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條例將出,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的快遞、外賣能被管好嗎?

2020-12-23 湘湘帶你看社會

最近,新的《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正在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其中,有多項條款針對快遞、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做出了明確規定。

包括:對用於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公安機關應當核發專用號牌;

使用電動自行車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應當履行交通安全管理義務,根據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配送時間、路線等標準和要求,避免引發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或者交通事故;等等。

新條例能否對道路上常常橫衝直撞的

快遞、外賣車輛起到切實的監管作用呢?

我們就此採訪了業內人士及相關專家

中午11點半,記者來到天鑰橋路南丹東路口,只見外賣小哥們一個接一個快速駛過。

一名小哥因沒戴安全頭盔被民警攔下,不僅一臉不滿意,還催促民警趕緊開罰單。

「趕緊開罰單行不?中午就這麼一個高峰點,你能直接給我處罰嗎?」雖然他立刻從車後箱裡拿出了頭盔戴上,但嘴上一直碎碎念,說要趕緊走。

這名小哥說,送餐尖峰時段,每個人手上單子都很多,一旦超時,平臺就要罰款,不趕時間不可能。

「每個人現在基本都在8單、9單,是最忙的時間,一個中午一般要送25單左右。我這邊真的很急,超時了肯定都得有罰款嘛!罰款再加上派單率等等,都會很影響的。」

和這名小哥一樣,其他幾名小哥因沒戴安全頭盔或行駛在機動車道上被攔下後,也很焦慮地表示,要趕緊去送單。

「急啊,手上單子有很多,十幾個吧,現在就已經來不及了!」在被民警現場教育並允許放行後,這些小哥都一溜煙地離開了。

徐匯交警支隊二大隊民警李航偉說,基本上小哥們被攔下後,都是非常著急,因為影響了他們的送餐時間。

「我們民警在場時,他們開車可能守規矩一點,民警不在場,他們就不太自覺。」

根據上海交警部門此前發布的數據,僅去年上半年,上海就發生了涉及快遞、外賣行業的各類道路交通事故325起,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傷。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已經查處了快遞、外賣騎手交通違法行為4.3萬起。

這當中,上海自2018年年底開始試行的基於RFID無線射頻技術的專用號牌,配合道路專用「電子警察」設備,起到了一定的監管作用。

通過專用電子號牌系統,把RFID技術嵌入到號牌上後,就使其具有了自動識別、傳輸、處理電動自行車行駛相關信息的功能,以實時採集其行駛軌跡,在執法過程中輔以道路監控設備,從而確定交通違法的相關信息。

也就是說,專用「電子警察」可以在其覆蓋區域內,對快遞、外賣的闖紅燈、逆向行駛、不在非機動車道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實時監管。

新的《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規定,對用於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公安機關應當核發專用號牌。

李航偉表示,專用號牌的鋪開,將為以後面上的有效執法打下基礎。「為以後的非現場性執法和現場執法結合起來,使其覆蓋面更廣、威懾力更強。」

上海市光大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程安卿律師則表示,本次的管理條例是在《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前提下,進行的一個升級和完善,從法律層面來說,層級也更加高了。

「由公安部門核發專用號牌,進行專項監管,這應當來說,是在立法上的一個突破。大家知道,目前這些快遞、外賣所使用的非機動車號牌,是沒有進行一個分項管理的,這次的條例也特別強調了要對這一類非機動車進行特殊監管,那麼未來的管理指向性就會更加明確。」

事實上,上海各區交警部門一直堅持根據轄區快遞、外賣的具體違法情況,推出有針對性的措施。

以浦東交警為例,早在2017年,他們就開始在轄區內對外賣、快遞騎手實行一套交通違法記分管理制度。

這套管理制度由浦東交警支隊自創,並不斷優化升級。目前,通過給騎手發放標有唯一編號的專用馬夾、設定各項交通違法的記分規則、形成一套記分和處罰的標準化流程等等,通過強化民警現場執法+企業源頭管理的模式,來更有效地規範騎手的交通出行行為。

新條例中規定,使用電動自行車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應當履行交通安全管理義務。包括:

監督駕駛人使用懸掛專用號牌車輛;

督促駕駛人上路行駛佩戴安全頭盔;

根據交通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配送時間、路線等標準和要求,避免引發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或者交通事故;

實施駕駛人違法懲戒機制,引導駕駛人依法、安全、文明駕駛,督促駕駛人及時處理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等等。

對此,浦東公安分局交警支隊車宣大隊副大隊長朱融雪認為,從一線交通執法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來看,在法律上強化對兩個源頭的管理,也就是車輛源頭和企業源頭,對規範外賣、快遞騎手的交通行為,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

朱融雪表示,第一個源頭就是車輛,騎手大多追求速度,很多使用超標電動車上路,往往在交警執法查處過程中,他們會提出,從商店合法購買後,為什麼不能上路?

「這次條例也禁止了單位和個人拼裝、改裝非機動車,以及禁止銷售拼裝、加裝、改裝的非機動車。那麼如果從生產經營這些環節就加強對超標車輛的管控,那麼對減少馬路上這些超標車輛會起到一個非常好的前置作用。」

第二個源頭的管控,主要就是針對騎手和企業、平臺。朱融雪說,以浦東的騎手積分管理制度來說,後續處罰的落實,都是要通過企業的配合,由企業來落實他們內部的處罰和管理,形成閉環。

「但是受制於各個企業之間管理水平和重視程度的不同,以及快遞、外賣行業人員流動性大,那麼企業的落實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能夠從法律層面對這個行業的內部自律,有一個強制性的要求,那麼企業落實他們的主體責任時,會更加事半功倍。」

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陳越峰進一步表示,如果只是強調交警部門在街面上嚴格執法,那只有「堵」,不是「疏」的問題,因為沒有對背後的機制,找到有效的管理方式。

「『堵』不住的,因為基於企業或平臺算法所確定下來的配送時間,然後制定相應的考核標準,這個跟快遞、外賣小哥的交通行為規範,直接聯繫。」

陳越峰表示,一切的癥結在於,平臺、企業追求單位時間內的人均配送客單量最大化,市場驅動、算法驅動,其實是衝擊了乃至於衝破了道路交通安全邊界。「問題不在於用戶,如果用戶提前預估送達的時間是半小時、一小時,他是可以有思想準備的,這個並不會那麼直接影響快遞、外賣小哥,去拼命趕時間。」

因此,需要對企業、平臺的算法所確定的特定路線的配送時間的標準,有一個適當的規制,這個標準要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為前提。「要求企業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合作義務,也就是說,雖然看起來騎車的是小哥,但是他是你平臺上的一個服務提供者。你的算法,要充分認識到人的生理極限、物理空間的極限,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邊界。」

陳越峰說,條例當中也因此制定了相應的罰則,可以看到,如果快遞、外賣企業和平臺沒有盡到相關的責任,將會受到處罰。

比如,「使用電動自行車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未按規定履行交通安全管理義務的,由公安機關或者郵政管理、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負主要責任以上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可責令停業整頓;對交通安全專職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記者:小 樂、劉婷

編輯:潔 羽

監製:小 樂

審核:胡 笳

【來源:上海交通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漢馬路上「橫衝直撞」的快遞該立規矩了
    在武漢市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快遞員為了用最快的速度送出快遞件和外賣,往往忽略交通法規和安全,到處橫衝直撞。雖然快遞員們很辛苦,為了多送單子而每天奔跑忙碌,但安全問題應當引起格外的重視,這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安危,更關係到他人的人身安全。
  • 橫衝直撞、超速行駛、直闖紅燈……北京400萬輛電動車要怎麼管?
    橫衝直撞、超速行駛、直闖紅燈……各種款式「電驢」常常令行人和其他車主心有餘悸。有數據顯示,僅2015年,北京涉及電動車的事故,就致113人死亡、兩萬餘人受傷。電動車不僅是惱人的「馬路殺手」,一旦進樓入戶,其中相當一部分因防火安全性能低、停放充電不規範,又成了隱患重重的火災源。
  • 京外賣送餐車將進行統一標識 出現交通違法將追責
    市公安局副局長張兵回應,繼全市快遞三輪車統一車身標識後,今年,北京的外賣送餐車也將進行統一標識。如果送餐車出現交通違法情況,交管部門可根據編碼向對應的外賣平臺公司進行追責。  昨天的政務諮詢會上,有多名市人大代表反映,現在隨處可見的外賣送餐車存在很大的交通隱患。「很多送餐員為了搶時間,常常違反交通規則,這些橫衝直撞的電動車帶來很大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我們怎麼去找到這些事主?
  • 開學了,外賣快遞怎麼送?能出校門嗎?
    那麼,開學後外賣快遞怎麼送?師生可以出校門嗎?武漢大學開學後繼續強化校園封閉管理據楚天都市報20日消息,武漢大學在《關於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工作的通知》中明確,8月20日全體教職工正式上班,8月24日至9月4日部分本科生返校補習,9月5日研究生新生報到註冊,9月6日老生返校註冊,9月11日本科生新生報到註冊,學校即將迎來秋季學期全面開學
  • 泉州街頭:外賣騎手、人力三輪、環衛車成「馬路殺手」
    僅一個多小時,就有23名快遞員、外賣送餐員被查處。而在上個月, 一輛電動三輪環衛車在市區刺桐路機動車道上逆行被小汽車撞翻。此外,滿載貨物的人力貨運三輪車在機動車道上更是橫衝直撞,令路人看得膽戰心驚。這些常見的車輛,已然成了我們身邊容易被忽視的另類「馬路殺手」。  幾名外賣小哥在一個路口同時違法,這種現象並非個例。
  • 快遞外賣專車專牌 上海新規帶來哪些改變?
    12月11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其中,第十四條規定擬對從事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核發專用號牌。 目前該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已在上海人大網全文公開,正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這個規定是在保護誰?又怎樣保護?
  • 快遞得放學校收發室,領包裹要每件一元?|快遞小報NO.14
    哇,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進入奧斯卡最佳動畫初選,哪吒好酷!1、深圳快遞員一月4次交通違法停駛一年,你支持嗎?外賣派送員、快遞員為了能將包裹、外賣準時送到我們手中,在馬路上不顧交通安全與時間賽跑。為保障快遞員、外賣員人身安全,新修訂的《深圳市經濟特區道路交通處罰條例》將於11月1日正式實施。據介紹,交警部門將敦促外賣、快遞等末端配送行業完善行業自律三級管理制度。
  • 配送員在途中突遇事故 外賣無法送達
    (原標題:「您的外賣無法送達!」因為...) 對於外賣騎手而言每接一個單子就像是按下了計時器為了跑贏時間,在車水馬龍間如離弦之箭般橫衝直撞甘願冒生命風險在路上搶時奪秒讓自己一步一步置於危險境地最終您的外賣無法送達配送員在途中突遇事故
  • 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新版「限塑令」來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今日,在洪山區一家私人經營的小超市內,店主麻利地將顧客購買的冰棒裝進塑膠袋裡。在店內逗留了一會,記者發現,來購物的附近居民幾乎都會要求店主提供塑膠袋。買袋調料裝個袋、買兩包方便麵裝個袋、買瓶飲料都得再拿個袋裝上……但店主都沒有收取塑料購物袋的費用。 「塑膠袋要錢嗎?」記者詢問。店主再次強調,不要錢,隨便拿。
  • 新版限塑令來了: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
    昨日,在洪山區一家私人經營的小超市內,店主麻利地將顧客購買的冰棒裝進塑膠袋裡。在店內逗留了一會,記者發現,來購物的附近居民幾乎都會要求店主提供塑膠袋。買調料裝個袋、買兩包方便麵裝個袋、買瓶飲料都得拿個袋裝上……店主都沒有收取塑料購物袋的費用。「塑膠袋要錢嗎?」記者詢問。店主再次強調,不要錢,隨便拿。
  • ...為快遞外賣電動車核發專用號牌,網友熱議:送外賣搞得跟隨時準備...
    虎撲12月13日訊 近日,上海擬為快遞外賣電動車核發專用號牌。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上海擬為快遞外賣電動車核發專用號牌#】近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審議。
  • 快遞外賣車違規最高罰50萬 上海非機動車管理條例草案徵意見
    第十四條(車輛登記)對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非機動車,其所有人應當自購車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公安機關申請登記上牌。對用於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電動自行車,公安機關應當核發專用號牌。電動自行車轉用於或者停止用於快遞以及外賣等網約配送活動的,其所有人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 西安的快遞、外賣到底能不能進小區了?
    但跟大家息息相關,接觸最多的就是快遞和外賣了。一般的快遞員都是打電話要求大家自取的,而且現在有各種驛站、快遞櫃和代取點,大家往往都是自取,即便在疫情期間也依然如此。
  • 阜新市總工會開展快遞、外賣行業企業勞動法律監督活動
    為貫徹落實市委、省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外賣、快遞行業職工的勞動權益,助力網約經濟發展,近期,市總工會與縣區總工會開展了2020年快遞、外賣行業企業專項勞動法律監督活動。
  • 向快遞外賣問題摩託車亮劍 交警部門牽頭調研
    與此同時,快遞和外賣行業使用的摩託車作為主要運輸工具,也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對城市正常交通秩序也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昨天,記者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由市交警牽頭各部門對快遞和外賣企業展開調研,並將針對調研的情況對摩託車問題展開治理。
  • 深圳新交通處罰條例來了!
    (七)嚴管重罰載客超員,一經查實,將對駕駛人、車輛所有人、使用單位或個人一併予以處罰三、源頭治理,突出管理對外賣、快遞行業違法次數多的員工會公布信息,對其進行教育管理對徵信條款也有了新的變化:擴大納入徵信的主體範圍和
  • 樸樸超市外賣箱過大存安全隱患?福州交警回應
    手機上指指點點,半小時內所需物品就送上門來!近年來,方便快捷的超市外賣頗受市民青睞。該網友表示,樸樸超市的外賣配送箱是福州路面上最寬最大的,騎手們載著它在路上橫衝亂躥,交警部門卻視而不見,任由其在馬路上狂奔。「交警看不到其中的安全隱患嗎?請在悲劇發生前讓這種外專賣箱整改到合理尺寸,保證群眾出行安全!」
  • 事故頻發 快遞、外賣電動車要有專用號牌了
    截至2020年一季度,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3.99億人,使用率為44%;手機外賣用戶規模為3.97億人,使用率達44.2%。叫外賣已經成為當地年輕人的習慣,外賣小哥在城市街道穿梭,為了趕時間經常逆行、闖紅燈,事故頻發。 對此,上海擬為快遞、外賣電動車核發專用號牌。
  • 行人期待外賣小哥「慢一點」,非機動車車主希望不用膽戰心驚去...
    行人期待,那些搶時間、拼速度的外賣小哥能「慢一點」;非機動車車主希望,能擁有更完善、連貫的專用車道,讓他們不必膽戰心驚地「搶道」;外賣小哥則希望,公司能設置更人性化的獎懲指標,讓心裡不慌不焦,時時把安全放在第一。
  • 餐飲O2O殺來新選手 眾包快遞App人人快遞開送外賣
    11月4日消息,已經競爭慘烈的餐飲O2O市場殺入了新選手——人人快遞。億邦動力網了解到,國內眾包快遞App人人快遞近期已經低調上線餐飲外賣類App「餐送」。    據了解,「餐送」App主要面向的是餐飲類商戶,具體模式類似滴滴打車:有送餐需求的商戶語音或文字發出需求,而快遞員則使用人人快遞App接單,商戶直接在平臺內進行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