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探索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唐山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情況如何?
河北省唐山市南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案例
一 案例背景
唐山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區,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並創造了我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的輝煌。唐山因煤而興,也曾因煤而困。140多年的煤炭開採活動,在城市內形成了大範圍的採煤塌陷區,其中南湖區域就多達30平方公裡。幾十年的沉降和塌陷,曾導致南湖區域雜草叢生、汙水滿溝、飛灰蔽日,特別是多年來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集中傾倒,形成了巨型垃圾山,成為距離唐山城區最近的「工業瘡疤」,被當地人稱為「龍鬚溝」。
面對嚴重的採煤塌陷地問題,唐山市經過持之以恆的生態建設,讓昔日30平方公裡的南湖採煤塌陷區轉變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中央生態公園,並成功舉辦了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促進了生態、文化、旅遊、體育等多產業發展,成為了一個讓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融合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的「好作品」。
二 具體做法
一是做好規劃先行的頂層設計文章。委託中國地震局、煤炭科學總院唐山分院等單位,採集沉降區地質數據4萬多個,深入開展採煤沉降區地質構造分析研究;聘請國際和國內著名設計院,共同編制了南湖生態城建設規劃,實現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在制定採煤塌陷地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規劃圖」和「施工圖」的同時,統籌規劃生態修復後的生態、生產和生活空間,優化布局居民搬遷安置區、生態修復區和新產業發展區,建設集生態旅遊、文化創意、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於一體的「城市中央生態公園」。
二是做好科學環保的生態修復文章。結合河道整治、城市排水與洩洪功能以及景觀水體營建等,綜合治理區域內各類汙水,實現南湖水環境的修復和水系循環貫通。充分發揮水生動植物在淨化水質中的作用,科學種植蘆葦、荷花、睡蓮等植物,同步推進水生態治理和生態景觀建設。採取低幹擾、低成本、低能耗技術,將高達50米歷史積存的垃圾山進行封閉改造,實現汙染物治理過程的「零排放」。將區域內剩餘的大量粉煤灰加工為建材,用作地基的基礎材料和地形堆疊。利用廢棄的植物材料、枝幹等,結合石籠工藝,布置於湖濱以護岸、固土,起到增強地基承載力的作用。通過科學生態修復,共清挖和綜合利用存量垃圾800萬立方米、粉煤灰800萬立方米、煤矸石450萬立方米,建成了鳳凰臺、市民廣場、地震遺址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持續推動南湖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
三是做好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顯山露水」文章。2016年4月,南湖成功舉辦了擁有133處景觀但未佔用一分耕地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充分彰顯了南湖堅持走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節約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的成果,展示了南湖區域生態修復的成效,大幅提升了南湖的知名度。推動「生態+文化」融合,建設唐山文化廣場、大劇院等文化設施,建成了河北省首家集餐飲、演藝、文化等於一體的飲食文化博物館——唐山宴,實現生態、飲食、文化等多要素融合發展;基於源起唐山的皮影文化,在南湖打造全國首家皮影文化主題樂園,創設平安扣皮影劇場,多維度展示唐山的民間傳統藝術,再現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傳承,獲得了良好反響。推動「生態+體育」建設,興建智能運動驛站、唐山新體育中心,舉辦TBA唐山籃球聯賽、唐山國際馬拉松賽等眾多體育賽事;建成南湖足球公園、足球城市廣場和足球主題酒店,打造國內首個足球主題綜合項目,承辦國際友好歡嬴杯、中國女足甲級聯賽等各類足球賽事2300餘場。推動「生態+旅遊」發展,建成了國家5A級南湖旅遊景區,新建1.4公裡濱湖棧道、音樂噴泉和南湖燈光秀等旅遊設施,建設植物館、低碳生活館等生態文化科普基地,增強遊客遊覽體驗。
三 主要成效
一是讓「工業瘡疤」重現綠水青山,不斷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昔日的採煤塌陷區、工礦廢棄地,已轉變為唐山市區中央的「綠肺」和「氧吧」,220多種植物鬱鬱蔥蔥,綠化率達到65%,水域面積11.5平方公裡,100多種野生鳥類往返棲息。通過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南湖區域的氣候更加宜人,城市更加宜居,環境更加優美,生態產品供給更加有力,南湖先後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杜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等稱號。
二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現生態產品的經濟價值。南湖通過「生態+產業」模式,積極布局文化、旅遊、體育產業,促進「吃住行、遊購娛、體育運動、生態人文」等多要素的集聚,推動湖產共融化、湖城一體化、生態產業化。2019年,南湖共接待遊客700多萬人次,實現遊客數量、旅遊收入的連續增長。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與配套設施的日益完善,逐步構建了以南湖為中心,產業融合、生態宜居、集約高效的國土空間新格局,不但帶動了周邊區域的土地增值,而且匯聚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形成了區域發展的新興增長點,實現了生態產品價值的外溢。
三是造福民生福祉,突顯生態產品的社會價值。2018年4月,唐山南湖旅遊景區對遊客開放,良好的生態環境、宜人的居住環境,以及16.6公裡健身步道、光影水舞秀、文化博物館等精品項目,讓廣大市民和遊客擁有了快樂生活、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實現了生態建設的共建共治共享。同時,生態型產業的發展有效增加了就業崗位和居民收入,帶動了城市餐飲、住宿、交通、娛樂等行業的互動發展,讓當地居民在享受良好生態產品的同時,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生態產品的社會價值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