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杜甫《春日憶李白》
公元744年,杜甫終於跟偶像李白見上了面,此時的李白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大詩人,而杜甫雖頗有才氣,卻依然顛沛流離困守洛城。雖然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但是兩人卻以平輩相交,因此更得杜甫的尊敬。
杜甫旋即就誇讚李白的詩「無敵」,既有「庾開府」的清新雅致,又有「鮑參軍」的俊逸不羈。正是詩如其人,作為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的生活也是放蕩不羈,早年遊山玩水,晚年漂泊仕途,以至於李杜二人一生只見面三次,害得杜甫思念至深。
於是杜甫就說,我在「渭北」肚子看著春天的樹,你(李白)在江東遠望那夕陽日暮,到什麼時候才能一起再喝杯酒,聊一聊詩文呢?可見比起杜甫,李白可要灑脫得多了。
李白生於701年,從小就開始讀書,到15歲的時候已經能作詩作賦,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此外,李白還喜好道家思想,並且修得一身好劍術,算得上是個文武全才了。
年輕時的李白對仕途並不感興趣,雖然滿腹經綸但是卻沒有想要走科舉的路子,從他為官後的詩作「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能看出來,他對利益糾葛的官場是沒有什麼好感的。
因此,在公元718年的時候,他就隱居於四川大匡山中讀書,後來又在四川各地開始遊山玩水,之後還出了省,在全國各地遊歷寫詩,在這段時間裡結識了孟浩然等人,還寫出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其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時至今日還常常為人詠誦。
直到公元735年的時候,李白才開始在仕途上努力,而此時的李白已經34歲,整整過了17年遊山玩水的生活,幾乎每怎麼工作,那麼他的錢財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首先要看得就是李白的家世了 。李白在世的時候就常常對人隱瞞自己的家世,以至於李白的身世到現在還存在很多的爭論,但目前最認同的是,李白是李唐宗室之人,是唐高祖李淵的五世孫,李建成的玄孫。
公元626年玄武門事變發生之後,李建成為李世民所殺,李建成一脈也遭到誅連,因此李白只好絕口不提自己的身世,畢竟當時的皇帝是李世民一脈的唐玄宗李隆基,還是稍微避一避的好。
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如此,李白的家境比起大部分人還是要優渥很多的,因此也得以支撐其遊山玩水的活動了。
此外,在公元727年時,李白還因為自己的才氣受到了宰相許圉師的賞識,娶到了許圉師的孫女許氏為妻,並且在許家住了下來,受到了許家的禮待,許家是名門大戶,自然虧待不了李白,因此李白靠著許圉師的欣賞和許家小姐的喜愛獲得了去往各地遊歷的資本,頗有些「吃軟飯」的感覺了。
而且李白的第二任妻子來頭同樣不小,是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兩任妻子都出身名門,家中有權有錢,作為郎君的李白的吃穿用度也不用愁了。
除此之外,李白的才情受到了無數人的賞識,包括唐玄宗,在公元742年的時候,李白就成了唐玄宗身邊的紅人,供奉翰林一職,每天只要陪著唐玄宗聊聊天寫寫詩,就有大把大把的錢財入袋了。
此外,因為李白很早就已經名滿天下,無論去到哪兒他都會得到當地官員名士的好生招待,僅僅靠著「刷臉」就能夠在各地生活的不錯了,雖然有些「招搖撞騙」的感覺,但是也是靠著他的努力、天賦和才情換來的,反而更能夠看出李白在當時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