航信、外運發展等這樣的國資企業。通過股權比例進行管理,核心的資產追求控股,但具體運營權可留在原公司,控股平臺只扮演資源調配的角色,此外,系統外關鍵資源以參股形式進行利益捆綁。

  關鍵詞十:油價

  當前全球經濟始終未擺脫下行壓力,發達國家需求不振,包括新興市場經濟體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在減速,導致全球石油需求疲軟;另一方面受一些政治因素影響沙特、俄羅斯等傳統產油大國的原油產量不減,此外加拿大油砂、以前不產油的東部非洲等也加入進來,同時美國頁巖油產量增長很快,使美國的原油進口量越來越少等多方因素影響導致原油市場供應增加,最終導致原油供需失衡,價格下挫。2014年WTI原油從98.50美元/桶跌到52.70美元/桶,全年下跌46.50%;布倫特原油價格也從110.55美元/桶跌到56.51美元/桶,全年下跌48.88%。

  而原油成本佔到傳統航空貨運企業運營成本的40%左右,油價的大幅下跌利好航空貨運,使其經營業績有所好轉。

圖4: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中金網:回顧:2014年原油價格行情走勢一覽》)

相關焦點

  • 2017-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7-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近年來,受宏觀層面因素影響,我國航空物流需求增長疲軟、航空貨運供 需失衡、貨運價格水平持續低迷,航空貨運行業的發展受到較大制約。**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提速、經貿規模的持續增長、商品流通需求的進一步加大、民航業管理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我國航空貨運行業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時機。
  • ATR王旗: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ATR銷售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代表王旗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析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探討小型貨機在中國航空貨運市場的作用及市場前景。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國內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  ● 國內小貨機市場將出現需求空白  國內70%的純貨機航線航距不足1200公裡,目前幾乎全部使用737-300F執飛。
  • 順豐航空副總裁黃暉: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與建議探討
    順豐航空副總裁黃暉發表《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與建議探討》主題演講,分析了航空物流的重要性及發展機遇,並就航空物流未來如何發展提出了建議。以下為演講內容:  一.航空物流發展的未來  航空物流目前已經達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 中國國際貨運航空發展快件市場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小兵)11月14日,中國國際貨運航空引進的首架波音757-200PCF貨機完成改裝並正式交付使用。中國國航持有中國國際貨運航空51%的股權。  為抓住快件市場高速增長所帶來的機遇,中國國際貨運航空(簡稱「國貨航」)同中國郵政航空(簡稱「郵航」)於今年8月正式構建起貨運包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按照協議,國貨航將逐步向郵航提供總計4架波音757-200PCF貨機運力,有效填補郵航現有運力同快速發展的EMS市場發展的供需缺口。此架貨機是國貨航為履行與郵航的合作引進的首架飛機。
  • 盤點:2020年全球十大航空貨運故事
    我們在航空貨運世界挑選了10個最熱門的故事,追蹤航空貨運業全年的變化。請繼續閱讀2020年的主要故事。10. Colibri Aero和J&C Aero發射艙貨物貨櫃2020年,客運飛機在貨運航班上的廣泛使用促使原始設備製造商、MRO和航空公司尋求創造性的方法來增加沒有主甲板容量的飛機的貨運能力。這個故事詳細介紹了一個開發用於客艙的貨櫃的例子。
  • 我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轉型挑戰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儘管貨運量下降11.6%至5420萬噸,但航空貨運業今年的全球收入仍可能增長15%,至1177億美元。由於航班停飛推高了貨運價格,航空貨運業變成了一個罕見亮點。 大開物流空運負責人表示,爆倉應該是從10月中旬開始,公司今年前幾個季度的平均貨量在100噸每個月,跟去年相比增長了將近30%,相信未來的3個月,可能會再增長20%左右。
  • 成都:布局航空貨運這盤棋!
    成都已不再滿足於鐵路樞紐的地位,還要做中國的航空貨運樞紐。前不久,《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出臺,明確成都促進航空貨運中轉業務的發展。再往前看,成都高規格地舉行了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提出了「全球服務資源配置戰略樞紐」的城市新定位,其中航空運輸是關鍵一環。
  • 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順豐引領行業發展...
    國內航空貨運發展明顯滯後2019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為263.19億噸公裡,僅佔全國貨運總量的0.14%,2015-2020年上半年,除2016年外,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的增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下降到0.3%
  • 民航局:擬批准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籌建 註冊資本10億元
    公示稱,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申請籌建已經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億元,由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全額出資,其中貨幣出資4億元,實物出資6億元。八、運營模式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授權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使用二字代碼CZ、三字代碼784和航徽標識,飛機機身噴塗兼顧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元素。中國南方航空貨運有限公司飛機指標和停機位等運行保障資源均從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現有資源統一調配。
  • 陝西航空貨運業務增速全國第二 打造「中國孟菲斯」開局之年勢頭...
    今年以來,我省大力構建向西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最新數據統計,今年前九個月西安鹹陽機場航空貨運增速位居全國機場的第二位,我省打造「中國孟菲斯」的開局之年勢頭強勁。西鹹新區空港新城招商三局局長韓娜:「國際快件業務是2017年我們航空貨運量激增的一個重要推手,這三條全貨運航線自今年4月份開通以來這半年,給我們全省的國際航空貨運量的貢獻高達79.8%,在貨運量上已經突破了3萬噸,所以這個增速和這個絕對的數值對於我們實現2017年打造中國孟菲斯這樣一個開局之年,制定的短期目標是非常重要的。」
  • 物流快遞、航空貨運企業支招鄂州機場國際化運營
    鄂州機場,眼下正在加力推進的湖北「頭號工程」,這座未來世界第四、亞洲第一的貨運機場,如何布局臨空產業?運營模式如何高起點國際化?  10月中旬,一場圍繞鄂州機場國際化運營模式的「頭腦風暴」在鄂州舉行。業界有影響力的物流快遞、航空貨運企業看好機場前景,紛紛建言支招。
  • 中國打造三大城市群世界級機場群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十大航空樞紐的航空客運集中度48.71%,航空貨運集中度70.63%;三十大航空樞紐的航空客運集中度81.01%,航空貨運集中度92.74%;五十大航空樞紐的航空客運集中度92.12%,航空貨運集中度98.07%。中國航空樞紐貨運集中度比客運集中度更高,同時區域平衡發展問題需要重點關注而逐步改善。
  • 中國公路貨運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公路貨運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根據國家道路運輸「十二五」規劃要求,公路貨運在「十二五」期間應不斷提高服務保障能力,確保運輸能力持續平穩較快發展;要切實加快提升卡車後市場服務,確保不成為新的「瓶頸」;要確保重點物資、搶險救災物資運輸和重點時段客貨運輸的安全、平穩、順暢。國家要求公路貨運業必須著力於推進轉型與升級。
  • 順豐之後圓通也發力航空貨運 與西安打造「中國孟菲斯」
    根據公示,擬籌建的西北貨航由陝西省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杭州圓通貨運航空有限公司、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和陝西省空港民航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組建。  發力航空貨運,對圓通未來發展十分關鍵。早在2016年9月,陝西省交通廳、西部機場集團與圓通貨運航空公司,三方籤訂了共同組建中國西北國際貨運航空公司的合作協議,計劃在陝西投資建設西北地區的快遞轉運中心和航空基地。
  • 南航物流混改落地 航空貨運競爭力待提升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南航物流混改落地 航空貨運競爭力待提升 12月22日,南方航空下屬全資子公司南方航空貨運物流(廣州)有限公司(簡稱「南航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落地,引入普洛斯隱山資本等7家投資主體
  • 客貨運均衡發展視角下 機場貨運發展現狀與分析
    一、機場貨運發展現狀分析  (一)數據分析國內機場客貨運發展存在的差距  業界普遍以客貨比(客貨比=旅客吞吐量(人次)/貨郵吞吐量(噸))作為體現機場貨運功能的參考指標,客貨比越低表明貨運功能越突出,反之則說明貨運發展較客運相對滯後。
  • 航空貨運提速 新疆特產一路高飛
    □本報全媒體記者/馬伊寧11月1日,兩噸新疆地產毛肚搭乘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航班飛往重慶,當天就出現在重慶各大火鍋店餐桌上。如今,空運已經成為毛肚出疆的首選,9月以來,100多噸毛肚打「飛的」出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 2020-2026年中國民用航空業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未來一個較長時期,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快速發展趨勢,這將為中國民航的快速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到**年,伴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航強國將初步成形。到**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安全、高效、優質、綠色的現代化民用航空體系,實現從民航大國到民航強國的歷史性轉變,成為引領世界民航發展的國家。
  • 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在鄭州機場上線啟動
    12月30日上午,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該服務平臺是國內首個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自2021年起,在鄭州機場進行實單業務應用測試,修改完善後向國內民航業複製推廣。此舉將為全行業航空物流互聯互通平臺建設提供了新實踐、新理論、新方案,對於構建中國航空物流現代化、實現民航強國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圓通開通杭州至新加坡貨運航線!提供高效服務,促進航空貨運發展
    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趨勢讓產品製造和商品採購全球化特徵日趨凸顯,我國航空貨運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此外,隨著近年來製造業與零售業的持續轉型升級,電商、快遞、冷鏈等現代物流業態高速發展,讓航空貨運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航空物流業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能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