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撲克牌算是玩的非常多了,家裡一般都有4副牌,而且通常抽屜裡還有2副全新的備用。很小的時候比較喜歡和叔叔嬸嬸一起玩,後來長大一點了就和小夥伴一起玩,讀大學的時候也經常和宿舍哥們一起打牌打通宵(這個事還被對面宿舍投訴了好幾次)。
撲克牌的玩法非常多樣(地方的玩法名字不一定準)。小時候我經常和發小2個人玩,玩的最多的是算24點和抓鬼;3個人玩主要是我們老家的「逼搶」;4個人玩雙升或者「五十K」;5個人就玩爭上遊;人再多的話就選一個大家都比較會玩的通用版。
長大了以後也去了不少地方,接觸了許多新的或者說有地方特色的玩法,比如上海的大怪路子、河南的「擠黑五」、江蘇三副牌的雙升、湖北的「打拱」,還有國際化的橋牌。當然,來了北京以後玩的最多的還是鬥地主。
細細想來,我已經好幾年沒有摸撲克牌了,上一次用到撲克牌還是因為同學結婚在桌遊吧聚會,但是狼人殺的牌沒有了,拿撲克牌暫時替代一下。今天這一切和撲克牌的美好回憶,都來自於7月5日周五晚間,算得上A股撲克牌「第一股」的姚記撲克更名公告了。今後姚記撲克就不再叫「撲克」了,而是更名為姚記科技。
要不是看到公告,我可能都忘記撲克牌玩過這麼多年了。回家翻了翻,家裡還真是一副撲克牌都找不到了,紙牌就只有一副塵封已久的三國殺。其實,姚記撲克在過去幾年裡也一直在轉型,據了解2018年姚記撲克在撲克牌上的收入只佔所有收入的50%多一點,而有三分之一來自於網路遊戲收入。這次改名,更是表現出了紙牌遊戲向手機遊戲的徹底退讓。
1.電腦的普及——娛樂方式多樣化的開端
由於父母還算比較開明,1997年的時候我家裡就有一臺電腦了。我和我的髮小,小時候玩過的電腦遊戲可真不少,那個年代什麼魔獸爭霸第一代、仙劍奇俠傳第一代、三國群英傳第一代、暗黑破壞神第一代,這些經典遊戲統統玩過。
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單機遊戲總有通關的一天,電視劇還全靠光碟和下載,至於桌遊更是還沒有脫離小朋友玩耍的範疇。曾經在小夥伴家裡,最多的時候我們找出來了30多副撲克牌,大多數都是沒打幾次的新牌。
在大眾娛樂開始的早期,遊戲也好、電視劇也好、其他也好,一個人娛樂的時間總也不比上和許多人一起打牌玩的久,更說不上填滿所有空餘時間。所以那個年代,大家娛樂方式的多樣化,更多地是互補品,反而刺激了大家的娛樂需求。
2.網路遊戲、視頻網站的普及——用一樣東西就能打發時間的東西來了
在我讀大學的年代,沉迷網路遊戲的人還比較少,不僅是因為網絡差,還有因為網路遊戲的素質本身就很有限。我曾經有一位同學,雖然不愛上課喜歡玩遊戲,曾經每天下載不一樣的單機遊戲來玩,結果沒玩多久他就厭煩了,還是乖乖地回去上課了。
之後幾年網路遊戲就越來越厲害了,大概也是跟網速上去了有關係,畫面也越來越精美,遊戲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什麼日常任務、周常任務、月常任務,這個升級活動、那個打怪活動、這個結婚活動、那個結拜活動。總之,不下線永遠有事情幹。而且遊戲聊天、幫會系統也越來越發達,人與人的交互也越來越多。這就比打撲克牌,基本上套路沒有什麼太大變化有意思多了。
而且這個時候視頻網站也火了很多,很多新的、老的電視劇也都有了版權。一個電視劇動不動就10幾集連載,或者可以一口氣下載個幾季70-80集慢慢看。
進入這個時代,大家越來越離不開網、離不開電子設備了,而撲克牌這種東西慢慢地就變成了可有可無。因為其他娛樂方式能輕鬆地佔用一下午,甚至一整天。以前撲克牌最火爆的長途火車之旅,也逐漸讓位給視頻和遊戲。
3.手機遊戲、小視頻的普及——由手機定義娛樂方式,脫離手機的娛樂方式逐漸淘汰
王者、吃雞、抖音、微信,我相信這四個APP佔據了大部分的手機以及他們的使用時間。以前,可能大家和我一樣,有很多時間是用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或者是ipad來娛樂,不過現在筆記本電腦和ipad我一個星期估計都開不了一回。筆記本電腦只有下載一些視頻網站上沒有的電視劇才會用得到,ipad可能是和家人一起看電視劇才會用得到。至於遊戲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真正有時間能坐下來玩傳統客戶端遊戲的恐怕只有學生了(學生現在都喜歡玩手機遊戲)。除了視頻和遊戲,娛樂的方式又多了一個小視頻,好多人一看不知不覺就過了1-2個小時。
就算是真要打撲克牌,誰還真掏出一副真牌來打?不都是隨便找個APP建一個密碼房間,然後再加進去打嗎?而且還不耽誤聊微信。所以,現在的娛樂方式(甚至我們的生活方式),統統都是由手機來定義或者影響的,沒有足夠的理由,都對抗不了手機對時間的佔用。
不得不說,撲克牌在引入中國以後,獲得了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姚記撲克當年作為為數不多重視撲克牌質量的商家,捨得從臺灣進口紙張、捨得從德國進口印刷設備,捨得提高員工福利進而提高質量,它的確取得了應該有的成功。
也正如DVD慢慢退出了大眾的視野,也許撲克牌也是逐漸退出的時候了。雖然姚記這幾年轉型之路非常的坎坷,雜技、網際網路彩票、遊戲、生物醫療、智能自行車以及手遊,絕大多數都沒有成功。不過,還是可以說姚記對於未來的形勢是有非常清晰的認識的,希望這次「徹底的科技化轉型」,能夠找到一個適合他們的新位置。這樣等我老了以後還可以說,你看中國本土企業家多麼厲害,姚記一個做撲克牌的,最後還能做出一個領先的高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