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慶日衝突不斷(圖)

2020-12-19 搜狐網
 
有獎評新聞
  作者: 來源: 新華社
  1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的國慶日慶祝活動上,印度士兵列隊行進。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據新華社電 印度26日舉行一年一度的共和日慶祝活動。當天,反政府武裝向警方頻頻發動襲擊,印度政府還挫敗了幾起爆炸陰謀。

  印度26日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慶祝共和日。閱兵式上展示了印度自行研發的「布拉莫斯」式超音速巡航飛彈、可以攜帶核彈頭的「烈火」式中程彈道飛彈、「大地」式短程彈道飛彈,以及坦克、火炮等武器裝備。空軍戰機也在天空中做了戰術機動表演。

  1947年6月,英國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籤署憲法,宣布成立共和國。1月26日這一天被印度定為共和日,即國慶日。

  在這個重大節日裡,印度各地險情頻報。在北部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當地警方宣布挫敗兩起爆炸陰謀。在本傑鎮,警方在通往一所學校的道路旁發現一枚遙控炸彈。而當地一名高級教育官員準備於晚些時候去那裡視察。在拉久裡地區,警方在一個居民區內查獲一批反坦克地雷、雷管、手雷和彈藥。

  在東部的比哈爾邦和恰爾肯德邦,大約60名武裝人員破壞了部分鐵軌,造成當地鐵路運輸中斷。在比哈爾邦班加地區,反政府武裝對一個警局發動攻擊,與警方交火,並劫走一批武器彈藥,有一名警官在襲擊中受傷。在恰爾肯德邦,反政府武裝強令當地人罷工,結果與警方發生槍戰。

相關焦點

  • 英媒:印度國慶日的另一個標誌:抗議和爆炸
    26日這天,既是印度的國慶日,也是印度的憲法生效日。然而,這一天,對於印度來說,並不完全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據報導,這一天,有數十萬憤怒的印度人聚集在全國各地抗議一項被指違反憲法的法案,許多人擔心此法是對少數族裔穆斯林的歧視。
  • 孟加拉國國慶日是什麼時候?孟加拉國慶日時間、來源及慶祝形式
    孟加拉國國慶日來源 孟加拉國獨立日和國慶日是同一天,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被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孟加拉屬巴基斯坦,即東巴;西孟加拉屬印度。1970 年巴基斯坦大選,以穆吉·布·拉赫曼為首的人民聯盟獲勝,遂要求東巴自治。
  • 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何衝突不斷?
    印巴衝突作者: 嘉陵  編輯:Thomas近日以來,由印度突然空襲巴控克什米爾地區而引發的印巴衝突不斷升溫,隨後巴軍擊落印度軍機的消息更是製造了一個大新聞。雖然事後雙方協商,巴方已歸還俘虜的飛行員,但這場衝突,讓本來已經在去年籤訂停戰協議、開始逐漸趨於緩和的兩國關係瞬間又變得劍拔弩張起來。
  • 1950年1月26日印度國慶日(組圖)
    印度國旗  印度,位於亞洲大陸南部,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面積297.47萬平方公裡。人口9.38億人(1995),有幾十個民族。官方語言為印度語和英語。  首都新德裡。  印度是傳統農業國,糧食基本自給。工業有較完整的體系,科技發展迅速。  主要出口珠寶製品、成衣、機械及五金製品、化工製品、皮革製品、棉紗、茶葉和香料等;主要進口石油及其製品、珠寶原料、化工原料、機電設備、鋼鐵等。  印度公元前已形成統一國家。16世紀開始遭歐洲殖民者入侵。1757年淪為英國殖民地。
  • 新加坡國慶日是每年幾月幾日?新加坡國慶日時間、由來、特色活動介紹
    新加坡在國慶日當天,處處洋溢喜迎國慶的氣氛,慶祝新加坡獨立建國至今所取得的成就。 每年的國慶日慶典期間都會舉行精彩紛呈的慶祝活動。那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新加坡國慶日的時間、由來、及特色活動。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賞郵說史:郵票上的澳大利亞國慶日(圖)
    題記:1月26日,澳大利亞的國慶日。今天,澳大利亞郵政在國慶日發行《舊監獄》郵票,反映澳大利亞歷史。澳大利亞,原意是「南方的大陸」,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
  • 印度第70個國慶日,舉行盛大大閱兵式,各種新型武器的集中展示
    2019年1月26日,是印度第70個國慶日,印度在新德裡舉行了傳統的閱兵儀式來加以慶祝,除了我們非常熟悉的多人雜耍以及各種奇葩武器模型的展示以外,印度還將近幾年從國外引進的新型裝備做了一個集中展示。空中部分的戰鬥機方面還是大家熟悉的面孔,分別是蘇-30MKI和米格-29UP,其中米格-29UP作為印度較早引進的一款第三代戰鬥機,已經屬於非常老舊了,並且隨著近年來不斷的背摔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精心的呵護,使得這批米格-29UP已經沒有多少能飛向天空的了,這次一口氣出現了5架,可能也是湊了很久,估計下一次閱兵就會被陣風戰鬥機所代替了。
  • 歷史上的「德國國慶日」
    德國的國慶日是每年的10月3日,原德意志民主德國(東德)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統一成為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該日就此成為德國的國慶日。但是,德國經歷了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第一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由俾斯麥統一)、魏瑪共和國時期、納粹帝國時期(第三帝國)、戰後兩德分裂與兩德統一至今,不同階段的德國也有它自己的國慶日。
  • 「國慶日」還是「入侵日」?澳大利亞人的澳大利亞日有點分裂
    示威者將這一天稱為「入侵日」,要求政府取消1月26日國慶日,或是改個日子作為國慶日。在與白人後裔的衝突中,土著居民總是弱勢的那一方。1938年開始,澳大利亞國慶日的示威抗議就開始了。許多憤怒的民眾齊聚雪梨,稱這一天是「哀悼日」。1988年的這一天,更有數萬人上街示威,抗議白人對原住民的欺壓。此後,針對澳大利亞日的抗議一直持續。
  • 法國國慶日巴黎香榭麗舍大街遭遇示威 175人被捕
    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15日援引BFM電視臺報導,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在法國國慶日當天遭遇示威活動,有175人被捕。 電視臺沒有說明被拘者是否屬於任何組織。但據此前報導,「黃背心」運動的支持者們在巴黎與警察發生了衝突。 電視臺報導稱,在大多數情況下,拘留的原因是組織未申報的示威遊行、對執法人員的暴力行為、以及對國家財產的破壞和攜帶違禁武器。
  • 印度邀請川普出席國慶日活動被拒 白宮:總統行程太滿
    【文/觀察者網 王慧】 印度邀請川普作為貴賓出席本國國慶日,川普拒絕了。 據新德裡電視臺(NDTV)28日報導,消息來源稱,川普政府幾周之前通知印度,川普「行程太滿」,國慶日的訪問無法成行。印度外交部目前暫時沒有對此作出任何官方聲明。美國駐印大使也未發表任何評論,他表示,只有白宮有權宣布總統的出訪計劃。
  • 香港教育局長:香港群眾在國慶日應該感恩和珍惜
    香港教育局長:香港群眾在國慶日應該感恩和珍惜 2020-10-01 0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江霖攜3D全球多語言地圖出席法國駐華使館國慶日活動
    2018年7月13日,時值法國國慶日來臨之際,法國駐華大使館舉行隆重的法國國慶日活動,由法國駐華大使黎想(Jean-Maurice Ripert)主持,大使夫人博雅樂女士共同出席,中國國務院相關部門及世界各國駐華使節、外交官以及法國知名企業代表匯聚一堂。
  • 馬來西亞國慶日來襲!
    8月31日,也就是剛剛過去的昨天,是馬來西亞的國慶日,也叫獨立日。63年前的馬來半島,飽受戰火摧殘和殖民掠奪,馬來人民為了爭取民主獨立多次舉行示威和請願,最後終於奪回了獨立自主權。之後每年的8月31日就成為了大馬的國慶日。對馬來人民來說,整個8月都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之中。街道上張燈結彩,插滿馬來西亞的國旗,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往常的國慶日,白天有有盛大的遊行活動、舞臺表演等,晚上還有美不勝收的煙花表演,整個國家都在節日的歡樂裡沉迷。
  • 印度大範圍封禁中國手機應用,報復邊境衝突?
    印度開始對中國祭出「組合拳」。還沒有徹查在加勒萬河谷衝突的肇事者,印度政府又開闢了另一條戰線,在經濟和科技領域,向中國發難。其次,印度政府如果這麼做的話,那是帶頭破壞市場原則。中印兩國在務實領域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人為損害這種合作格局,同樣不符合印方利益。眼下,為了讓中國受損,或者報復中國在邊境發生的衝突,連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也不要了,不惜魚死網破,不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計後果。
  • 危機與衝突不斷,2019年國際社會大事件回顧
    回首2019,大國博弈更趨激烈,全球化進程遭遇逆流,中東和拉美局部衝突不斷,恐怖主義威脅未除,天災人禍總是猝不及防……美國新一屆國會於2019年1月3日開幕,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中)當選國會眾議院議長。這是佩洛西第二次擔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她也是美國迄今唯一一位女性眾議院議長。
  • 2018國慶節放假安排及高速免費時間 世界各國國慶日及習俗
    許多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還有一些國家叫「獨立日」或「獨立節」,也有的叫「共和日」、「共和國日」、「革命日」、「解放日」、「國家復興節」、「憲法日」等,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巴基斯坦日」,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如遇國王更替,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每逢國慶日,各國都要舉行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以加強本國人民的愛國意識,增強國家的凝聚力。
  • 何為國慶日?
    而今的「正朔」就是開國的國慶日。「開國」指的是結束分裂狀態,取得江山大一統的政權。所有國家的國慶日都是政權的開國之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個政權的歷史當然短於該國的全部政權史。但國無政權就「國將不國」。在英文裡,「國家」與抽象的「政權」是同一個詞,都是「state」。所以,我們找不到一個不以政權確立日為開國之慶日的國。
  • 印度種族衝突致近80人死、40萬人成難民 移民問題或是主因
    綜合外國媒體8月15日報導,印度阿薩姆邦土著與穆斯林移民7月下旬爆發種族衝突並釀成大規模流血事件,目前已造成將近80人死亡、40多萬人流離失所。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400多個村莊化為灰燼。***印度總理深感「不幸」事發地點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的西南部地區。從7月初到7月中旬,那裡先後有4名穆斯林遭殺害。
  • 卡達國慶日是哪一天?卡達國慶日活動及由來
    卡達國國慶日,是每年的12月18日。 閱兵概況編輯 2017年12月18日,閱兵式在多哈海濱大道舉行。卡達埃米爾塔米姆等國家政要,各國駐卡達外交使節, 當地民眾和外國友人等共同出席了儀式。 隨著18聲禮炮鳴響,閱兵式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