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沒怎麼工作卻到處遊山玩水,錢都是從哪來的?

2021-02-08 騰訊網

最近一條熱搜引起了我的注意:李白的錢哪來的?關注量竟然到了7億+

大家一下子炸開了鍋,3萬+評論五花八門……有說他敗家子富二代的,有說他老婆是富二代,甚至還有說李白當街殺過人????

這都是真的假的啊???這麼玄乎被孩子寫到作文裡可怎麼得了?

平時我們的關注點都在李白的詩上,但仔細一想,他確實一直都在遊走四方,他也確實沒有固定工作,那他的錢到底哪來的呢?

之前我看過一期康震老師的《百家講壇》,講的就是「李白的收入之謎」,我給你簡單梳理一下。

1

30萬的猜測

李白這輩子沒當過官,不是公務員,也不像現在的籤約作家,所以他沒有穩定的收入。

25歲離開家鄉四川,在揚州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光救濟落魄公子就花了30萬錢。這30萬哪來的?就成了人們猜測他經濟來源的起始。

猜測1:李白父親經商致富

李白在四川住在綿州地區,這個地方產鐵和鹽。所以有的人認為,李白的父親李客,可能從事的是鹽鐵的買賣,並由此發家致富。但這個並沒有具體的記載,只能推測他的父親很可能是商人。

猜測2:李白自己經商

李白崇信道教,所以他會「煉丹」。詩中也常寫到煉丹:「煉丹費火石,採藥窮山川。」而煉丹就是有色金屬的冶煉,推測李白可能賣丹藥,不大可能會販賣有色金屬。

30萬錢有多少?

他在揚州救濟落魄公子花的30萬錢,叫做開元通寶。按照當時的物價,一斤豬肉五六百錢,一匹好馬數萬錢,一匹布大約400文到500文。從物價水平來說,這30萬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 多。

2

有錢的朋友

不到一年就把幾十萬給造沒了,就是因為他的消費觀是做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反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可理想主義不能當飯吃,他錢花完了怎麼辦呢?沒關係,他的好朋友有錢。

道士元丹丘是他的好朋友,還是一個大莊園主,而且在長安都有產業。李白後來第二次能進長安見了唐玄宗,就多虧了元丹丘向玉真公主推薦。

李白還有一個好朋友,叫元參軍。元參軍邀請李白和他一起去太原遊玩,那段日子非常愜意,每天都是「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有好朋友給自己買單多麼幸福啊……(我的好朋友在哪裡)

3

兩次「倒插門」婚姻

李白有過四次婚姻。第一次和最後一次是正式的,妻子都是貴族,但不是娶,是「入贅」,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倒插門」。

第二第三次少有記載,是在他漫遊過程中遇到的普通民女,同居過但最後分手了。

第一任妻子是當時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和李白生了一子一女。第二任妻子是相門之女宗氏

雖然這兩家貴族在遇到李白時,已經有些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給了李白經濟方面的支持。

4

賜金

李白在天寶三載離開長安的時候,唐玄宗給了他一筆錢,讓他回家做詩人。具體多少金額沒有記載,但想來唐玄宗的手筆不會少。賀知章年紀大了以後想回老家養老,唐玄宗賜給了他一座湖。

李白可能用這筆錢在東魯地區購買了田產。在他的一首詩裡寫到了在東魯地區的愜意生活:「一身自瀟灑,萬物何囂喧。拙薄謝明時,棲閒歸故園。二季過舊壑,四鄰馳華軒。衣劍照松宇,賓徒光石門。」很可能是建了個小莊園。

還有一次別人給他錢,是他參加永王李璘軍隊的時候,韋子春上廬山來請他的時候,給了他五百金,他雖然寫下「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看上去沒把這些錢放在眼裡,具體是黃金還是白銀也不清楚,但有一筆就給他算上一筆。

上陽臺帖-唐 李白

5

賺稿費

他是當時有名的大詩人,靠寫詩換來稿酬,稿酬也稱作潤筆。通過他的詩文,他得到了不少饋贈,有的是實物,有的是金錢。

從他的詩題目上就能看出來。《酬張司馬贈墨》,別人給他送的墨肯定是質量好,數量多的;《贈黃山胡公求白鷳》,白鷳是一種鳥,很名貴;《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得到了五雲裘……

唐代的知識分子,通過寫詩寫文,獲得潤筆,並不少見。

就比如白居易,寫一篇墓志銘是六七十萬錢,以李白當時的名聲,稿酬自然會更多。

6

粉絲的熱愛

李白在當時很受人熱愛和尊重,當時有一個李白的狂熱粉絲任華,總追著李白的行蹤走。李白去哪兒他跟到哪兒,但卻總見不到愛豆本人,還哀傷的寫到「邂逅不得見君面,每常把酒,向東望良久。」

在中都,有一位不知道名字的小官員也是李白的粉絲。請李白吃渾身發著紫光的魚——紫錦鱗,喝琥珀色一樣的美酒,李白就寫了一首《酬中都小吏攜鬥酒雙魚於逆旅見贈》給他。(天啊我已經開始幻想阿信給我寫歌了……)

李白的才情,人格魅力,吸引了很多人對他仰慕饋贈,走哪兒都有人請他。他收穫的除了金錢之外,更多的是買不來的人情。這個對李白在心靈上,在精神上,是一個莫大的慰藉和支撐。

為什麼人們這麼仰慕他?他是這個時代的歌手,唱著人們的理想和不滿。

「李白的錢是哪裡的」這個話題,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一遍這位偉大的詩人。

但我們不能用富二代、敗家子、娶白富美等標籤來定義他,有很多問題至今沒有具體的結論。

他有妻子兒女,他也食人間煙火,他懷才不遇的遺憾,在大致了解他的錢從哪裡來時,其實也是看到了他另一條生命的軌跡。

所幸在今天我們還能讀到李白的詩,他傳奇的一生,他的志向,我們都看得見。

內容來自《百家講壇-詩仙李白之李白收入之謎》

相關焦點

  • 李白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卻遊山玩水非常自在,錢是從哪來的?
    和很多詩人屢遭貶謫不同,李白似乎更像是自己隨性的生活,官職俸祿都成為他隨意丟棄的身外之物,一輩子沒什么正經工作的李白是遊山玩水交朋友的忠實踐行者。李白似乎一直在遊山玩水,給各個朋友寫詩篇,歌頌友誼歌頌大好河山。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才華,這句話說的就是李白,李白一生能夠瀟灑隨性的遊山玩水,都是因為有人願意為李白的才華買單,或者說,他遇到了獨一無二的時代——盛唐。李白一生中,有正式工作的時間只有區區兩年,他的確沒怎麼工作過。唐朝入仕主要靠科舉,李白因為家世複雜,無法參加科舉,所以,通過正規渠道邁入仕途的這條路被徹底堵死。
  • 為什麼古人能遊山玩水,他們哪來的錢?李白沒工作怎麼玩得那麼歡
    在古代,也曾有許許多多的文人騷客熱衷於旅行,但古代的交通十分落後,短短的距離都能走上數月,要遊遍天下名川,那可真夠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旅遊經費都是哪來的?一直在路上,又沒固定收入,難道他們也像我們現在一樣『窮遊』嗎?
  • 一輩子基本沒工作,整天遊山玩水,李白的錢從哪兒來?
    這就讓人們好奇了,他一輩子基本沒幹啥正經工作,哪來這麼多錢去支撐他這種說走就走的生活方式呢?電影《妖貓傳》截圖,李白(公元701年-762年)文丨鐵騎如風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ID: gjrwls),原文首發於2020年8月7日,原標題為《一輩子基本沒工作,整天遊山玩水
  • 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沒見他工作,他到底從哪裡來的錢?
    大部分文獻都以「家世不詳」來概括李白的出身背景,實際上,自中唐以來,一直到現當代,許多學者對考證李白的家世做出了很多努力,他們從眾多歷史文獻中一點一點比較和分析,逐漸為大家還原出一個具有立體感的李白。出生在富貴之家,李白在小時候有任何願望,他父親都可以滿足他。李客早年忙於經商,沒有學到多少文化知識,所以,他對小兒子李白寄託了很大希望,從5歲開始,李客就為李白聘請了私人教師,專門來教授李白讀書識字。
  • 歷史上真實的李白:沒有工作卻能遊山玩水,他的錢從哪來的?
    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的思想其實比我們更加開放,相比起來,他們過得也隨心所欲,就比如我們的唐朝大詩人李白。據記載,李白一輩子只上了兩年的班,其他時候都是「無業游民」的狀態,一個正式的工作也沒有,但是他卻整天的遊山玩水,卻一共寫出了1010首詩。實在是讓人疑惑不解。
  • 李白大半生遊山玩水,不愁沒錢花,他的錢主要從哪來?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他天生驕傲自負,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許多人喜歡他獨立豪放的氣度。李白也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文人墨客的風骨。李白追名逐利卻收效甚微,他仕途不順,常常借酒澆愁打發時間。其實李白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那就是「大唐第一無業游民」。李白的仕途只有短短幾年,卻遊山玩水。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沒有工作,那他是靠什麼花天酒地的生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不愧是浪漫主義詩人,幾十年的人生試過的十分瀟灑,不是去流連於名山大川,那就是花天酒地,再來個鬥酒詩百篇。除此之外,李白一生創作了上千首詩,其中有兩百多首寫的是酒,也真真實實地反映出李白他就是一個酒鬼。不說別的,光是喝酒,就得是一大筆的開銷。更讓人氣憤的是,李白一生都沒有工作,從來沒有領過工資,什麼996、007、職場PUA,對他來說都不存在。
  • 李白一生幾乎沒上過班,那他哪來的錢遊山玩水?你可能永遠猜不到
    正是詩如其人,作為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的生活也是放蕩不羈,早年遊山玩水,晚年漂泊仕途,以至於李杜二人一生只見面三次,害得杜甫思念至深。於是杜甫就說,我在「渭北」肚子看著春天的樹,你(李白)在江東遠望那夕陽日暮,到什麼時候才能一起再喝杯酒,聊一聊詩文呢?可見比起杜甫,李白可要灑脫得多了。
  • 李白「工作兩年」,一生飲酒賦詩遊山玩水,他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走到哪兒找一塊荒地開墾,搭個簡易房子就能住,保證沒人跟你收地租,也沒人扒你房子。當然,如果你非要想上網打遊戲、看視頻、吃牛排、喝咖啡,或者穿件漂亮的衣服,泡個桑拿浴等等,統統沒有。古人基本上除了食鹽等極少數的商品,需要通過交換獲得,大多數都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 李白不當「打工人」,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飲酒作樂,他哪來的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超前的生活理念,一直為後代人所推崇。但是,後人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李白不但沒工作,還總是玩說走就走的旅遊,他靠的是什麼呢?錢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確實硬核,但知道了真相之後,一般人也只能感嘆:巨妾做不到呀。
  • 李白一輩子沒怎麼工作過,整日遊山玩水,他的經濟來源從哪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李白的一生,似乎也跟這句詩一樣,一直在「千金散盡」,似乎總也花不完。可是這位同志總共沒上過幾個月班,其他時間都在遊山玩水,難道還真指望錢自己「還復來」嗎?
  • 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所以,惹得一眾李白的鐵桿粉絲,還有很多一本正經的俗人,群起而攻之、討之、伐之、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女人不正經,很色。詩仙李白,絕對算得上詩界奇才,千百年來整個文藝界宗師級的大咖之一,他一生放飛自我,狂傲不羈。所以,就有人看不慣了,而且同時提出問題:。據說李白大半生都在遊山玩水,不用工作,他靠什麼維持生計呢?
  • 李白沒有正式工作,卻整天遊山玩水,哪來的錢?路子廣到讓人眼紅
    那天,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被人熱搜,問道:「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那他的錢是怎麼來的?」這一問題立刻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從李白的詩作中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生活很灑脫的人,如果沒有生活的真情實感,恐怕根本就寫不出這種讓人身臨其境的灑脫感,於是就有網友在網上發問:李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 趣說大唐第一網紅——李白,從來不工作卻可以遊山玩水不愁吃喝
    最近唐代詩人——李白,突然上了熱搜!好多網友都好奇,李白一輩子不工作,但他從來不缺錢,那他的錢都是哪來的呢?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五歲時就開始學習讀書認字。十五歲時就已經作出了多首詩作,並且開始得到了一些社會上流人士的推崇!在他李白二十四歲時,離開故鄉而踏上遠遊的徵途,他一生到過18個省,走過206個州縣,行程超過25000千裡,他的一生幾乎都在遊山玩水!所以他寫出的詩大部分都是豪邁雄放,想像力豐富,充滿爛漫主義色彩!
  • 李白一生遊山玩水,錢從哪來呢?他不僅是個富二代,妻子全是貴族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會選擇像誰一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朋友告訴我如果真的可以選擇,他會選擇李白,學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一輩子不工作,遊山玩水。嗯,不得不說那小日子很是滋潤啊,不失為一種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 同是唐朝最好的詩人,杜甫潦倒困頓,為何李白卻能一生遊山玩水?
    我們讀唐詩時,有時候會感慨,「這世界真是生而不公」,舉個例子,唐朝最好的兩位大詩人李白和杜甫,李白一生都在遊山玩水,而杜甫卻只能戰亂流離,潦倒困頓,甚至小兒子都餓死了。文友小謝曾在其文章裡分析了李白的錢生從哪裡來,其中有啃老、朋友多、粉絲效應、五險一金、嫁妝的力量,筆者深以為然,在小謝文章的評論區不小心以白話文直譯為「青少年靠爹,中老年靠妻,換言之,就是吃軟飯的」,結果引來至少上百人的怒噴,感謝李白,讓筆者也跟著出名了一回。
  • 李白一輩子遊山玩水,也不工作,他靠什麼維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相信大家對於李白這首《將進酒》一定不陌生,基本上在小學課本上,每一冊都會出現幾首古詩名家的詩詞,而其中要數李白的詩詞出現的次數最多,並且每一首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 李白是個無業游民,還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經費大手大腳花呢?
    陳生常聽人調侃蘇軾,說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那麼你可知這大詩仙李白,一生中也是做著兩件事——不是在雲遊,就是在雲遊的路上。他遊過的地方,絲毫不比當年的徐霞客少,但是別人都是窮遊,但李白不是,他不帶個幾十萬塊錢出來,那就不叫遊玩,那會讓他覺得遺憾。
  • 為什麼李白從來不上班,卻有錢遊山玩水?看完有點不好意思了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還給我們另外一個印象:他花錢如流水。這也有他的詩文為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性格豪放的人,但是他那個''臭脾氣''連天子都受不了,詩句中也寫道''天子呼來不上船'',作為浪漫詩人的他,一輩子都在浪跡天涯,那他路費都是從哪裡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