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能遊山玩水,他們哪來的錢?李白沒工作怎麼玩得那麼歡

2020-12-20 說史可還行

之前聽到一個經常出去旅行的人這麼說,哪怕不買漂亮衣服、不買化妝品也要出去旅行。

對於現代人來說,旅行已經變成了一件十分常見的事了,坐動車、坐飛機,一天之內能從到別,旅行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無數人為之奔走沉迷。

想必這點只有在旅行中、且熱愛旅行的人才能悟出來的吧,而說起當代的旅行,有一個詞,卻是十分的流行,那就是窮遊,對於小年輕們來說,窮遊還曾一度成為人生信仰。

在古代,也曾有許許多多的文人騷客熱衷於旅行,但古代的交通十分落後,短短的距離都能走上數月,要遊遍天下名川,那可真夠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旅遊經費都是哪來的?一直在路上,又沒固定收入,難道他們也像我們現在一樣『窮遊』嗎?

說到旅行達人,不得不提徐霞客,這位志在四方的千古奇人,花了30多年遊歷了21個省市,探究到別人無法到達的地方,見遍了無數當時還未被人所知的事物,他的一生幾乎都在旅行考察中度過。

然而,徐霞客在外面遊了三十幾年,卻一次也沒被人資助過,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好吧,很簡單,因為家裡有礦啊!

徐霞客的祖先是徐麒,曾在朱元璋時期因功受封了十萬畝良田,一直傳到徐霞客這代,雖然家道逐漸中落,但還剩有幾萬畝良田和和幾百間大宅院,這究竟有多富呢?大概就是可以在自家的湖上隨便開船遊來遊去的地步吧。

不得不說,徐霞客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家裡殷實的經濟基礎,他才能博覽群書,也才能有充足的資金出去旅行。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裡也對徐霞客進行了一番濃墨重彩的描寫,當年明月說寫徐霞客是想說一件事,那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在古代那樣的環境下,徐霞客真的算是千古奇人,當然,這裡有他原生家庭的加持,但也與他本人的意志和能力有關。

但多數人沒有徐霞客這麼富得流油的家庭,想想周遊列國的孔子,一個人一架馬車,一路上還遇上那麼多糟心事,因為名聲太大,時不時就有人要來請他,也時不時就上演「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的橋段。

不過好在孔子有聖人思想,住在陋室、斷了糧食之類的事情,壓根對他造不成威脅,加上孔子的學生很多,就算身上沒有盤纏,每到一處,也總會有人來接待他,到他這種地步,根本就不在乎窮不窮遊了。

李白也是古代的旅行達人,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就是他的真實寫照,遊山玩水,寫詩喝酒,飄逸自由,豈不快哉!

而李白的旅遊經費也來自他的富有家庭,相傳李白的家人是當時富甲一方的商人,所以他年少時才能意氣風發,行俠仗義。

李白出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散盡三十餘萬」,普通的家庭要多少年才能湊夠這錢,李白就這麼有錢任性地揮霍了。

當然了,拿李白做例子是不對的,畢竟李白這種靠天賦吃飯的人才,走哪都有飯吃,唐玄宗、楊貴妃人家都不屑呢,還會怕沒錢不能出去旅遊?

直接說走就走,恣意瀟灑才是真正的李白,足跡遍布天下,朋友也遍天下,加上名人效應,基本就不愁什麼了。

基本來說,古人出去旅行時所需的費用,大部分還是要靠家裡的,還有就是利用個人的才華變現,朋友資助,抵擋物品等等,但路途的辛苦是真正的辛苦,快樂也是真的快樂。

相關焦點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才華,這句話說的就是李白,李白一生能夠瀟灑隨性的遊山玩水,都是因為有人願意為李白的才華買單,或者說,他遇到了獨一無二的時代——盛唐。李白一生中,有正式工作的時間只有區區兩年,他的確沒怎麼工作過。唐朝入仕主要靠科舉,李白因為家世複雜,無法參加科舉,所以,通過正規渠道邁入仕途的這條路被徹底堵死。
  • 李白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卻遊山玩水非常自在,錢是從哪來的?
    和很多詩人屢遭貶謫不同,李白似乎更像是自己隨性的生活,官職俸祿都成為他隨意丟棄的身外之物,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的李白是遊山玩水交朋友的忠實踐行者。李白似乎一直在遊山玩水,給各個朋友寫詩篇,歌頌友誼歌頌大好河山。
  • 歷史上真實的李白:沒有工作卻能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的?
    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的思想其實比我們更加開放,相比起來,他們過得也隨心所欲,就比如我們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據記載,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的班,其他時候都是「無業游民」的狀態,一個正式的工作也沒有,但是他卻整天的遊山玩水,卻一共寫出了1010首詩。實在是讓人疑惑不解。
  • 李白一生沒怎麼工作卻到處遊山玩水,錢都是從哪來的?
    最近一條熱搜引起了我的注意:李白的錢哪來的?關注量竟然到了7億+。 平時我們的關注點都在李白的詩上,但仔細一想,他確實一直都在遊走四方,他也確實沒有固定工作,那他的錢到底哪來的呢? 之前我看過一期康震老師的《百家講壇》,講的就是「李白的收入之謎」,我給你簡單梳理一下。
  • 一輩子基本沒工作,整天遊山玩水,李白的錢從哪兒來?
    「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幾百年前做的好壞沒那麼多人猜。」不說李白卓絕的才華與「詩仙」地位,就他那整天遊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的生活,就足以讓今天的廣大上班族、學術黨羨慕不已。這就讓人們好奇了,他一輩子基本沒幹啥正經工作,哪來這麼多錢去支撐他這種說走就走的生活方式呢?
  • 李白大半生遊山玩水,不愁沒錢花,他的錢主要從哪來?
    他還時常與好友痛飲,這些愛好都是需要用經濟來支撐的啊。李白到底多有錢呢?據記載,盛唐時期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花費只有四五兩銀子,而李白一年單論遊山玩水就能花掉大把的白銀。足夠普通百姓人家維持六年生計,數目龐大令人驚嘆。比起「床頭屋漏無幹處」的杜甫,真是天壤之別。那麼有人非常好奇,李白的錢都是從哪裡來的呢?他既然沒有穩定工作,難道是有什麼其他收入嗎?
  • 李白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專家:他的詩就很「凡爾賽」
    很多人受一些古裝劇和古人傳記的影響,認為在古代生活其實很容易的,比如古代的很多公子哥可以整天的不用幹活不用勞動,並且享受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典型的例子就是唐朝的李白。從史料中我們不難看出,李白的一輩子幾乎沒有正經工作的記錄,整天處於遊山玩水,吟詩作賦之中。並且李白似乎也從來也沒有過任何缺錢的記錄。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經濟來源從哪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李白的一生,似乎也跟這句詩一樣,一直在「千金散盡」,似乎總也花不完。可是這位同志總共沒上過幾個月班,其他時間都在遊山玩水,難道還真指望錢自己「還復來」嗎?
  • 李白沒有正式工作,卻整天遊山玩水,哪來的錢?路子廣到讓人眼紅
    那天,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被人熱搜,問道:「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那他的錢是怎麼來的?」這一問題立刻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從李白的詩作中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生活很灑脫的人,如果沒有生活的真情實感,恐怕根本就寫不出這種讓人身臨其境的灑脫感,於是就有網友在網上發問:李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 李白不當「打工人」,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飲酒作樂,他哪來的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超前的生活理念,一直為後代人所推崇。但是,後人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李白不但沒工作,還總是玩說走就走的旅遊,他靠的是什麼呢?錢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確實硬核,但知道了真相之後,一般人也只能感嘆:巨妾做不到呀。
  • 李白是個無業游民,還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經費大手大腳花呢?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個無業游民,早前李隆基給他安排了個職位,但是他居然嫌老闆不聽話,他幹的不舒服為由不幹了,這下就徹底成了無業游民了。不過他是個無業游民就算了,失了業在家老老實實種田寫詩不就好了,還整天去遊山玩水,花天酒地,那做這些不都得需要錢嗎?那他到底哪來的錢呢?
  • 李白「工作兩年」,一生飲酒賦詩遊山玩水,他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天寶元年至天寶二年,李白供職於翰林院,成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這段時間,就是常人理解的李白「工作兩年」。通常,兩年的工資,無論如何也支撐不了一個人的終生花銷,何況李白還有家要養,還要遊山玩水,當然酒是一刻離不開的。這麼看,李白除了是詩仙,應該還是拔根毫毛能變銀子的猴仙。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沒見他工作,他到底從哪裡來的錢?
    大部分文獻都以「家世不詳」來概括李白的出身背景,實際上,自中唐以來,一直到現當代,許多學者對考證李白的家世做出了很多努力,他們從眾多歷史文獻中一點一點比較和分析,逐漸為大家還原出一個具有立體感的李白。兩人年齡相差很大,身份差距也很大,並且,此時的李白,因為長期揮霍無度,導致生活捉襟見肘,宗氏之所以能看上李白,一是因為她跟李白有共同信仰,也是一名狂熱的道教徒。二是宗氏非常仰慕李白的才華。所以,他們衝破了許多世俗觀念,結為伉儷。
  • 李白一生幾乎沒上過班,那他哪來的錢遊山玩水?你可能永遠猜不到
    ——杜甫《春日憶李白》公元744年,杜甫終於跟偶像李白見上了面,此時的李白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大詩人,而杜甫雖頗有才氣,卻依然顛沛流離困守洛城。雖然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但是兩人卻以平輩相交,因此更得杜甫的尊敬。杜甫旋即就誇讚李白的詩「無敵」,既有「庾開府」的清新雅致,又有「鮑參軍」的俊逸不羈。
  • 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所以,惹得一眾李白的鐵桿粉絲,還有很多一本正經的俗人,群起而攻之、討之、伐之、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女人不正經,很色。詩仙李白,絕對算得上詩界奇才,千百年來整個文藝界宗師級的大咖之一,他一生放飛自我,狂傲不羈。所以,就有人看不慣了,而且同時提出問題:。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沒有工作,那他是靠什麼花天酒地的生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不愧是浪漫主義詩人,幾十年的人生試過的十分瀟灑,不是去流連於名山大川,那就是花天酒地,再來個鬥酒詩百篇。熱愛旅遊的李白,生性豪爽,還樂善好施,據《上安州裴長史書》記載: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也就是說,李白出去玩一趟,光是送給落魄公子們的錢,就有三十多萬,真的是極其瀟灑,豪到沒邊。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錢從哪來呢?他不僅是個富二代,妻子全是貴族
    朋友告訴我如果真的可以選擇,他會選擇李白,學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一輩子不工作,遊山玩水。嗯,不得不說那小日子很是滋潤啊,不失為一種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像李白一樣遊歷天下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想要在當下實現難度著實不小。第一:李白是個富二代,從小不愁吃穿。
  • 為什麼李白從來不上班,卻有錢遊山玩水?看完有點不好意思了
    李白還給我們另外一個印象:他花錢如流水。這也有他的詩文為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性格豪放的人,但是他那個''臭脾氣''連天子都受不了,詩句中也寫道''天子呼來不上船'',作為浪漫詩人的他,一輩子都在浪跡天涯,那他路費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 趣說大唐第一網紅——李白,從來不工作卻可以遊山玩水不愁吃喝
    最近唐代詩人——李白,突然上了熱搜!好多網友都好奇,李白一輩子不工作,但他從來不缺錢,那他的錢都是哪來的呢?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五歲時就開始學習讀書認字。十五歲時就已經作出了多首詩作,並且開始得到了一些社會上流人士的推崇!在他李白二十四歲時,離開故鄉而踏上遠遊的徵途,他一生到過18個省,走過206個州縣,行程超過25000千裡,他的一生幾乎都在遊山玩水!所以他寫出的詩大部分都是豪邁雄放,想像力豐富,充滿爛漫主義色彩!
  • 李白一輩子遊山玩水,也不工作,他靠什麼維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相信大家對於李白這首《將進酒》一定不陌生,基本上在小學課本上,每一冊都會出現幾首古詩名家的詩詞,而其中要數李白的詩詞出現的次數最多,並且每一首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