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又叫土豆、洋芋、山土蛋,馬鈴薯營養價值相當高,富含多種維生素,是蔬菜作物、更是糧食中好食物。馬鈴薯種子非常之小,每1800粒種子約為0.5克,很難看得清楚,所以一般種植都是以薯果作為種子。馬鈴薯適合平均溫度在18℃左右,幼苗時適合溫度在12℃,植株溫度20℃最佳,開花適應溫度15℃,薯果生長期適合17℃。當氣溫低於2℃或高於38℃時會停止生長,由子可見馬鈴薯屬於涼低溫、陽光充足環境最適合生長。在種植馬鈴薯的時候根據自己當地氣候進行播種。下面和大家分享下馬鈴薯種植過程:
1、選地與整地:選擇一地平坦土質疏鬆、土層深厚、能排灌的沙壤土地,最好選擇之前種植玉米、小麥、黃豆、綠豆等土壤。進行深耕翻土25釐米,每畝投入腐熟農家肥1噸,或磷酸鉀、硫酸鉀15千克,用農機將肥與土翻打均勻,然後整平做成平畦寬1米、溝深30釐米、行道寬距40釐米的地塊。
2、種薯催芽;選擇無病蟲害、薯皮光滑、鮮豔的幼嫩小薯塊做種薯。每畝大約需要種薯100千克,放入室內溫暖向陽處,溫度控制在15℃,中期把種薯翻動一次,使種薯充分吸收陽光。待芽眼萌動後幼芽變綠或紫色,每個薯種3芽眼,若種薯長出多芽,可以切二塊,準備播種。
3、播種;播種時可以適量添加些草木灰伴種,選擇氣溫在15℃穩定溫度,一般挖穴播種,深度10釐米,蓋土8釐米,每畝播種5000株,株距20釐米、株行30釐米。若土質乾燥澆水一覆蓋地膜卻可。
4、水肥管理;播種後15天左右馬鈴薯已齊苗,地膜要及時解放苗,這時要查苗,若發現沒有出苗的要及時補上。天氣乾旱要加強澆水追肥管理,中期要鬆土除雜草,必要時可以給馬鈴薯培土,避免馬鈴薯外露,影響產量。馬鈴薯主要用氮肥多、每畝15千克、磷肥和鉀肥各5千克一起混合施,追肥分三次,第一次發棵苗肥,第二次開花肥,第三次結果肥。最好結合澆水施肥,讓馬鈴薯充分吸收,若多雨天氣要及時排水,防止土地積水。
5、病蟲害防治;①在病害方面主要有卷葉病、莖枯病、青枯病、黑脛病等。可用45%吡蟲異丙威粉劑10克,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20克,葉綠寶25毫升,兌水噴用。噴藥時間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卻可。②蟲害方面主要有老虎咬斷植株莖部、斑潛蠅、蠐螬、蚜蟲等,可用1000部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兌水噴,每畝噴60斤藥,或使用敵百蟲兌水噴,每個星期噴一次,連噴二次卻可。
6、注意點:一般馬鈴薯在南方地區種植,都是在10月種植,採收期在第二年2、3月份採收,這個時期要經過冬至前後。如果出現霜凍,要做好預防霜凍工作,具體可以使用薄膜覆蓋或稻草覆蓋等。
7、採收;當植株達到成熟期,大部分綠葉變得黃綠色枯萎,這時正明達到採收期。採收時要注意避免損傷馬鈴薯表皮,將收穫的馬鈴薯放處陰涼通風的地方,食用薯不能見陽光。——好了以上內容就是關於馬鈴薯種植過程,僅供參考,若有什麼地方說錯請下方留言。若覺得可以的記得點讚加關注。每天為大家分享有關三農知識。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