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招了:臨了N遍也寫不好的單字結構咋辦?

2021-02-10 楊中濤書法講堂
▲楊中濤1平尺團扇紙臨趙松雪尺牘

:臨習字帖時會發現有那麼幾個字,總是寫不好。我是該反覆練習這幾個字,還是反覆臨習字帖?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其實我一直想寫一篇有關這個問題的文章,今天既然問題被提出來了,那就正好趁這個機會,與各位一起討論一下這個書法自學者普遍遇到的問題。

▲行書技法班學員臨帖作業。下同。

:是不是所有書法學習者,都會碰到「有那麼幾個字,總是寫不好」的問題?

:是的,幾乎沒有人能夠不碰到這個問題。

當然了,這種自己感覺怎麼也寫不好的字,具體的字可能並不相同。

換句話說,你覺得這個字不好寫,別人可能覺得並不難寫。反之亦然。

但無論如何,我們肯定會遇到無論自己怎麼「擺弄」也寫不好的單字。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在你的提問中,你自己已經給出了兩種方案:

1、反覆練習這些「高難字」。

2、反覆臨習字帖(即通臨)。

實際上,這兩種方法並不是對立的,你可以兩種方法兼用的。

而且不同的人,具體的方法效果也不太一樣。

有的人可能通過第一種方法,問題就能解決得比較好。

而另外一些人,可能覺得第二種方法更「管用」。

我個人覺得,其實可以兩種都試一下的。

覺得哪種更有效,就使用哪一種。


:除了上述兩種方法,還有沒有第三種方法?

:我覺得還是有的。

這個第三種方法,就是暫時根本不去管它,先「冷落」這些高難字一段時間。

你平時該怎麼臨帖,還是怎麼臨帖。

然後經過比較長一段時間後,該換帖了,臨到了其他名家的法帖。

此時你可能會發現,你原來覺得的一些「高難字」,在新的法帖中,其用筆和結構與以前所臨法帖有了顯著區別。

在這種情況下臨寫後,發現以前遇到的「高難字」,此時已經不再是高難字了。

這種方法,其實就是先不管它,等以後「再回來收拾你」的方式。


:這麼說來,一共是三種解決方案。根據你多年的臨帖經驗,你覺得這三種方法中,哪種最有效果?一定要說實話哦!

:好的。我就說一點自己的感受,絕對是大實話。

就我本人的一點經驗看,我覺得第一種方法最不管用。

只看別人的文章吧,他們都說這種方式最管用。

對此我也有點搞不明白,可能是我本人的悟性有限吧。

之所以覺得這種方法最不管用,是覺得你當前階段的理解力就這樣。

你這個高難單字反覆寫一萬次,也還是那樣。

第二種方法呢,俺覺得比較有用。這種方法能夠讓你找到整體的「字勢」,以待今後「感悟」。

第三種方法我覺得最管用,心態也比較正常。

仍然要特別說明一下:這只是我本人的一點感受,不見得適合所有人,僅供參考而已。


:你寫了這麼多年字,現在是否感覺還有我們前面所說的「高難字」?

:要說沒有,那肯定是在說假話或自欺欺人。

當然了,如果你練得越多,會將這些高難字努力處理得好一點,使它們不至於那麼「難看」。

再結合我們前面所說的第二、第三種方法,儘量將這些高難字的字數數量減少一些。

但無論你怎麼練,咱們這一輩子,肯定一直有一些「高難字」是無法完美解決好的。

這些高難字如影隨形,趕也趕不走,只不過數量或多或少而已。

2020年8月14日整理舊稿

專輯:中國書法史基礎課及臨帖

本公眾號所發布所有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梁上君子,自重自愛!

楊中濤,楊中濤書法講堂創始人。原名楊秀付,原籍湖南省鳳凰縣。本科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後考入首都師大中文系書法專業,師從當代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為歐陽先生所招收第二屆書法碩士。

多臨帖|臨多帖|臨帖多

識四海人,行千裡路;
臨百家帖,讀萬卷書。

公眾號ID:WeCalli

或掃碼關注

楊中濤書法史基礎課

請加手機/微信同號

136 4112 7505

驗證註明「書法基礎課」

中國書法史 | 古代書法理論
漢字字體演變史 | 古代漢語
碑帖常識 | 篆刻基礎和進階
古典詩詞入門 | 臨帖與創作

for  Chinese Calligraphy

Copyright © 2016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第四遍九成宮醴泉銘,每個字臨幾遍比較好呢?
    臨寫九成宮,每個字寫幾遍?肯定有人會說:寫幾遍不重要,寫得象才重要。有可能三遍五遍,有可能三五十遍,也有可能三五百三五千遍也不一定,總之,要求的目標就是,寫到象為止。歷來的書法教育都是要求學生先臨帖,把帖臨得和原帖差不多了,再求變化求創新,再形成自己的風格。這當然是正確的練習方法,毋庸置疑。那既然是臨帖,當然是以寫得和原帖一模一樣為目標的。
  • 臨習小楷該用多大尺寸方格?
    2.5CM的方格紙寫小楷,顯得有點大了。2CM寫起來呢,如果此前沒有練過小楷,覺得大小正好差不多。但整體上一看呢,字還是顯得有點偏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採取了一項補救措施:再次追加定製了1.5CM的方格紙。
  • 單字挺好,但一旦寫多就很難看,你有這個問題嗎?
    朋友說,當他寫一個字的時候自我感覺很不錯,但一旦寫多了,就變得特別難看,簡直是一堆狗屎(他的原話)。其實很多書法愛好者應該有同感。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落差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分析一下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同時也要給我們的書法愛好者一些啟示。一、你確信你的單字寫好了?
  • 怎麼背英文單字?
    一開始不懂念什麼,只是心裡放了一顆種子:喔~原來a,e,i,o,u不是只有一種發音,原來ai,ou,ee, ie連在一起,有規則發音,真是太神奇了!下課前,我們都玩猜字遊戲,他念一個很長的單字,當然是我們沒學過的。把中間幾個字母挖空,要我們分組競賽填空。單字越長,音節越多,我們就越興奮!
  • 文徵明的這篇大字行書,非常有味道,我臨寫了一段,您給評價一下
    而我們今天臨習的這篇大字行書,和他一般書風有很大的區別。結體上取法黃庭堅的長槍大戟,收放自如,氣勢開張,給人以灑脫勁健之感。不過,本篇大字行書雖是取法黃庭堅,卻沒有黃庭堅的抖擻作態,字裡行間老辣蒼勁,又不失精到自然。臨寫起來十分有趣。
  • 傻傻地埋頭臨,不如細細地用心讀!67臨帖十遍,不如精讀一遍!
    拿來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幾遍再說。若要問你,這本帖子的特點是什麼?具體表現在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樣的?能舉出幾個寫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寫下來嗎?細節上又注意到了多少?很少有人能夠脫口而出。只臨帖不讀帖,實在是很大一批書法愛好者一個嚴重的問題。
  • 這種學書法方式不對,日書10000行,不如寫好10個字!
    二、機械化抄寫沒有效果以臨帖為例,臨帖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但並不是臨得越多越好。只抄寫不行,不加思索與研究,機械化地重複勞動,臨得太多也意義不大。比如寫《蘭亭序》,全篇200餘字,下點苦功每天臨寫20-30遍是有可能的,但光量上去了,沒有質可不行,並不一定效果就好,寫得太多,那不叫臨帖,只是抄書。三、最佳的臨帖方式是單字過關臨帖的方法,決定了臨帖的效果。
  • 學《多寶塔》兩年還不如學半年寫得好,幾乎放棄!只因選錯了紙
    首先說紅色圈裡「寺」「塔」是比較不錯的,雖然結構上沒原貼那麼開張,但是也還可以。關鍵你看藍色圈裡的部分,問題有三處。第一如「寶」「佛」「經」這類,屬於結構問題,讀帖時沒有方法,臨的太盲目。第二如:「邪」「都」「郎」的耳刀筆法問題,「顏」的點、提,「真」的橫等等。第三就是看整體,用筆的「調」和原帖出入太大,這是你寫不好的根本原因。綠色框裡是什麼意思呢?
  • 【毛毛學堂】帖,應該是「傻臨」還是「巧臨」?明代李淳說透楷書結字規律
    並不是說一小時紙能寫十個字,而是說吃透這十個字。《孔子廟堂碑》中難寫的字,如「讓」、「乃」、「盛」、「盡」,我是寫了五六遍才基本上掌握的。這樣算起來,一小時十個字還是多說了呢。以一小時十個字算,一千九百字需要一百九十小時。我要上班、做家務、陪老婆、陪孩子、應付各種雜事,平均每天習字的時間頂多也就是兩小時。這樣堅持不懈,每天堅持臨帖,需要95天,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通臨一遍《廟堂碑》。
  • 字體結構如何熟練掌握,需要死記硬背嗎?
    這個「結構」,究竟是指什麼?又如何去練習掌握呢?- 首先是「摹」-初練字時,手沒有熟練,筆也十分不穩定,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摹」寫來打基礎。「摹」是掌握帖子的筆法間架精神,就是描紅或者用半透明紙映著寫。
  • 字體結構如何快速掌握,需要死記硬背嗎?
    「摹」是掌握帖子的筆法間架精神,就是描紅或者用半透明紙映著寫。 但是此舉沒有系統地去了解一個字的間架結構。作為剛開始可以嘗試,寫順手了一定要過渡到臨的階段,不然會產生「我照著寫能寫好,離開帖子就不行的疑問。」
  • 經典 | 峻秀疏朗的《禮器碑》原石+明拓本+單字高清圖+臨習指導+名家臨作
    此文內容如下:《禮器碑》原石,碑陽明拓,碑陰選圖,高清單字選圖,臨習指導,林散之臨本,來楚生臨本,張建會臨本此帖甚長
  • 每天9個字,趙體行書臨習經驗分享+原帖米字格單字
    聲明:單字內容是趙孟行書原帖製作,分享經驗是小編平時臨習所得所感,若有不足之處還望批評指正。今天的更新內容是: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本文中9個單字,草書寫法居多,大家練習時多多辨認,也可以增加草書的知識儲備。奔:這個字原來「大」字底下是「卉」連寫起來就成了下圖的樣子,「大字頭」撇長反捺短,形成左低右高的形態。接下來的部分橫短,豎鉤起筆位置垂直對齊於上方「大字頭」橫與撇相交點,看米字格中豎中線對齊便可知。最後注意右邊「橫折勾」收筆比較低。
  • 78歲翁7年臨寫千遍《蘭亭序》 自創英文版形式
    朱翁灘羊皮上寫《蘭亭序》  寧夏78歲老人朱繼明對《蘭亭序》喜愛執著,多方搜集了32種古今不同版本的有名摹本,潛心揣摩研習,已臨寫上千遍,現在終於可以臨摹出了神形基本相似的《蘭亭序》,並以故宮珍藏的唐摹本複製樣本篆刻了44方鈐印,以原尺寸大小位置複製,使他的臨本更接近原本。
  • 孩子不寫作業咋辦?這位家長的做法絕了,網友:老師的話就是聖旨
    孩子不寫作業咋辦?這位家長的做法絕了,網友:老師的話就是聖旨昨天晚上11點10分,我們班上一位家長私信於老師說:於老師,我兒子今天晚上作業沒有做,請你明天一定嚴肅處理他!我看完後我就問家長:孩子為什麼不做作業?
  • 精讀又細臨,下筆如有神!
    拿來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抄上幾遍再說。若要問你,這本帖子的特點是什麼?具體表現在筆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樣的?能舉出幾個寫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寫下來嗎?細節上又注意到了多少?很少有人能夠脫口而出。只臨帖不讀帖,實在是很大一批書法愛好者一個嚴重的問題。宋代朱長文在《續書斷》中說:"詢師法逸少,尤務勁險,嘗行見索靖所書碑,觀之。
  • 成人高考擔心作文不會寫咋辦?
    成人高考擔心作文不會寫咋辦?成人高考作文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都是非常頭痛的科目,但是成人高考作文卻也是很容易拉開分數的一種題型。而為了更好的幫助到考生,小編就特意整理了成人高考作文寫作方法,希望能對各考生有所幫助。在現階段,作文備考希望通過高密度的寫作訓練達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是不現實的。
  • (真想學書法,建議讀十遍)
    每一個字要熟練,先向象裡寫,再往熟練寫,再背臨,要學會過單字關,不能只抄帖。你現在要換一種方式,一個字寫五、六遍即可,照著寫兩遍,一定要往像裡寫,然後找感覺,比如背著寫,看能否記住,再進行用筆的動作訓練,從速度、虛實、比例等方面提煉著去寫,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去訓練,把每一個字都寫透它,也就是從生到熟到背到各種轉換,不斷提煉,最後放開去怎麼寫都高級。
  • 考研英語基礎差咋辦?超高效複習計劃了解一下
    決定考研那會我已經好久沒碰過英語了,天天翹英語課睡覺打遊戲,已經退化到把「English」寫成「inglish」,讀了兩遍還覺得一點沒毛病,然後被室友嘲笑到畢業。我英語是真不好,但是沒辦法,為了考研就逼著自己學,最後英語一考了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