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我的啟蒙老師

2020-09-09 就是秦從玉

又是開學季,又到教師節。想起曾經教過我的老師們,他們的身影,或智慧內斂,或張揚奔放,或娉婷婀娜,或平淡保守,一幕幕如電影般在我腦海中閃回。

我的啟蒙老師叫易山秀。是一位知性而又壓抑的女老師。

一九七三年的秋季入學時節,我被上小學二年級的哥哥偷偷帶到了一個叫橙樹灣的地方,在大隊的學校裡報了名,還是個公班(當年農村的學校,分公辦班和民辦班。公辦班簡稱公班,由教育局下派的正規老師教學生,他們是人人羨慕的商品糧一族,雖然也喊打倒「臭老九」,但領袖也發了話「老九不能走」,所以他們還是公務員待遇,有定時定量月供的;民辦班簡稱民班,由所在地方籌資辦學,老師由大隊選拔的中學畢業生,或相當文化的人充任,由公社完全學校的校長負責考核任用,待遇是由所在生產隊記工分獲取口糧分配,加上大隊財務支付的補貼,也就是教書的社員。)。為什麼說是偷偷呢,哥哥他根本沒和大人商量就自做了主張,當年大人們都忙著隊裡出工掙工分呢,哪有時間管我們這些小傢伙。他們或隨季節忙活農事,或修渠挑水庫(為什麼叫挑水庫?當年生產力低下,公社修水庫,都是搞大會戰,人海戰術,土石方全靠人力肩挑背扛弄出來。),當然還有鬥私批修。比如上頭出了什麼「反動人物」,地方上立馬響應,組織社員集會,大廣播學文件精神,揮拳舉手喊口號,聲討打倒。也就是參加「運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與否,是評判一個人立場問題的標準。是一點都馬虎不得的大事。加上當年娛樂條件有限,我們的父母輩,除了參加勞動和運動,就是積極創造人類。領袖「人多力量大」的思想深入人心。父母輩為祖國龐大的人囗基數揮灑了不少的青春!幾乎每家都有五、六個小孩。造成每個大隊都有學校,公辦不夠,民辦來幫,解決了兒童的入學壓力。

記得小學班裡有六、七十個同學。易老師是個文靜內斂的中年女人,體態中等偏胖的樣子,很少見她與人閒話,說起活來輕聲細語的,對我們這些學生卻很親切,象媽媽一樣。據說她本身是萬縣城裡的老師,因為家庭成份不好,才貶到我們鄉壩頭的。語文算術都是她一個人教。語文開篇第一課:毛主席萬歲。易老師先恭恭正正板書在黑板上,再一筆一畫教我們書寫方法,我們就在本子上用鉛筆一筆一畫歪歪扭扭學著寫字。她還會彈風琴(就是腳踩的那種),她用腳踩著下面的踏板,手指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翻飛,一串串優美的音符就飄揚起來,我們當時覺得,她真是太神奇了!小時侯學過的歌,「我愛北京天安門」,「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我是公社小社員」,「越南小朋友」,「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和爸爸學種田」,幾十年的事了,歌詞已記不全了。記得二年級的時侯,我作為紅小兵代表,在學校大會上唱過一個歌:打蛇打七寸,斬草要除根,批林批孔促生產,革命向前進!

我們每周有半天勞動課,到學校試驗田去扯草。或者老師組織大家一起到大隊的茶山裡去採茶,那時覺得勞動課都是很好玩的事。每天上學都要帶一把青草到學校,放在專門漚綠肥的地方,漚爛了,有社員來搬到附近的農田去,叫做支援農業建設,當然了,也隨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去遊行,手上舉著紙糊的標語小旗,走鄉下的青石板大路,從一個生產隊到另一個生產隊,留下一串串口號聲,在山鄉裡迴響:打倒孔老二!反對克己復禮!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無產階級專政萬歲!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此外,學校也有集中憶苦思甜課。大隊裡有個過去在地主家做長工的老貧農,學校每學期都會請來給師生們上憶苦思甜課,講過去地主虐待長工的事,講地主剝削佃農的事,講地主欺男霸女的事,聲淚俱下。學校還要熬一鍋野萊湯,大家都要嘗一嘗!學校有擅長白描的老師,把故事情節用毛筆畫在大張白紙上。掛在校園裡,是難得的一道風景!

還要批鬥「地富反壞」。有時侯,從別的地方押過來一個揪出的「壞分子」,學校要組織大家一起和社員們參加批鬥大會。對待「壞分子」,廣大社員「革命群眾」是不會手軟的。頭上戴個紙糊的尖帽子,脖子上掛個牌子「壞分子***」,在臺上彎腰低頭站著的,還有本地的地主富農分子陪鬥。運氣好的,就這樣子讓廣大幹部群眾發言聲討一番,就算過了。運氣不好的,碰上有「革命青年」表明自己堅定的「革命立場」。到社員家裡找來裝有糞便的木桶,掛在「壞分子」的脖子上,再倒進去一鏟子紅紅的火炭,一股便臭熱氣衝臉升騰而上,那個酸爽勁毎每引得「革命小將」們一陣陣喝彩大叫。我們這些小學生,只顧著看熱鬧,人家說散場就散場,沒什麼觸目驚心的感受。

四年級的時侯,易山秀老師回萬縣城裡去了,她有個漂亮的女兒,其他一無所知。據說她生病了。接替她的,是一個又一個的代課老師。我的小學時代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過去了。

當年懵懂的我已步入知命之年,我的啟蒙老師,易山秀老師,那個知識系統全面而又壓抑的知識女性,只給我的童年留下斑駁的印記。她大約早已駕鶴西去瑤臺。天國的您,可否安好?應該已無塵世的份擾了吧?

相關焦點

  • 懷念那時純真歲月——我的英語啟蒙「老師」
    又是一年教師節,讓我想起了我的英語啟蒙「老師」。我的初中是在一所鄉村中學就讀,因為沒有英語老師,整個初中都沒有學過英語。去縣城上高中後,全班我是唯一一個沒有學過英語的人,每次上英語課,我都跟聽天書一樣,兩眼一摸黑。
  • 懷念張振濟老師
    我也是最近幾天,從群裡其他校友發布的信息裡,才獲知張振濟老師已故去一年了。張老師是我的美術啟蒙老師。張老師年輕的時候,體格很強壯,精力也充沛,治學認真,精益求精,尤其是老師那慈祥的諄諄教誨,至今仍影響著我。張振濟老師,沒有做過我的班主任,我們平時彼此交集也較少。但自五年級起,他開始兼任我們班的美術課,是我的美術老師。
  • 徵文 | 我的啟蒙老師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除了父母,我想記憶最深的可能就是我們的啟蒙老師了。40多年前的9月,我挎著媽媽用碎布屑拼接做成的花書包,與媽媽一起來到村裡的小學,見到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據說,他是媽媽小學時的老師,也即將成為我的啟蒙老師。他姓袁,我們都叫他袁老師。說起來很慚愧,我到現在也只記得他的姓,並不知道他叫啥。
  • 懷念我初中時代的兩位英語老師
    懷念我初中時代的兩位英語老師 劉獻洛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無數個老師,可是最令我難忘的是我初中時代的兩位英語老師。
  • 感謝您,我的啟蒙老師
    9月9日,因工作的需要回到闊別已久的老家,巧遇臨近教師節,於是心裡就想起請老師吃便飯,聊敘師生情。然而不如所料,老師正在中醫院住院。心隨我動,我就馬上與商議,放下急辦的事,老婆與我同行在住院大樓見到了我的啟蒙老師。我的啟蒙老師名叫彭真慧,現年87歲。
  • 師恩難忘:我的啟蒙老師馬洪真(作者 秀賓)
    我是1979年9月上一年級的,當時我已經超過8歲半了。我是家裡最大的孩子,父母親要參加生產隊的勞動,我要幫著幹家務,還要照看兩個弟弟,所以上學就推遲了。學校就是我們街上的八路中心小學。馬洪真老師便是我一年級的班主任,是我40年前的老師,是我人生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啟蒙老師。馬洪真老師除了教我們語文,還教我們音樂、體育。另外一位老師楊慧老師,年齡稍大,教我們數學和美術。
  • 我的寫作啟蒙老師
    我的寫作啟蒙老師   □遼寧大連市 宮佳  又是一年教師節,我給王老發了一條簡訊。  和王老結緣於網易博客,那時,我正嘗試著寫自己的第一部長篇處女作《兩隻藍蝴蝶》。  當寫到第十八章時,突然從郵箱裡收到郵件,打開一看是我的第十八章的修改稿。
  • 我的啟蒙老師——張老師
    圖片來源:網絡圖庫 昨天是教師節,我想起了我的啟蒙老師— 張老師。 我的童年是在和平裡二小度過的。當時的張老師正是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時期,待人和藹可親,教學循序漸進。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給我們講分數式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他先拿出一根粉筆,問大家 :「這是幾根粉筆呀?」我們齊聲回答:「一根。」他又當著我們的面,把粉筆掰成兩半,拿著其中一個半根 問大家:「這是幾根?」 「是半根」他滿意的點點頭:「對!
  • 我和我的啟蒙老師
    1980年,我啟蒙讀書了。就在我們村的學校,離家頂多幾百米,穿過三座院子和兩條田埂就到了。學校傍山而建,面向一條溪溝,「7」字形兩排房子圍著一個操壩。壩子不大,僅裝了一個石條和木板做成的籃球架,壩子邊上地勢稍低,有一個簡易的旱廁。那時小學五年制,各村都辦了,但教師基本上都是本村的,民辦或代課性質,中心校派一個公辦老師作教研組長,相當於村校校長。
  • 我的啟蒙老師
    弓老師是一位過硬的老師,尤其是漢語拼音功底紮實。靈石人講普通話最大的毛病就是唇齒音、捲舌音和前鼻音發不準確,她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糾正,一個一個地提問,直到全部正確為止。有一次我坐火車和一個陌生人聊天,他說根本聽不出我是山西人。直到現在,我發手機簡訊、電腦打字都用拼音,覺得得心應手,這多虧了當年老師給打下的紮實基礎。弓老師是一位辛勤的園丁,十分注重學生的言談舉止品德修養。
  • 楊迎勳:懷念老師
    昨天教師節,我發出《我的老師楊時風》一文,今天再發我今年6月22日寫的己故李豔婷老師逝世三周年的祭文《懷念恩師李豔婷》,以示心情。懷念恩師李豔婷楊迎勳 教師節來了,我又想起了我的恩師李豔婷老師,她留下的印象特別深,深深思念這位尊敬好老師…… 李老師是前年5月26日離開人世的,我在蘭州參加全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5月26日上午接到老同學天水春風絨線公司工會主席孫曉明的電話;李老師走了,然而,李老師那美麗大方、幹練敏徢、為人師表的形象和善做好事的故事,一年半的日子裡
  • 懷念劉老師
    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十今懷念曾經教過我的民辦教師劉玉水。1977年,在普及初、高中教育的大形勢下,我初中畢業即升入高中學習。當時,學校師資緊張,出身不好,但高中畢業的劉玉水被聘為民辦教師,任我們的數學、物理教師。
  • 【隨筆】懷念,把我引領上寫作之路的老師
    在家遇到好父母;上學遇到好老師;工作遇到好領導。我可以拍著胸脯自豪地說,這三點我都遇到了,還相當地完美。今天,我只想說說那個把我引領上寫作之路的恩人——楊普瑞老師,大慶師範學院教授。那是科學春天到來的日子,我懷著忐忑和希冀的心情參加了高考,幸運地以貼著分數線的分數走進了大學殿堂。我的班主任兼寫作課老師就是楊老師。
  • 懷念我的兩位吳老師
    在我人生道路上,得到過許多導師的教誨與指導,常常記起他們,懷念在心。
  • [懷念老師作文]給老師的一封信
    [懷念老師作文]給老師的一封信 2012-03-16 18:25 來源:北方新報 作者:朱雲
  • 我的英語啟蒙老師——蔣兆一先生
    我的英語啟蒙老師——蔣兆一先生 2020-09-23 17:05:59 來源: 1957年秋,我考入南通一中,分配在高一(3)班就讀。當年的初中生沒有外語課。只有高中生才學外語。那年高一新生共有4個班。
  • 深切緬懷我的啟蒙老師——葉永烈先生
    我的心裡不由一沉,這是我小時候的科學啟蒙老師啊。80-90年代,教育資源是貧乏的,對我這種小城市的孩子來說,科普圖書就更加匱乏了。當時我翻爛的有兩本書:《十萬個為什麼——化學1》和《元素的故事》,後者的續篇是葉老師補寫的,而前者中幾乎有一半都是葉永烈老師的作品。
  • 數學啟蒙老師
    講臺上這位笑眯眯、戴著圓圓的眼鏡,梳著長長馬尾辮,身材嬌小的老師,就是我剛上一年級時的數學啟蒙老師——黃美鳳。 記得剛上一年級時,我對數學很不開竅,20以內的加減法都算不清,後來在黃老師柔聲細語地耐心講解下,我慢慢愛上數學,還做了數學科小組長。別看黃老師戴著眼鏡,作業中出現的一點兒小錯誤都逃不過黃老師的火眼金睛,一定會用紅色筆點出來,讓我這個馬虎大王不敢粗心大意。
  • 家父的啟蒙老師韓美林
    我父親是49年生人,57年到63年,就讀於南城根小學,而韓美林先生,就是家父的美術啟蒙老師,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受益匪淺。在我父親小學三年級下半學期,韓美林離開南城根小學,所以,他後來的回憶中,對於濟南,並不懷念。
  • 懷念陽春老師
    程毅飛  伴隨時光的流逝,童年的一些往事都已忘卻了,唯獨陽春老師的形象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陽春老師既教我們語文,也教我們算術。他教書育人從不馬虎,對我們既嚴厲又隨和。剛上學時,我對學習有一種很深的牴觸情緒,不是上課亂動,就是逃學,考試常常不及格。陽春老師常常給我「開小灶」,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道理、做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