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德奧·普拉薩德教授:智慧城市爆發的臨界點在「數字孿生」

2020-12-17 雷鋒網

德奧·普拉薩德(Deo Prasad)教授不僅任教於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建築環境學院,更是引領國際可持續建築和城市的理論研究領域,寫過《太陽能光伏建築設計》等書。他還是澳大利亞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倡導者。

他現任低碳生活合作研究中心(CRCLCL)的執行長——這是澳大利亞在建築環境領域最大的行業-政府-專業-科研合作公司,在澳大利亞和全球範圍內都帶來了變革性影響。

近日,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借第二屆中澳科學未來會議的契機,專門採訪到了德奧·普拉薩德教授,聽他闡述了其對於智慧城市的理解。其中有幾個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 1)不僅僅是中國掀起了智慧城市風潮,澳洲也一樣,任何國家都有這種風潮,當然中國的體量更大一些。

  • 2)對於基礎設施還不是很完善的小型城市,智慧城市的趨熱是他們與大城市縮小差距的機會。

  • 3)人才、經濟、教育、金融,智慧城市本質上也是一種社會資源的再分配。

  • 4)未來城市預警系統雖然不能保證不出錯,但是可以儘量減少事故的發生概率。

  • 5)制度設計固然重要,但是未來城市的公共討論空間需要社區自身去驅動建立。

  • 6)智能技術什麼時候走到發揮作用的「臨界點」?數字孿生城市到來的那天。

  • 7)智慧城市有大量商業利益在裡面,但是企業並不是僅通過賣智慧產品來賺錢。

在採訪中,德奧·普拉薩德教授重點談到了「智慧城市爆發臨界點」這個話題。

他說,過去20年,信息技術主要做的是把水、電、垃圾處理、交通、醫療等領域全部聯繫起來,未來10年可能也還是做這件事,只是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基於各個角度所產生的數據、由數據帶來的知識,本質上都不算是智能。今天街上的攝像頭,還只是提供信息(人、物、時間、地點、幹什麼),而不是完全的智能。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生活必須要依賴這些智能的技術才能繼續,而是說在人類日常生活之外,能夠得到一些在信息和技術能力方面的額外支持,並對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他補充到,這些智能的技術什麼時候產生積極的影響力呢?

「可能要走到一個臨界點,即所謂真正的對整個城市的運行實現了三維的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政府要規劃一條新的道路,如果預測現在這條路總是很堵,就會想能不能在旁邊改一下道路來分流一些車流量。現在的做法是想完就動工,未來可能能夠在這個城市三維的數字孿生模型上先模擬一下。」

數字孿生城市,來源:shutterstock

他表示,數字孿生模型是基於現有的城市模擬出來的,基於大數據的數字信息構建的三維場景。當城市走到那個臨界點的時候,智慧城市的技術就真正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影響力。

而關於「智慧城市技術如何在當前階段變現」的問題,教授也同樣有自己的想法:

「智慧城市如果無利可圖,也不能創造新價值,肯定是沒有辦法做下去的。現在這個行業的全球產值是1萬億美元,中國有很多智慧城市的產品早就已經在全球行銷了,而且也掙到錢了。但是我覺得企業並不是僅通過賣智慧產品來賺錢。」

如何理解?教授談到,現在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比如智慧城市領域基礎設施的修建,整個項目的完成是非常低效的。如果能夠通過智能的技術節約基礎設施開發的10%的成本,其實就相當於多掙了10%的錢——因此,企業不是簡單去賣產品掙錢,提升了效率其實也是掙錢。

現在澳大利亞有一個項目,是要改善房地產與基礎設施的開發效率,總體目標是將效率提升15%。而這個行業總價值是1200億澳元。這一個個單體項目中,所有的參與者都要發揮自己的作用,政府也要做好監管工作,要有相應的、可互操作的標準。就好比兩個城市有兩套智慧城市系統(一個城市用阿里的,一個城市用華為的),如果不能互相兼容,這兩個城市之間就沒有辦法來關聯,未來數字孿生也就無從談起,跨區域的問題也無法解決。而學界和科研界要做的就是引領技術的研發和創新的落實。

以下為節選的雷鋒網與教授交流的3個對話,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與整理:

雷鋒網:目前中國有500多個城市提出要做智慧城市,就是用5G、AI、雲計算、大數據的技術運用到城市的運轉當中,在澳大利亞或者在其他國家是不是也是這種風潮?我在想這會不會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現象?

德奧·普拉薩德:的確是全球的一個風潮,去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這樣的一種潮流。當然,中國的體量更大一些。今天智慧城市的全球產值已經非常高了,達到1萬億美元。到2025年的時候,會達到3到5萬億美元,而且這個方面的需求我覺得是在不斷上升的。

到底智慧城市包含什麼樣的要素?其實現在還很難說。比如像澳大利亞有一些城市,所有的路燈能夠智能開關、能夠幫你收集一些數據,通勤的列車有了智能的設備在上面。我覺得現在階段會有更多智能的設備和器材,但是真正完全達到一個完整的智慧城市的程度,我覺得還早。中國在這個方面的實踐和探索,比其他國家的規模要更大一些。

雷鋒網:現在談一些城市設計,話語權基本上是控制在政府或者是科研院所的手裡,一般市民是參與不進去的。如果談到智慧城市的話,後面肯定會關注一些居民的體驗,教授也談到了一個詞叫「宜居」。我們應該設計怎樣的共同討論的空間讓市民的聲音被聽到呢?比如我所居住的地方不想開辦一個工廠,這種聲音怎麼讓未來的設計者所關切呢?

德奧·普拉薩德:這主要是需要社區本身去驅動。有些國家做的這個方面比較成熟,有些國家則不然,我們把它叫做聯合設計或者聯合規劃。在澳大利亞有一個法定的義務,如果你要實施的一個大型項目會影響到社區,必須諮詢社區的意見。這不是說最後每個人都要去贊同,但是社區和規劃方會達成一種共識,大家就按照這個來做。

在某些國家沒有這麼成熟,比如說當新建的道路、大型購物中心或高速公路位於別人家附近時,你可能只能搬家,或者說你找到一些渠道和方法來發出你的聲音。但是我覺得,還是要靠居民社區自己去推動這個進程。《SUC可持續城市與社區指南》這本書裡面有一個章節是關於社區的,講社區怎麼來參與城市規劃,並且以浙江省衢州市作為案例。

雷鋒網:我自己觀察到,在中國,目前大型城市、一線城市越來越大,經濟越來越強,二三線城市爭相上馬數字政府或智慧城市的項目,是不是想在當地驅動一些就業,或者帶來一些基建項目,這樣可以讓一線城市的人才回去,讓本地的金融或教育能夠重新煥發生機?這樣理解下來的話,智慧城市會不會是一種社會資源的再分配呢?

德奧·普拉薩德:這個問題就好像「怎麼保證農村地區的居民和大城市的居民享受的生活品質至少是一樣的?」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在農村地區也有高速網際網路、物聯網服務、人工智慧服務,可以說和一個城市居民在生活水平方面沒有本質的差異,很多人才就可以到鄉村地區,不會由於農村沒這個而城市有這個不得不跑到城市。他可以出於其他的原因再返回鄉村。當然政府需要有全國通盤的考慮,讓各個地區機會均等,不要有太大的差異。

相關文章:

賽迪研究院楊春立:數字孿生城市的頂層設計 | CCF-GAIR 2019

數字孿生、AI、量子計算...看全球巨頭如何布局2019年10大技術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智慧燈杆「身兼多職」美象科技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燈杆「身兼多職」美象科技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時間:2020-12-18 18:40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智慧燈桿身兼多職|美象科技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近日,寧波 智慧燈杆數字孿生可視化管理平臺項目在寧波鄞州區首南中路示範路段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
  • 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如何構建?聽聽華為在巴塞隆納怎麼說
    數字孿生智慧城市如何構建?華為在鈦媒體國際(TMTPOST)「Talk to China」全球行巴塞隆納站(作為第九屆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SCEWC)的重要組成)給出了答案。「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綜合考慮技術的因素和人的因素,需要更智慧的方式。它是政府一把手牽頭的工程,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建設過程,創新試錯、不斷迭代是關鍵。
  • 華為:5G+AI 開啟智慧城市孿生新時代
    華為公司副總裁、數字政府總裁、政企雲總裁楊瑞凱表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建設能幫助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實現高效的城市治理和為民服務,帶動城市的數字產業發展,為傳統產業的升級發展帶來新動能。在未來的業務發展中,數字孿生將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新階段,是實現一個城市精準、高效治理、管理服務的最佳手段和最好抓手。
  • 光輝城市宋曉宇:「數字孿生·重慶」在做踐行的先驅者
    DoNews 11月21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由智慧城市數字孿生技術提供商光輝城市與中國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築分會、重慶市勘察設計協會、中國建築設計行業網、重慶大學未來城市與智慧建造實驗室聯合主辦的全國建築設計行業創新創優學術峰會數字孿生城市專場暨「數字孿生·重慶」發布會在重慶渝州賓館成功舉辦
  • 從虛實結合到虛實互動,智慧孿生城市未來已來
    同時,得益於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孿生與國民經濟各產業融合不斷深化,有力推動著各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進程,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強大動力。數字孿生技術下的數字世界為物理世界提供了無限便利以實現「智慧」,而城市作為國計民生的重要載體,必然成為數字孿生體技術最重要的服務領域之一。
  • 被看作是「新基建中的基建」,數字孿生到底是什麼?
    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被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也被不斷提及,但是在有關專家看來,數字孿生城市的構建將成為新基建的基建。當前,數字孿生已經成為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新焦點,Gartner認為2019年數字孿生處於期望膨脹期頂峰,將在未來5年將產生破壞性創新。
  • 引領智慧孿生時代——大華HOC城市之心年度峰會隆重舉行
    10月27日,由大華股份主辦的「大華HOC城市之心 引領智慧孿生時代」年度峰會在深圳隆重舉行。行業代表、業界專家、大眾媒體等近四百人蒞臨,共同見證大華HOC賦能百行百業,引領智慧孿生時代的智慧化應用,以及基於5G、AIoT、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的尖端產品的發布。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
    省級層面,上海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海南省發布《智慧海南總體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底,基本建成『數字孿生第一省』」;浙江省提出建設數字孿生社區。在市級層面,貴陽、南京、合肥、福州、成都等地紛紛提出以數字孿生城市為導向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國家部委出臺相關政策數字孿生城市成為地方信息化發展關鍵舉措。 隨著數字孿生城市在雄安新區先行先試,數字孿生建設理念深入到各地新型智慧城市及新基建規劃中。省級層面,上海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海南省發布《智慧海南總體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底,基本建成『數字孿生第一省』」;浙江省提出建設數字孿生社區。
  • 多省市提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十大新趨勢、九大核心能力指向未來...
    省級層面,上海市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海南省發布《智慧海南總體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底,基本建成『數字孿生第一省』」;浙江省提出建設數字孿生社區。在市級層面,貴陽、南京、合肥、福州、成都等地紛紛提出以數字孿生城市為導向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 科普丨一文看懂數字孿生—應用發展綜述(四)
    智慧城市領域數字孿生應用1、數字孿生應用概述中國以「智慧城市」和「新基建」為代表的建設模式雖然起步較晚,但爆發速度前所未有。目前全球近 1000 個提出智慧化發展的城市中,有近 500 個中國城市,佔全球數量的 48%。這為中國下一階段的城市和基礎設施發展奠定了基礎 。
  • BAT爭相布局新基建,CIM引擎能為智慧城市數字孿生帶來什麼?
    在多位重磅嘉賓的見證下,橢圓方程全國首發了戰略性智慧城市品牌AECITY和數字建造產品CIM Engine 3.0,正式吹響了智慧城市數字建造的號角。「只有延展傳統IT公司邊界,讓行業數據活起來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橢圓方程會進一步加大對CIM(城市信息模型)引擎及BIM平臺的研發投入,為智慧城市數字建造貢獻綿薄之力。」周偉峰在發布會現場如此說到。
  • 比新基建還火,數字孿生究竟有哪些應用價值?
    舟山市、西鹹新區、重慶市、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等地紛紛採用數字孿生城市的建設理念和模式,先後制定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和規劃,以數字孿生城市為導向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 之所以數字孿生技術受到如此重視,是因為它可以完全繞過現實實物,直接通過操控數字孿生體進行模擬、仿真和預測。
  • 「區塊鏈+數字孿生」的技術優勢與應用前景
    (三)構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指以城市的生命體屬性為基本視角,運用區塊鏈、人工智慧、數字孿生、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技術手段,一方面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另一方面提升城市公共管理的運行效率和服務,從而能夠實現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化城市形態。
  • 數字孿生-全要素表達:精準「描繪」城市前世今生
    傳統的城市建設在空間規劃上大體都停留在二維平面,遠達不到智慧化要求,三維空間的有效感知與實景可視化日益成為城市建設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數字孿生城市的關鍵內容。隨著「實景三維中國」的提出和 BIM(Building InformationSystem)如火如荼的開展,城市模型表達進入了第二個階段:BIM+GIS 階段。城市宏觀尺度上的對象如建築、道路等對象,都可以通過實景三維模型來表達,城市微觀尺度的對象如門窗、室內對象等通過 BIM 模型來表達,實現初級的數字孿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陶飛: 讓數字孿生技術服務更多行業
    數字孿生概念在2003年首次出現,2011年左右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數字孿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傳感器更新、運行歷史等數據,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從而反映相對應的實體的全生命周期過程。
  • 數字孿生——起源的故事
    概要:本系列評述性文章記錄了作者近期關於數字孿生的思考結果。首先回顧並評述了數據孿生概念的起源,其次回顧並評述了各大工業軟體巨頭是如何定義和使用數字孿生的,然後從「數字世界」基本的工作原理角度重新審視了數字孿生,在前述工作的基礎上給出了個人關於數字孿生的觀點,並對想進入該領域的後來者給出了本人的忠告。
  • 數字孿生:如何撐起一個萬億市場的產業變革?
    (圖源:《數字孿生應用白皮書2020版》,下同)通過這一白皮書的介紹,我們可以重點從工業製造、智慧城市以及智慧醫療這三個重要場景來了解下數字孿生的應用。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面臨著新型技術聚合式創新的技術瓶頸,推動智慧城市的有機融合的統一ICT架構模塊尚未實現,城市運行和治理的水平有量的提升而沒有質的飛躍;同時,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市場和行政的邊界尚不清晰,資源共享和業務系統機制沒有建立起來。
  • 數字孿生技術熱點、行業動態和未來趨勢
    數字孿生城市將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信息空間上構建的城市虛擬映像疊加在城市物理空間上,將極大地改變城市面貌,重塑城市基礎設施,形成虛實結合、孿生互動的城市發展新形態;藉助更泛在、普惠的感知,更快速的網絡,更智能的計算,一種更加智慧化的新型城市將得以創建 。 數字孿生城市不僅賦予了城市政府全局規劃和實時治理能力,更帶給所有市民能感受到的品質生活體驗。
  • 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數字孿生城市建設出現三個新趨勢
    每經記者:任芷霓 每經編輯:魏官紅6月22日下午,騰訊雲數字孿生城市峰會在騰訊總部濱海大廈舉辦,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在峰會上表示,在推動數字孿生城市建設中,他觀察到了三個新趨勢。「首先,城市數據從孤島隔離到全程融合。