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凹甲陸龜
別名: 麒麟陸龜
英文名: Impressed Tortoise
學名:Manouria impressa
科:陸龜科
分布地: 我國分布於海南、雲南、廣西。 國外分布於緬甸,泰國,越南及馬來西亞
在很早以前凹甲陸龜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海南、雲南、廣西地區,甚至還有記載在1986年有人在湖南邵陽市青龍橋下邵水邊捕獲一凹甲陸龜。而如今這種可愛的陸龜也僅聽聞在海南雲南等地有出沒,國內市場上更多是來自東南亞的走私貨,不易飼養。作為一種多分布在高原地區的大型陸棲龜類,他們的體長可以生長到30cm以上寬可達25cm左右。其前臂及前額的鱗片彰顯著它純正的陸龜血統。
雖說是陸龜但與我們常見的陸龜並不同,經國外動物學者調查發現:凹甲陸龜是熱帶及亞熱帶陸棲龜類。喜生活於乾燥環境生活的區域有月桂屬的植物、蕨類植物、杜鵑花及為數眾多的一些附生植物。多分布在海拔700-2000米左右的森林地區,且分布地不靠近水源,在旱季時他們靠露水和食物中的水分存活(不過此時大部分時間在休眠),在雨季時能看到眾龜爬出飲水並交配的盛況。
(公母頭部對比,看黑斑)
以柬埔寨山區調查發現,凹甲陸龜僅在雨季活動集中在2月-9月,並在11月期間進休眠,其藏身休眠地的溫度基本集中在22-23度左右,所以這也不算是冬化的表現。而在泰國的調查發現,因其旱季分為冷幹(11-2月)和熱幹(3-4月),雖然熱幹期間的溫度適合活動,但研究表明它們僅會在有降雨的熱乾季出現,大部分活動還是集中在雨季的5-10月期間。所以不同地區的環境也會對它的活動時間產生影響。
雌性、雄性、亞成的活動重疊圖
而雨季的來臨也是凹甲交配繁育的高峰期,雨季森林裡的多種菌菇也成為他們最愛吃的食物之一。作為陸龜,他們的食譜並不那麼像你想像中的那麼素:植物嫩芽、掉落的果實、竹筍、菌菇等為主食,偶爾也會攝食動物死屍、昆蟲及迷路的蝸牛。雖然凹甲的分布不少,但是關於他們的繁育研究並不多。據多年前的研究表明,它們會在5月出現批量生產的情況,平均一隻龜會有8-10個蛋,每年會有2窩蛋左右。相比其他生完就離巢的龜來說,凹甲有疑似護巢的行為,會在巢穴附近逗留5-7天左右。
作為一種並沒有被大範圍繁殖的龜種來說,有關它的飼養信息少之又少。不少人主張遵循它的原始生活條件給予冬化及90%素菜食物,而一部分人則採用半水龜的飼養的方式給予高蛋白的葷素搭配食材,並以恆溫環境飼養。
我們都在感嘆鷹嘴的稀少、黃額捕捉的泛濫、楓葉扎堆的銷售情況,殊不知如今反倒是凹甲越來越少的出現在人們視線中,他們龐大的體型和易捕捉性加上當地的肉食市場與人工飼養及繁育情況,都讓它們慢慢走向滅絕邊緣。有一些龜我贊成飼養,有一些龜我只同意遠觀,凹甲就是其中之一。
版權聲明
本文來自「什麼玩意兒」,版權歸屬於原作者
如需轉載和摘錄,請註明「轉載」
—龜業資訊門戶 龜寵玩家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