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每天學習一個語言生動、通俗易懂的成語,能夠幫助孩子了解歷史、學習知識,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成語】一目十行
【拼音】yī mù shí háng
【釋義】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閱讀的速度極快。能在很快的時間內,閱讀完相關的內容。
【出處】
《梁書·簡文 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及《北齊書·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兼愛文學,讀書敏速,十行俱下。」或宋·劉克莊《雜紀六言五首》:「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
【示例】
1、她迫不及待地拆開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
2、他看書一目十行,速度特別快,但只是看熱鬧,學不到什麼知識。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
【近義詞】字斟句酌 目下十行
【反義詞】逐字逐句 慢條斯理
南朝梁武帝非常愛好文學。他的第三個兒子蕭綱,從小聰明伶俐,四歲開始識字讀書,到六歲時,已經會寫文章了。而且語句流暢,辭採華美。父親稱讚他說:「我這個兒子快趕上七步成詩的曹植啦!「
兒子這麼好學,梁武帝當然很高興。有一次,他特地把蕭綱叫來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
蕭綱毫不怯場,不慌不忙地提筆就寫。不一會兒,寫成了一篇聲韻和諧、辭藻華麗的駢文。梁武帝一看,不由喜上眉梢:「你這孩子呀,真是我們蕭家的東阿王!」
東阿王是三國時文學家曹植的封號,他以才思敏捷著稱。隨著年齡的增長,蕭綱讀的書越來越多,閱讀能力也越來越強,讀書的速度驚人,能夠「十行俱下」——一次就能通讀十行的內容,而且記憶力超強。蕭綱的文才很好,但因為長期住在深官,不知民間疾苦,所以他的詩,文字輕靡濃豔,後人稱為「宮體」。二十八歲那年,蕭綱被立為太子。公元549年,蕭綱即位,這就是梁簡文帝。可惜的是,兩年之後,他就被叛軍用毒酒害死了。
不過,「一目十行」這個成語流傳了下來,被人們用來形容看書的速度很快。
【閱讀啟迪】
原來的意思是誇獎別人看書快,但現在也有人把它用做貶義詞,可以形容一個人看書不認真,會忽略重要的部分。我們讀書不能一目十行,不求甚解,要反覆讀,才能真正領會。
參考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萬裡大廈教育中心:
62850222(北濱江路50號)
伊頓國際教育中心:
62825858(四明西路423號)
舜江名苑教育中心(加盟):
62690222(舜江名苑活動中心二樓)
泗門教育中心·汝湖教學點(加盟):
62165858(泗門影劇院旁)
泗門教育中心·河塍教學點(加盟):
62820022(河塍路100號)
長安教育中心(加盟):
62830222(長安小學西側)
馬渚教育中心(加盟):
62783399(馬渚鎮東一路336號)
東江明珠教育中心(加盟):
62690022(東江明珠B座301)
商會大廈教育中心(加盟):
62870022(南雷南路2號,商會大廈北樓5層)
白雲教育中心(加盟):
62720022(南蘭江東路17號)
低塘教育中心(加盟):
62670022(新堰西路16號)
愛提分一對一(加盟):
62791655 / 62793666(萬達廣場商務寫字樓四樓)
創客機器人教育中心:
62676677(蘭江商貿城一樓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