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龜大全

2021-02-08 順泰陸龜養殖基地

平殼龜屬Acinixys:

中 文 名 扁尾陸龜   
俗名別名 平背陸龜
英 文 名 Malagasy Flat-tailed Tortoise
拉丁學名 Pyxis planicauda
品  種  
地理分布 非洲馬達加斯加島西部
體形尺寸 12cm~15cm
由於棲息地破壞,數量稀少,因此被列為CITES附錄I的保育龜類,學者估計依照扁尾陸龜棲息森林以每年5%的消失率,可能在30年內就會絕種。


角龜屬Chersina" :

中文名:挺胸龜
學 名:Chersina angulata
屬 名:chersina
食  性:草食性,以一年生植物及多肉植物為食。
分  布:非洲南部。
形態特徵:最大甲長雄性15公分,雌性為16公分。背甲上的色彩極為豐富。喉盾並未分成左右兩部分,細長且向前方突出。
生活習性:棲息於沿岸沙漠地帶。
原產地:南非及那米比亞南部
體長:背甲13-20公分
適溫:攝氏22-30度

象龜屬Geochelone

緬甸星龜
印度星龜
黃腿象龜
紅腿陸龜
豹紋龜
蘇卡達陸龜
阿根廷象龜
安哥洛卡象龜
輻射陸龜
亞達伯拉象龜
加拉帕戈斯象龜

 

2011-4-15 00:23:36 上傳

下載附件 (52.24 KB)


緬甸星龜
中 文 名 緬甸星龜
英 文 名 Burmese star tortoise
拉丁學名 Geochelone platynota
地理分布 分布在緬甸
瀕危狀態 緬甸星龜被列入了CITES附錄二以及IUCN極度瀕危動物。

 

龜種食譜
緬甸星龜是純植食性的。它們喜歡吃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而家養的緬甸星龜如果餵過多的多汁植物則會造成惡劣影響,例如萵苣、生菜、番茄、和多汁性水果,實際上,這種陸龜需要粗質的高纖維食物。過度的多汁水果和軟性食物容易患腸胃疾病,如加速腸胃蠕動導致腹瀉。可以用甘藍、胡蘿蔔、芹菜、苜蓿芽等蔬菜餵養它們。
繁殖習性

交配通常在7、8月進行。雄龜此時會試圖將其他龜翻倒。當雌龜要築巢時,它們會在土堆上轉來轉去,或者試圖爬出柵欄,有時它們竟然嘗試爬到其他龜的背上。   

雌龜找到合適的地點後,就會在土上撒尿以使土壤變得鬆軟容易挖洞。下完蛋後,雌龜會走開。大約在每年2月下蛋,蛋的數量少,約5釐米大小通常,雌龜一次下2-5顆蛋。龜卵在29°C的溫度下經過100天就會孵化出來了。


 

印度星龜
中文名:印度星斑陸龜,印度星龜,
拉丁學名:Geochelone elegans,
英文名:Indian star tortoise,
產地: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等地。
體長:最大38釐米

繁殖
交配後一到三月左右,母星開始會變得焦慮不安,四處活動,這就是即將產卵的徵兆。即將產卵的母星會在龜窩中到處挖洞尋找最適合的產卵場所,這時應立刻幫母星準備產卵場所,可在龜窩中一邊用無菌土加厚15公分厚度的產卵區,四邊用木板固定避免土堆散開,並加水在無菌土上,增加溼度。不久,母星便會爬上產卵區用後腳挖洞,這通常在傍晚時分進行,真正產卵應該在最少幹擾的午夜。每產下一顆蛋會填回少少土,在一般的情況下,產卵數是2~8個。也有下一顆蛋的時候,當產完時,母星龜會把無菌土填回,把產下蛋埋藏在土中。在確認星龜產卵後,就要把龜蛋挖出來,以防龜蛋被踩壞,挖出來的蛋放在裝滿蛭石或珍珠石的塑料孵化箱裡,蛭石或珍珠石都是孵化用的床材,其他的床材還有殺菌過的海沙和無菌土等,龜蛋在產下後48小時之內可以移動,在48小時之後就不好再動了,以防胚胎死亡。
剛產下的龜蛋都是半透明帶黃色的,在過三五天後,龜蛋會轉化成不透明的白色,這種蛋大都是受精蛋,一段日子後還未轉化成不透明的白色,也就是說龜蛋都是半透明帶黃色就是未受精的蛋。孵蛋的過程變數滿多,產下受精卵大約70-80%,移到孵化箱可能不小心傷到蛋殼,長達幾個月的孵育期中,溫溼度的變化都會影響龜蛋的孵化,一般受精卵成功孵化率大約50-60%。
一般陸龜包括星龜孵化的溫度以攝氏26-32度,溼度70-80%如溼度低,可噴水加溼。經過150-180天的孵化時間,溫度控制在攝氏28度時,幼龜在180天時破殼。攝氏30度時則可望在130日破殼,不過大多數幼龜都在130-150天時孵化出。幼龜從開始啄殼,到真正破殼而出,可從數小時至數天不等。
正常孵化情況下,破殼日子長短並不重要,只要幼龜能呼吸到空氣,等到卵黃囊被幼龜吸收完再出殼也不遲。但必須維持適合的溼度,若環境溼度太低,幼龜可能因脫水而死。
剛孵化出的幼龜必須注意水份的共應,幼龜體積小,很容易脫水,每天泡水是必須的。養龜人,應是愛龜人,愛它,就繁殖它吧。

 


黃腿象龜
中 文 名 黃腿象龜
俗名別名 黃腿龜、黃腿
英 文 名 Yellow-footed tortoise
拉丁學名 Geochelone denticulata
地理分布 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多米尼克、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秘魯、蘇利南、千里達及托巴哥、委內瑞拉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黃腿陸龜屬多產的陸龜,每年都可下四窩左右的蛋,孵化期約150~190天。
食  性 食草性。食物葉菜類及各類水果

2011-4-15 16:17:33 上傳

下載附件 (45.37 KB)

形態特徵
黃腿陸龜為大陸型第三大陸龜,分布很廣,從玻利維亞至委內瑞拉均有分布,成熟體型約40cm~50cm之間,有些個體甚至可以長到70cm,不過是非常少見的,因此黃腿陸龜擠身世界八大陸龜的行列。基本上黃腿象龜與紅腿象龜的習性,飲食與繁殖等都極為類似。雙方的差異僅僅在於體型與體色上。體型上黃腿大得多,但體色則是紅腿較鮮豔。由於棲息區域與紅腿互相重疊,所以市場上只見紅腿少見黃腿。黃腿象龜所需的溼度比紅腿更高,更不喜歡日曬。尤其在幼龜期溼度的控制十分重要。飼養難度與紅腿差不多,也是 滿理想的入門龜種。只是黃腿因為數量較少,價格要比紅腿高出許多。 
雖然目前黃腿並沒有亞種,但是在分布區的密林中卻存在著一種體型巨大的黃腿象龜,體型比一般黃腿大上近一倍,體色黯淡,但是還是看得出黃腿的特徵。到底是新的亞種,還是只是老成的成體,尚未確定。當地人都稱之為巨人黃腿。

2011-4-15 16:17:37 上傳

下載附件 (17.43 KB)

食物
黃腿以雜草,漿果,落果和動物屍體為主食。在人工環境下可以水果蔬菜為主,每周餵食1-2次麵包蟲或水龜飼料等動物性食餌,對於它們的健康成長會有助益。它們可以活上50-60年。雌龜每窩產4-8顆蛋,每年可以下蛋3-4次。經5-6個月可以孵化。要達到成年需要8-10年的時間。

2011-4-15 16:17:35 上傳

下載附件 (15.43 KB)


習性
它們喜歡棲息在環境幽暗,溫暖潮溼的熱帶雨林中,黃腿陸龜的分布因地區及高度的不同,溫度也有所差異,有些地區冬季偶而也會出現9℃低溫,基本上18℃~35℃都是黃腿陸龜可以忍受的範圍,算是適應能力較強的陸龜種類,而分布地溼度平均都有70%以上。飼養黃腿陸龜不二法門,溫暖潮溼,其餘便不需多加費心。食物葉菜類及各類水果,黃腿陸龜接受度都很高,是不錯的入門陸龜種類。 

紅腿象龜
中文名:紅腿象龜
學 名:Geochelone carbonaria
屬 名:Geochelone
食  性: 以青草,多肉植物果實及動物死屍為食。
分  布: 南美洲 和 加勒比海的 島嶼; 亞馬遜 河 流域,包括巴拉圭,蘇利南,哥倫比亞,蓋亞那,委內瑞拉,巴西,厄瓜多。
形態特徵: 最大甲長51公分。背甲呈黑色,各鱗甲的中央部分為黃色,背甲中央部分呈蜂腰狀-意指中央變細,尤以雄性成龜更為顯著,四肢鱗片尖端呈鮮紅色。
生活習性:棲息於熱帶溼草原或多溼森林。

紅腿陸龜被發現於熱帶南美洲,是生長在純熱帶的陸龜種類,分布於委內瑞拉、巴西、厄瓜多、巴拉圭和加勒比島,紅腿陸龜頭部與四肢有明顯的紅色鱗片,因此而得名,一般而言以美洲產陸龜種類來說,紅腿陸龜屬中大型的陸龜種類。

2011-4-15 16:39:35 上傳

下載附件 (52.2 KB)

豹紋龜
中文名:豹紋龜
拉丁文學名: Geochelone pardalis
英文名稱: Leopard tortoise
體長: 一般成龜35-45公分,但成長到30公分後生長即變遲緩。最大記錄可達70公分,48.6公斤。
主食: 植物性食物,如蔬菜、高纖維植物、牧草
地理分布:非洲東部及南部 包括 蘇丹南部,衣索比亞,尚比亞,波紮那,納米比亞,安哥拉;
壽命:約 40 - 50 年

簡介
豹龜是一種具明顯斑紋的大型龜類,其主要廣泛分布在非洲的沙哈拉地區,包括有記載的蘇丹南部、衣索比亞、東非(包括那度)、尚比亞、波札那、納米比亞、安哥拉及非洲西南部區域。該龜種雄性龜比雌性龜體形大,與另外一種Geochelone龜類,包括Galapagos龜在特性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記載的最大的豹龜Domkrag在安度國家大象公園中存活了很多年,這隻龐然大龜身長66cm,體重43kg。可惜它在1976年因陷入一個蟻熊洞之後不幸失去生命。與此相比,有記載的最大的雌性豹龜身長50cm,體重20kg。目前現存的由護龜組織飼養的最大的雌性豹龜身長39cm,體重14kg。豹龜數量仍在快速的增長中,但現在大部分成年豹龜的體形都偏小,大多身長只有32cm左右,體重大約10kg。

2011-4-15 16:39:27 上傳

下載附件 (19.54 KB)

人工繁殖
自然狀況下,豹龜得到12-15歲才達性成熟。不過除了年齡外,體型大小也很重要。人工飼養的環境下,由於食物充足,發育快速,所以通常在6-8歲間,豹龜就有繁殖能力。這時的體型大小,無論公母豹,體長多半在20-25公分左右。公龜的尾巴較長,背甲形狀也呈長楕圓。腹甲可能較為凹陷(並非絕對)。發情的公龜會發出如咳嗽般的咕嚨聲,並不時輕撞母龜。母龜在交配後,可產下5-15顆卵。體型更大的母龜,甚至可產下30顆卵。龜蛋的大小及外形,因棲地不同,或者母龜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卵直徑約4.5公分,重量為55克。在每個繁殖季,身體狀況好的母龜,可能可產下三窩蛋。
人工孵化的溫度最好在攝氏30-31度間,和其它陸龜相比,豹龜蛋孵化所需時間略長,最長曾長達392天。不過大多數孵化期都在130-150天左右。幼龜在照顧上與大龜差不多,但需特別注意飲食內容。作者會將新生幼龜置於長寬50公分的室內龜舍,至到數月齡大才換至更大飼養空間。其間並以全光譜或UVB燈照顧控溫。

2011-4-15 16:39:25 上傳

下載附件 (17.22 KB)

常見疾病 
大多數發生於豹龜的疾病,都與營養不均衡、溼度過高,以及飼養環境差有關。若是將龜飼養在陽光普照的環境,餵食自然的食物(野草野菜等),加上足夠的運動量,豹龜算得上是頂容易飼養的龜種。
  眼疾
  當發現眼睛睜不開,有分泌物,或者腫脹時,就代表龜生病了。如果牠們仍能進食且活動力正常,病症可能只局限於眼睛感染 。這種狀況下,可用紅黴素眼藥膏治療,將藥膏確實點至眼睛上(而非點在眼皮上),每日早晚各點一次。點藥前,可先用棉花沾冷開水,將眼外分泌物清乾淨。
  膿腫
  大多發生於耳朵,偶爾也會發生於它處。這種病症需要獸醫的診治。也可以自己動手術,先消毒器械,然後用刀片切一個小口,用棉籤把患處的膿清理乾淨,然後清洗患部,在塗抹上金黴素藥膏。此手術不易在夏季進行,容易感染。
  流鼻水(RNS)
  這種症狀較常發生在過於潮溼的飼養環境, 龜的口、鼻始終有許多分泌物。發現這種病症時,需仔細檢查鼻腔內是否有寄生蟲,或者像是草籽等異物刺激(單側性的流鼻水、流鼻剃,特別可能為異物刺激造成),或者為真正的呼吸道感染。在加光照射下檢視,較容易發現並移除異物。流鼻水的症狀,需要給予抗生素點鼻滴劑治療,獸醫師多半會使用Terramycin、Baytril、Amikacin或Tylosin等藥物,以生理食鹽水稀釋後,用注射針筒將藥點於抬高的龜鼻中(龜身向上傾斜45度)。點完藥後,保持此姿熱數分鐘,好讓藥水流至鼻腔中。不過為了別打擾龜進食,點鼻的動作,不妨在傍晚進行。
  流鼻水的龜特別需要保暖,溫暖的空氣除了能讓鼻液快幹,也能強化免疫系統。
  下痢
  不當的飲食內容,如低纖、水份過多的食物,過多水果,以及過量餵食時,龜也容易拉肚子。如果下痢龜的精神食慾都正常,下痢症狀較可能為上述原因 導致,否則就是感染所致。龜的消化蠕動速度原本就較慢,低纖高水份的食物,容易改變腸道正常細菌叢的平衡狀態,而發生消化不良、拉肚子等症狀。除了改餵高纖、低水份的食物外,也可補充腸道益菌(大多為乳酸菌)。獸醫會以顯微鏡檢查糞便中是否有寄生蟲,以便即早給藥治療。如果患龜除了拉肚子外,還出現精神不振,厭食,或者身體發出怪味,就需將龜火速送醫治療。豹龜的腸胃比較脆弱發現問題極早治療。
  導致豹龜胃炎的病因,包含了細菌及病毒感染,且都不易治療。喉部受到感染的患龜會出現過度流涎、粗糙咳嗽聲等症狀。一旦觀察到龜龜出現以上症狀,就需儘快送醫治療。即使送醫後有些病患可被治癒,但多數病例仍回天乏術。這種病症特別容易發生於混養的環境。
  注意:和印度星龜混養的豹龜,非常容易感染皰疹病毒,這種疾病並無特效藥可治療。凡是對抗生素治療無效的頑強性胃炎,繼發性感染或者肝炎症狀,都可能是感染皰疹病毒所致。皰疹病毒的帶原者可能外觀毫無症狀,但是卻會排毒使其它動物生病。曾經有報告指出,有毫無臨床症狀的個體,卻持續十年排毒,毒害不少其它動物。碰到這種帶原者,再長的隔離檢疫期也無效。
  線蟲
  豹龜需要定期驅蟲,而口服驅蟲藥的效果較佳。只不過要讓豹龜乖乖吃藥可是件困難事,多半得經過一番格鬥,才能順利用金屬餵食管將藥送入胃中。不過作者也曾發現,有些豹龜似乎已適應這種餵藥方式,變得合作不掙扎。另外一種變通方法,則是使用」Panacur」膏狀藥物,直接混於食物中餵食。這是一種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
  六鞭毛蟲
  這是一種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寄生蟲,患龜若未儘快接受治療,將可能因腎衰竭而死。臨床症狀包含精神抑鬱,體重減輕,強烈臭味的濃稠尿液,以及拒食等。有些患龜還會出現過度飲水的症狀。只要出現上述任何症狀,飼主都需儘快帶龜就醫。事先收集尿液也可幫助醫師進行化驗。
  六鞭毛蟲症的感染源自然就是六鞭毛蟲,這種寄生蟲較常見於剛進口,緊迫的龜只。由於此病症具高度傳染性,所以任何新進龜種,一定要保持至少六個月以上的隔離檢疫期。作者更建議,任何來路不明的新進龜只,最好能隔離一年以上。雖然此病十分可怕,所幸有藥物(Flagyl)可治療。
  肺炎
  症狀包含開口呼吸,呼吸時頸部抬高等。肺炎經常發生於飼養環境溫度過低,或者緊迫的龜只。一般來說,獸醫會注射Oxytetracycline或Baytril等抗生素治療,療效頗佳。在治療期間,患龜需住在溫暖乾燥的環境,將可使病症更快解除。

 


2011-4-15 16:52:05 上傳

下載附件 (26.33 KB)


蘇卡達陸龜
中文名:蘇卡達陸龜
英文名:African  spurred  tortoise
拉丁學名:Geochelone sulcata
地理分布:蘇丹,尼日,馬裡,中非(由塞內加爾到衣索比亞)
蘇卡達(sulcata)的產地是在非洲最熱的,最乾旱的橫跨了撒哈拉沙漠的大部份南邊陸地。有些區域會數年不下雨。在一天的最熱的時候,他們挖洞而且他們住在可能是超過6米長的洞穴的中。習性:陸棲。植食性,喜食蔬果,多肉型植物。
食性:植食性,喜食蔬果,多肉型植物。
體長 :成體有 70-100cm

2011-4-15 16:52:12 上傳

下載附件 (122.55 KB)


2011-4-15 17:40:43 上傳

下載附件 (43.28 KB)


阿根廷象龜
中 文 名 阿根廷象龜
俗名別名 恰克陸龜、玻利維亞陸龜、巴塔哥尼亞陸龜
英 文 名 Argentine Tortoise
拉丁學名 Geochelone chilensis
品  種 恰克陸龜因地理分布及外型態差異可區分為三個亞種如下:

1、拉丁名:Geochelone chilensis chilensis
中文名:阿根廷陸龜、洽克陸龜
英文名:Argentine Tortoise、Chaco Tortoise
分布範圍:阿根廷北部及巴拉圭
體型大小:背甲長度雌龜大約25cm(最大紀錄28cm)而雄龜大約17cm,相對寬度12cm~15cm。
棲息環境:莽原
種類描述:殼色呈現黃褐色,盾甲間為深褐色。

2、拉丁名:Geochelone chilensis donosobarrosi
中文名:阿根廷陸龜、巴塔哥尼亞陸龜
英文名:Argentine Tortoise、Patagonian Tortoise
分布範圍: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
體型大小:背甲長度約30cm~40cm,雄龜略小。
棲息環境:乾燥草原、近沙漠區灌木叢
種類描述:殼色呈現強烈黑褐色,而甲殼型態較扁平。

3、拉丁名:Geochelone chilensis petersi
中文名:玻利維亞陸龜
英文名:Bolivia Tortoise
分布範圍:玻利維亞東部
體型大小:背甲長度約20cm,雄龜略小。
棲息環境:莽原
種類描述:殼色呈現淡黃色。

繁殖
在野外大致上11月~12月為求偶期間,而1月~3月間為產卵期,產量約2~6顆,孵化期250天以上,孵化期有時長達一年或者更久,而平均壽命都在80年之間。

2011-4-15 21:53:30 上傳

下載附件 (36.72 KB)

安哥洛卡象龜
中文名:安哥洛卡象龜
學 名:Geochelone yniphora
屬 名:Geochelone
食 性: 完全草食性。
分 布: 馬達加斯加島西北部。

2011-4-15 21:53:32 上傳

下載附件 (65.2 KB)

2011-4-15 22:19:00 上傳

下載附件 (80.11 KB)


幅射陸龜
中文名:幅射陸龜
俗名別名:幅射龜
英文名:Radiated tortoise
拉丁學名:Geochelone radiata
地理分布:馬達加斯加島的南部
習  性:生活在長滿灌木和森林的乾燥地帶。
適合溫度:攝氏22-30度。
體形尺寸:40cm
繁殖方式:卵生。雌性一窩產下3至12枚近乎球狀的蛋。孵化期一般是145天到231天
食  性:在野外,它們是食草動物,吃草和肉質食物,包括仙人掌,這種植物自從被引入馬達加斯加之後,擴散得很快。在圈養環境下,幅射陸龜也會吃很多種水果和蔬菜,包括甘薯,胡蘿蔔,蘋果,香蕉,苜蓿芽,各種瓜。

2011-4-15 22:18:50 上傳

下載附件 (58.09 KB)

常見疾病

1.拉稀多是因為環境溼度過高或食用的蔬菜水份過大造成。餵一些高纖維的食物,並填餵乳酶生(每日一片,持續一周)、乳酸菌素片(每日一片,持續一周)或BAC(沒用過,具體用量,每天用一次,用到不拉稀或持續5天就可以了)
2.感冒多是由於換季時溫差過大或細菌感染造成。早期:調整溫度,保持恆溫,多泡澡,並給一些維生素提高抵抗力,後期:阿莫西林首選,但是常用會引起細菌耐藥!

2011-4-15 22:18:58 上傳

下載附件 (97.01 KB)

 

 



2011-4-15 23:01:05 上傳

下載附件 (45.29 KB)


亞達伯拉象龜
中文名:亞達伯拉象龜
英文名:Aldabra Tortoise
學 名:Geochelone gigantea
屬 名:Geochelone
食 性: 以植物為主食,有時也會食用動物死屍。
分 布: 西印度洋亞達伯拉島。
形態特徵: 最大甲長105公分。體形僅次於大象龜,鼻孔呈縱向細長狀。
生活習性:廣布於亞達伯拉島的陸地區。每胎可產12-14顆卵。
繁殖方式 卵生。雌龜可產下9-25顆網球般大的蛋,約98-200天孵化。
習 性 亞伯達拉很能適應人工養殖的環境,食物與豹龜,蘇卡達類似,任何植物類食物都能接受,個性溫和。但是飼養這種龐然大物一定要有足夠的空間規劃。而且在氣溫高時它們很喜歡浸泡在水窪或沼澤中降溫,所以水池是不能缺少的設施。
食 性 食性完全素食,水果類食物比重稍高
體形特徵 背甲90-130公分。

2011-4-15 23:01:09 上傳

下載附件 (39.03 KB)


龜種簡介
亞達伯拉象龜原生於印度洋的亞達伯拉群島,此群島由四個珊瑚環礁小島組成,位於非洲東岸馬達加斯加島的北方。這個區域曾經分佈有18種象龜,但在18-19世紀間大量滅絕而只剩下唯一的亞達伯拉種。這也是第一隻受國際保護的陸龜、目前是CITESII級保育類、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長壽的陸龜。

2011-4-15 23:00:51 上傳

下載附件 (82.94 KB)


目前在群島中的聖母島(Assumption)上有一個人工移入的族群已成為觀光景點。亞伯達拉很能適應人工養殖的環境,食物與豹龜,蘇卡達類似,任何植物類食物都能接受,個性溫和.但是飼養這種龐然大物一定要有足夠的空間規劃,而且在氣溫高時牠們很喜歡浸泡在水窪或沼澤中降溫,所以水池是不能缺少的設施。
雄龜可長到130公分以上,重達250公斤,,只有用吊車才能移動它。雌龜較小約90公分,這種體積的動物排洩量也是大的驚人。兩性分開飼養,繁殖的效果比較好。雌龜可產下9-25顆網球般大的蛋,約98-200天孵化,體健好養可以忍受攝氏15°以下低溫。

2011-4-15 23:00:56 上傳

下載附件 (343.2 KB)


龜種特性
成體的最大甲長約可長至130公分,體型與加拉巴哥象龜相仿,為世界最大的兩種象龜。亞達伯拉群島在1976年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在島上沒有居民居住,也沒有任何的人工設施破壞環境,只有在亞達伯拉本島上,有著一所自然研究中心。由於人煙罕至的原因,也因此亞達伯拉象龜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陸龜族群。而目前亞達伯拉象龜的族群規模約為加拉巴哥象龜的五倍以上。   

目前市場上的亞達伯拉象龜,均為人工繁殖合法進口的個體。全身體色的色調均為黑色系,有著又高又圓又黑又亮的背甲,走起路來的氣勢有如陸龜中的王者,雖然單價較高,但受歡迎的程度依舊不減。阿達人工繁殖的亞伯達拉象龜,很能適應人工養殖的環境,食物可多樣化,各式葉菜或是陸龜專用飼料皆可,餵食蔬菜時可添加鈣粉與腸胃營養劑。豐盛的食物吃得津津有味有陽光時,讓他多曬曬太陽,幫助身體健康。
飼養的溫度儘量保持在25度恆溫,除了保暖燈泡外,可另外在底材下加上貓狗用的加溫墊。雖然他們以忍受15度以下的低溫,但最好還是做好保暖設備,UVA與UVB同時使用較佳。飼養的環境越大越好環境方面,由於亞伯達拉象龜在幼體時的成長速度較快,體型也是十分的巨大,所以一定要有夠大的環境飼養較佳。底材可用木屑或是樹片,甚至牧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要隨時保持乾淨並常常清潔環境。飼養箱內最好有可供休息躲藏的地方,
然後放置一個水盆,供其飲水及浸泡。

2011-4-15 23:01:13 上傳

下載附件 (167.47 KB)


飼養
亞達伯拉很能適應人工養殖的環境,食物與豹龜,蘇卡達類似,任何植物類食物都能接受,個性溫和。但是飼養這種龐然大物一定要有足夠的空間規劃。而且在氣溫高時它們很喜歡浸泡在水窪或沼澤中降溫,所以水池是不能缺少的設施。
食物:草食性(素食);植物,間中 小無脊椎動物 和 腐肉
主要餵飼:草,深綠色多葉植物 (例如:蒲公英,芥菜,羽衣甘藍,蕪菁甘藍,芥蘭),盒龜及陸龜糧 ,陸龜糧
間中餵飼:仙人球,紅蘿蔔,蘋果連皮,桃,莓,南瓜,豆連皮,豌豆連皮,杏仁,番茄,優質罐頭糧等

兩性分開飼養,繁殖的效果比較好。亞達伯拉象龜十分多產,雌龜可產下9-25顆網球般大的蛋,約98-200天孵化。它們對於人工飼養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它們喜歡高溫和明亮的飼養空間,它們也能忍受13℃低溫。卵粒孵化條件,溫度大約30度,溼度大約85%左右,約95~130天孵化,出生幼龜體長約6cm,比其它陸龜種類體型大上一倍。
亞達伯拉象龜喜暖怕寒,對溫度的變化尤其敏感。溫度不但影響龜的新陳代謝速度,而且也影響覓食和捕食的頻率,因此,在日常飼養中應重視對溫度的控制。溫度指龜生活的環境溫度,當溫度19-30°C時,可正常投餵食物,在季節交換之際,投餵食物應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若白天投餵食物後,溫度忽然降低,應及時加溫,否則,易引起龜的消化不良,導致龜患腸胃病。
亞達伯拉象龜生活於陸地,糞便、尿及殘餌均留在沙上,所以做好衛生護衛工作是必要的。對飼養地的沙每月用紫外線消毒(將龜移出)或全部更換沙(適用於龜少的地方),每天及時清理飲水盆、糞便和殘餌。
在日常飼養中,龜的管理和飼養要求管理者必須認真、細心、謹慎,每天檢查龜的活動、進食、糞便情況,並做好日記。對不健康的龜及時分開,隔離飼養。

2011-4-15 23:01:06 上傳

下載附件 (43.21 KB)


歷史文化
400多年前,西班牙人在赤道附近的一座孤島上發現了一種巨大的龜。它甲殼長達1.5米,重量約250千克,長著又粗又壯的腿,酷擬大象的巨足,所以稱為「象龜」。西班牙人還將這個島取名為「加拉帕戈斯」,意思是「龜島」。象龜最喜歡吃多汁的綠色仙人掌,每天可食10千克以上。因為它平時在體內積蓄了大量的食物,所以長時間不吃不喝,也不會餓死。它的壽命很長,可活三四百歲。象龜雖然生活在海島上,但只喝淡水。有時為找淡水解渴,能爬行好幾千米尋覓水源,喝水時將大量的水儲藏在膀胱內。當地人缺水時常常將象龜膀胱內的水放出飲用,以解乾渴之急。象龜害怕強烈的陽光,喜歡在樹蔭下生活。當蒙蒙的雨季到來時,象龜就從山上爬下來栖居。旱季降臨時,又爬到多霧的叢嶺中去。它每天能爬行6千米,即使兩個人站到龜背上,它照樣能爬行。有趣的是,當地人將龐大堅硬的龜殼當作嬰兒的搖籃。


加拉帕戈斯象龜
中 文 名 加拉巴哥象龜
俗名別名 加拉帕戈斯象龜
英 文 名 Galapagos tortoise
拉丁學名 Geochelone nigra
地理分布 厄瓜多西邊外海"加拉巴戈群島"
習  性 棲息在灌木草原地帶,適合溫度:攝氏22-30度。
體形尺寸 100cm以上,背甲60-125公分。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草食性。

 

地鼠龜屬Gopherus
德州地鼠龜
哥法地鼠龜
墨西哥地鼠龜
沙漠地鼠龜

 

2011-4-16 14:45:11 上傳

下載附件 (35.68 KB)


德州地鼠龜
中文名:德州地鼠龜
學 名:Gopherus berlandieri
屬 名:Gopherus
食  性:  草食性,以花葉及果實為食。
分  布: 美國,墨西哥西北部。
形態特徵: 最大甲長22.2公分。背甲較為圓短,暗色系緣盾,肋盾及椎盾年輪之中心部位帶有亮色,2枚腋盾,椎盾中以第3椎盾的寬幅最大。
生活習性:棲息於荒地,會掘潛於樹木或根部茂盛的樹根下。6-7月間可產下1-4顆略呈細長的卵。




2011-4-16 14:51:42 上傳

下載附件 (33.31 KB)


哥法地鼠龜
中文名:哥法地鼠龜
學 名:Gopherus polyphemus
屬 名:Gopherus
食  性:  草食性,以青草及果實為食。
分  布: 美國東南部。
生活習性:棲息於靠近林區且排水良好的砂地。常潛藏於所挖掘的深穴中。

 

2011-4-16 14:58:02 上傳

下載附件 (19.57 KB)

墨西哥地鼠龜
中 文 名 墨西哥地鼠龜
英 文 名 Bolson tortoise
拉丁學名 Gopherus flavomarginatus
品  種 潛頸龜亞目 - 陸龜科 - 地鼠龜屬
地理分布 墨西哥Chihuahuan沙漠
習  性  
體形尺寸 45cm
繁殖方式 卵生。一次產卵量約12~15顆

體型特徵
墨西哥地鼠陸龜(Gopherus flavomarginatus)是北美洲地鼠陸龜種類之一,也是體型最大的一種,它們成體體長可輕易超過40cm,它們只分布於墨西哥境內,棲息於(Chihuahuan Desert)奇瓦瓦沙漠。

2011-4-16 15:02:20 上傳

下載附件 (21.35 KB)


沙漠地鼠龜
中文名:沙漠地鼠龜
學 名:Gopherus aggassizii
屬 名:Gopherus
食 性: 以青草,花及仙人掌為食。
分 布: 美國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
形態特徵: 最大甲長37公分。只有1枚腋盾,在所有的椎盾中以第5椎盾的寬幅最大。
常見外觀形態:體長9 1/4- 14 1/2" (23.5-36.8 cm)。陸棲,背甲圓隆,後腿短而粗壯,前肢密被鱗甲,形態扁平,便於挖掘,所有的腳趾間都沒有蹼。背甲橢圓形,棕色,類似角質,盾片中央略略泛黃。甲橋發育良好,腋盾單枚。腹甲微黃,沿著盾片的邊緣呈棕色;成體的喉盾遠遠超出背甲。頭小,前部圓,呈茶色,略微泛紅,虹膜黃綠色。前腳和後腳的大小大致相同。雄性的腹甲內凹。

生活習性
棲息於長有仙人掌及有刺植物的乾燥環境。可以挖掘深達10公尺的長穴,成為其藏身地。5-7月可產下5-6顆球形或橢圓形卵。孵化期90-120天。


珍龜屬Homopus
斑點陸龜
鷹嘴陸龜
伯格海角陸龜
包蘭格海角陸龜
卡魯海角陸龜

 



2011-4-16 15:37:16 上傳

下載附件 (6.46 KB)


斑點陸龜
中 文 名 斑點陸龜
俗名別名 斑點海角陸龜
英 文 名 Speckled Cape tortoise
拉丁學名 Homopus signata
體形尺寸 7.5cm~10cm  
地理分布 南非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



2011-4-16 15:40:35 上傳

下載附件 (25.85 KB)


鷹嘴陸龜
中 文 名 鷹嘴陸龜
俗名別名 鸚嘴海角陸龜、鉤嘴海角陸龜
英 文 名 beaked Cape tortoise
拉丁學名 Homopus areolatus
命名者,年份
參考文獻
品  種
地理分布 南非南部-開普海角省南部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

2011-4-16 15:44:09 上傳

下載附件 (17.36 KB)


伯格海角陸龜
中 文 名 伯格海角陸龜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Bergers Cape Tortoise
拉丁學名 Homopus bergeri
地理分布 納米比亞及南非沿西海岸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一般伯格海角陸龜產卵會產於石板之下,產季約1月~10月間(冬季或初夏),孵化溫度約橫溫28℃~32℃,溼度控制為80%~90%,歷經110天的孵卵期。
食  性 食物包含草食、花葉、黃瓜、番瓜、葡萄與無花果,偶爾補充燕麥、麥子、玉米及鈣質D3等。此外飼養環境裡會放一些乾草或葉子以便隨時食用。
     


包蘭格海角陸龜
中 文 名 包蘭格海角陸龜  
英 文 名 Boulenger's Cape Tortoise
拉丁學名 Homopus boulengeri
品  種  
地理分布 南非西南部
習  性  
體形尺寸 10cm
繁殖方式 卵生。


 

2011-4-16 15:47:58 上傳

下載附件 (12.6 KB)


卡魯海角陸龜
中 文 名 卡魯海角陸龜
英 文 名 Karroo cape Tortoise
拉丁學名 Homopus femoralis
命名者,年份
參考文獻
品  種
地理分布 南非南部-(Karoo Nature Reserve)卡魯自然保護區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

概況
卡魯海角陸龜種類野生狀態被發現在高海拔的南非東部海角內地高原,剛好位於南非北開普省慶柏利北部至南部,東邊至賴索託邊界,都屬卡魯範圍,開普省西南(Murraysburg)至開普省西北(Sutherland蘇特蘭)。
卡魯海角陸龜更喜愛棲息於山區(卡魯grassveld及bushveld灌木山林),它們棲息在南非最冷的grassveld地區冬季降雪是肯定的,它們冬天並不會挖掘洞穴,而是躲藏在石板或者植被之下完全的暴露在冷空氣之中。

 

緬甸陸龜屬Indotestudo
緬甸陸龜
印度陸龜
特拉凡柯陸龜

 



2011-4-16 16:06:51 上傳

下載附件 (16.4 KB)


緬甸陸龜
中文正名:緬甸陸龜
拉丁學名:Indotestudoelongata
中文俗名:黃頭陸龜 黃頭象龜 緬陸陸龜 象龜
英文名:EiongateTortoise
屬中文名:印度陸龜屬
保護等級:國家重點二級保護
國內分布:分布於廣西、雲南。
國外分布: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至越南、馬來半島地區。
分類地位:動物界Fauna=>脊索動物門Chordat=>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爬行綱REPTILIA=>龜鱉目TESTUDINATA=>潛頸龜亞目Cryptodira=>陸龜科Testudinidae=>緬甸陸龜屬Indotestudo=>緬甸陸龜Indotestudoelongata
生境:緬甸陸龜是亞熱帶的陸棲龜類,棲息於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喜暖怕寒。
體型:體大,背甲長200mm左右。
食性:以植物的莖、葉、果等為食。
習性:耐熱。


常見疾病
1.脫皮,流眼淚
出現以上情況就說明你的飼養環境太幹了,要趕緊提高溼度。

2.流鼻涕
流鼻涕說明龜有感冒現象,請提高飼養溫度,在泡澡和餵食時可以餵少量的土黴素。

3.拉蟲
新進的緬甸陸龜會有拉蟲的情況,這時需要驅蟲,10釐米以下的緬陸餵1/6片腸蟲清,10釐米以上的餵1/4片,25釐米以上的餵1/2片。有些緬甸陸龜不會出現拉蟲現象,但飼養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體重沒有增長反而會減輕這也證明龜的體內有蟲,請及時清蟲。一般清一次就可以,如果清完還有可以再清第二次。但相隔時間不可太短,要不然會對龜的腸胃產生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當新買的龜還沒有調整好狀態時,不要輕易餵藥打蟲。

4.爛甲
殼底下有白斑,用力下壓有濃水流出。用刀片將壞死的殼剃掉,用雙氧水消毒,抹金黴素眼藥膏,每天重複,注意不要感染。

5.外傷
不嚴重的外傷可以先清潔傷口,後抹紅黴素或者氯黴素,兩者不可混用,要用只能用一樣。



2011-4-16 16:09:52 上傳

下載附件 (17.89 KB)


印度陸龜
中 文 名 印度陸龜
俗名別名 蘇拉維西陸龜、蘇拉威西陸龜、西裡貝斯陸龜
英 文 名 Celebes Tortoise
拉丁學名 Indotestudo forstenii
品  種  
地理分布 印度尼西亞群島→(sulawesi  Island)蘇拉威西島、(Halmahera Island)哈馬赫拉島
習  性 棲息在溼潤森林地帶,適合溫度:攝氏26-30度。  
體形尺寸 15cm~18cm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野外食物包括水果、野生葉菜、昆蟲及動物腐屍


 

特拉凡柯陸龜

中 文 名 特拉凡柯陸龜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Tranvancore tortoise
拉丁學名 Indotestudo travancorica
地理分布 印度西部至西南部沿岸山脈→(Karnataka)卡納塔克及(Kerala)喀拉拉兩個省份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


 

紋龜屬Kinixys
非洲折背陸龜
荷葉陸龜
鍾紋折背陸龜
洛帕蒂折背陸龜
莽原折背陸龜
納塔爾折背陸龜

 

2011-4-16 16:42:14 上傳

下載附件 (62.36 KB)



2011-4-16 16:52:36 上傳

下載附件 (52.92 KB)


荷葉陸龜
中 文 名 荷葉陸龜
俗名別名 荷葉折背陸龜
英 文 名 Home's hingeback tortoise
拉丁學名 Kinixys homeana
品  種  
地理分布 幾內亞、賴比瑞亞、桑及利亞、查德、喀麥隆、中非共合國
體形尺寸 15cm~20cm
習  性 雖然荷葉陸龜分布在非洲,可是它們卻不喜歡太強的光線,飼養場所需有較大面積的遮陰處。
食  性 雜食性。荷葉折背陸龜在野地食物廣泛,不管動植物類食物,幾乎來者不拒,在人工飼養環境可以餵食蝸牛或者昆蟲,甚至於動物內臟等高蛋白食物,而植物類可選擇溼軟的水果或者葉菜,不過食物還是要以多樣性為主,太過於單調的食物會引發多種疾病及營養過剩或者不足的問題。


 

2011-4-16 16:56:36 上傳

下載附件 (47.13 KB)


鍾紋折背陸龜
中 文 名 鍾紋折背陸龜
俗名別名 鍾紋陸龜、婁費爾德折背陸龜
英 文 名 Bells/Lowveld Hinge-back tortoise
拉丁學名 Kinixys belliana
命名者,年份 Gray,1831
成年體型:殼長通常不會超過20cm,但也有個別長到22cm。初生體型:殼長3.5~5.0cm
地理分布 中非以南各國,除北非外,分布遍及整個非洲及非洲海島
瀕危狀態 瀕臨絕種 ( CITES 附錄二/IUCN 易受傷害 )

習性
主要居住在草原、稀樹大平原,有時也會出現在近海邊的樹林。那些地方有些時間會長期乾旱,當溫度上升,鍾紋陸龜就會夏眠,當下雨出現的時候,即使正在夏眠中的鐘紋陸龜也會開始活躍,之後會安靜下來找尋食物。

繁殖方式
通常在每年7至11月交配,5月產卵,它們喜歡在比較潮溼的天氣才產卵,每次會產下2至4隻蛋,而蛋的大小通常為 (41-45) x (28-38) 毫米,事實上大小是根據母體的大小來決定,通常母體越大,蛋就會越大。孵化期通常需要 148 至 172 天和應用攝氏29度來孵化,太高的溫度會令到孵出的小龜畸形,而剛剛孵化的小龜大小通常為45至47毫米。

2011-4-16 16:56:37 上傳

下載附件 (18.41 KB)


食性
雜食性。在野外主食牧草、青草、葉、花和果實等,但也會吃蝸牛、一些小型昆蟲和動物的屍體等。

亞種
折背龜屬的六個種類中,鍾紋陸龜的體型是比較大的。 它們的背甲後半部有典型折背龜的關節可以折合。鍾紋陸龜也是折背龜中分布最廣數量也最大的一種,算是折背龜屬的代表龜種。 
  鍾紋陸龜共有三個亞種,分布區各不相連。
  Kinixys belliana belliana稱為東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東部各國;
  Kinixys belliana nogueyi稱為西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西部各國;
  Kinixys belliana zombensis稱為南部鍾紋陸龜,分布在非洲南部各國和馬達加斯加島上。
  這三個亞種又以西部鍾紋陸龜最為普遍。三種亞種棲息區雖然並未重疊,但是有時也不容易區分,稍加說明:  
  Kinixys belliana belliana 東部鍾紋陸龜:  前腳通常有五趾,背甲甲盾為深色邊框,有黃棕色斑紋。
  Kinixys belliana nogueyi  西部鍾紋陸龜:  前腳通常只有四趾,背甲為一體土黃色,甲盾有棕色外框,及少許淺色斑紋。
  Kinixys belliana zombensis 南部鍾紋陸龜:  前腳通常只有四趾,背甲為淺黃底色,布滿寬大的黑色放射斑紋。

2011-4-16 16:56:35 上傳

下載附件 (62.93 KB)

 

2011-4-16 16:58:57 上傳

下載附件 (31.81 KB)


洛帕蒂折背陸龜
中 文 名 洛帕蒂折背陸龜
俗名別名 葉狀鍾紋折背陸龜
英 文 名 Lobatse hingeback
拉丁學名 Kinixys lobatsiana
地理分布 波札那、南非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2011-4-16 17:01:25 上傳

下載附件 (13.87 KB)


莽原折背陸龜
中 文 名 莽原折背陸龜
俗名別名 斑紋折背陸龜
英 文 名 Spekes Hinge-Back Tortoise
拉丁學名 Kinixys spekii
地理分布 南非東北地區、史瓦濟蘭、波扎那、辛巴威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2011-4-16 17:05:30 上傳

下載附件 (18.5 KB)


納塔爾折背陸龜
中 文 名 納塔爾折背陸龜
俗名別名 壘包折背陸龜
英 文 名 Natal Hinge-back Tortoise
拉丁學名 Kinixys natalenisis
命名者,年份  
參考文獻  
品  種  
地理分布 南非東南海角納塔爾省
瀕危狀態 CITES-II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多以雜草嫩葉為主食


 

扁龜屬Malacochersus:

2011-4-16 17:11:28 上傳

下載附件 (46.55 KB)


餅乾龜
中文名 餅乾龜
俗名別名 石縫陸龜、薄餅陸龜、東非薄餅龜、非洲軟甲陸龜
英文名 Pancake Tortoise
拉丁學名 Malacochersus tornieri
地理分布 非洲東南部
體形尺寸 腹甲長度12~15cm
繁殖方式 卵生。餅乾龜每次只下一顆蛋,一年當中會下3~4窩不等的蛋,蛋呈現細長型。 

繁殖
據報導,餅乾龜——尤其是雄性——在繁殖季節會變得相當活躍。野外的餅乾龜在每年的年初進行交配,而在七八月份築巢產卵。交配成功的雌龜通常只產一枚卵,卵埋在3-4英寸深的鬆軟的沙質土中。一隻雌龜在一季中可以多次產卵,每次相隔六周到兩個月。卵大約有2英寸長,而寬僅為長的一半。孵化期似乎為4.5-6個月,但也有超過8個月的報導。

2011-4-16 17:11:30 上傳

下載附件 (20.8 KB)


餅乾龜的稚龜看去和其他陸龜的稚龜差不多。典型情況下,它們呈深黃色,背甲和腹甲的盾片上長著棕色或黑色的斑紋。甚至它們的背甲也略成圓頂狀,一點也不像它們的父母!幼龜的體長約有一英寸半,體型比成龜更圓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逐漸變成像成龜那樣的長方形。
捕捉。因此希望餅乾龜能夠成為陸龜飼養管理中的又一成功事例。


凹甲陸龜屬Manouria
凹甲陸龜
靴腳陸龜

2011-4-16 17:24:47 上傳

下載附件 (39.43 KB)


凹甲陸龜
中文正名:凹甲陸龜
拉丁學名:Manouria impressa 命名:Günther
英 文 名:Impressed tortoise
中文俗名:山龜、龜王。臺灣地區又稱為麒麟陸龜
地理分布:中國境內主要分布於廣西、海南、湖南、雲南等;在國外主要分布於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
保護等級:國家重點Ⅱ級保護
分類地位
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爬行綱 REPTILIA → 龜鱉目 TESTUDINATA →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 陸龜科 Testudinidae → 凹甲陸龜屬 Manouria → 凹甲陸龜 Manouria impressa

形態特徵
體形較大的陸棲行的龜類,成體體長可在30cm以上,寬可達27cm,前額有對稱的大鱗片,前額鱗2對,背甲的前後緣呈強烈鋸齒狀,背甲中央凹陷,故得名凹甲陸龜。臀盾2枚身體背部黃褐色,腹甲黃褐色,綴有暗黑色斑塊或放射狀紋。它的背甲與腹甲直接相連,其間沒有韌帶組織,四肢粗狀,圓柱形,有爪無蹼。

2011-4-16 17:50:47 上傳

下載附件 (41.83 KB)


靴腳陸龜
中 文 名 靴腳陸龜
俗名別名 緬甸高山陸龜、六足陸龜、亞洲大型陸龜、棕靴腳陸龜、黑靴腳陸龜
英 文 名 Burmese Mountain Tortoise
拉丁學名 Manouria emys
品  種 分為兩個亞種:黑靴凹甲陸龜(Manoouria emys phayrei)與棕靴凹甲陸龜(Manoouria emys emys)
地理分布 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
屬陸龜科。以植物為食,有時也會捕食無脊椎動物及青蛙。分布在印度西部至越南南部間,南至馬來半島,蘇門達臘。靴腳陸龜的尾部及左右後肢根部間長有幾枚小趾狀的發達鱗片。 棲息於熱帶雨林,性好溪流附近區域。在人工飼養下可產40個左右的球形卵,孵化期通常不超過70天。

2011-4-16 17:50:45 上傳

下載附件 (21.22 KB)

350歲的老靴腳陸龜 

德州的Fort Worth動物園,在1983年時也成功人工孵化出靴腳幼龜。該次記錄中,母龜總共產下37顆卵,其中32顆以人工孵化。蛋的直徑為4.19-4.51公分,重量為40.5-45.8公克重。溫度控制在攝氏23.3度的孵蛋機中,有24隻幼龜破殼出,孵化期間為63-70日。
荷蘭的Wassenaar動物園在1978-1980年間,母龜分別產下40,39以及42顆蛋。蛋的大小從4.8x5公分,到5.3x5.3公分皆有,重量為52-62公克。在溫度控制於攝氏28度,相對溼度90%的孵蛋機中,經歷66-71天後幼龜孵化出。幼龜臍上的卵黃囊在破殼後12-48小時吸收完畢,出生體重50-55公克,背甲長5.1-5.5公分。

 

沙龜屬Psammobates
幾何陸龜
鋸緣陸龜
帳蓬陸龜


2011-4-16 18:08:09 上傳

下載附件 (18.72 KB)


幾何陸龜
中文名稱 幾何陸龜
俗名別名 幾何星叢龜
英文名稱 Geometric tortoise
拉丁學名 Psammobates geometricus
地理分布 南非開普省
習  性 棲息在乾燥沙質莽原地區。適合溫度: 攝氏18-30度。
體形尺寸 15cm~20cm
繁殖方式 卵生。
食  性 野外依賴粗草及沙漠植物為食


2011-4-16 18:12:08 上傳

下載附件 (17.93 KB)


鋸緣陸龜
中文名稱 鋸緣陸龜
俗名別名 鋸緣星叢龜、鋸緣帳篷陸龜、喀拉哈裡帳篷星叢龜
英文名稱 Serrated Tortoise
拉丁學名 Psammobates oculiferus
地理分布 非洲南部(南非東北部地區、波札那鄰近國家均有分布)
體形尺寸 腹甲長度大約10cm
繁殖方式 卵生。月份普遍為鋸緣星叢龜的繁殖季節,一次約只下一顆蛋。
食  性 食物以青草為主,除青草外還包含桑科葉子及花朵、先人掌,特別喜愛含水分較多的植物。


 

2011-4-16 18:14:21 上傳

下載附件 (18.56 KB)


帳蓬陸龜
中 文 名:帳蓬陸龜
俗名別名:帳蓬星叢龜
英 文 名:Tent Tortoise
拉丁學名:Psammobates tentorius
地理分布:南非、納米比亞、波渣那
體形尺寸:13cm~15cm繁殖方式 卵生。
品  種:有三種亞種分別為:
1. Psammobates tentorius tentorius,Karoo Tent Tortoise,卡魯帳蓬陸龜
2. Psammobates tentorius trimeni,Namaqualand Tent Tortoise,納瑪瓜地帳蓬陸龜
3. Psammobates tentorius verroxii,North Tent Tortoise,北部帳蓬陸龜


蛛網龜屬Pyxis:

2011-4-16 18:27:52 上傳

下載附件 (37.86 KB)


蛛網龜
中 文 名 蛛網龜
俗名別名 蛛網陸龜
英 文 名 spider tortoise
拉丁學名 Pyxis arachnoides
品  種 分三個亞種:
地理分布 馬達加斯加島。
體形尺寸 最大甲長15公分。

亞種特徵
蛛網陸龜主要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最南方的沿岸潮溼樹林,棲息環境為潮溼雨林氣候,蛛網陸龜棲息環境比起相似的平背陸龜所棲息的環境來說似乎還要來的潮溼。蛛網龜因為花紋神似蜘蛛網而得名。在陸龜中這是唯一一種胸甲有關節可以折合的種類。依腹甲的花紋及胸甲的可折合程度又分出三種亞種,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平背陸網龜或稱扁尾龜的亞種已經獨立成為一個新的品種Pyxis planicauda,區分如下:

2011-4-16 18:29:23 上傳

下載附件 (66.59 KB)


    1. Pyxis arachnoides arachnoides, 腹甲無斑紋,胸甲有韌帶構造,可以完全閉合。
    2. Pyxis arachnoides oblonga, 腹甲有散布的黑斑,胸甲有韌帶構造,可以完全閉合。
    3. Pyxis arachnoides brygooi, 腹甲無斑紋,胸甲沒有韌帶構造,無法完全閉合。  
背甲花紋變異極大。少部份個體花紋會隨著成長而擴張,底色也會轉變為偏黃化的體色,國外稱之為高黃蛛網龜(high yellow),這種情況出現在承名亞種P.a. arachnoides比較多。


四爪陸龜屬Testudo
四爪陸龜
歐洲陸龜
埃及陸龜
赫曼氏陸龜
北非陸龜
翹緣陸龜

2011-4-17 02:31:28 上傳

下載附件 (22.4 KB)


四爪陸龜
中文學名: 四爪陸龜
中文俗名: 旱龜 陸龜 塔西帕卡 塔斯帕哈 草原龜
拉丁文目名: TESTUDINATA
拉丁文科名: Testudinidae
拉丁文屬名: Testudo
拉丁文種名: horsfieldi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Gray, 1844
英文俗名: Central Asian tortoise


2011-4-17 02:36:39 上傳

下載附件 (27.94 KB)


歐洲陸龜
中文名:黃金歐洲陸龜
學 名:spur-thighed tortoise
屬 名:Testudo
食 性:以植物花葉為食。
分 布:分布於西班牙和北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地。國內出現的品種分為普通歐陸和黃金歐陸。
形態特徵:上臀甲1枚,後大腿內側具有大型圓錐狀鱗片,以及尾部無任何大型角質鱗片。
生活習性:棲息於海岸至海拔3000公尺的乾燥地區 。
棲息環境:乾燥草原與森林地帶。
體長:背甲16-18公分。
適溫:攝氏15-30度。
歐洲陸龜在歐洲是最普遍的陸龜,也是因為它可以適應寒冷的溫帶氣候,也會冬眠。它們和蘇卡達一樣,後腿上長有棘刺,這一點也是分辨歐陸與赫曼的主要依據。
  

2011-4-17 02:40:47 上傳

下載附件 (12.86 KB)


埃及陸龜
中 文 名 埃及陸龜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Egyptian tortoise   
拉丁學名 Testudo kleimanni
繁殖方式 卵生。
習    性 棲息在沙漠地帶,適合溫度在攝氏17-24度。
原居地: Cyrenaica 西部、利比亞、以色列、埃及北部,包括西奈山北部
分 布: 非洲北部至中東間(利比亞,埃及,以色列南部)。

2011-4-17 03:12:09 上傳

下載附件 (34.27 KB)

2011-4-17 02:47:31 上傳

下載附件 (21.5 KB)


赫曼氏陸龜
中文名:赫曼陸龜
學 名:Testudo hermanni
屬 名:Testudo
食 性: 雜食性,尤其嗜食豆類植物,有時也會捕食蚯蚓、蝸牛及昆蟲。
分 布:西班牙,法國南部至土耳其近歐洲區域,薩丁尼亞島,科西嘉島。
形態特徵:甲長不超過20公分。具有上臀盾1枚,大腿上並無大型疣狀鱗片,前肢前緣上計有5-10列小型鱗片。
生活習性:棲息於乾燥草原或灌木丘陵地帶內植物豐富且溼度較低的區域。
拉丁文名:Testudo hermanni
英文名:Hermann's tortoise
成體背甲大小約20-30cm

 

2011-4-17 03:01:07 上傳

下載附件 (17.14 KB)


北非陸龜
北非陸龜家族 North African tortoises
學    名   Furculachelys & Testudo spp.  
原 產 地    北非突尼西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
棲息環境    沙漠地帶
體    長    背甲13-18公分
適    溫    攝氏22-28度.
非洲大陸的北部是一大片荒涼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這片沙漠卻瀕臨著美麗的海,地中海。就在這融合兩種極端的環境下,孕育出五個非洲回教國家,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和埃及。同時也孕育出許多種較不為人知的陸龜,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區。

1、突尼西亞陸龜    Tunisian tortoise   ( Furculachelys nabeulensis )

突尼西亞陸龜背甲底色較淺體色斑紋與歐陸顯然不同

2、利比亞陸龜      Libyan tortoise     ( Testudo flavominimaralis )

利比亞陸龜Testudo flavominimaralis背甲散布點狀黑斑


3、阿爾及利亞陸龜  Algerian tortoise   ( Testudo whitei或Furculachelys whitei )

阿爾及利亞陸龜T.whitei

 三種北非陸龜分布圖(紅色:阿爾及利亞陸龜 綠色:突尼西亞陸龜 黃色:利比亞陸龜)


 


2011-4-17 03:20:05 上傳

下載附件 (29.33 KB)


緣翹陸龜
中文名:緣翹陸龜
俗名別名:扇尾陸龜
英文名:MarginatedTortoise
拉丁學名:Testudomarginata
分類:陸龜科、地中海陸龜屬
地理分布:阿爾巴尼亞南部、希臘、撒丁島。
體型:
Testudo marginata marginata 希臘翹緣陸龜:
--大約為30釐米(最大35釐米),在人工圈養條件下曾經出現40釐米的樣本。
Testudo marginata "sarda" 撒丁島翹緣陸龜:
--大約35釐米(最大40釐米),曾經出現有12千克的樣本。
Testudo (marginata) "weissingeri" 小型)翹緣陸龜:
--大約25釐米(最大28釐米)
壽命:在自然野生條件下大約50-60年,在人工圈養下大約80-100年以上。

相關焦點

  • 陸龜飼養手冊大全——新手必學!
    --[陸龜怎麼餵]★陸龜飼養--食物篇:1、常見陸龜食用植物圖譜+成分列表http://tieba.baidu.com/p/12597721032、有關陸龜食物的營養http://tieba.baidu.com/p/15257179973、陸龜食譜大全http://tieba.baidu.com
  • [陸龜科普]紅腿陸龜
    」行列(當然紅腿陸龜並不能排到陸龜家族的前八)。其拉丁名「carbonaria」意思是碳,主要是因為紅腿陸龜的體色主要是黑色,又帶著一個黃橙紅色的胎盾,就像點燃的碳一般。紅腿陸龜有著許多種不同的地區種,甚至也有一些變異的個體在美國的市場上出現(當然是天價),因此這裡寫一篇分析這個品種的陸龜的文章,獻給大家。
  • 陸龜飼育小冊:四趾陸龜
    (Testudo) 四趾陸龜(Testudohorsfieldi)是一隻不起眼的陸龜,體長約20 公分。四趾陸龜的前腿非常有力,見證了偏愛待在自己挖掘的洞穴裡面。正如德語名稱"四趾陸龜"所明示的,這隻陸龜和其他所有的陸龜不同,都只有四隻趾頭和相對的爪子。在赫曼陸龜禁止出口以後,四趾陸龜取而代之,在原產地有超過十萬隻遭到濫捕。保護現況:華盛頓公約附錄二。四趾陸龜也稱為"俄羅斯草原龜",這個名稱指明了其來源。在四趾陸龜的原產地環境,有劇烈的夜間降溫以及很熱的溫度。
  • 被「踩扁」了的陸龜:餅乾陸龜!
    在東非這塊土地上生活著一種龜殼扁平,圖案華美,爬行速度極快,同時它們也是世界上最扁的龜——餅乾陸龜,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餅乾陸龜的外形酷似一塊夾心餅乾,在遇到危險時它們可以極快地爬進巖石的縫隙中自我保護。
  • 凹甲陸龜,中國原生陸龜之一
    中文名: 凹甲陸龜別名: 麒麟陸龜英文名: Impressed Tortoise學名:Manouria
  • 埃及陸龜
    「埃及陸龜」是北半球最小的龜類,主要棲息在沙漠及半乾旱環境,,如砂石平原、巖石、沙質幹谷、乾旱林地及海岸沼澤等,以野草與落花為食物,曾分布在埃及和利比亞兩國的北部地區。「埃及陸龜」在寒冷或炎熱環境下並不活躍,在寒冷季節中午和溫暖季節早上、晚上外出活動覓食,其他時間在草叢或巢穴休息和躲避天敵。由於陸龜藥用價值高,非法捕殺嚴重。
  • 我養陸龜經驗之談~基本的陸龜知識和飼養陸龜常識
    但常常發現我們缺乏一些陸龜的基本常識與概念,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錯誤或者不完整的飼養習慣,而造成愛龜生病甚至死亡。我整理了一下我個人認為非常基本的陸龜知識和飼養陸龜常識,來和大家分享及交流,讓我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我們在飼養的過程裡能夠更省心,所養的陸龜(特別是幼龜)更健康。養陸龜,其實就是在養環境,我們是要儘量模擬一個他們原住地的環境,這樣他們才能生長的好。
  • 每天認識一隻龜:陸龜系列·埃及陸龜
    別名:克萊馬尼陸龜拉丁學名:Testudo kleinmanni生物學分類:脊索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陸龜科、陸龜屬、埃及陸龜。在埃及的NilDelta(埃及中部也就是埃及陸龜滅絕的地方),埃及陸龜生活在相當肥沃地,溼潤和綠色的群落生活區,在海灘和農場地以及Akazien森林。人們在自然野生狀態下發現這種龜生存的氣溫為17~30℃,地表溫度為20~32℃。活躍的個體被證實在氣溫21~24℃,體溫在28~32℃。埃及陸龜在非常寒冷或非常熱的環境下並不活躍。在寒冷季節,它們會在中午出外。
  • 每天認識一隻龜:陸龜系列·凹甲陸龜
    凹甲陸龜在中國野生數量極為稀少。由於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破壞了凹甲陸龜賴以生存的家園;又由於凹甲陸龜龜板是藥材以及人們貪食其鮮肉而過度的獵捕,使稀少的凹甲陸龜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凹甲陸龜被國家列為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可能由於高原森林地區的棲息地遭到破壞而受到威脅。也可能由於當地的大量捕食及其龜板供藥用而面臨瀕危。1986年在廣西南寧市場見有成袋的凹甲陸龜的龜板及龜甲出售,據說來自雲南文山。
  • 每天認識一隻龜:陸龜系列·歐洲陸龜
    2.赫曼氏陸龜(Hermann'stortoise):分布於巴爾幹半島到黑海間各國,土耳其,蘇俄和伊朗等地。  3.翹緣陸龜(marginatedtortoise):分布於以色列,敘利亞和西奈半島。  4.埃及陸龜(Egyptiantortoise):僅分布於伊朗埃及境內。
  • 我國的陸龜之王-四爪陸龜
    中文學名: 四爪陸龜中文目名: 龜鱉目中文科名: 陸龜科中文屬名: 陸龜屬中文俗名: 草原龜 旱龜 陸龜 塔斯帕哈 塔西帕卡據牧民反應,位於喀什河以南的鞏乃斯黑山頭地區,過去也曾見有四爪陸龜活動。國外分布於蘇聯哈薩克斯坦南部荒漠、天山山脈的西南部及黑海東岸;伊朗西部和印度西北部也有分布。[生物學] 四爪陸龜棲息在海拔700~1000 m的荒漠地,以黃土丘陵荒漠地帶為主,該地屬草原半荒漠景觀,為蒿屬荒漠植被。
  • 每天認識一隻龜:陸龜系列·緣翹陸龜
    緣翹陸龜是溫帶陸龜中體型最大的,不過也只略大於30公分。與熱帶陸龜比起來還是屬於中小型陸龜。它們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背甲的後緣呈扇形開展,其它陸龜都沒有類似的構造,十分獨特。      緣翹陸龜翹緣陸龜是一種中型陸龜,原生地在希臘。成體能長到12~14英寸,在地中海品種中體型最大的其中一種。雄性陸龜的後緣邊甲殼闊而呈喇叭型,所以才稱為翹緣。雄性通常比較細小,但比雌性較為體長,並有長而粗的尾部。
  • 陸龜的飼養知識,陸龜吃什麼,需要啥設備?
    2、新來的野生陸龜需隔離並殺寄生蟲 來自野外的陸龜,首先要隔離飼養一段時間後,待確定它健康後方能與原來的陸龜混養。野外的陸龜在捕食時,常將帶有蟲卵的食物吞入體內,成為一個寄生蟲攜帶者。圈養陸龜的食物經過加工,攜帶寄生蟲的機會較少。因此,對新來的野生陸龜需殺寄生蟲。
  • 蘇卡達陸龜
    飼養蘇卡達陸龜需要提供較大的飼養空間,至少要提供龜體長10倍以上的室外區域才能保證其健康成長,蘇卡達不僅是大型陸龜,還是沙漠型陸龜所有需要大量的日照,才能給蘇卡達提供充足的鈣質與熱量。但不要以為這樣就夠了,相信很多養龜愛好者都看過何山老師的《何山愛龜說》可以經常從視頻中看到,何山老師經常會給陸龜餵食花朵,如月季、木槿花,這是因為植物的種子、嫩芽、花朵內含有很多的不飽和脂肪酸,這些不飽和脂肪酸對陸龜的成長來說是很重要的營養成分,與陸龜的免疫功能、繁殖功能都有極大的關聯,當然常見的可為食花朵除木槿花之外還可以餵食旋花、蜀葵、蟹爪蘭等。
  • 神秘的凹甲陸龜
    (1)物種概述:凹甲陸龜,也稱為麒麟陸龜,學名Manouria impressa,英文名Impressed Tortoise,這是一種生活在緬甸、寮國、泰國、越南、柬埔寨,中國、馬來西亞高山地區的陸龜,一般體長的極限為30cm,體寬可達25cm。
  • 關於歐洲陸龜
    希臘陸龜(歐洲陸龜)屬於地中海陸龜之陸龜屬(陸)的一種。其中亞亞歐陸龜(Testudo graeca ibera)是個很常被人養養且適合入門者的烏龜。其他的亞種,尤其是來自北非的國家,是要求很高的棘手寵物,需要陸龜飼養上的特殊知識和長年經驗。
  • 緣翹陸龜
    (爬行)目:龜鱉目(Testudinata)亞目:曲頸龜亞目(Cryptodira)科:陸龜科(龜科)屬:陸龜屬(陸)種:緣翹陸龜(Testudo marginata)亞種:無緣翹陸龜屬於地中海陸龜之陸龜屬(陸)的一種,也是地中海地區最大的陸龜。
  • 每天認識一隻龜:陸龜系列·四爪陸龜
    四爪陸龜生活於海拔700-1000m的黃土丘陵草原半荒漠地區,常在在蒿草豐富、土質溼潤、螺殼較多的陰坡凹地棲息。四爪陸龜習慣隱匿於洞穴中,白晝外出活動,行動快捷。四爪陸龜每日有二個取食高峰期,一是在日光浴後至午間避暑前的10.00~12.00時,另一在避暑結束後至夜間人洞前的18.00~20.00時。四爪陸龜時常邊走邊作短時間的進食,少見其長時間停於一處取食,繁殖期性成熟的雄龜尤其如此,相比之下,雌龜日取食時間較長,食量較大。
  • '長壽的寵物'——陸龜
    七、靴腳陸龜靴腳陸龜是亞洲最大的陸龜,背甲相對較低,椎盾區域向下凹陷,在婆羅洲發現的亞種為棕色,腹甲稍有些發白。十、赫曼陸龜赫曼陸龜是歐系陸龜的代表品種之一,強健的體魄,活潑的性格,適中的售價以及中等大小的體形,都使之成為非常合格的入門品種。赫曼陸龜(Testudo hermanni),陸龜科。
  • 陸龜大全!儘量每個品種都給大家至少有一張圖片可以認!
    9℃低溫,基本上18℃~35℃都是黃腿陸龜可以忍受的範圍,算是適應能力較強的陸龜種類,而分布地溼度平均都有70%以上。 紅腿陸龜被發現於熱帶南美洲,是生長在純熱帶的陸龜種類,分布於委內瑞拉、巴西、厄瓜多、巴拉圭和加勒比島,紅腿陸龜頭部與四肢有明顯的紅色鱗片,因此而得名,一般而言以美洲產陸龜種類來說,紅腿陸龜屬中大型的陸龜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