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寫校園題材小說的優勢與劣勢

2020-09-09 靈感巢穴


校園題材是指故事背景主要集中於校園,登場角色主要是同學、老師和家長,故事圍繞校園生活而學的作品。

從幼兒園到大學,無論學生是人是妖還是魔法師,都可以作為校園題材來描寫。校園舞臺就像一個開放式密室,滋生出僅限於班內(或校內)的小社會

其中,高中時期作為人生的一大分歧點,體力腦力皆處於高峰期的同時,心智尚未徹底成熟,對個人價值的理解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之上,更容易自我中心地看待世界,表現欲和被認可欲也相對偏高。在角色設定上既可老成又可幼稚,既貌似能擔起責任又必須面對種種無能為力的高牆,再搭配青春期旺盛的荷爾蒙,可以說是校園作品中最常被描寫的年紀。

這個時期學生之間更易形成友好的競爭關係,交友和戀愛在大環境下也水到渠成,且不需要太多附加條件。 而除了耀眼的青春與成長之外,十幾歲的少年少女對外貌及未來的心理負擔、人際關係、校園階級、小團體、霸凌等負面情緒也是容易引發人共鳴的關鍵詞。

正因為人人都經歷過相似的校園生活,讀者也更容易代入並移情

老師在這其中既可作為配角,也可作為主角。以教師為主角的校園題材作品,大多是通過成人視角來描寫孩子之間的種種問題,有時還會延伸至教師和家長之間,乃至探討起社會問題。內容或陰暗或正直,但總得說,這類作品大多喜歡通過孩子的視角引發讀者思考「人生中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結局通常以畢業收尾。


校園題材的優勢:

不需要專業知識,上手容易

人人都經歷過校園生活,只要故事不涉及特殊設定,就可以跳過取材這步,可謂手到擒來。就算作者沒親身經歷過筆下所描繪的生活,也對學校生活的流程再熟悉不過。而每個人又都對學校抱有各自的感情。或懷念、或痛苦,或不甘。為了安撫這些情緒而寫出「我想過的校園生活」,或許也是一些創作者的初心吧。

學生更容易建立人際關係

學校裡可以遇到各式各樣,出了校園一輩子都再也接觸不到的人。主角不需要為了遇到新角色而探索世界,僅僅是座位離得近,或是共同經歷過一些小事,就能藉機友好起來。在此之上校園除了有眾多校內校外的活動,還有視情況能長達一個多月的寒暑假,有需要就可以拿來發展劇情。

主角的成長最為顯著

青少年的成長,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最顯著的。大家都願意看少年少女的奮鬥。從小學到大學的成長期,最容易探索並接納新事物。如果想描寫一些不大眾的領域,就可以通過主角從懵懂到熟絡的過程,使讀者跟著主角一道,自然而然地接受專業解說。

校園題材的劣勢:

難有新意

正因為是最容易出手的題材,也最容易雷同,讓人產生即視感。越是大眾的題材,越難激起讀者新的興趣。想要打破這一情況,就需要加入一些特殊要素,讓主角顯得更有個性。

背景束縛

主角身為未成年,自身就有很多限制。家庭關係、校園門限,乃至社會關係等等。這些如果對故事不重要,也可以設定得更理想化些。不過既然是學生身份,還是要多少注意合理性。


總的來說,校園題材的優勢大致在於相對好寫、不缺素材,以及讀者容易代入。

劣勢在於難讓人耳目一新,以及素材如果直接取自親身經歷,有時會無法客觀看待,過於自我感動。畢竟在青春時期受過的傷總是最難釋懷,不過這也是校園題材作品總能觸動人心的一個重要因素了。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中外作家探討現實主義題材兒童小說創作
    2018年8月23日,接力出版社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辦了「大家一起做好書·真實的力量——現實主義題材兒童小說的新狀態」主題活動。中外兒童文學作家、畫家齊聚展開了一場有關現實主義題材兒童小說創作的討論。  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認為,近年來中國的兒童文學創作缺乏對現實生活的描寫,創作者也普遍缺少寫實功底的訓練。
  • 新中國70年農村題材小說:生活與創作雙重演進的時代縮影
    當代文學的農村與鄉土題材寫作,在具有著堅實的生活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傳統的同時,還聚集了跨越數代的實力派小說家,他們一方面在跟蹤和記述這種由外到內的巨大演變,一方面又在這種藝術求索中不斷推陳出新,不僅帶動了農村題材小說創作的持續性繁盛,也促進了整體性的小說創作向縱深發展。
  • 武漢"城管作家"寫下10萬字小說 欲創作城管題材
    處理完這件事,張志奇突然想起不久前在江漢路上發生的類似事情,甚至聯想到了更多發生在城管身上的事,心裡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創作一部反映城管人生活的小說,讓更多的人了解城管。  童話被網絡公司看中  張志奇是蔡甸區城管局執法直屬大隊的工作人員,一頭短髮,皮膚黝黑,眼睛不大,臉胖胖的。
  • 評文學創作:城市題材不敵農村題材?(圖)
    城市,在千百年來中國文學家的書寫中從來不乏精彩之作,然而相對於農村小說而言,十七年時期城市小說作品相對較少,城市文學曾經成了工業題材的代名詞。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文學正以不可阻擋的銳氣洶湧而來。2013年,金宇澄的《繁花》幾乎成為文壇的重要話題。作者通過描寫100多個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呈現這座城市,這部關於城市上海的小說,獲得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獎等多項大獎。
  • 羅日新《鋼的城》:工業題材小說在當下如何寫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有幾千農業文明傳統的國家,我們的文學處理鄉村經驗、處理一些混合經驗顯得遊刃有餘,但工業題材的文學經驗相對缺乏。從建國初期,一直到後來的許多作品寫的都是都市,典型的工業題材的長篇作品則是不足的。
  • 網文寫作新手攻略:新人應該怎樣選擇小說題材
    第一,從自身優勢出發。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拿手的東西,以及不拿手的東西,做拿手的事情,肯定事半功倍。寫網文更是如此,在選材的時候,應該多考慮自己的肚子裡有什麼,最擅長什麼,從這些方面下手。這種擅長,主要指寫手懂什麼知識,以及看過什麼書,寫過什麼書。如果懂歷史多,就開本歷史題材。看或者寫的玄幻小說比較多,就開本玄幻題材。
  • 記者寫妓女題材小說引發爭議(圖)
    日前,他創作了自己的第三部小說《妓女身上的紅玫瑰》。該書在網絡連載之後,立即惹來爭議。  酷愛寫作 留守少年高考落榜欲自殺  渠縣貴福鎮園井村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小山村,村子裡的年輕人大多到了沿海地區打工,留在村子裡的,都是一些年老體衰的老翁和婦孺。作家賈飛,就出生在這個地方,並與這個偏僻的村子相依相伴了十多年。
  • 創作|校園小說中各個年齡段的不同表現點
    之前寫到,接著這個話題再簡單說說小學、中學、高中,以及大學在故事創作上有哪些不同之處。難點是故事越小,越難寫得有趣,比大眾作品更考驗筆力。歷經一場或大或小的冒險行動範圍狹窄的小學生,稍微比平常走遠一點就能挺得意了,反而比大人更容易來一場有趣的大冒險。幻想題材的作品就擅長用小學生當主角。孩子在這些故事裡具備更容易接受新奇事物、更喜歡玩、更純粹、更容易迅速產生感情等優點。
  • 「文二代」悄然崛起:成長環境優勢大於劣勢
    以寫靈異小說而逐漸走紅文壇的那多,有個在《萌芽》雜誌當主編的老爸趙長天,連趙長天都說,兒子現在的名氣估計已經比自己大了。那多呢?那多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始終在強調自己和父親作品的差異化問題,能感覺到,關於父親的問題他並不願意多談。
  • 湯圓創作:年輕人,就用手機寫小說!
    其次,內容新穎超前,這些作品都是在移動端創作而成,靈感一觸即發,創作自由開放,呈現的文學形態新穎獨特、豐富多彩,讓你「眼界大開」。最讓你尖叫的是:湯圓創作堅持「免費閱讀」,文字的愉悅是極致的,湯圓堅持保持這份「純粹」,為讀者買單,讀你想讀,愛怎麼讀就怎麼讀。創作:年輕人寫小說,就用湯圓創作——愛怎麼寫就怎麼寫!
  • 網絡文學平臺發力現實題材創作,打造現實題材英雄
    2017年,在現實題材作為國家倡導的創作方向大勢影響下,現實題材創作成為了中國網絡文學「主流化」的年度旗幟和風向標。進入2018年,這一趨勢愈發明顯,不僅湧現出更多優秀作品,更多作家也開始將創作方向調整到現實題材方向。
  • 時代進程的文學檔案——從小說創作看40年文學發展軌跡
    從文壇內外更為看重的小說創作來看,在「傷痕文學」率先登場亮相之後,小說創作就如同破閘而出的滾滾洪流奔騰不息,並在不同時期掀起新的創作浪潮,引領著文學整體上披荊斬棘、奮勇向前。它寫了現實社會的冷峻無情,也寫了人性的美好、人情的美麗和生活的溫暖。  相較於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在表達生活感受和展現藝術才情上,有較大的空間與一定的優勢,因此成為一個時期青年作家喜歡嘗試的小說文體,這也使一些青年作家嶄露頭角,一些創作傾向破土而出。當時的青年作家莫言,由《透明的紅蘿蔔》和《紅高粱》兩部中篇,成為一個時期的當紅作家。
  • 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看貴州網絡作家創作新「腦洞」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絡作家數量達1750萬,網絡文學用戶達4.6億,網絡小說總量達到約2500萬部。 「寫什麼,怎麼寫?」不僅成為這個一次集結國內100多位網絡作家、工作者會議熱議的話題,也是貴州網絡作家的關注重點。記者走訪發現,貴州「新一代」網絡作家在選取題材中,出現從「穿越修真」到現實題材的轉變,為網絡文學增添「煙火氣」。
  • 合肥一12歲「鄰家小丫」創作萬字校園小說(圖)
    合肥一12歲「鄰家小丫」創作萬字校園小說(圖)   「鄰家小丫」痴迷文學創作  12歲女孩捧出近萬字校園小說  四五歲起寫詩
  • 靈感|構思小說題材時的10種方法
    取材熟門熟路,故事也更好創作。知識越豐富,故事也就能越深遂。涉及到專業領域,還可以考慮如何簡單易懂地讓門外漢也能理解,起到科普/布教的作用。殭屍、病毒、氣候等末日求生題材,放到當下也很好發揮。延伸閱讀: ⒍時下最火的題材最普遍的市場調研。只是熱潮都可能消退,而長篇創作視情況需要一定準備時間,要看準時機。
  • 英國大學top20優勢劣勢分析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大學top20優勢劣勢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埃克塞特大學優勢羅素集團成員之一;近些年來在大學排名中持續攀升至前10名;近期被評為2015年度最佳國際學生體驗大學;經濟學、金融會計、人文和社會科學、醫療研究、人類學和運動科學等學科頗為強勢;校園景色優美,有「英國最美的花園式校園」之美譽。
  • 如何寫小說?
    在一個新故事(或小說)的最初構思中不斷閃現時,作者會有一種眩目的感覺,我們通常會覺得這將是自己所寫的最好的作品。 第三點:小說創作中的懸置緊張法 微型小說之所以能以區區篇幅吸引讀者,訣竅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運用「懸置緊張法」。「懸置緊張法」又稱懸念、「賣關子」、「設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說的一種既常見又十分重要的技法。
  • 小說寫作的構思技巧——從題材出發
    比如說武警就是從題材出發。要辦一個武警班,目的是為了發揮武警題材的文學創作,來的學員多多少少是有過類似經歷的武警,所以大家面臨的首要的是題材的問題,不是其它問題。還有一種情況,比如說你需要寫一個其它行業的作品,也沒告訴你具體素材和人物,比如你寫公安題材,那麼就是寫一個反映公安戰線生活的作品,那個就叫從題材出發。可能有的人會發疑問,這樣好不好?
  • 誰在繼承中國現當代都市小說創作的衣缽?試探都市小說的傳承創新
    在中國文學史中,「中國現當代都市小說」這一概念一直以來提得都不是十分分明,在中國現代小說裡面,能稱得上都市小說的小說流派大概只有海派和京派作家群是沒有太多異議的,其他的小說流派中就常常在題材選擇上因人而異了,當代作家就更是這樣,很少有人將自己筆下的文學書寫題材限定在農村題材或者是城市題材、二者只能居其一,而是看有什麼事情觸動自己引發文學創作的熱情,之後再選擇寫作內容的背景和環境的限定
  • 寫小說的十個常用技巧
    這篇小說的結尾是:弗斯戴克太太經過一番艱苦的思想鬥爭後,總算沒用這個「設下圈套」的錢。當馬斯頓太太一過問,她就顫悠悠地交還了……可這「二十先令的銀幣」卻深深地在讀者腦海裡打下了烙印。    (五)「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  小說作者要學會在生活中發現偶然中隱藏著的必然性,學會在寫小說時運用這種偶然中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