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不僅愛看電影,竟然還是個不折不扣的「草木達人」?

2021-02-15 廣西師大出版社

魯迅是一個從小就活在我們的教科書裡的人。

不僅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少年閏土》《藤野先生》《紀念劉和珍君》《孔乙己》《祥林嫂》《藥》等文章,還有被納入課後讀物推薦的《朝花夕拾》。

從我們踏入學堂開始,魯迅便與我們為伴。

魯迅的文字對於普通讀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說,總有些艱澀難懂,我們對他的了解也大多只限於書本上那隻言片語。

隨著網際網路文化的興起,魯迅意外地被網友冠以「中國最強槓精」、「亞洲梗王」等封號,在網友的戲謔中,我們和魯迅的距離好像更近了。

魯迅作為一位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天在這裡便想聊聊魯迅鮮為人知的B面。

一個除了業餘愛好是看電影之外,還極愛花鳥魚蟲草木的魯迅。

 

如果魯迅生活在現代,可以方便地使用相機的話,想必他的鏡頭下應該不乏各種各樣的花鳥魚蟲。

甚至他可能會選擇不再做一個文學家,而是投身於保護環境的事業中。


他不僅自己熱衷於此,還「我不僅要我喜歡,我還要你也喜歡草木」來影響身邊人。

 

 

《朝花夕拾》

魯迅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與草木是命中注定還是命中無緣?

 

魯迅的一生都和草木有著解不開的緣。

魯迅家裡幾代人都喜愛蘭花,稱得上是養蘭世家。1933 年 11 月 14 日,魯迅在致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講道:「養蘭花是頗麻煩的事,我的曾祖栽培過許多蘭花,還特地為此蓋了三間房子。不過這些房子,全被我賣了,這委實是蘭花的不幸。」

 

如果去了解過魯迅,你會發現周樹人也是他後來改的名字,周樟壽才是他原本的名字。但無論是改名前還是改名後,名字都是和樹木有關的。

中國人的觀念裡,五行和名字關係極為密切。五行中缺哪一行,名字中一定要補上少的這一樣,這樣人生才能順遂。

草木自魯迅誕生起,無論他是否願意,便和他有了解不開的緣分。

 

魯迅熱愛草木,但終究卻未能走上學生物學這條路,他似乎與草木也只是有緣無份罷了。

 

但魯迅未學生物的遺憾在三弟周建人身上得到了一定的彌補。周建人一生從事植物學和生物學研究的道路,不僅是魯迅幫助選擇的,更是魯迅鼎力支持、極力推動的。魯迅熱愛植物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支持周建人治學,使之在哲學和生物學等領域均取得重要建樹,周建人於是成為魯迅無法完成的另一個自己。

 

無論是否有緣,草木對魯迅是極為重要的。

 

 

對草木終其一生的熱愛

 

魯迅對花鳥魚蟲、草木植株一直保持著熱愛,從童年到成人。

 

其實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可以窺得其中一角。

對百草園的記憶從幼時起烙印在他的生命裡,然後就不曾消逝,不然也不會在他45歲的時候再坐在桌前,寫下童年時那片故土的蟋蟀、皂角樹、桑葚等,用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紀念、追憶他那充滿童真童趣的幼年生活。

魯迅的百草園不僅是他的童年樂園,也成為兒童成長過程中隱秘空間和人間樂園的代名詞,這個空間和樂園往往是由植物的形象、色彩和味道構成的,幾乎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百草園」以及與某幾種植物有關的深刻記憶。

 

在現代,愛伺弄花花草草似乎總和中老年人畫上約等號,可是魯迅愛花是從小就開始的事情。但和小時我們對於某一事物的暫時性興趣或者說一時興起不同,魯迅對待種花也是尤為認真的。

 

周建人回憶魯迅「空閒時也種花,有若干種月季,及石竹、文竹、鬱李、映山紅等,因此又看或抄講種花的書,如《花鏡》,便是他常看的。他不單是知道種法,大部分還要知道花的名稱,因為他得到一種花時,喜歡盆上插一條短竹籤,寫上植物的名字」 。這看起來的確不像是一般的玩兒。

所以周建人說:「魯迅先生小的時候,玩的時間非常少,糊盔甲,種花等,可以說玩,但也可以說不是玩,是一種工作。

 

種各種各樣的花,去查找每一種花的名字,給花收籽,然後來年繼續種。他這種認真嚴謹的性格和他後來的治學、寫作也都相呼應。

 

他熱愛花鳥魚蟲, 也把自己的精力奉獻在與之相關的工作。

魯迅自日本歸國後,在友人許壽裳的舉薦下,到浙江兩級師範學堂(杭高前身)當起了化學課和博物課這兩門課程的教師。在任教時魯迅提倡種樹,先後帶領學生去西湖周圍的孤山、葛嶺和北高峰,以及禹陵一帶採集植物標本。

最初是為了活躍學生上植物課的氣氛而開始的標本採集工作,卻因為其認真的態度,為當時中國的自然科學研究做出了示範。

 

魯迅翻譯了很多關於自然的書籍,編《蒔花雜誌》、撰寫著《中國地質略論》和《說鉬》,翻譯《地底旅行》、《月界旅行》、《北極探險記》等,還手抄《南方草木狀》、《園林草木疏》、《竹譜》《筍譜》等前人關於植物的著作名篇。他還愛描畫臨摹那些花草樣本圖,一個個描摹下來,積澱了深厚的美術實力。

 

如果不是他在學醫的過程中轉了志向要救國人思想於水火,魯迅大概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地質學家或者生物學家吧。

 

 

魯迅文字中的草木

 

草木是滲透到魯迅的生命中的,魯迅的文字中隨處可見對於草木的描寫。

 

在寫給弟弟們的詩作中流露著魯迅的草木情結。1901 年 3 月,在南京上學的魯迅給弟弟們寫了三首七絕,即《別諸弟三首——辛丑二月並跋》,其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籬繞屋樹交加。

悵然回憶家鄉樂,抱甕何時共養花?

 

我們常常通過文字接觸到一個犀利、冷酷的魯迅,那如果得知魯迅將一盆梔子花作為禮物送給表弟,你也會發現他竟是一個如此細心多情的人,更何況這盆梔子花還是飄洋過海從日本帶回來的。用現在的話說,可謂一個「暖男」。

 

1924年9月,魯迅所作《秋夜》一文中出現了梔子花。「猩紅的梔子開花時,棗樹又要做小粉紅花的夢,青蔥地彎成弧形了……」。明明是潔白的花瓣在魯迅的筆下怎就成了猩紅?

 

在描寫花時,魯迅的筆下多是柔情。「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這一描寫櫻花最經典的比喻句就是魯迅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寫下的。

「我想去學生物學」本是魯迅放棄醫學時安慰藤野先生隨口所說的一個謊言,但其實無論是從魯迅幼時對草木的認真,還是平日裡對草木書籍的關心,甚至生命的最終還惦記著《昆蟲記》的翻譯等都可以看出。

這就像是開玩笑般地說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願望,但魯迅深知「學生物」這是一生不可實現的夙願,因為有更為急迫的事情等著他。

 

在他所創作的小說中,亦不乏樹木的影子。

小說《懷舊》的開篇是從一棵青桐寫起的:「吾家門外有青桐一株,高可三十尺,每歲實如繁星」。在《秋夜》裡寫下了著名的句子:「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還有《藥》中的楊柳,《風波》中的烏桕樹,《鑄劍》中的杉樹林等。

那「隱藏著夜氣的杉樹林」是眉間尺復仇出發的地方,也是眉間尺與黑衣人密謀復仇大業的地方,也亦是見證了奇特的復仇方式的地方。《風波》這篇僅有4000四千餘字的短篇小說,先後有六處寫到江南一種獨特的樹——烏桕樹。

 

好像就還是那個冰冷而嚴肅的魯迅,但又似乎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

 

 

與樹為鄰,擇樹而居

 

無木不居,無樹不歡。

魯迅對樹木的喜愛是毫不含糊的,他愛住在有樹木的地方,樹木為魯迅提供一方遮蔽身體和心靈休憩的場所。魯迅伺弄和照顧它們,還用那一桿沉重的筆將它們書寫到中國文學史中。

 

1912年魯迅隨教育部到北平,在北京紹興會館的眾多居所中,他選擇了那個「有槐樹藤蔭之美,更為獨立幽靜」的補樹書屋。在這裡,魯迅「搖著蒲扇坐在槐樹下,從密葉縫裡看那一點的青天,晚出的槐蠶又每每冰冷的落在頭頸上」,也是園中的這棵槐樹見證了筆名「魯迅」的誕生,載入了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典籍,構成了《狂人日記》誕生的地理或生態背景。

 

在八道灣的居所,大葉楊有風就響,淅瀝之聲仿佛雨下。兄弟失和後,魯迅搬到西三條胡同,依靠專業的園林店鋪「雲松閣」,動手打造園林式庭院。在廈門,魯迅持續觀察著住所門前的黃花。

在廣州白雲樓,他的書桌上放著一盆「水橫枝」,「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在上海,魯迅大陸新村的門外有四尺見方的一塊泥土,他就種了一株桃花,竟也開起花來。

 

這個為救國人思想於水火的鬥士,在與世長辭後,終於可以安心與他愛的草木為伴。

魯迅墓兩旁兩棵四季常青的廣玉蘭靜靜地張開枝杈,環抱著這個嚴肅又可愛的人。

-

活動預告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可入群參與分享會

這次分享會,我們將會討論:


1.魯迅的名字「周樹人」是如何起的;

2.四季桂和百草園在魯迅的童年記憶中點據什麼地位;

3.見證周氏兄弟親情與決裂的八道灣大葉楊;

4.「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為什麼代表著魯迅式的孤獨;

5.魯迅作品中的草木描寫與典型環境營造。

相關書籍推薦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本書是學者薛林榮關於魯迅微觀研究的隨筆集。魯迅一生熱愛博物學,更鍾愛樹木花草。其筆下的樹木營造了特殊的意境,透露了魯迅的內心密碼。《魯迅草木譜》以花草樹木為切入點洞悉魯迅的內心世界,力求發現一個有血肉、有溫度、有人情的魯迅。

相關焦點

  • 6.24|魯迅不僅愛看電影,竟然還是個不折不扣的「草木達人」?
    隨著網際網路文化的興起,魯迅意外地被網友冠以「中國最強槓精」、「亞洲梗王」等封號,在網友的戲謔中,我們和魯迅的距離好像更近了。魯迅作為一位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天在這裡便想聊聊魯迅鮮為人知的B面。一個除了業餘愛好是看電影之外,還極愛花鳥魚蟲草木的魯迅。
  • 魯迅是個電影迷
    魯迅是個電影迷。他會對喜愛的電影進行「二刷三刷」,也會發表「毒舌」影評吐槽難看的片子,他曾說電影是唯一的娛樂,讓他得到精神的「蘇息」。8月1日,《「影迷」魯迅》展覽在廣州魯迅紀念館開幕。  魯迅在廣州看過15部電影  此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州魯迅紀念館主辦。
  • 望江樓下讀薛濤:她不僅才情橫溢 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帶貨達人」
    活動現場,米瑞蓉對薛濤相當推崇米瑞蓉會長談到薛濤除了有超人的睿智和才情,還在衣著用度上引領著潮流,是個不折不扣的「帶貨達人」。她製作的薛濤箋常常處於供不應求賣斷貨的狀態;她設計的「紅綃道袍」,款式很快流行全城、傳到全國。
  • 魯迅先生不為人知的一面,不僅是寵子狂魔,還是一個好丈夫
    小紅象,與其說這是一篇文章,不如說是一首兒歌更加和諧,通篇只有小象三個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先生在朋友口中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寵子狂魔,周海嬰的到來對魯迅先生來說算是十分的不易,在其夫人生海嬰時已經是一個高齡產婦,更為不幸的是,他遇上了難產,但是海嬰得以順利出生,而孩子的名字海嬰也是魯迅先生早早取好的名字。
  • 文學巨匠也愛「淘寶」琉璃廠? 「泉幣達人」魯迅之古錢收藏二三事
    可1923年魯迅購置阜成門小宅時,那800大洋的房款還是東拼西湊借來的。家中並無陸小曼那樣能折騰的太太,經年累月的高工資都花去了哪裡?或許,其中相當一部分買了古董吧。這部差點失傳的巨著在復出行世36年後,引起了魯迅先生的注意與喜愛。他不僅花大價錢購買了此書,而且據此系統進行了古錢幣研究。魯迅在閱讀倪模《古今泉略》時,著重根據不同時期各種錢幣的折值、文字、紋飾和材質進行鑑別、梳理和歸類,用最精幹的文字保存了原著菁華。自此之後一二年,魯迅收藏古錢幣的興趣大增。從1913年8月16日到1916年2月,僅魯迅日記記載其購買古幣就達25次。
  • 朱聖禕新電影順利殺青 絕色草木精靈為愛傾盡所有
    近日,由麥貫之導演,朱聖禕主演的古裝奇幻愛情電影《紙畫皮》在橫店順利殺青,該片講述的是草木精靈阿顏(朱聖禕飾)苦修百年,終於化為佳人,卻遭到了九域妖王的覬覦,阿顏一心只想尋求真愛,其姐姐董青青為了保護阿顏,盜取妖丹,殺妖王卻不料跌出結界,阿顏為了尋找董青青,衝破結界,與擁有神筆的宮廷畫師陸離相遇
  • 高考故事:吳思琪 她喜歡唱歌,還愛看魯迅的文章
    業餘愛好是唱歌還愛看魯迅的文章吳思琪告訴記者,學習時分析和總結很重要。平時每次考試,她都會讓老師幫著分析試卷,自己的薄弱處和漏洞,自己不容易發現,經老師一點撥,「窗戶紙」就破了。「我每天的學習和各科的時間分配,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
  • 「讀書記」讀汪曾祺的《草木春秋》:世人皆草木,一事一春秋
    01《草木春秋》是汪曾祺的一本散文集。但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好像是《人間草木》,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想到這個題目?也許真的是有這樣一本書吧!那麼讀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是《草木春秋》?看了文章之後愈發的覺得作者題目取得妙。
  • 高考故事:吳思琪 她喜歡唱歌,還愛看魯迅的文章
    業餘愛好是唱歌還愛看魯迅的文章吳思琪告訴記者,學習時分析和總結很重要。平時每次考試,她都會讓老師幫著分析試卷,自己的薄弱處和漏洞,自己不容易發現,經老師一點撥,「窗戶紙」就破了。「我每天的學習和各科的時間分配,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
  • 王珞丹也是不折不扣的時尚達人,各種風格的服裝都輕鬆駕馭
    出道以來出演了不少經典影視劇,可以說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實力派演員,但近幾年作品不多,有點淡出娛樂圈的感覺。但每次出鏡,他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年輕時的小姐姐氣場如今也變得酷帥起來,穿著也很隨性接地氣。看王珞丹的穿搭,這位低調的女星也是不折不扣的時尚達人,各種風格的服裝都輕鬆駕馭。
  • 魯迅的《狂人日記》竟然被這網站查出了96個語法錯誤?
    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接著我們把這段文字複製到這個叫做寫作貓的中文校對工具中 ~這短短 260 多個字的小段節選,竟然被校對出了 2 個字詞錯誤、13 個標點誤用,以及一個語法問題,看來這個校對工具真的很嚴格啊!除了幫你指出錯誤以外,寫作貓還會給你提一些修改意見。
  • 以花草樹木為引子 微觀版「魯迅傳」令人大開眼界
    《魯迅草木譜》共40篇,以魯迅生平時間線編排內容,敘說不同時期魯迅與草木有關的文字和文化活動,從草木切入,清晰展示了寫作、思考中的魯迅形象,挖掘了他對植物學的興趣,勾勒了生活中鮮為人知的魯迅形象。每篇文章都運用了豐富的文字材料,展現魯迅對植物學的喜愛,以草木為線索串起魯迅的生活。
  • 魯迅是大文豪嗎,我咋覺得他更像段子手呢?
    不只是因為你對魯迅的長相太熟,也不是微在君故意找了和他長得不一樣的民國文人,而是他真的太特殊了,標誌性的頭髮、眉毛和鬍子自帶矚目濾鏡。100 個男性民國文化人裡 95 個都是油頭和眼鏡,除了魯迅之外,沒人長這樣。魯迅本人就和他的寸頭、橫眉、八字鬍和不離手的煙一樣,半輩子都在搞師生戀和打嘴炮,在哪兒都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叛逆者。
  • 魯迅一生不僅罵文人,為何連政客高官他都敢罵?看看他大舅哥是誰
    魯迅也是出了名的眼中揉不得沙子,他一輩子不是在罵人就是在準備罵人的過程中,他不僅罵圈內人,甚至連軍閥、特務也罵,很多民國時期的名人都沒有逃脫掉被魯迅「毒罵」的命運。由於郭沫若甩掉家中髮妻而另娶日本女子為妻,後來在抗戰爆發後,又拋棄日本妻子回到國內,對日本妻子的來訪更是拒而不見,因此魯迅罵他為人多情寡恩,遠看像個人近看像條狗。他甚至還罵軍統大佬戴笠是個不折不扣的反動頭子,要知道戴笠可是身居要職,手中的權力很大,但魯迅仍然罵了他。
  • 斜槓青年魯迅,陳獨秀都沒有你秀 | BAI 科全書
    我們驚奇地發現,當年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原來個個身懷絕技,即便冷酷旗手如魯迅,也擁有著近乎完整的技能樹:打油詩人/ 平面設計/ 圖書裝幀/ 電影評論/ …為迅哥兒打CALL!最強的斜槓青年也就是這樣了。本期的BAI科全書準備完畢,上車走吧!
  • 魯迅10年間看81部半電影 幾乎全是外國影片(圖)
    魯迅是一個電影迷。據他的日記中所載,從1926年12月,到逝世前不久的1936年為止,十年中,總共看了81部半電影,那半部者,是指他於1931年11月13日和許廣平等人在國民大戲院看《銀谷飛仙》,因覺內容不佳,中途退出。  從他日記裡記有片名的64部影片中查核,只有一部是中國影片,即徐欣夫導演、蝴蝶等主演的《美人心》;其餘的全是外國影片。他為了陪孩子,還曾看了三部動畫片。
  • 魯迅先生的風流情史,與日本山本夫人的知己之交,平平淡淡則為愛
    小編現在也是奔二的小年輕,也是渴望著能遇到愛我的人或者被愛的人。我覺得像這種感情這種感覺一生只有一次就夠了,並不是說你不嚮往它,而是證明你對它有一份痴情和初心。網絡中那些美麗的,讓人幻想連篇的情可在現實終究很難實現。現在的戀愛講究平等,公平。小編在想,如果我回到魯迅那個時代,我會被父母逼婚,然後甘心娶我不愛的人嗎?
  • 愛吃糖,戀愛高手,這樣斜槓的魯迅,你認識嗎?
    他一生,設計了60多個封面。個個都是精品。不僅如此,如今的北大校徽就是出自魯迅之手,它是北大校長蔡元培請魯迅先生設計的。當時還沒有ps,但是魯迅先生純手繪就畫出來了。魯迅不僅設計過北大校徽,連北洋政府的中華民國國徽都是他參與設計的。
  • ...不僅是「辦報小能手」 還是國學小達人 科學小達人 畫畫小達人...
    (原標題:娃娃用「線描」繪出眼中的蓉城生活 她們不僅是「辦報小能手」 還是國學小達人 科學小達人 畫畫小達人(組圖))
  • 林徽因是交際花還是女神?魯迅只用3個字,就把林徽因寫到極致
    林徽因是交際花還是女神?魯迅用了3個字,把林徽因寫到極致。但是魯迅卻跟大家都不一樣,他不喜歡林徽因,甚至很拒絕她,認為她只是一個常常無病呻吟的交際花。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就是因為文人之間的相互看不起嗎?還是因為林徽因這個人真的不像她所表現出來的那般純潔?都說文人靠筆打仗,也靠筆罵人,魯迅這一生也用筆罵過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