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唐山空間視覺實驗室掛牌!_綜合新聞_唐山...

2021-01-11 環渤海新聞網

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唐山空間視覺實驗室在高新區掛牌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魏偉 通訊員 劉坤)10月29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唐山空間視覺實驗室在高新區籤約並正式掛牌,這標誌著唐山高新區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合作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是高新區在「四個一百」活動中取得的又一創新成果。

  該實驗室依託國內智能系統與機器視覺領域唯一的國家工程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視覺實驗室成立,旨在發揮西安交大視覺實驗室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研發優勢,推動西安交大高端人才和機器人視覺等新技術新成果落戶唐山,服務企業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創新高地。活動中,相關企業與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唐山空間視覺實驗室就拆碼垛機器視覺技術、自動升降整平系統技術開發和無人天車自動化技術等籤署合作協議。

  據了解,西安交通大學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是西安交大第一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也是我國機器視覺領域第一個國家級實驗室,是為適應國家航天重大工程、智能汽車、公共安全監控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汽車高級主動安全與無人駕駛、大規模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新型AI計算架構及其實現、空間視覺計算晶片與系統等關鍵技術的研發、系統集成和工程化,構建面向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工程化平臺。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已在大規模視頻監控、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空間視覺晶片與系統、機器視覺信息處理等方面突破關鍵技術13項,系統開發並實現工程性化應用13項,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71項,承擔多項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已成為國內一流的視覺信息處理科研與工程技術開發平臺和唯一能提供空間視覺產品與裝置的高校科研單位。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唐山空間視覺實驗室掛牌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 通訊員劉坤)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唐山空間視覺實驗室在唐山高新區籤約並正式掛牌,這標誌著唐山高新區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合作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是高新區在「四個一百」活動中取得的又一創新成果。
  • 唐山學院更名被指「欺世盜名」 西南交大、西安交大發聲暗諷
    其中,來自河北省的唐山學院申請更名為「唐山交通學院」的消息,引起了距其1900多公裡外的西南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南交大」)學生的不滿。西南交大學生最為擔心的是,母校在歷史沿革中曾用過的「唐山交通大學」之名,有可能在未來被其他高校拿去使用。怎麼個邏輯?
  • 唐山交大少年歸來
    經過三年的建設發展,唐山研究生院已擁有在校碩士研究生近300名,涵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技術、交通運輸工程、物流工程等交大優勢專業。愈來愈多的學子重返交大故土,這片承載著厚重滄桑與期盼的土地,再次孕育出新的希望。百年交大,前有先輩披荊斬棘,後有來者快馬加鞭。
  • 北交大唐山研究院思源樓B座正式啟用 丁繡峰黃泰巖揭牌
    北交大唐山研究院思源樓B座正式啟用丁繡峰黃泰巖揭牌9月23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學唐山研究院二期工程思源樓(B座)啟用揭牌活動舉行。關忠良在致辭時表示,唐山市委、市政府與北京交通大學合作共建唐山研究院,是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深化校地合作,助推唐山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交大「雙一流」大學建設的難得機遇。在唐山建立北交大唐山研究院,既是校地合作的新典範,也是北京交通大學創新發展的新空間,續寫了唐山與北交大「知行」百年的新篇章,開創了校地合力推進產學研資深度融合的新起點。
  • 唐山將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
    打造城市熱點和北京非首都功能承載地唐山將這樣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王雪漫 範聖英)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獲悉高新區空港城片區要瞄準承接北京人才、技術和產業轉移,加快推進一批智能製造、研發機構、現代物流、區域總部等項目落地,年內機場路西延等工程開工建設。  開通儲能式電車示範線  圍繞提升市民宜居度拓展生活空間,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
  • 西南交大唐山研究生院:堅持立德樹人 積極探索研究生培養模式
    在實踐中以「培養人才、服務唐山」為本,以交大精神、唐山精神相融合的新時代精神為魂、以「立足故土,校企校城融合」為強院之基、以師生共同治院為治院之道,不斷凝練與提升交大唐院新時代精神。唐山研究生院不斷推進校企深度融合,繼續擴大校外實踐基地建設,與唐山啟奧科技、唐山百川集團聯合成立了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積極推動相關專業教師與唐山本地企事業單位進行科研項目合作,也為學生專業實踐提供了平臺。
  • 「東方康奈爾」唐山交大復建工作進入實施階段
    20日,西南(唐山)交通大學校友、天津大學彭一剛院士一進母校,就尋找著當年的記憶:「這兒是以前的圖書館,這邊是東講堂,那邊是西講堂,後面就是實驗室,這一帶是整個學校的教學中心。」  當日,唐山交大舊址復建暨唐山研究院一體化建設項目概念規劃設計方案研討會在唐山學院召開,記者在會議上獲悉,唐山交大復建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 唐山這樣做!_綜合新聞_唐山...
    10年來,我市牢記總書記殷切囑託,搶抓機遇,振奮精神,轉身向海、依港開放,唐山港發展成為全球、全國第三位的綜合大港,唐山被評為中國十佳開放發展城市,被國家確定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城市、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邁出堅實步伐。
  • 唐山這些大項目入選省第二批重點項目,戳→_綜合新聞_唐山...
    (懷來縣)  2.廊坊鵬博士雲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安次區)  3.廊坊盈東國際數據港項目(安次區)  4.石家莊君樂寶科技創新示範項目(鹿泉市)  5.石家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京津冀聯創智慧谷一期項目  6.唐山港集團基於5G技術的貨櫃智慧碼頭創新應用項目(唐山海港開發區)
  • 「創」出發展新空間——唐山科技創新工作綜述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創新型唐山的實施意見》《唐山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唐山市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十條措施》《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科技管理統籌協調、技術轉移、科技評價等方面的改革不斷深入推進,政策「紅利」向創新主體、創新載體密集傾斜,架設起嶄新的創新創業「橋梁」,各級創新主體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星火燎原
  • 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承創意影像展亮相唐山美術館
    12月5日下午,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北京中軸線文化傳承創意影像展」亮相唐山美術館。本次展覽由北京理工大學主辦,在北京理工大學唐山研究院、北京市北京學研究基地、首都圖書館、北京技術經濟和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和唐山美術館等單位的支持下舉辦。
  • 唐山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_綜合新聞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採取低幹擾、低成本、低能耗技術,將高達50米歷史積存的垃圾山進行封閉改造,實現汙染物治理過程的「零排放」。將區域內剩餘的大量粉煤灰加工為建材,用作地基的基礎材料和地形堆疊。利用廢棄的植物材料、枝幹等,結合石籠工藝,布置於湖濱以護岸、固土,起到增強地基承載力的作用。
  • 唐山交大的校友廳與校徽(圖)
    唐山交大的校友廳與校徽唐山交大校徽唐山交大校友廳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李國明)上世紀60年代,我負責維修火車站至唐山交大(時稱唐山鐵道學院)的電話線,每次巡查線路時總會從校內的校友廳(如圖  寫有「唐山交大」四個篆體字的校徽(如圖)裝飾在校友廳門口的正上方。當年,一位在校的學生告訴我,校徽也是李汶教授設計的,整個圖案的含義為:正中大大的「T」字形,既代表工業學科常用的「丁字尺」,又是該校英文校名的字頭;左下方的青松,寓意「百年樹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右下方的經緯測量儀,是土木工程專科必備的器具;上方的兩根鋼軌和一把洋鎬,表示學校長期從事鐵路工程系的教學。
  • 唐山教育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十三五」時期是唐山教育事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重要階段。這5年,全市教育系統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持續探索實施義務教育「區域均衡、城區均衡、高位均衡」模式,被教育部領導稱之為「唐山模式」在全國推廣,我市成為「全國首批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到2016年,我市所有縣(市)區提前5年全部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評估驗收,成為全省第一批通過國家驗收的市。
  • 西南交通大學唐山研究生院揭牌 首批65名研究生入學
    10月28日,西南交通大學唐山研究生院成立揭牌儀式暨2017年新生入學典禮在唐山市舉行,這是「老交大」自1971年遷至四川後,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體回歸」——唐山辦學。西南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我國第一所工程類高等學府,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曾培養出以竺可楨、茅以升、林同炎等科學名家、學術泰鬥為代表的一大批傑出校友。
  • 五老四少之許元啟:交大情結唐山緣
    從1916年來唐山求學到1969年離開唐山,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歲月裡,愛國、愛校,拳拳之心,日月可鑑。從青蔥歲月到耄耋之年,許元啟與唐山、交大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交大滬校(1920年北京郵電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合併,成立交通大學。上海為交大滬校、唐山為交大唐校。)美籍教師楊怡琦遇到了自己的學生許元啟,便邀他任自己的助教。許元啟作為楊怡琦的助教,從她那裡深得學識和嚴謹工作態度的教益。而作為校友他始終關心母校——交大唐校的發展。
  • 唐山將啟動西南交大研究生院建設
    原標題:明年唐山將啟動西南交大研究生院建設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趙錫臣通訊員王雪漫):記者從西南(唐山)交通大學唐山校友會獲悉,明年4月,唐山市將啟動建設西南交大研究生院、國際部,屆時西南(唐山)交通大學這座和唐山血脈相連的學校將在唐山市的人才培養上發揮更大優勢。
  • 唐山交大與斐陶斐勵學會
    唐山交通大學是斐陶斐勵學會的創始成員之一,唐山交大「五老」之一的李斐英教授更出任了斐陶斐勵學會的副會長。1922年斐陶斐唐山分會成立時,其初始會員包括當時在校任教的知名教授,如羅忠忱、武鏡湖、黃壽恆等;同時,已畢業各班最優秀學生也入選為初始會員,如1914屆杜鎮遠、1915屆王節堯、1916屆茅以升、1917屆譚真、1918屆侯家源、1920屆王洵才、1921屆潘承孝等。此後,每屆最優秀學生,經已入選會員,全票當選者方得入會。
  • 轉自西南交大吧:關於回遷唐山交通大學的一點想法
    1、資金問題,我知道現在西南交通大學還不是985,而且也在建設新校區,所以資金肯定很緊張,所以這需要我們唐山政府給於一定的土地和資金方面的籌集,現在銀行業大舉進入曹妃甸,但是看到相關新聞,他們並沒有很確定的目標項目,所以投資名牌大學也是銀行的興趣和責任。
  • 西南交大 唐山符號遍校園
    你的第二故鄉唐山來人看你來了!  頗具意味的是,在九裡、犀浦兩個校區,都各自有一段承唐路,當然是承接唐山的意思。我想,學校雖然搬離了唐山,但西南交通大學依舊和鳳凰城唐山枝葉相交,不可分離,的的確確是一家啊。  在九裡校區,還有一泓碧水,這裡綠枝拂堤,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