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布局航空貨運這盤棋!

2020-12-16 紅星新聞

成都已不再滿足於鐵路樞紐的地位,還要做中國的航空貨運樞紐。

前不久,《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出臺,明確成都促進航空貨運中轉業務的發展。再往前看,成都高規格地舉行了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提出了「全球服務資源配置戰略樞紐」的城市新定位,其中航空運輸是關鍵一環。

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機場貨運吞吐量排在全國第六,前五是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和杭州,幾乎都是沿海沿邊的傳統貿易城市。今年9月,發改委、民航局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升航空貨運企業國際競爭力、促進民航業和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對西部城市而言,要打破「不靠海」的宿命,鐵路和航空這兩個機遇都不能錯過,而從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來看,成都擔負著重要使命。

問題是,怎麼做?

日前,中國城市臨空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劍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談到,當前成都的最大機遇是新機場帶來的「一市兩場」格局,它可以幫助成都快速拉升客貨運量,強化樞紐功能。

「但機場只是硬連接。」他表示,目前最緊要的,是儘快通過航空貨運,在貿易規則、產業合作標準上形成突破,用航空資源拉動產業升級,讓本地企業和產品深入國際供應鏈體系中去。

▲馬劍

航空貨運也是一種「商品」

新冠肺炎疫情下,科學家們在奮力研發疫苗,而航空貨運公司們也有自己的使命。

王子樵是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空運業務部經理,過去一段時間,他接到了不少有關疫苗運輸的訂單諮詢,對方針對疫苗運輸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最嚴苛的要求保證溫度在零下70攝氏度,但常規的運輸方案幾乎沒有這種製冷能力。

航空運力的短缺是疫情下國際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也更加暴露了航空貨運的短板,比如全球航線缺乏、貨機數量少等。「重客輕貨」是我國航空產業長期存在的問題,作為臨空經濟的專家,馬劍提到了一組數據:目前我國全貨機數量有170多架,「運力趕不上聯邦快遞、DHL一家企業」。

在他看來,在這種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航空貨運也是一種商品,「哪個城市能提供這種服務,就能很快拿下市場」。

馬劍的觀點,與成都日前舉行的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不謀而合。這場會上,成都首次提出要發揮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地位作用,拓展生產性服務業服務半徑,構建引領區域的供應鏈服務網絡,全面打響「成都服務」品牌。

有一個細節是:加快構建服務國際尤其是連結泛歐泛亞的供應鏈服務網絡。2013年以來的「一帶一路」建設改變成都區位形勢,一躍成為我國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其中鐵路和航空運輸是成都的優勢所在。今年疫情期間,成都通過開展「客改貨」跨境航班業務,有效緩解了航空貨運運力緊張局面,保障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跨境電商等高航空依賴性產業供應鏈暢通,滿足了跨國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需求。「成都可以通過增加密度、布局網絡,替代泰國曼谷等現行的洲際貨運樞紐。」此前,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戴爾(成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耀華曾建議成都建設匹配成渝「第四極」經濟地位的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去分中國香港、中國臺北機場的一杯羹。

對此,馬劍建議成都在一市兩場分工格局清晰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航空貨運。尤其是,運用好四川航空、成都航空這兩家擁有121部運輸航空牌照的地方航空公司,通過固定航班從事旅客、貨物運輸,補齊航空貨運的短板,加速構建提升樞紐能力。

▲貨運飛機載軌道機車抵達成都雙流機場

機場帶動產業發展

事實上,在航空、鐵路、海運這三種貨運方式中,航空運輸的成本最高。在王子樵的客戶裡,使用航空運輸的,主要是電子產品和汽車零部件件等高附加值產品。

「航空運輸代表的是『速度經濟』時代,解決的是比如生物疫苗這類對時間敏感、高附加值的人流、商流的運輸問題。」馬劍認為,發展航空經濟,也是為當地的產業插上了「增值的翅膀」,撬動區域經濟產業的升級,「電子產品、冷鏈食品、生物醫藥,包括服務貿易,都能利用這個通達全球的網絡深入國際供應鏈體系中去」。

荷蘭出產的鬱金香就是利用航空樞紐促進產業升級的代表。公開資料顯示,在當地的阿爾斯梅爾花卉拍賣市場,每個季度都能售出18億枝鬱金香。而阿爾斯梅爾花卉拍賣市離史基浦機場只有6英裡,所有的鮮花在這裡包裝後,45分鐘就可以登上飛機運往世界各地。

「從硬體設施來講,成都不管是區位優勢還是產業基礎,都已經做得很好了。」除了這些硬體基礎,馬劍更看重「軟連接」的作用,即如何通過空中通道建設,給地區產業帶來連接和升級。這個「軟連接」包括了貿易規則的突破,產業全球化的分工參與度,國際供應鏈體系的引領,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高端融合。

「如果產品、產業本身是區域化的格局,並沒有深度參與到國際供應鏈中,不管是原材料供應、末端產品的銷售還是產品加工的過程,想要倚重國際航空運輸網絡的可能性就會很小。」馬劍表示,在布局產業時,每個城市都要意識到,這些產品、產業在國際供應鏈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對成都而言,此時提出航空貨運樞紐的城市定位正當其時,但「需要想清楚能拉動什麼產業」。在他看來,發展航空樞紐,成都還需要進一步挖掘本地的特色產品和提升區域的產業價值。

雙機場的機遇與挑戰

明年將投入使用的天府國際機場,無疑讓成都離航空貨運樞紐的目標更近一步。很多人相信,在形成西部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新要求下,成都作為全國第三個「一市兩場」的城市,有助於提升城市對外聯通性、挖掘發展新潛力。

在馬劍看來,「一市兩場」未來的航線分布,基地航司的設置等,運用好了兩場互補, 合作大於競爭,相得益彰;如果運用不好,形成資源傾斜,未來可能形成競爭關係。

▲天府國際機場

「在成都運營兩個』國際機場』,關鍵是讓航空驅動整個區域經濟產業升級,讓企業讓產品、各種競爭力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在馬劍看來,修機場、開航線,背後連著產業鏈,「兩三公裡的跑道,能夠建立起與世界的便捷聯繫,提升區域的國際分工能力,這個是很要緊的」。

在此過程中,市場力量也相當重要。紅星新聞注意到,成都近期發布了《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通過政策扶持和鼓勵補貼等方式,吸引更多航空貨運市場主體開行以成都為核心通達全球的全貨機航線,鼓勵航空貨代企業在成都建立國際貨運轉運(分撥)中心。

這意味著,成都還需引入更多諸如中遠這樣的專業航運公司,利用市場化手段強化服務水平。

王子樵透露,中遠海運空運可以為客戶提供多種智能恆溫箱運輸以及冷鏈被動製冷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計劃在天府國際機場建設一個集綜合倉庫、運維中心和商務辦公為一體的物流中心。

▲王子樵

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 圖據大會主辦方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十大關鍵詞盤點中國航空貨運現狀及未來機遇
    ★當前國內三大貨航的機隊以B747F和B777F遠程貨機為主,但3-5年後航空貨運的主場是亞太地區,現有機型並不是最理想選擇,貨航們機型調整時除了國內快遞因素外也應加入「亞太」這一參數,A330F,B767F是否可以進入備選項?  ★亞太自貿區與國內自貿區會給現有運輸格局帶來哪些改變?貨航們布局應該作何調整和側重?
  • 成都-巴黎瓦特裡貨運航線開通
    成都-巴黎瓦特裡貨運航線開通 字體:大 中 小】   系中國西部直飛巴黎的首條貨運航線
  • 航空和酒店雙布局 臺灣長榮集團拓展大陸
    航空和酒店雙布局 臺灣長榮集團拓展大陸 2010-02-09 13:46     來源:華夏經緯網     編輯:張蕾  華夏經緯網2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以海運、航空、酒店、文化出版等為主業務板塊的臺灣著名企業長榮集團,近年來,積極布局大陸,特別是兩岸旅遊交往愈來愈多的
  • 前三季度航空貨運排行榜:新一線增速力壓一線城市,鄭州、杭州兩位...
    疫情期間,國內大部分機場的航空客運運力受影響較大,但基於國內外抗疫物資需求程度的持續增長,推動了航空貨運景氣度的增長。一個突出的情況是,以鄭州和杭州為代表,新一線城市的航空貨運量增速明顯高於一線城市,這顯示出新一線城市在經濟總量努力向一線城市追趕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求更多維度的追趕超越。
  • 上海到成都航空快運當天件【航空物流】
    上海到成都航空快運當天件【航空物流】貨運公司以市場為中心,以效益為導向,以安全和效率為基礎,以全方位支持為保障的運營管理模式,緊緊圍繞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向國際國內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公司和貨主提供公平、優質的服務,滿足客戶需求,建立並穩固客戶關係,並建立符合國際要求的質量標準,提升航空貨物地面處理水平和操作效率,確保安全生產
  • 順豐航空副總裁黃暉: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與建議探討
    新冠疫情以來,由於在救援運輸中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航空物流的增長速度較快。但是從歷史上來看,這幾年的航空物流發展並不樂觀,增速慢於客運,無論是航企還是國家政策上都更加關注客運的發展。  今年快遞業務量有望突破700億件,這意味著人均快遞使用量將超過50件。2016年,中國人均快遞使用量只有23件。
  • 航空貨運提速 新疆特產一路高飛
    南航物流公司新疆營業部銷售管理室主任劉毅介紹,新疆航空貨運業務基本上實現國內大中城市全覆蓋,出疆貨物除水果、乾果、羊肉等「常客」外,精油、奶製品、雞苗等也逐漸成為疆外市場的「新寵」。座椅全都拆掉,取而代之的是碼放整齊的貨物,用網兜固定在機艙內,這是10月17日,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飛往奈及利亞拉各斯「客改貨」航班上的情景。
  • 圓通開通杭州至新加坡貨運航線!提供高效服務,促進航空貨運發展
    經濟全球化與一體化趨勢讓產品製造和商品採購全球化特徵日趨凸顯,我國航空貨運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此外,隨著近年來製造業與零售業的持續轉型升級,電商、快遞、冷鏈等現代物流業態高速發展,讓航空貨運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航空物流業成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能深度參與國際合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我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轉型挑戰
    目前,我國僅有10家航空貨運公司在運營,在這10家航空公司中,國有的6家,社會資本的4家,分別為中國國際貨運航空、中國貨運航空、中國郵政航空、順豐航空、圓通貨運航空、友和通道航空(暫時停運)、中航貨運航空、天津貨運航空、中原龍浩航空及中州航空。(中國南方航空貨運公司正在公示,通過後共11家。)和美國55家航空公司相比較,份額也很小。
  • 物流快遞、航空貨運企業支招鄂州機場國際化運營
    物流快遞、航空貨運企業支招鄂州機場國際化運營發布時間:2020年10月28日 10:38 來源:湖北日報 >  物流快遞、航空貨運企業支招國際化運營 打造更聰明的機場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林晶  空管塔臺,已經「冒出」地面四五層高;航站樓,開始澆築基礎梁;轉運中心,樁基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已完成樁基超千根。
  • 2017-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第三節 國際航空貨運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一、主要航空公司貨運量排名    二、主要航空公司全貨機排名    三、主要航空公司貨運網絡布局  第四節 國際主要航空貨運企業經營分析    一、聯邦快遞(FedEx)經營分析      1、企業發展簡介      2、企業經營情況
  • 順豐之後圓通也發力航空貨運 與西安打造「中國孟菲斯」
    繼順豐在湖北鄂州的民用機場獲得批覆後,另一快遞巨頭圓通在航空貨運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民航局3日發布關於擬批准西北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籌建的公示。
  • ATR王旗: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ATR銷售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代表王旗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析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探討小型貨機在中國航空貨運市場的作用及市場前景。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國內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  ● 國內小貨機市場將出現需求空白  國內70%的純貨機航線航距不足1200公裡,目前幾乎全部使用737-300F執飛。
  • 客貨運均衡發展視角下 機場貨運發展現狀與分析
    2020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民航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了要完善提升綜合性機場貨運設施能力和服務品質,統籌機場客貨運區域的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這要求我們必須注重構建客運功能突出和貨運功能突出,客貨運均衡發展的綜合機場體系,以推動形成布局合理、錯位發展、功能協調的機場發展格局。
  • 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順豐引領行業發展...
    國內航空貨運發展明顯滯後2019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為263.19億噸公裡,僅佔全國貨運總量的0.14%,2015-2020年上半年,除2016年外,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的增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下降到0.3%
  • 河南首家貨運航空開航,鄭州向「中國孟菲斯」目標再進一步
    圖片來源:河南日報 記者張倩中州航空於2016年6月完成工商註冊,這次首飛對於鄭州來說意義菲淺:這是河南首家將鄭州機場作為主運營基地的貨運航空公司,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本土主基地航空公司。河南日報在5月11日的報導中表示:中州航空開航運營後,將進一步提升河南省航空貨運能力,增強河南省物流行業競爭力。
  • 江蘇交通建設這盤「大棋」背後有深意
    聯繫到該省春節後召開的第一個全省性大會——交通強省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進會議,江蘇打造交通強省的整體布局已十分清晰。正如之前不少媒體對其「新春第一會」所解讀的:江蘇交通建設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筆者感悟到,如此重視這項工作,其背後不但有「深謀」,更有「遠慮」。
  • 祥鵬航空貨運包機:多流一滴汗,多承一份重
    3月2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民航局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努力構建國內外防疫物資寄遞運輸「綠色通道」。面對國家號召和亟待滿足的貨運需求,祥鵬航空開始了新一輪的無聲戰役。  克難奮進,爭分奪秒通航班  昆明=曼谷是祥鵬在疫情期間的首個貨運包機航班。
  • DHL開通成都—香港直航貨運航線 有望運送iPad3產品
    對於成都的客戶來說,當天下午4點之前的貨物,可以在次日抵達亞洲其他地區以及美國這條新增加的航線,將有望運送即將上市的iPad3產品到海外市場隨著IT產業西移,成都大量高科技企業對於轉運時間要求非常高,這是該公司增開這一航線的主要原因  成都日益增加的貨運需求大大刺激了全國航空快遞公司的神經。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穩定供應鏈發布會
    在航空貨運發展的這些機場當中,它們的集中度也是非常高的,比如貨運量接近50%都是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三大機場當中,如果從國際貨運來看,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鄭州五個大機場國際貨運量集中了全國的90%。所以,從這一點看,雖然貨運量增長低迷,但它是相對比較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