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破解育人「代碼」的教育「程式設計師」
——首屆最美教師石念峰
個人簡介:
石念峰,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先後榮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藍橋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優秀指導教師、「河南省優秀教師」、「洛陽市優秀專家」、校級「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
打鐵需得自身硬
十載風霜造就育人本領
石念峰從小就想做一名老師。1999年,以優異成績從同濟大學交通土建專業畢業後他進入了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工作。工作過程中,心中那個「教師」的念頭一直揮之不去,他想,還是當老師更適合我。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
俗話說:「有了金剛鑽,才敢攬瓷器活」。石念峰想,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要做好老師,我自己首先要有足夠的實力。於是,在參加工作一年後,他又踏上了求學之路——準備考研。
此時,距離當年的研究生考試僅剩三個月時間了。時間緊,任務重,他一頭扎進考研班沒日沒夜的複習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月後,他終於考上了碩士研究生。2004年碩士畢業後石念峰準備考博,他將目光鎖定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發郵件聯繫導師不收我,我就到北京和導師見面反覆溝通。直到第三次,才靠比較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先進的作品理念打動了他,建議我報考,結果卻由於英語發揮失常與中科院計算技術所失之交臂。」他沒有氣餒,直接應聘到導師的北京中科輔龍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邊工作邊複習,經過365天的夙夜奮戰,第二年,石念峰終於如願考上了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從1995到2008,同濟大學本科,河南科技大學碩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博士,石念峰用11載時光完成知識積累,練就過硬本領,為自己的教師生涯奠基。
回顧求學經歷,石念峰說道:「沒什麼,想好了就去做,做就要想盡一切辦法,使盡一切努力讓自己做到最好,不留遺憾。」
2008年7月,博士畢業後的石念峰受聘來到洛陽理工學院,開啟了他的教師生涯……
🎓
教育教學方法多
十年講堂磨礪育人「算法」
石念峰說:「教書就像寫程序,只要找到合理的『算法』,就一定能寫出好的『程序』」。從教十年來,石念峰潛心鑽研,不斷總結和創新教學方法,逐漸摸索出自己一套獨特的育人理念。
在學院,他主講《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和《Web程序設計》兩門課程,他堅持以實際科研項目作為案例實施教學改革,趣味而實用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受學生好評。
石念峰有著非常深厚的項目經驗,參加工作以來,他和他的科研團隊先後承接了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陽市人事局、欒川縣人民政府、洛陽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單位的多個橫向科研項目。
「除了書本知識,我會結合自己參與研發的實際項目講授課程,由於對整體編程非常熟悉,很清楚學習中會遇到的問題,明白哪裡該學的細一點,我講授起來很輕鬆,學生也感覺很有用聽的很認真,效果非常好。我的課基本上出勤率會達到100%」,石念峰頗為自豪的說。
石念峰還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把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合作公司的工作人員請進課堂,讓學生接觸真實的案例,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效果非常好,從學JAVA到現在,我們這一個星期編的代碼能頂半年編的代碼」。學生王振輝在課程結束後這樣說。他還把SOLO、VEDIO GAME MAKE等教學模式引入課堂,通過分類教授、遊戲製作等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趣味,促進學生知識點的吸收和理解。
課堂之外,每個學期石念峰都會舉辦很多次的學習懇談會和專業教育講座,與學生交流學習方法,探討學業規劃等,對學生學習幫助很大;他還積極指導學生參加 「藍橋杯」大賽、ACM大賽等各級各類科技創新競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5項。2015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
石念峰始終以愛心、熱心和耐心對待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老師都喜歡好學生,但每個學生情況不同,不可能都是‵好學生』,我們要對每個學生負責,力爭讓他們都有收穫。我小時候也不是好學生。有時學生對自己的不認可與老師有很大關係,老師的一句話,對學生影響很大」。對於基礎不好的學生,石念峰常說:「每天只要你學會一條‵語句』(註:計算機編程詞),一個月下來就是30條甚至更多」。課下,石念峰會與學習困難同學進行面對面交流,細緻了解情況,從學習生活各個方面關心幫助學生,深受學生信任和好評。「自暴自棄的學生真的不多,只要老師認真對待每個學生,或多或少他都會有收穫,只是多和少的問題」。
生活中,石念峰總是面帶微笑,熱情幽默,給人一種很親近的感覺。
🎤賈甜甜同學接受採訪
「石老師課上課下都很幽默,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在專業知識上條理清晰,思維活躍,非常熱情,也很有耐心。」學生賈甜甜說道。
🎤張淑月同學接受採訪
學生張淑月評價道:「石老師特別有人格魅力,授課方式很受大家歡迎,寫程序思路很清晰,和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很希望他能繼續帶我們。」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從2008到2018,執教十年來,石念峰一直密切關注專業發展科學研究方向,積極開展與教學改革和實用技術轉化相關的科研和社會服務活動,使自己始終站在專業技術前沿,教科研取得了豐碩成果。
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5篇,主持參與市級以上項目18項、社會服務項目10項,累計入院經費129.5萬元;獲市級以上科研獎勵11項。被授予「洛陽市優秀專家」、學校首批「青年學術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近五年來,主持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獲河南省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1次,8次榮獲校級「教學質量優秀獎」,3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被評為「河南省教學標兵」和校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先進個人」。
談及未來,石念峰的規劃很多。「我想借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在洛陽建立分所的良好契機,在洛陽組建一個中國計算機學會分會,聯繫本地高校以及各個企業,加強同行業的學術交流;我還想多參加一些國家層面的學術交流和學術組織,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術和研究水平,反哺教學;我還想……」。
「說到底,我就是一個寫程序的,是一個教書的,我只希望,我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我這裡有收穫,有成長,有進步。」
這就是石念峰,一個認真對待學生和課堂,力爭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的教育「程式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